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09年山西省基层政法干警(本硕类)招生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29023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09年山西省基层政法干警(本硕类)招生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09年山西省基层政法干警(本硕类)招生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09年山西省基层政法干警(本硕类)招生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09年山西省基层政法干警(本硕类)招生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09年山西省基层政法干警(本硕类)招生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9 年山西省基层政法干警(本硕类)招生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120 分钟 ) 一、注意事项 (总题数: 1,分数: 100.00) 北京: 北京市将继续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研究调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上下班时间。 6 月 1 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 (2009 年 )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到 2012 年,早晚高峰路网运行速度比 2008 年底提高 3,市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 45。同时,继续实施机动车按车牌尾号每周一日高峰时段停驶的交通管理措施。 (6月 2 日京华时报 ) 党政机关错时上下班对于解决交通拥堵无疑是有效措施

2、之一。然而,如果错时上下班制度一把尺子量到底,无疑会给市民办事带来不便。因此,如果错时上下班制度要推行,必须先解决公众的几个心病,让错时上下班制度更趋科学化和人性化。 一要解决市民担心办事不方便的“心病”。中国的国情决定,不是所有国人都能够享受“朝九晚五”、“双休日”、“节假日”等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甚至很多农民和市民向来都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和上下班概念,因此群众办事的时间具有不可确定性。另外,目前北京市党政机关的上下班时间一般为 8: 00 和 17: 00。这种 情况长时间执行下来,很多市民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办事思维,认为在这个时段就可以办事,其他的时间不好办事。 因此,这就需要首先打破立即实

3、行错时上下班的想法,可以在该项制度实施前的一段时间试行,然后逐步过渡到新的时间段。其次要灵活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譬如有人提出,像交管、公安等部门可以提前到 7 点上班,以更好地管理城市运行;像出入境管理处、办证大厅这样的单位可以延时到 10 点到晚上 8 点,这样更有利于市民办事。再次要建立特事特办、 24 小时值班制度。错时上下班不等于人去楼空,要保证市民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能够找到党政机关人员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尽快解决一些程序上的问题,并立即得到处理。此外,市民的声音很重要,要广泛征集民声。 二要解决市民担心错时上下班后公车私用的“心病”。这个问题说白了是个监管问题。错时上下班的初衷

4、很美好,可以将公车使用分开时间段,解决上下班、子女接送等高峰期车流拥堵问题。但不能排除有早下班的人在高峰期驾着公车办私事的,也不能排除不到下班时间有人“早退”的。如果是这种情况,错时上下班制度就会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可能造成次生交通拥堵问题。 基于这一点,有关方面在制定和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的 同时,要加强对制度的执行监督监管。譬如可以让交管、路政等将公车号全部予以备案,将不按时段行驶的车辆进行曝光。同时,可以聘请市民义务监督员、开辟 24 小时投诉热线、让媒体曝光等,有效监督错时上下班制度的执行。如果有违反的,毫不留情,按章办事。 一项制度的出台,必须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充分的

5、论证。错时上下班成为常态在长远来看是一件好事,但其前期是必须在不断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让制度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在其后期要有效监管,让制度喊得响落得实。只有该制度充分成熟,执行中有的放矢,错时上下班才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上海: 上海市人大代表张启琴在“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切实推行上下班错时制,以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出行难”的书面意见,已得到有关部门答复。 有关部门在答复中表示,根据第三次交通大调查数据,不同行业、职业的上下班时间已存在错时,但道路交通高峰前后流量差异不明显,错时潜力有限。上海主要道路交通早高峰出现在 7: 30 8: 30,但总体来看, 7:30 10: 00 道路交通流量非常

6、接近。道路交通晚高峰出现在下午 17: 00 18: 00,但在 16: 00 19: 00之间,道路流量无非常明显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本市各单位上下班时间已错开 ,另一方面则是因道路交通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所致。 7: 30 9: 00 主要为上班出行, 9: 00 后公务、商务活动出行有所增加,造成叠加效应。想在 7: 30 以后进一步采取错时政策,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空间有限。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 2004 年就已组织专家对上海能否实行错时上下班开展专题研究。专家认为,尽管民意调查中对上下班错时制有一定支持率,但从上海道路交通现状来看,可调整空间不大;从已实施错时上下班的城市来看,错时

