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社会专题-教育管理类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129560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社会专题-教育管理类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社会专题-教育管理类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社会专题-教育管理类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社会专题-教育管理类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共、社会专题-教育管理类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共、社会专题-教育管理类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2.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分数:1.00)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分数:1.00)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2、)。(分数:1.00)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5.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是( )。(分数:1.00)A.巴甫洛夫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6.“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指的教学原则是( )。(分数:1.00)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分数:1.00)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8.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分数:1.00)A.教学法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分数:1

3、.00)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0.“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分数:1.00)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11.课外活动不包括( )。(分数:1.00)A.社会活动B.科技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选修课12.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分数:1.00)A.教学方法改革B.课程改革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D.教育结构改革1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 )。(分数:1.00)A.教育的社会属性B.教育的本质属性C.教育的阶级属性D.教育的政治属性1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4、( )。(分数:1.00)A.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B.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C.义务教育法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分数:1.00)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16.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入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分数:1.00)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徐特立17.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分数:1.00)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18.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1.00)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访谈法19.( )是教

5、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分数:1.00)A.教育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师生关系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分数:1.00)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21.长时记忆中的主要编码形式为( )。(分数:1.50)A.声音代码B.语义代码C.动作代码D.直接代码E.视觉代码22.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分数:1.50)A.课程的价值B.课程的根本目的C.课程的主要任

6、务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E.课程的基本结构23.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 )。(分数:1.50)A.福禄倍尔B.卢梭C.凯兴斯泰纳D.涂尔干E.裴斯泰洛齐24.学校与企业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 )(分数:1.50)A.设置的目的不同B.手段不同C.效率不同D.与政府的关系不同E.产出不同25.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 )等活动。(分数:1.50)A.独立完成作业B.复习C.预D.社会实践E.课外活动26.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类型,可分为( )。(分数:1.50)A.新授课B.实验课C.巩固课D.练习课E.演示课27.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分数:1.50)A

7、.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28.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分数:1.50)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B.教育的世俗化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D.教育的终身化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9.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分数:1.50)A.“六三”学制B.“五四”学制C.“九年一贯制”D.“四二”学制E.“六年制”30.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有利于( )。(分数:1.50)A.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B.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C.对各种关系的全面调节D.全面育

8、人E.教授知识3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分数:1.50)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E.道德力量32.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 )。(分数:1.50)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学目标D.课程标准E.教科书33.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分数:1.50)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D.保护未成年人权利E.禁止未成年人休学34.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分数:1.50)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35.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 )。(分数:1.50)A.精湛的

9、语言表达能力B.精深的学科知识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D.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E.深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36.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分数:1.50)A.思想品德课或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共青团活动E.班主任工作37.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认为基本的需要包括( )。(分数:1.50)A.成就需要B.包容需要C.情感需要D.支配需要E.生存需要38.学校这个子系统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分数:1.50)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师D.教育影响E.学生39.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分数:1.50)A.学生发展评

10、定B.管理水平评价C.学生活动效果评价D.教师授课质量评价E.课程和教材评价40.学校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分数:1.50)A.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B.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D.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E.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所构成的各种影响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4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分数:1.00)A.正确B

11、.错误44.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勤能补拙”充分说明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

12、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5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数:5.00)_52.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分数:5.00)_53.德育的意义有哪些?(分数:5.00)_54.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分数:5.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55.班主任应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分数:10.00)_56.论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并比较他们的异同。(分数:10.00)_公共、社会专题-教育管理类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

13、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培根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D.赞可夫解析:解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阐述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正确答案为 B。2.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分数:1.00)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 D.指导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谈话法的定义。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分数:1.00)A.面向全体学

14、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解析:解析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4.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分数:1.00)A.讲解B.示范C.练习 D.反馈解析:解析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这是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5.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是( )。(分数:1.00)A.巴甫洛夫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 解析:解析 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是华生。6.“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指的教学原则是( )。(分数:1.00)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

