【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1286398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 B.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 C.白天风是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D.白天风是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分数:1.00)A.B.C.D.2.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EQ 为 69 时,生态系统属于( )。 A.级 B.级 C.级 D.级 E.V 级(分数:1.00)A.B.C.D.E.3.某工程项目取用新水量为 40

2、00m3/h,循环水利用量为 46000m3/h,该工程项目工业用水循环用水率为U /U。 A.92% B.8% C.10% D.90%(分数:1.00)A.B.C.D.4.下列建设项目需可以不做环境风险评价的有U /U。 A.房地产开发 B.信息化学品制造 C.有色金属冶炼加工 D.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分数:1.00)A.B.C.D.5.下列选项中,环境影响识别的任务是U /U。 A.预测不利的环境影响,采取各种减缓措施 B.系统地检查各种“活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C.区分、筛选出显著的、可能影响项目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或问题) D.根据拟建项目的特征和拟选厂址

3、周围的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分数:1.00)A.B.C.D.6.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气象台(站)资料,必须在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后方可考虑其使用价值,二级评价项目,相关系数 不宜小于U /U。 A.0.15 B.0.25 C.0.35 D.0.45(分数:1.00)A.B.C.D.7.对于有机物降解性物质,当需要考虑降解时,可采用_模式分段模型,但计算精度和实用性较差,最好用_模型求解。( ) A.零维,一维 B.一维,二维 C.一维,零维 D.二维,三维(分数:1.00)A.B.C.D.8.等标排放量 Pi(m3/h)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U /U。 A.Pi=*109

4、 B.Pi=*1010 C.Pi=*1011 D.Pi=*1010(分数:1.00)A.B.C.D.9.植被样方调查中,表示植被中的重要值为( )。 A.优势度+密度+频摩 B.相对优势度+相对密度+相对频度 C.样地密度+样地优势度 D.优势度+相对密度(分数:1.00)A.B.C.D.10.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规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U /U。 A.焚烧炉渣与除尘设备收集的焚烧飞灰应分别收集、贮存和运输 B.焚烧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 C.焚烧飞灰按危险废物处理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11.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EQ 为 80

5、时,生态系统属于( )。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分数:1.00)A.B.C.D.E.12.吹某一方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 U /U。 A.风频 B.风玫瑰图 C.联合频率 D.风场(分数:1.00)A.B.C.D.13.下列选项中,关于复杂地形风,概念不正确的是U /U。 A.山谷风可将夜间积累在地面的高琅度烟气导向高空,引起山谷熏烟污染 B.城市热岛环流可以将城市四周的冷空气向城区辐合补充 C.海陆风主要有两种类型:海陆风环流引起的污染;局地气团变性引起的污染 D.过山气流层的厚度及影响距离取决于地形和当时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分数:1.

6、00)A.B.C.D.14.关于气象资料调查,下列内容正确的是U /U。 A.对于一、二级评价,如果气象台在评价区域内,可直接使用气象台的地面资料 B.对于一、二级评价,可直接取用距离建设项目最近的气象台资料 C.对于三级评价,可直接取用距离建设项目最近的气象台资料 D.对于三级评价,如果气象台不在评价区域内,不能使用气象台的资料(分数:1.00)A.B.C.D.15.燃煤锅炉采用文丘里除尘,脱硫率 15%,煤的含硫率 0.5%,燃煤量 1000kg/h,SO 2排放量是U /U。 A.5kg/h B.6.8kg/h C.3.4kg/h D.13.6kg/h(分数:1.00)A.B.C.D.1

7、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电磁辐射的监测频次是在正常工作时段上,每个监测点监测U /U。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分数:1.00)A.B.C.D.17.达标排放的技术要求,必须以建设项目的( )负荷计算。 A.平均 B.最大 C.最小 D.常规(分数:1.00)A.B.C.D.18.下列选项中,关于不利气象条件说法错误的是U /U。 A.熏烟状态可以按一次取样计算 B.熏烟型气象条件出现在日出前 C.其他气象条件可酌情按 1h 取样或按日均值计算 D.在目前评价中选择不利气象条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从全年每小时和每日计算出的小时和日平均地面浓度中筛选出对环境敏感区和