7、上下班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不是非常明显,而且实施难度较大。 针对上海交通发展的背景和交通特征分析 结果,实行错时上下班,牵涉面较广,市民和企业都要不同程度作出牺牲,处理不当会产生社会问题,需谨慎从事,在 2010 年前不宜实施。 重庆: 1986 年,中国曾为节电在全国推行夏令时,历时 6年却又不得不宣布取消。只因打破了个体生物钟的夏令时,也打破了城市运转的生物钟:交通运输时刻的调整,导致时间转换发生混乱;工作时段的调整,致使如气象等必须定时观测的工作,面临提前一小时的播报尴尬;生活时间的变化,更让不少需要提早上班的民众,面临睡眠不足的苦不堪言。 一座城市的运转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调息,只有符

8、合内里生物钟规律的整体 协同,才能达到由内至外的身心平衡。也因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事关城市整体运转的构想,都必须基于符合城市生物钟规律的整体调息之上。比如现在重庆市人大代表邓明鉴建议的,在重庆推行企业错时上下班制度。 “错时上下班”,并非是什么新鲜名词。此前,我国的北京、大连等地就曾开展过部分范围的错时试点,目的就是为了通过错开人们的上下班时间,达到抑制高峰、缓解拥堵的效果。一座城市的发展,通常伴随的是日渐拥堵的上下班交通。高峰拥堵,也几乎成为每座城市发展祛之不掉的一块心病 为防迟到,人们只有拖着满身疲惫,提早乘车上 班;夹在众多的乘客与包裹中,更是大汗淋漓的尴尬狼狈 重庆的上班一

9、族,很显然就正处在如此的上班拥堵焦虑之中。如此焦灼之下,“错时上下班”应运而生,它也几乎被认定为城市“消肿”的一剂良药。至少,很多人会认为,如果施行了“错时上下班”,以后就再也不用在拥堵的车辆、人群和道路中受罪了。只是,也正如一些人所疑虑的一般,如果整个城市都施行错时,是否会因为上班时段的错开,导致到政府机关办事困难等新问题 ?既然是错时,必然有些人上班时间被调早,抑或下班时间被调晚,这是否会违背一些上班族的意愿和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对其休闲时 段的分配、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因为家庭成员起居时段的不一,是否会对整个家庭成员的休息,特别是孩子的接送产生影响 ?由于错时导致的各个行业、企业之间的重

10、叠工作时间减少,是否会加大企业之间合作的运营成本 ?这些,都是城市施行“错时上下班”之前,亟需通盘考虑的问题。当“错时上下班”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指令执行的时候,它意味着一座城市不同以往的一项公共政策开始实施 城市运转的秩序因之而变化,现有的作息规律和业务联系被打破,企业、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关联有了新的接口,一座城市平和顺畅运转的生物钟也随之改变。可以预想的是, 如果“错时上下班”导致的新问题,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出口,那一座因“错时上下班”而打破原有运行规则的城市,也必然产生生物钟紊乱。一如当年的夏令时,在运行 6 年后不得不宣布取消一样。 “错时上下班”是一座城市的系统工程,正如市政府办公

11、厅在回复建议时所陈述的一般:“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量大面广,将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此触及社会各方,事关城市顺畅运转的工程,自然脱不了对新问题周密详实的通盘考虑与规划,也唯有通过对这些新问题的认真审视,建立起一套与之相符的合理运行机制,一座城市新的生物钟方能良好运转。更关键的 是,城市发展不能只依靠“错时上下班 “这类治标之策来“消肿”,而只有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及运营方式等多种手段进行调节,一座城市良好运行的生物钟体系方能真正改善。 大连: 自 3 月 1 日起,我市及市内四区党政群检法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试行“错时上下班”。在昨天召开的通报会上,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错时上下班,在欧

12、美发达国家的大中城市已被普遍采用,我国北京、杭州、青岛等一些城市也已经推行。实践证明,错时上下班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借鉴推行这样一个成功经验,对大连来说应该是一种有益的现实选择。据调研分析 结果表明,目前我市市区交通拥堵状况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快速增加的机动车保有量与市区主干道交通承载能力的矛盾日渐突出。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 1 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 67 5万辆,市区超过 30 7 万辆,而市区道路的面积增长率仅为 5 1。二是大量机动车集中在交通高峰即最拥堵时段出行。交通高峰时段基本与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现行的上下班作息时间相对应,早高峰时段在7 时 20 分至

