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 (国家 )申论 -14 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注意事项 /B(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 B给定资料 /B(总题数: 0,分数: 0.00) 三、 1 2008 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危机 (总题数: 0,分数: 0.00) 四、 B申论要求 /B(总题数: 4,分数: 100.00)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近年来出现的就业新现象。 要求 全面、准确、简洁, 250 字左右。(分数: 15.00) _ 2.就给定材料,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要求 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 350 字。(分数:
2、20.00) _ 3.就“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要求 观 点明确,分条给出,语言简洁,不超过 200 字。(分数: 25.00) _ 4.结合给定材料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简洁,不少于 1200 字。(分数: 40.00) _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 (国家 )申论 -14 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注意事项 /B(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 B给定资料 /B(总题数: 0,分数: 0.00) 三、 1 2008 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危机 (总题数: 0,分数: 0.00) 四
3、、 B申论要求 /B(总题数: 4,分数: 100.00)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近年来出现的就业新现象。 要求 全面、准确、简洁, 250 字 左右。(分数: 15.00) _ 正确答案: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就业,大学生想出了各种办法。以前男生不屑于做幼教,仿佛幼教行业是留给女生做的,但现在,很多优秀男生选择幼教行业,并发挥和体现了自身价值,还有的毕业生,为了吸引社会的关注,提高身价甚至炒作,希望凭此过上好生活。更有甚者,为了得到实习和工作的机会,用“负月薪 ”当作敲门砖。 ) 解析: 2.就给定材料,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要求 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
4、350 字。(分数: 20.00) _ 正确答案: (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毕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就业岗位。 二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 2010 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 8.3 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 5000 万人,而劳动 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 4000 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 1000 万个左右。 三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 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
5、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等十分迫切。 五是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普遍存在。 ) 解析: 3.就“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解 决对策。 要求 观点明确,分条给出,语言简洁,不超过 200 字。(分数: 25.00) _ 正确答案: (1)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4)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5)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6)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7)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8)加强政府领导
6、,明确学校责任。 ) 解析: 4.结合给定材料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简洁,不少于 1200 字。(分数: 40.00) _ 正确答案: ( 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从 2003 年起,普通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开始进入就业市场。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 了。大学生进入择业期以后就精心准备简历,主动搜集就业信息,不停地参加面试;学校、院系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国家也出台了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但事实上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和年底就业率却在逐年下滑。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关系到学生家庭
7、、学校办学、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转变,大学毕业人数逐年成倍增长,学生就业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 错位,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尚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1)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不相适应 2003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 212 万人,至 2008 年激增到 532 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择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长期以来,大
8、学生都被国人冠以“社会精英”、“天之骄子”的称号,在这种大众意识的支配下毕业生的就业定位较高,在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上多选择省会、东南部沿海等大中城市;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 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不够理性的就业观念制约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2)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扩招致使部分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软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的配备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模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足与社会需求人才要求相去甚远。
9、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他们只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来设置专业,所以会 有一些专业与社会脱节;或者不根据社会需求而过多招收某专业学生,因为没有市场需求,部分专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 (3)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现状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政府统筹,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推进,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和就业指导已势在必行。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形式单一、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指导培训和效果不尽人意,还普遍存在对学生培训的时间短、层次低、针对性不强的特点。 (4)大学生就 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 高校虽然在逐步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但因信息量小、时间滞后、地域性强等因素,还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信息遴选的需求。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并未完全形成,部门分割管理严重。虽然有网上招聘、求职等新的招聘形式,但多数仍采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集市式”的现场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有的毕业生要十几次或几十次奔波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招聘会,寄送上千份材料,就业成本和难度加大。突破就业信息的地域局限,建立畅通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 势在必行。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