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17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分数: 2.00) A.规则不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中国武术太极拳的特点是“动时存静势,静时又寓动机”。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 ( )。(分数: 2.00) A.动亦静,静亦动,两者没有区别 B.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
2、中有动 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 )。(分数: 2.00)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 )。(分数: 2.00) A.辩证法与形成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 5.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 )。(分数: 2.0
3、0)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6.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分数: 2.00) A.整体包含在部分之中 B.局部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7.在“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中司马光小时候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分数: 2.00)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
4、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就是由于 16 世纪和 17 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 )。(分数: 2.00)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9.自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描述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 )。(分数: 2.00) A.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 B.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外因起作用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D
5、.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10.“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善于 ( )。(分数 : 2.00) A.区分整体与部分 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C.从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 D.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11.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引用中国谚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祝福两国,放眼未来。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分数: 2.00) A. B. C. D. 12.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6、( )。( 分数: 2.00)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说明 ( )。(分数: 2.00) A.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B.人的认识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C.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 D.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 15.俗话说“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自己不会倒”,这表
7、明的哲学原理是 ( )。(分数: 2.00)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偶然性因素 B.主观能动性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因素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矛盾就是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6.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 )。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气者,理之依也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分数: 2.00) A. B. C. D. 17.堵车现象并非只存在于个别国家,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对策,德国消除“高峰”时段以色列让自行车取代汽车,西班牙大力发展
8、公共交通等。这种现象说明 ( )。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分数: 2.00) A. B. C. D. 18.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 )。(分数: 2.00)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9.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 ( )。(分数: 2.00)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D.科学的实践观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9、 20.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利中提出:“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这说明 ( )。(分数: 2.00) A.人与自然应当遵循和谐的整体发展目标 B.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必须从整体生态系统中去考察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自然历史的变迁永远为人类所主宰 2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 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C.
10、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22.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 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分数: 2.00)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23.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分数: 2.00)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事物始终处 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11、过程中 D.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24.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分数: 2.00) A.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C.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D.主观认识指导实践 2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 )。(分数: 2.00)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12、( )。(分数: 2.00)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具有形而上学性 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7.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 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 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 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8.爱因 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
13、论断。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17 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分数: 2.00) A.规则不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解析:解析:本题表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本题选 D 项。 2.中国武术太极拳的特点是“动时存静势,静时又寓动机”。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 ( )。(分数
14、: 2.00) A.动亦静,静亦动,两者没有区别 B.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解析:解析: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即动中有 静,静中有动。故本题答案选 C。 3.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 )。(分数: 2.00)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解析:解析: A 选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B 选项为官发财,应当是两条不同道路,为官不能想着要发财,不符合题意。 C 选项强调的是全面的观
15、点,没有体现重点论。”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两点论,既要严厉打击小贪小腐。更要打击大贪污、大腐败;重点打“老虎”,体现了抓重点 。故本题答案选 D。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 )。(分数: 2.00) A.辩证法与形成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 解析:解析:“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观点承认了物质的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反映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观点承认了意识的第一性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两种观点是对立的。故本题答案选 B。 5.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
16、成人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 )。(分数: 2.00)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解析:解析:题干中用“洞中方七日”与“世上已千年”来对比,意在说明时间是相对的。故本题答案选D。 6.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分数: 2.00) A.整体包含在部分之中 B.局部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解析:解析:本题中,花离开树则死,鸟离群则悲说 明部分离不开整体,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所以本题选B。 A 项说法错误
17、。 C 项说的是方法论,与题干无关。 D 项与题干无关。故本题答案选 B。 7.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司马光小时候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分数: 2.00)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解析:“按常规”体现的矛盾 的共性即普遍性,而司马光没有按照常规,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了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干没有体现主次矛盾、内因及外因。所
18、以 A、 B 不选。 C 项的说法太过绝对。本身就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 8.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就是由于 16 世纪和 17 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 )。(分数: 2.00)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解析:解析: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本题答案选 D。 9.自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描述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哲学