15、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解析: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分数:1.00)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解析:解析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8.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分数:1.00)A.教学法B.沟通 C.教劳结合D.协调解析:解析 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

16、所学校中,各种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分数:1.00)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解析:解析 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社会地位可知 D项为正确选项。10.“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分数:1.00)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 D.成年期解析:解析 “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11.课外活动不包括( )。(分数:1.00)A.社会活动B.科技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选修课 解析:解

17、析 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属于课堂教学。12.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分数:1.00)A.教学方法改革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D.教育结构改革解析:解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1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 )。(分数:1.00)A.教育的社会属性B.教育的本质属性 C.教育的阶级属性D.教育的政治属性解析: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因此答案选 B。1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1.00)A.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B.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C.义务教育法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科学的

18、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分数:1.00)A.学记B.大学C.论语 D.师说解析:解析 论语中最早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此语最早由孔子提出。16.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入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分数:1.00)A.陶行知B.蔡元培 C.杨贤江D.徐特立解析:解析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清廉正直,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入世楷模”。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对后世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7.学校的中

19、心工作是( )。(分数:1.00)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解析:解析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18.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1.00)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 D.访谈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研究法的定义。19.( )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分数:1.00)A.教育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师生关系 解析:解析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分数:1.00)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

20、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21.长时记忆中的主要编码形式为( )。(分数:1.50)A.声音代码B.语义代码 C.动作代码D.直接代码E.视觉代码 解析:解析 感觉记忆以视象和声象形式存储,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以语义代码为主,也有视觉代码。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22.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分数:1.50)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根本目的 C.课程的主要任务 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E.课程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析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计划、有

21、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教学计划包括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课程标准包括本学科开设的意义、教学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教材选编原则和关于教学法的建议。教科书即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23.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 )。(分数:1.50)A.福禄倍尔B.卢梭C.凯兴斯泰纳 D.涂尔干 E.裴斯泰洛齐解析:解析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

22、育者社会化,保证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迪尔凯姆)、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和哲学家托普尔。24.学校与企业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 )(分数:1.50)A.设置的目的不同 B.手段不同 C.效率不同D.与政府的关系不同 E.产出不同 解析:解析 学校与企业相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设置目的不同。设置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而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手段不同。学校的经费来源是多渠道的。与政府关系不同。学校的办学活动涉及受教育权利问题,政府必须对其权能做出必要的限制。而企业则拥有自主经营权。产

23、出不同。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25.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 )等活动。(分数:1.50)A.独立完成作业 B.复习 C.预 D.社会实践E.课外活动解析:解析 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和完成作业都是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26.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类型,可分为( )。(分数:1.50)A.新授课B.实验课 C.巩固课D.练习课 E.演示课 解析:解析 课的种类可按教学方法划分,也可按教学任务来划分,新授课与巩固课均是按教学任务划分的。27.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分数:1.50)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

24、.德育与智育的矛盾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解析:解析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8.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分数:1.50)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解析:解析 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29.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分数:1.50)A.“六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九年一贯制” D.“四二”学制E.“六年

25、制”解析:解析 义务教育包括了小学和初巾,有三种学制:“六三”学制、“五四”学制、“九年一贯制”。30.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有利于( )。(分数:1.50)A.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B.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C.对各种关系的全面调节 D.全面育人 E.教授知识解析:3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分数:1.50)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E.道德力量解析:解析 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等四个方面。32.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 )。(分数:1.50)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学目标D.课程标准E.