13、 8 时 20 分,晚高峰时段在 16 时 30 分至 18 时 30 分。在这两个高峰时段,市区 60以上道路的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 70的路口出现拥堵状况 。通过交通流量观测发现,市区 12 条主干道早高峰车辆流量在 7 万辆左右,早高峰之后 1 小时内车辆流量约为 5 5 万辆,流量相差近 1 5 万辆,而晚高峰车辆流量要比高峰前 1 小时流量增加约 1 2 万辆,高峰时段前后交通流量急增和骤减,使高峰期与平峰期道路交通状况形成很大反差。针对这种现状,试行“错时上下班”是缓解我市交通高峰即拥堵时段的必要措施之一。一是可以使城区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上下班延时半小时,预计可使 2 万多

14、辆机动车、市内四区 1900 多个党政群检法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约 6 万名职工,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二是可以调节车 流人流,合理分配路网资源,使道路利用率和车辆 (特别是公交车 )运行效率得到提高,有效缓解交通压力;三是对改善城市环境、节约能源、减少城市噪声等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位负责人同时认为,试行“错时上下班”,既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的一种举措,也是一种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落实这一制度,确保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不影响市民的各种公共服务需求,需要试行“错时上下班”的有关部门和单位适应作息时间变化对行政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服务

15、。各职能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 下大气力维护好交通秩序。各级监察、办公、机关工委等部门也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切实落实好该制度。 温州: 3 月 4 日,温州市在全省率先推出错时上下班制度:市级和鹿城、瓯海、龙湾 3 个区以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上班时间从原来的上午8: 00 推迟到 8: 30,学校的上学时间为 8: 00 以前,商场的上班时间则推迟到上午 9: 00。这一制度推出后,使 40 万温州人错时上下班,大大缓解了城市道路通行压力,各界人士普遍为此叫好。实行错时上下班一周以来,温州市区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连日来,往日经常堵车的学院路、飞 霞南路、小南门、大南门

16、、民航路口、锦绣路和车站大道交叉口,如今交通秩序良好。 南站天桥至清明桥的人民路全长 2 2公里,宽 36 米,是浙江省最为繁华的市区道路之一。以前上午 7 时半至 8 时左右是上班高峰期,南站路口车如潮涌,一辆车一般要等 3 至 4 次红灯后才能通过,而现在仅需 1 至 2 次红灯就能通过,“排队”的车辆大为减少。交警吕杉对以往人民路车堵现象印象颇深。他说,过去在高峰期,人民路的几个主要路口几乎是天天堵,两三名交警忙都忙不过来,有时稍不留神,就会堵得一塌糊涂,排起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车辆“长蛇队 “。交警忙得连违章都 管不过来,许多驾驶员把高峰期当作是交通管理的“大赦期”,纷纷违章,于是形成了

17、恶性循环,交通更加混乱,而现在秩序好多了。“错时”,给温州人带来了方便,带来了实惠,也给全国其他城市解决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带来了启发。 三、作答要求 本科起点:(分数: 100.00) (1).请用不超过 300 字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 (20 分 )(分数:25.00) _ (2).给定材料中指出,采取错时上下班措施,若“处理不当会产生社会问题,需谨慎从事”。甚至有专家认为上海在 2010 年之前“不可行 “。请结合给定材料,用不超过 200 字的篇幅,分析“错时上下班”不能得到广泛赞同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贴切,语言简洁。 (20 分 )(分数:

18、 25.00) _ (3).结合给定材料,请用不超过 300 字的篇幅,提出缓解城市交通难题的对策性建议。要求:针对性强,方法可行。 (15 分 )(分数: 25.00) _ (4).结合给定材料,试从“城市和谐与科学决策”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证有力,篇幅不少于 1000 字。 (45 分 )(分数: 25.00) _ 2009 年山西省基层政法干警(本硕类)招生考试申论试卷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120 分钟 ) 一、注意事项 (总题数: 1,分数: 100.00) 北京: 北京市将继续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研究