19、寓意是 ( )。(分数: 2.00) A.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 B.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外因起作用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D.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解析:解析:因为地势和温差等外界因素的作用, 花朵盛开的时间不同,其强调了外因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故本题答案选 C。 10.“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善于 ( )。(分数: 2.00) A.区分整体与部分 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C.从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 D.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解析:解析:萤火虫虽然能发出光,但它终究不是真正的火;荷叶上的露珠虽然很圆,
20、但它终究不是真正的珍珠。这句话启示我们,观察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故本题答案选 D。 11.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引用中国谚语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祝福两国,放眼未来。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是管子权修中的经典名言,意思是种粮食是为当年打算 (一年的打算,就种粮食 );种树是为十年后打算 (十年的打算,就种树
21、 );培养人才则是为 长远打算 (一辈子的打算。就培养人才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多用来形容善于谋划未来的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指做任何事情,事先谋虑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要失败。只有这两句与其蕴含的哲理相同。故本题答案选 B。 12.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 )。(分数: 2.00)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解析:解析:“乐极生悲,苦尽甘来”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的哲理是事 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现象表现事物的本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的
22、哲理是要重视量的积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的哲理是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故本题答案选 A。 13.“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解析:解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的“腐”,即腐烂,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这条古训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即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外因是 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题干体现出来的哲理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23、故本题答案选 B。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说明 ( )。(分数: 2.00) A.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B.人的认识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C.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 D.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 解析:解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攀登高山 ,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渊,就不知道地有多厚。这说明了只有亲身登过高山、下过深溪才能认识到天的高度、地的厚度,强调了实践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C 项正确; D 项表述片面,人的知识可以从直接经验中获得,也可以从间接经验中获得; A 项内容在题干
24、中没有体现; B 项表述错误,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故本题答案选 C。 15.俗话说“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自己不会倒”,这表明的哲学原理是 ( )。(分数: 2.00)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偶然性因素 B.主观能动性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因素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 展的决定性因素 D.矛盾就是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又通过内因起作用。题干的意思是人不能只是一味地依赖外界条件否则会有可能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失败。而只有依靠自己,自力更生,最终才会立于不败之地。题干强调了内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故本题答案选 C。
25、16.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 )。 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 气者,理之依也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是唯心主义观点,“气者,理之依也”“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反映的是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答案选 D。 17.堵车现象并非只存在于个别国家,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对策,德国消除“高峰”时段以色列让自行车取代汽车,西班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这种现象说明 ( )。 辩证的否定是
26、联系的环节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矛盾的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18.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 )。(分数: 2.00)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为:它以事实为依据,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和凝固化通过概括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成果揭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 遍规律。选项 A、 C、 D 观点正确但是与题干连接起来就不是正确的命题
27、了,故排除。 19.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 ( )。(分数: 2.00)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D.科学的实践观 解析:解析: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解决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从而创立了新世界观。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20.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利中提出:“人 们对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这说明 ( )。(分数: 2.00)
28、 A.人与自然应当遵循和谐的整体发展目标 B.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必须从整体生态系统中去考察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自然历史的变迁永远为人类所主宰 解析:解析:这段话主要在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的主人。 A、 B、 C 都在说明这一问题。 D 项与该观点正好相反。 2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 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 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解析:解析:碘
29、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因此补碘应把握“度”,注意掌握分寸。故 A 项正确。有的地区缺碘,有的地区不缺碘,这要求我们要全面地分析问题,不应盲目补碘。故 B 项正确。人们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体现了具体问 题要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故 C 项正确。故答案应选 ABC。 22.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分数: 2.00)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解析:解析: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
30、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 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 CD 两项明显错误,理性认识不能离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故本题答案为 AB。 23.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分数: 2.00)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
31、程中 D.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解析:解析: 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同时说明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故 A、 B 两项表述正确。 C 的表述不符合题意,不选。D 的表述是错误的。其否定了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不选。因此,本题答案为 AB。 24.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分数: 2.00) A.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C.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 化和发展的 D.
32、主观认识指导实践 解析: 2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 )。(分数: 2.00)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 解析:解析: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而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论中渗透着世界观。所以,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 义的主要缺陷是 ( )。(分数: 2.00)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具有形而上学性 C.不承认存在决定
33、意识 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解析:解析:旧唯物主义主要存在三个明显的缺陷:第一是机械性,即总是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解释物质运动的全部形式。用纯粹机械的原因去说明植物和动物机体,甚至把人也看成是机器;第二是形而上学性,即总是用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三是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27.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 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 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 D.不可知论
34、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解析:解析: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即都是可知论。而只要承认思维能认识存在,也就必须承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这是一致的。所以在回答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唯物主义都是肯定的回答。而有些唯心主义做出 肯定回答,有些则不是。由于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当然也就否认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以这些具体科学为基础的;它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所以“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故本题判断错误。 29.“人性自私”观点 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资产阶级人性论却制造了许多错误的理论,他们从抽象的人出发,说人性自由。人性自私,这一观点恰与马克思所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相违背。故本题判断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