8、综合各关心点造成污染较重的小时或日典型气象条件(分数:1.00)A.B.C.D.19.气温 22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 5.0mg/L,该河段属于类水体,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U /U。(根据 GB 3838-2002,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6mg/L) A.0.26 B.0.65 C.2.5 D.1.4(分数:1.00)A.B.C.D.20.日平均浓度计算首选( )的气象条件。 A.典型日的逐时 B.典型日的逐日 C.典型日的 D.典型日的平均日(分数:1.00)A.B.C.D.21.费用效益分析中,所使用的价格是反映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U /U。 A.市场价格 B.均衡价格 C

9、.实际价格 D.使用价格(分数:1.00)A.B.C.D.22.费用效益分析中所使用的价格反映了U /U。 A.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 B.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均衡价格 C.区域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均衡价格 D.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国家宏观调控状况的关系(分数:1.00)A.B.C.D.2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高速公路噪声监测应在声屏障保护的敏感建筑物外U /U处布设观测点位,进行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测量。 A.1m B.1.5m C.2m D.3m(分数:1.00)A.B.C.D.24.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

10、状况,以及由此而影响了U /U状况。 A.生态系统 B.生态景观 C.自然平衡 D.自然资源(分数:1.00)A.B.C.D.25.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预测的 1 h 浓度,通常利用U /U公式计算。 A.日均浓度 B.最大落地浓度 C.长期平均浓度 D.地面轴线浓度(分数:1.00)A.B.C.D.2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中规定,一类区禁止新建以U /U为燃料的锅炉。 A.煤粉 B.重油 C.轻油 D.天然气(分数:1.00)A.B.C.D.27.用来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U /U。 A.水力传导系数 B.渗流速度 C.有效孔隙度 D.水力梯度(分数:1.0

11、0)A.B.C.D.28.有关混合层高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有U /U。 A.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的高度称为混合层高度 B.表征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 C.表征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 D.与大气稳定度有关(分数:1.00)A.B.C.D.29.通过构建模拟市场来揭示人们对某种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从而评价环境价值的方法是U /U。 A.影子工程法 B.机会成本法 C.隐含价格法 D.调查评价法(分数:1.00)A.B.C.D.30.湖水混合的方式主要是U /U。 A.紊动混合和湍流混合 B.层流混合和紊动混合 C.紊动混合和对流混合 D.层流混合和湍流混合(分数:1.00

12、)A.B.C.D.31.验收监测时,水质监测采样应采集不少于( )的平行样。 A.5% B.10% C.8% D.15%(分数:1.00)A.B.C.D.32.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通过分散作用得到稀释,不属于分散机理的是U /U。 A.弥散作用 B.湍流扩散 C.物理扩散 D.弥散作用(分数:1.00)A.B.C.D.33.对河流环境调查时期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可在U /U调查。 A.枯水期 B.枯水期和平水期 C.平水期和丰水期 D.三个时期都需调查(分数:1.00)A.B.C.D.34.对于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清算新老污染源“三本账”,其中正确的是U /U。 A.技改扩

13、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B.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C.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D.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分数:1.00)A.B.C.D.35.传统曝气法属于U /U废水处理方法。 A.物理化学处理法 B.化学处理法 C.物理处理法 D.生物处理法(分数:1.00)A.B.C.D.36.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在U /U情况下,应提出整改建议。 A.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 B.环评及

14、批复所提环保措施部分得到了落实 C.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D.目前遗留的环境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 E.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分数:1.00)A.B.C.D.E.37.某工厂年消耗新鲜工业用水 1.1 万 t,排污系数设为 0.7,未设置排水流量监测,污水处理设施进口处COD 浓度为 550mg/L,排放 COD 浓度为 110mg/L,则该工厂每年去除 CODU /Ukg。 A.3388 B.3388000 C.847 D.847000(分数:1.00)A.B.C.D.38.关于污水排放口的考核,下面说法错误的是U /U。 A.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

15、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 B.对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C.总排放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外排口以排放标准加以考核 D.废水混合排放口以计算的混合排放浓度限值考核(分数:1.00)A.B.C.D.39.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 大气环境(HJ/T 2.293)规定,为了使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U /U的有效数据。 A.3 d B.5 d C.7 d D.9 d(分数:1.00)A.B.C.D.4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非稳定废水连续排放源,采用等时采样方法测试,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U /U