19、调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上下班时间。 6 月 1 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 (2009 年 )工作方案。根据方案 ,到 2012 年,早晚高峰路网运行速度比 2008 年底提高 3,市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 45。同时,继续实施机动车按车牌尾号每周一日高峰时段停驶的交通管理措施。 (6月 2 日京华时报 ) 党政机关错时上下班对于解决交通拥堵无疑是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如果错时上下班制度一把尺子量到底,无疑会给市民办事带来不便。因此,如果错时上下班制度要推行,必须先解决公众的几个心病,让错时上下班制度更趋科学化和人性化。 一要解决市民担心办事不方便的“心病”。中国的国情决

20、定,不是所有国人都能够享受“朝九晚五”、“双休日”、“节假日 ”等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甚至很多农民和市民向来都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和上下班概念,因此群众办事的时间具有不可确定性。另外,目前北京市党政机关的上下班时间一般为 8: 00 和 17: 00。这种情况长时间执行下来,很多市民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办事思维,认为在这个时段就可以办事,其他的时间不好办事。 因此,这就需要首先打破立即实行错时上下班的想法,可以在该项制度实施前的一段时间试行,然后逐步过渡到新的时间段。其次要灵活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譬如有人提出,像交管、公安等部门可以提前到 7 点上班,以更好地管理城市运行;像出入境管理处、 办证大厅这

21、样的单位可以延时到 10 点到晚上 8 点,这样更有利于市民办事。再次要建立特事特办、 24 小时值班制度。错时上下班不等于人去楼空,要保证市民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能够找到党政机关人员;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尽快解决一些程序上的问题,并立即得到处理。此外,市民的声音很重要,要广泛征集民声。 二要解决市民担心错时上下班后公车私用的“心病”。这个问题说白了是个监管问题。错时上下班的初衷很美好,可以将公车使用分开时间段,解决上下班、子女接送等高峰期车流拥堵问题。但不能排除有早下班的人在高峰期驾着公车办私事的,也不能排 除不到下班时间有人“早退”的。如果是这种情况,错时上下班制度就会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够

22、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可能造成次生交通拥堵问题。 基于这一点,有关方面在制定和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的同 时,要加强对制度的执行监督监管。譬如可以让交管、路政等将公车号全部予以备案,将不按时段行驶的车辆进行曝光。同时,可以聘请市民义务监督员、开辟 24 小时投诉热线、让媒体曝光等,有效监督错时上下班制度的执行。如果有违反的,毫不留情,按章办事。 一项制度的出台,必须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充分的论证。错时上下班成为常态在长远来看是一件好事,但其前期是必须在不断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让制度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在其后期要有效监管,让制度喊得响落得实。只有该制度充分成熟,执行中有的放矢,错时上下班才能经得住实践的检

23、验。 上海: 上 海市人大代表张启琴在“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切实推行上下班错时制,以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出行难”的书面意见,已得到有关部门答复。 有关部门在答复中表示,根据第三次交通大调查数据,不同行业、职业的上下班时间已存在错时,但道路交通高峰前后流量差异不明显,错时潜力有限。上海主要道路交通早高峰出现在 7: 30 8: 30,但总体来看, 7:30 10: 00 道路交通流量非常接近。道路交通晚高峰出现在下午 17: 00 18: 00,但在 16: 00 19: 00之间,道路流量无非常明显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本市各单位上下班时间已错开, 另一方面则是因道路交通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所致。 7

24、: 30 9: 00 主要为上班出行, 9: 00 后公务、商务活动出行有所增加,造成叠加效应。想在 7: 30 以后进一步采取错时政策,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空间有限。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 2004 年就已组织专家对上海能否实行错时上下班开展专题研究。专家认为,尽管民意调查中对上下班错时制有一定支持率,但从上海道路交通现状来看,可调整空间不大;从已实施错时上下班的城市来看,错时上下班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不是非常明显,而且实施难度较大。 针对上海交通发展的背景和交通特征分析结 果,实行错时上下班,牵涉面较广,市民和企业都要不同程度作出牺牲,处理不当会产生社会问题,需谨慎从事,在 201

25、0 年前不宜实施。 重庆: 1986 年,中国曾为节电在全国推行夏令时,历时 6年却又不得不宣布取消。只因打破了个体生物钟的夏令时,也打破了城市运转的生物钟:交通运输时刻的调整,导致时间转换发生混乱;工作时段的调整,致使如气象等必须定时观测的工作,面临提前一小时的播报尴尬;生活时间的变化,更让不少需要提早上班的民众,面临睡眠不足的苦不堪言。 一座城市的运转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调息,只有符合内里生物钟规律的整体协 同,才能达到由内至外的身心平衡。也因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事关城市整体运转的构想,都必须基于符合城市生物钟规律的整体调息之上。比如现在重庆市人大代表邓明鉴建议的,在重庆推行企业错