26、教科书 解析:解析 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学校和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进行教学。33.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分数:1.50)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D.保护未成年人权利E.禁止未成年人休学解析:34.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分数:1.50)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 解析:35.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 )。(分数:1.50)A.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B.精深的学科知识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E.深厚的教育

27、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解析:解析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而且要自觉地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36.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分数:1.50)A.思想品德课或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D.共青团活动 E.班主任工作 解析:解析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

28、作等。37.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认为基本的需要包括( )。(分数:1.50)A.成就需要B.包容需要 C.情感需要 D.支配需要 E.生存需要解析: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 1958年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38.学校这个子系统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分数:1.50)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师D.教育影响 E.学生解析:解析 学校这个子系统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选项中教师包含在教育者内,学生包含在受教育者内。39.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分数:1.50

29、)A.学生发展评定 B.管理水平评价 C.学生活动效果评价 D.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E.课程和教材评价 解析:解析 教育评价可以拓展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宏观层面,涉及教育目标、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在中观层面,包括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学校各项工作等。在微观层面则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40.学校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分数:1.50)A.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B.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D.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E.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所构成的各种影响 解析:解析 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

30、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题干中 BCE符合此定义。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4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不能以升学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或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4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素质教育就是

31、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4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4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7.“勤能补拙”充分说明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是说智力发展

32、不好的孩子,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4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起到增强动机的作用。但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50.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5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数:5.00)

33、_正确答案:(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解析:52.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分数:5.00)_正确答案:(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解析:53.德育的意义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

34、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解析:54.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分数:5.00)_正确答案:(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55.班主任应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

35、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任务。(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汁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

36、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解析:56.论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并比较他们的异同。(分数:10.00)_正确答案:(“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37、。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即生活”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向往的?教育怎样为创造美好生活尽力?教育又怎样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足与弊端?尤其是,教育本身怎样才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典范?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首先,学校

38、生活应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而我行我素。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教育改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要给社会生活的变革以充分的和明显的影响。杜威的希冀是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之更完善、更美好。两者相同点: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反对将教育与生活分离;认为生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承认教育对改造生活的重要作用。不同点:(1)定位不同。前者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核心,后者认为教育也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生活包含教育。(2)前者强调了生活的重要性,对系统教育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后者更强调两者的契合。(3)后者更注重把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EN 300 386-2016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quipment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equirements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Directive 2_1.pdf ETSI EN 300 386-2016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quipment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equirements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Directive 2_1.pdf
  • ETSI EN 300 390-1-200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pdf ETSI EN 300 390-1-200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pdf
  • ETSI EN 300 390-1-200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_1.pdf ETSI EN 300 390-1-200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_1.pdf
  • ETSI EN 300 390-2-2000 Electron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ng an.pdf ETSI EN 300 390-2-2000 Electron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ng an.pdf
  • ETSI EN 300 390-2-2000 Electron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ng an_1.pdf ETSI EN 300 390-2-2000 Electron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ng an_1.pdf
  • ETSI EN 300 390-2016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ng an integral antenna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pdf ETSI EN 300 390-2016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ng an integral antenna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pdf
  • ETSI EN 300 390-2016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ng an integral antenna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_1.pdf ETSI EN 300 390-2016 Land Mobile Service Radio equipment intend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speech) and using an integral antenna Harmonised Standard covering the essential_1.pdf
  • ETSI EN 300 392-1-2009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TETRA) Voice plus Data (V+D) Part 1 General network design (V1 4 1)《陆地集群无线电(TETRA) 语音加数据(V+D) 第1部分 一般网络设计(版本1 4 1)》.pdf ETSI EN 300 392-1-2009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TETRA) Voice plus Data (V+D) Part 1 General network design (V1 4 1)《陆地集群无线电(TETRA) 语音加数据(V+D) 第1部分 一般网络设计(版本1 4 1)》.pdf
  • ETSI EN 300 392-10-1-2004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TETRA) Voice plus Data (V+D) Part 10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Sub-part 1 Call Identification (CI) (V1 3 1)《陆地集群无线电(TETRA).pdf ETSI EN 300 392-10-1-2004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TETRA) Voice plus Data (V+D) Part 10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Sub-part 1 Call Identification (CI) (V1 3 1)《陆地集群无线电(TETRA).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