16、采样和测试一次。 A.12h B.13h C.24h D.34h(分数:1.00)A.B.C.D.41.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所说的逆温是指U /U。 A.气温随纬度增加的现象 B.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 C.气温随高度递减的现象 D.气温随纬度递减的现象(分数:1.00)A.B.C.D.4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 3492007)中规定,对于线状建设项目,一级评价范围为U /U。 A.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0.5 km 带状区域 B.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0.4 km 带状区域 C.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0.3 km 带状区域

17、 D.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0.2 km 带状区域(分数:1.00)A.B.C.D.43.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最后的附录中不应该包括U /U。 A.项目委托书 B.工艺流程图 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 D.公众参与调查分析表(分数:1.00)A.B.C.D.44.环评中颗粒物扩散模式通常采用倾斜烟云扩散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粒径( )的颗粒物。 A.15m B.15m C.10m D.10m(分数:1.00)A.B.C.D.45.某声源的衰减符合点声源衰减规律,在距离其 1m 处的声压级为 120dB(A),在距离 10m 处的声压级为U /U。 A.110dB(A) B.10

18、5dB(A) C.103dB(A) D.100dB(A)(分数:1.00)A.B.C.D.46.累积影响应当从U /U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A.时间和空间 B.数量和质量 C.时间和质量 D.空间和数量(分数:1.00)A.B.C.D.47.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 和 经验性标准来判别水温是否分层,当U /U时,一般情况可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 A.10,20 B.10 C.20,10 D.20(分数:1.00)A.B.C.D.48.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为U /U。 A.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 B.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出水 C.曝气池初沉池二沉池出水 D.初沉池二沉池出水曝气池(分

19、数:1.00)A.B.C.D.49.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分析,可采用U /U表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A.浓度等值线 B.污染物位置变化图 C.污染物周期变化图 D.浓度等值线和污染物周期变化图(分数:1.00)A.B.C.D.50.某企业年排废水 600 万吨,废水中氨氮浓度为 20mg/L,排入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氨氮去除率为 70%,类水体氨氮浓度的排放标准 15mg/L。该企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U /Ut/a。 A.120 B.90 C.36 D.12(分数:1.00)A.B.C.D.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51.大气环境影响评

20、价中,二级评价的附图应包括U /U。 A.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B.基本气象分析图 C.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D.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E.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数:2.00)A.B.C.D.E.52.多参数优化法一般需要U /U方面的数据。 A.各排放口的排放量、排放浓度 B.各排放口、河流分段的断面位置 C.支流的流量及其水质 D.水质、水文数据(分数:2.00)A.B.C.D.53.下列选项中,符合环境影响预测原则的是U /U。 A.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应按相应的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征、当地的环境要求而定 B.主要靠收集现有资料进行类比 C.应符合国家或地方

21、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 D.应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数:2.00)A.B.C.D.54.属于一类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U /U。 A.大中型建设项目 B.附近有居民文教区 C.附近有风景游览区 D.受影响人口增加较多 E.项目建设后增加 6 dB(A)(分数:2.00)A.B.C.D.E.55.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主要内容包括U /U。 A.地下水背景值 B.地下水监测井深度 C.包气带岩性 D.土壤和植被状况(分数:2.00)A.B.C.D.56.下列选项中,U /U方法是从声源上降低环境噪声。 A.设计制造低噪声设备 B.合理安排建筑物平面布局 C.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工操作

22、 D.合理安排建筑物功能(分数:2.00)A.B.C.D.57.下列关于脱氮的说法错误的有U /U。 A.折点氯化过程是在二级出水中投加氯,直到残余的全部溶解性的氯达到最低点(折点),使水中氨氮全部氧化 B.在传统的处理过程中,无机氮含量经一级处理后,其含量增加 50%左右,不受二级(生物)处理的影响 C.控制氮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生物硝化一反硝化、折点氯化、选择性离子交换、氨的汽提,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氮的去除率都可超过 95% D.在生物硝化反硝化中,无机氮先通过延时曝气氧化成硝酸盐,再经过厌氧环境反硝化转化成氮气,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氮(分数:2.00)A.B.C.D.5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