26、时上下班制度。 “错时上下班”,并非是什么新鲜名词。此前,我国的北京、大连等地就曾开展过部分范围的错时试点,目的就是为了通过错开人们的上下班时间,达到抑制高峰、缓解拥堵的效果。一座城市的发展,通常伴随的是日渐拥堵的上下班交通。高峰拥堵,也几乎成为每座城市发展祛之不掉的一块心病 为防迟到,人们只有拖着满身疲惫,提早乘车上班 ;夹在众多的乘客与包裹中,更是大汗淋漓的尴尬狼狈 重庆的上班一族,很显然就正处在如此的上班拥堵焦虑之中。如此焦灼之下,“错时上下班”应运而生,它也几乎被认定为城市“消肿”的一剂良药。至少,很多人会认为,如果施行了“错时上下班”,以后就再也不用在拥堵的车辆、人群和道路中受罪了。

27、只是,也正如一些人所疑虑的一般,如果整个城市都施行错时,是否会因为上班时段的错开,导致到政府机关办事困难等新问题 ?既然是错时,必然有些人上班时间被调早,抑或下班时间被调晚,这是否会违背一些上班族的意愿和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对其休闲时段 的分配、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因为家庭成员起居时段的不一,是否会对整个家庭成员的休息,特别是孩子的接送产生影响 ?由于错时导致的各个行业、企业之间的重叠工作时间减少,是否会加大企业之间合作的运营成本 ?这些,都是城市施行“错时上下班”之前,亟需通盘考虑的问题。当“错时上下班”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指令执行的时候,它意味着一座城市不同以往的一项公共政策开始实施 城市运转

28、的秩序因之而变化,现有的作息规律和业务联系被打破,企业、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关联有了新的接口,一座城市平和顺畅运转的生物钟也随之改变。可以预想的是,如 果“错时上下班”导致的新问题,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出口,那一座因“错时上下班”而打破原有运行规则的城市,也必然产生生物钟紊乱。一如当年的夏令时,在运行 6 年后不得不宣布取消一样。 “错时上下班”是一座城市的系统工程,正如市政府办公厅在回复建议时所陈述的一般:“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量大面广,将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此触及社会各方,事关城市顺畅运转的工程,自然脱不了对新问题周密详实的通盘考虑与规划,也唯有通过对这些新问题的认真审视,建立起一

29、套与之相符的合理运行机制,一座城市新的生物钟方能良好运转。更关键的是 ,城市发展不能只依靠“错时上下班 “这类治标之策来“消肿”,而只有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及运营方式等多种手段进行调节,一座城市良好运行的生物钟体系方能真正改善。 大连: 自 3 月 1 日起,我市及市内四区党政群检法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试行“错时上下班”。在昨天召开的通报会上,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错时上下班,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中城市已被普遍采用,我国北京、杭州、青岛等一些城市也已经推行。实践证明,错时上下班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借鉴推行这样一个成功经验,对大连来说应该是一种有益的现实选择。据调研分析结 果表明

30、,目前我市市区交通拥堵状况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快速增加的机动车保有量与市区主干道交通承载能力的矛盾日渐突出。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 1 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 67 5万辆,市区超过 30 7 万辆,而市区道路的面积增长率仅为 5 1。二是大量机动车集中在交通高峰即最拥堵时段出行。交通高峰时段基本与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现行的上下班作息时间相对应,早高峰时段在7 时 20 分至 8 时 20 分,晚高峰时段在 16 时 30 分至 18 时 30 分。在这两个高峰时段,市区 60以上道路的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 70的路口出现拥堵状况。 通过交通流量观测发现,市区 12 条主干道早高峰车辆