23、“十五”期间规定的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是U /U。 A.汞 B.BOD5 C.氨氮 D.pH(分数:2.00)A.B.C.D.59.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GB 913288)中规定,不适合于浅地层处置的废物包括U /U。 A.腐烂物质 B.生物的、致病的物质 C.自燃或易爆物质 D.燃点或闪点接近环境温度的有机易燃物质 E.传染性细菌或病毒的物质(分数:2.00)A.B.C.D.E.60.噪声源的测量量包括U /U。 A.倍频带声压级 B.A 声级或 A 声功率级 C.等效连续 A 声级 D.最大 A 声级 E.总声压级(分数:2.00)A.B.C.D.E.61.用于表

24、达水土流失的定量指标有U /U。 A.侵蚀类型 B.侵蚀量 C.侵蚀模数 D.侵蚀面积(分数:2.00)A.B.C.D.6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时,可采用U /U。 A.核查表法 B.网络法 C.矩阵法 D.专家咨询法(分数:2.00)A.B.C.D.63.下面技术中属于先进的燃煤技术的有U /U。 A.直接燃烧热机 B.低 NOx燃烧技术 C.煤和生物质及废弃物联合气化或燃烧 D.循环流化床燃烧 E.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分数:2.00)A.B.C.D.E.64.以下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的是( )。 A.TSP B.氨 C.硫化氢 D.甲烷 E.甲硫醇(分

25、数:2.00)A.B.C.D.E.65.下列选项属于绿化方案编制基本原则的有U /U。 A.生态绿化 B.因地制宜 C.采用乡土物种 D.因土种植(分数:2.00)A.B.C.D.6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将环境影响分为U /U三类。 A.重大影响 B.中度影响 C.轻度影响 D.影响很小(分数:2.00)A.B.C.D.67.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影响预测要回答的项目实施后的问题有U /U。 A.是否带来某些新的生态变化 B.是否是某些原来存在的生态问题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C.是否使某些生态影响严重化 D.是否使生态问题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变更(分数:2.00)

26、A.B.C.D.68.在费用效益分析之后,通常需要做一个敏感性分析,分析的内容有U /U。 A.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对项目环境计划执行情况的敏感性 B.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对贴现率选择的敏感性 C.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对环境成本变动幅度的敏感性 D.分析估算出的环境影响价值纳入经济现金流量表后对项目的敏感性(分数:2.00)A.B.C.D.69.下列选项中属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重点的是U /U。 A.核查验收工况 B.核查验收范围 C.验收结论 D.核查周围环境(分数:2.00)A.B.C.D.70.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是其环境功能的综合体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指单位

27、面积或体积内生物体的重量,是现存量,表示某个时期生存着的活有机体 B.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本底值或理论的净第一生产力,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的类比标准 C.生物量是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标志 D.生产力表示生产速度,是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标志(分数:2.00)A.B.C.D.7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推荐预测模式发布的内容包括U /U。 A.使用说明 B.执行文件 C.技术文档 D.应用案例(分数:2.00)A.B.C.D.7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研究的主要现象是逆温层,关于逆温层说法正确的是( )。 A.逆温指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 B.研究逆温,主要研究逆温的强度,逆温底、顶高度,底顶高

28、度差,逆温的频率,逆温的生消规律,逆温的种类等 C.应分析逆温和污染源高度的关系,以计算有逆温存在时污染物浓度的分布 D.逆温指下部空气湍流强,上部空气湍流弱,从而形成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阻挡层(分数:2.00)A.B.C.D.7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规定,油烟指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 U /U。 A.油脂 B.有机质 C.加热分解产物 D.加热裂解产物 E.加热气化产物(分数:2.00)A.B.C.D.E.74.以下关于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分析方法,正确的是U /U。 A.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 B.对于评价范围内在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

29、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C.对于评价范围内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前一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 D.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 3 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分数:2.00)A.B.C.D.7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推荐预测模式清单包括U /U。 A.定量计算模式 B.估算模式 C.进一步预测模式 D.定性计算模式(分数:2.00)A.B.C.D.76.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是重要的大气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常规控制技术分为U /U。 A.洁净燃烧技术 B.高烟囱烟气排放技术 C.烟尘净化技术 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分数:2.00)A.B.C.D.7

30、7.工程分析通常选用的方法有( )。 A.类比法 B.参数分析法 C.资料复用法 D.物料衡算法(分数:2.00)A.B.C.D.78.关于采用物理模型法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此方法是依据相似理论,在一定比例缩小的环境模型上进行水质模拟实验,以预测由建设项目引起的水体水质变化 B.一般情况采用此法比较简便,应首先考虑 C.该方法能够反映比较复杂的水环境特点,且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 D.此种方法属于定性或半定量性质(分数:2.00)A.B.C.D.79.对于等声级线图绘制正确的说法是U /U。 A.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大于 10dB B.对于 WECPNL,一般应有 7

31、0dB、75dB、80dB、85dB 的等值线 C.对于 Leq,一般需对项目所涉及的声环境功能区的昼夜间标准值要求 D.对于 Leq,最低可画到 35dB,最高可画到 75dB 的等声级线(分数:2.00)A.B.C.D.80.生态现状调查方法包括U /U。 A.资料收集法 B.图形叠置法 C.遥感调查法 D.生态检测法(分数:2.00)A.B.C.D.81.在水质模型预测中,有关模型中变量和动力学结构正确的是U /U。 A.在进行河流溶解氧预测时,要包括溶解氧模型变量 B.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一般采用一阶反应动力学来反映衰减规律 C.对于持久性污染物,一般采用一阶反应动力学来反映衰减规律

32、D.利用水质模型进行预测评价的污染物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和碱、废热 E.利用水质模型进行预测评价的污染物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分数:2.00)A.B.C.D.E.82.城市垃圾的中转站的选址原则有U /U。 A.进行建设和作业最经济的地方 B.考虑便于废物回收利用及能源生产的可能性 C.居民或环境危害最小的地方 D.尽可能位于垃圾收集中心或垃圾产量多的地方 E.靠近公路干线及交通方便的地方(分数:2.00)A.B.C.D.E.83.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时,下列U /U应纳入分析中。 A.运营期 B.运营后期 C.建设期 D.设计方案期(分数:2.00)A.B.C.

33、D.84.地下水污染途径包括U /U。 A.越流型 B.径流型 C.间歇入渗型 D.连续入渗型(分数:2.00)A.B.C.D.85.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不同专题中,均应包括的内容有U /U。 A.调查情况 B.环境影响评估结论 C.调查结果分析 D.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分数:2.00)A.B.C.D.86.费用效益分析中考察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敏感性时,可以考虑的指标参数有U /U。 A.贴现率 B.市场边界 C.环境影响的价值和持续时间 D.环境计划执行情况(分数:2.00)A.B.C.D.87.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常用术语不正确的是U /U。 A.生态影响评价就是通过定性地揭示与预测人类活动对

34、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来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B.背景噪声就是所有噪声的总和 C.生态间测试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的自然变化及对人为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变量的测定 D.水质监测是指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分析技术,对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和生活污水、饮用水等水质进行分析测定与评价的分析过程(分数:2.00)A.B.C.D.88.零维水质模型的应用条件是U /U。 A.河流为恒定流动 B.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C.河流充分混合段 D.持久性污染物(分数:2.00)A.B.C.D.89.水体富营养化的预测模型包括U /U。 A.降解模型 B

35、.多元相关模型 C.富营养化预测模型 D.输入输出模型 E.扩散模型(分数:2.00)A.B.C.D.E.90.绘制污染工艺流程时,应注意包括U /U。 A.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 B.不产生污染物的过程和装置 C.有化学反应的工序的主要化学反应式和副反应式 D.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标出污染源的准确位置(分数:2.00)A.B.C.D.91.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选择调查项目包括U /U。 A.风速 B.海平面气压 C.相对湿度 D.湿球温度(分数:2.00)A.B.C.D.92.在核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的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 A.技术上可行 B.符合相

36、关环保要求 C.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D.满足清洁生产要求(分数:2.00)A.B.C.D.93.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可分为三组,其中第 T 组方法都有完善的理论基础,是对环境价值(以支付意愿衡量)的正确度量,可称为标准的环境价值评估法,包括有U /U。 A.人力资本法 B.旅行费用法 C.机会成本法 D.成果参照法(分数:2.00)A.B.C.D.94.下列选项中属于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的是U /U。 A.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B.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数:2.00)A.B.C.D.95.下列选项中,关于大气污染现状监测周期和频次要求,正确的是