31、流量在 7 万辆左右,早高峰之后 1 小时内车辆流量约为 5 5 万辆,流量相差近 1 5 万辆,而晚高峰车辆流量要比高峰前 1 小时流量增加约 1 2 万辆,高峰时段前后交通流量急增和骤减,使高峰期与平峰期道路交通状况形成很大反差。针对这种现状,试行“错时上下班”是缓解我市交通高峰即拥堵时段的必要措施之一。一是可以使城区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上下班延时半小时,预计可使 2 万多辆机动车、市内四区 1900 多个党政群检法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约 6 万名职工,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二是可以调节车流 人流,合理分配路网资源,使道路利用率和车辆 (特别是公交车 )运行效率得到提高,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32、三是对改善城市环境、节约能源、减少城市噪声等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位负责人同时认为,试行“错时上下班”,既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的一种举措,也是一种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落实这一制度,确保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不影响市民的各种公共服务需求,需要试行“错时上下班”的有关部门和单位适应作息时间变化对行政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服务。各职能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下 大气力维护好交通秩序。各级监察、办公、机关工委等部门也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切实落实好该制度。 温州: 3 月 4 日,温州市在全省率先推出错时上下班制度:市级和鹿城、瓯海、龙湾 3

33、 个区以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上班时间从原来的上午8: 00 推迟到 8: 30,学校的上学时间为 8: 00 以前,商场的上班时间则推迟到上午 9: 00。这一制度推出后,使 40 万温州人错时上下班,大大缓解了城市道路通行压力,各界人士普遍为此叫好。实行错时上下班一周以来,温州市区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连日来,往日经常堵车的学院路、飞霞 南路、小南门、大南门、民航路口、锦绣路和车站大道交叉口,如今交通秩序良好。 南站天桥至清明桥的人民路全长 2 2公里,宽 36 米,是浙江省最为繁华的市区道路之一。以前上午 7 时半至 8 时左右是上班高峰期,南站路口车如潮涌,一辆车

34、一般要等 3 至 4 次红灯后才能通过,而现在仅需 1 至 2 次红灯就能通过,“排队”的车辆大为减少。交警吕杉对以往人民路车堵现象印象颇深。他说,过去在高峰期,人民路的几个主要路口几乎是天天堵,两三名交警忙都忙不过来,有时稍不留神,就会堵得一塌糊涂,排起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车辆“长蛇队 “。交警忙得连违章都管 不过来,许多驾驶员把高峰期当作是交通管理的“大赦期”,纷纷违章,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交通更加混乱,而现在秩序好多了。“错时”,给温州人带来了方便,带来了实惠,也给全国其他城市解决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带来了启发。 三、作答要求 本科起点:(分数: 100.00) (1).请用不超过 300

35、字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 (20 分 )(分数:25.00) _ 正确答案: ( 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共同难题,为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施行错时上下班。但是这项措施并未获得广泛的赞同,很多专家认为,施行错时上下班将导致城市生物钟混乱,也可能给市民的工作生活习惯带来不便;而且事实证明在一些地方施行之后收效甚微,错时上下班施行需慎重。也有一些城市比如温州施行错时上下班取得成功,赢得一片叫好声,这也给全国其他城市带来启发。 ) 解析: (2).给定材料中指出,采取错时上下班措施,若“处理不当会产生社会问题,需谨慎从 事”。甚至有专家认为上海

36、在 2010 年之前“不可行 “。请结合给定材料,用不超过 200 字的篇幅,分析“错时上下班”不能得到广泛赞同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贴切,语言简洁。 (20 分 )(分数: 25.00) _ 正确答案: ( 第一,错时上下班导致城市生物钟的运作发生混乱。 第二,错时上下班很可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第三,一些地方 的实践证明,施行错时上下班并不能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第四,错时上下班只是治标之策,城市发展的治本之策要靠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 第五,错时上下班需考虑诸多因素,目前还不成熟。 第六,错时上下班涉及面广,工程量大,施行难度高,且成功的例子不多。 ) 解析: (3).结合

37、给定材料,请用不超过 300 字的篇幅,提出缓解城市交通难题的对策性建议。要求:针对性强,方法可行。 (15 分 )(分数: 25.00) _ 正确答案: ( 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缓解城市交通难题: 第一,加强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研究。通过强化和推广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来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避免政策与投资的低效率甚至失误。 第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城市交通的现代化水平。主要包括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公共交通项目的实施,加快公路主枢纽客货运大型市场建设等。 第三,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鼓励和支持公交系统的优先发展,系统推进和完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对公交线 网进行