37、U /U。 A.一级评价项目不少于两期 B.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应作两期 C.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D.每期监测时间,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五天有效数据(分数:2.00)A.B.C.D.96.下列选项中原材料的选取可以在U /U方面建立定性分析指标。 A.生态影响 B.能源强度 C.毒性 D.可再生性和可回收性(分数:2.00)A.B.C.D.97.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需由正规比例的基础图件和评价成果图件组成,基础图件包括( )。 A.主要敏感保护目标分布图 B.土地利用现状图 C.土壤侵蚀图 D.植被图(分数:2.00)A.B.C.D.98.垃圾填埋场场

38、址评价是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重点是 U /U。 A.工程地质条件 B.水文地质条件 C.土壤吸附能力 D.土壤自净能力(分数:2.00)A.B.C.D.99.关于大气稳定度的说法正确的有U /U。 A.大气稳定度是衡量大气扩散能力的一项重要气象因素 B.从烟囱排出的废气在大气中形成羽状烟流,烟羽的形状随着气温层结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烟羽形状来估计大气稳定度 C.大气的稳定度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和绝热减温率有密切关系 D.大气稳定度分为六类 E.大气稳定度 D 表示稳定(分数:2.00)A.B.C.D.E.100.固体废物按照废物来源包括U /U。 A.农业固体废物 B.工业

39、固体废物 C.城市固体废物 D.危险废物 E.交通固体废物(分数:2.00)A.B.C.D.E.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 B.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 C.白天风是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D.白天风是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分数:1.00)A.B.C.D. 解析:2.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EQ 为 69 时,生态系统属于( )。 A.级 B

40、.级 C.级 D.级 E.V 级(分数:1.00)A.B. C.D.E.解析:3.某工程项目取用新水量为 4000m3/h,循环水利用量为 46000m3/h,该工程项目工业用水循环用水率为U /U。 A.92% B.8% C.10% D.90%(分数:1.00)A. B.C.D.解析:4.下列建设项目需可以不做环境风险评价的有U /U。 A.房地产开发 B.信息化学品制造 C.有色金属冶炼加工 D.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分数:1.00)A. B.C.D.解析: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按规定都要

41、进行环境风险评价。5.下列选项中,环境影响识别的任务是U /U。 A.预测不利的环境影响,采取各种减缓措施 B.系统地检查各种“活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C.区分、筛选出显著的、可能影响项目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或问题) D.根据拟建项目的特征和拟选厂址周围的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分数:1.00)A.B.C. D.解析:6.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气象台(站)资料,必须在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后方可考虑其使用价值,二级评价项目,相关系数 不宜小于U /U。 A.0.15 B.0.25 C.0.35 D.0.45(分数:1.00)A.B.C. D.解析

42、:7.对于有机物降解性物质,当需要考虑降解时,可采用_模式分段模型,但计算精度和实用性较差,最好用_模型求解。( ) A.零维,一维 B.一维,二维 C.一维,零维 D.二维,三维(分数:1.00)A. B.C.D.解析:8.等标排放量 Pi(m3/h)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U /U。 A.Pi=*109 B.Pi=*1010 C.Pi=*1011 D.Pi=*1010(分数:1.00)A. B.C.D.解析:9.植被样方调查中,表示植被中的重要值为( )。 A.优势度+密度+频摩 B.相对优势度+相对密度+相对频度 C.样地密度+样地优势度 D.优势度+相对密度(分数:1.00)A.B. C.D

43、.解析:10.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规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U /U。 A.焚烧炉渣与除尘设备收集的焚烧飞灰应分别收集、贮存和运输 B.焚烧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 C.焚烧飞灰按危险废物处理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 解析:11.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EQ 为 80 时,生态系统属于( )。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分数:1.00)A. B.C.D.E.解析:12.吹某一方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 U /U。 A.风频 B.风玫瑰图 C.联合频率 D.风场(分数:1.00)A. B.C.D.解析:13.下列选项中,关于复杂地形风,概念不正确的是U /U。 A.山谷风可将夜间积累在地面的高琅度烟气导向高空,引起山谷熏烟污染 B.城市热岛环流可以将城市四周的冷空气向城区辐合补充 C.海陆风主要有两种类型:海陆风环流引起的污染;局地气团变性引起的污染 D.过山气流层的厚度及影响距离取决于地形和当时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分数:1.00)A. B.C.D.解析:14.关于气象资料调查,下列内容正确的是U /U。 A.对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