38、优化,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四,提高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 ) 解析: (4).结合给定材料,试从“城市和谐与科学决策”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证有力,篇幅不少于 1000 字。 (45 分 )(分数: 25.00) _ 正确答案: (缓解交通拥堵 促进城市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笋,纷纷崛起。城市越来越繁华,人口越来越密集,交通网络交叉密布,车水马龙,人流如潮,随之而来的是交通问题日益

39、凸显,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一大隐患。 一些大的城市像上海、北京,交通拥堵尤其严重,特别是早高峰时段,汽车排成长龙,路面挤得水泄不通,原本十几分钟的路程能走上半个多小时,有人不禁感叹,四个轮子还赶不上两只脚。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 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成为城市和谐发展的一大阻碍。 因此,很多城市积极应对,组织专家研讨解决方案,错时上下班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办法。然而,此方案一出来,便引起广泛讨论,多数人并不看好此方案,对其实施效果表示怀疑。更有专家指出,实施此套方案需慎重,因为它将改变城市生物钟的正常运作,也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不适应,因此呼吁实施之前需

40、考虑周详,将可能带来的后果、可能引发的问题以及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阻碍仔细研究、论证。这提醒我们,城市交通拥堵是关系到市民切身利益、城市和谐发展的大事,解决如此重大的问题, 需要科学决策,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给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和谐造成巨大的损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事先不做全盘打算、调研规划,临事贸然出台方案措施,是难以奏效甚至会适得其反的。这时候,就亟需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正确的决策有利于提高效率、少走弯路;错误的决策则必然导致劳民伤财、事与愿违。所以,解决交通拥堵关键要突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建立科学决策的体制。解决城市

41、交通问题必须从整个系统出发,即便是考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如路口改造等,也不能就事论 事,而要进行路网分析,避免“缓解了局部交通,扩大了堵塞面积”的决策失误。 第二,做好城市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城市容量极限,进行城市设计,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互促进。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了交通发生量和交通集中量,决定了交通分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通结构。 第三,制定好城市交通建设规划。交通建设规划首先要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交通路线的铺排设置要实地考察、充分论证;还要考虑到以后可能发生的建设项目增加、改变的情况,拟出短期规划 和长期规划,避免资源浪费。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却正如某些人所说:“城市,让生活更糟糕”,为了让城市变得更适于人们居住、生活,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是必要而亟需迈出的一步。希望通过政府及各方的努力,能够尽快解决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矛盾,为人民群众方便、快捷、安全出行提供必要保障。 )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A S12 9 PART 1-2013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C Part 1 Basic Quantities and Definitions.pdf ASA S12 9 PART 1-2013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C Part 1 Basic Quantities and Definitions.pdf
  • ASA S12 9 PART 2-1992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Part 2 Measurement of Long-Term Wide-Area Sound《环境.pdf ASA S12 9 PART 2-1992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Part 2 Measurement of Long-Term Wide-Area Sound《环境.pdf
  • ASA S12 9 PART 3-2013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C Part 3 Short-term Measurements with an Observer .pdf ASA S12 9 PART 3-2013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C Part 3 Short-term Measurements with an Observer .pdf
  • ASA S12 9 PART 4-2005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C Part 4 Noise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Long-t.pdf ASA S12 9 PART 4-2005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C Part 4 Noise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Long-t.pdf
  • ASA S12 9 PART 5-2007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C Part 5 Sound Level Descriptors for Determination.pdf ASA S12 9 PART 5-2007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C Part 5 Sound Level Descriptors for Determination.pdf
  • ASA S12 9 PART 6-2008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Part 6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Awakenings Associ.pdf ASA S12 9 PART 6-2008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Part 6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Awakenings Associ.pdf
  • ASA S12 9 PART 7-2016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Part 7 Measurement of Low-frequency Noise and Infr.pdf ASA S12 9 PART 7-2016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Quant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Sound Part 7 Measurement of Low-frequency Noise and Infr.pdf
  • ASA S2 1-2009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Mechanical vibration shock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C Vocabulary - Nationally 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机械振动、冲击和状态检测 词汇表》.pdf ASA S2 1-2009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Mechanical vibration shock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C Vocabulary - Nationally 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机械振动、冲击和状态检测 词汇表》.pdf
  • ASA S2 16-1997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Vibratory Noise Measurement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of Shipboard Equipment《振动噪声测量和船设备接受标准》.pdf ASA S2 16-1997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Vibratory Noise Measurement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of Shipboard Equipment《振动噪声测量和船设备接受标准》.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