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130013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家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试卷 15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对“赶”字的理解,有人说要不停走,不停干,谈谈你的理解。(分数:2.00)_2.某大学生村官在一个贫困村庄干了八年村支书,给村庄带来了很大的发展,被评为“最美村庄”,面对记者采访时。他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谈谈你的看法。(分数:2.00)_3.孟德斯鸠说:法律制定是为了约束大恶之人,所以要使法律纯洁无瑕,你怎么看?(分数:2.00)_4.有人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有人说“姜是老的辣”。你怎么看?(分数:2.00)_国家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试卷 15 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

2、时间:90 分钟)1.对“赶”字的理解,有人说要不停走,不停干,谈谈你的理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题目中所讲的对“赶”这个字的释义,我认为蕴涵深刻的哲理,“不停走,不停干”是提倡我们在工作中要具备一种实干的精神,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因为任何真理都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停走,不停干”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事情计划得再周详,都可能会赶不上变化。不能等到将计划做到理论上看很完美了,才决定开始实施,这样一来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时机,二来还可能浪费了原本可以用来试错的宝贵时间。如果不亲自实践,不停地修正调整,那么再好的计划都可能是纸上谈兵。 在“赶”的过程中,

3、不仅要坚持不懈,而且还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如果我们在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时,目标方向错了,“不停走,不停干”将是盲目的,甚至是倒退的。同时我们确定的目标必须是符合整个社会发展潮流的,而不能逆时代而动,必须将自已“赶”的目标定格在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之下,而不能像那些铤而走险的犯罪分子那样,“赶”的方向同党和群众的利益背道而驰。 “赶”的过程中如何提高速度,提升质量,同样离不开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要边走边看边想,学习他人的长处,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讲,赶路人还不能仅仅埋头苦干,实干加上巧干才能事半功倍。 将“赶”字理解为“不停走,不停干”,是对当代年轻人的鞭策,激励

4、我们在新时期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找准目标,大胆创新,脚踏实地地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解析:2.某大学生村官在一个贫困村庄干了八年村支书,给村庄带来了很大的发展,被评为“最美村庄”,面对记者采访时。他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谈谈你的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学生村官是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农村发展的一项举措。事实证明,实施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确实带来了诸多好处。有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正如题干所述,在基层干了八年的大学生村官,为当地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所说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

5、句话则引起了我的深思: 有的人不仅善于欣赏风景,还善于制造风景。这种人无论到哪里,都会用一片热情和真心去对待生活和工作。就如有些大学生村官到岗后,迅速融入工作环境,融入乡里乡亲的生活,能很快发挥自己的价值。就像题干中的大学生村官,用八年的时间将贫困村变成了“最美村庄”,他就是用心在制造风景的人。曾经也有一位村支书这样说过,大学生村官来到村里,教会了我们写工作计划,写工作总结,用电脑;有些我们办不成的事,他很快就办完了。可见村里有了大学生村官,为村里开展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能做到这样,有的人只爱挑剔,看不到身边的美丽景色,更没有制造风景的思想。这些人,无论到了哪里都是

6、在挑客观因素的毛病,挑环境不好,资源有限,自己没有发挥的空间。就拿个别大学生村官来说,到了工作岗位上,总以自己学历高自居,抱怨工作环境差,抱怨在村委会工作的同事文化水平低,抱怨村里群众不理解他,没办法开展工作等等。这样的人在村里,就不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和作用,因为他们没有把心带入这个岗位,没有把心融入当地的群众,自然看不到美丽的风景,何谈利用自己的价值来制造风景呢? 所以,在年轻人就业浮躁、就业难的环境下,出现了“八年村支书”这样的好榜样,给年轻人、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第一,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让新一代年轻人意识到,基层是发挥我们价值的地方,是我们这些初入社会的小苗茁壮成

7、长的地方。 第二,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职业观,只有用心去对待他人,对待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只有用心去对待工作,对待岗位,才能将自己的价值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第三,使我们深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都是群众的儿女,是群众培养了我们,所以我们也要学成之后服务于群众。要学有所用,带领乡亲们致富,改变他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 最后,我们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乐于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当然,无论我们最后在什么岗位上,都要用心去做事,用心去保护美丽风景,制造美丽风景。)解析:3.孟德斯鸠说:法律制定是为了约束大恶之人,所以要使法律纯洁无瑕,你怎么看?(分数:2.00)_正确答案

8、:(正确答案:什么样的社会最让人放心?答案当然是法治社会。但是法治社会中人们纷纷遵循并视为生命保障的法律必然应该是纯洁无瑕的,孟德斯鸠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很多,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法治社会的标志是合理立法、公正司法与执法、人人守法懂法,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合理立法的基础上的。我们的社会需要法律来约束,特别是对于一些恶行更需要法律来惩治,所以法律也就成为了社会秩序的保护神。一个纯洁的法律是公平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维护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的标准,这样能让我们每个人常常心怀敬畏之心、时时做好守法之事。但是如果我们的法律成为代表一小撮人不合理利益的代言的时候,法律也就失去

9、了它原有的尊严,这样的法律会让社会充满不满,严重影响人们对法律的敬畏,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样的法律要它何用? 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们的法律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体现公平、正义、博爱、约束的最强硬的制度,是我们任何行为的约束和界限。我们的国家也非常重视法律,除了执法、守法以外,这些年来也非常重视立法的进程,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2000 年 3 月 15 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就是我国立法制度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也是我们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的重大事件。我们的立法也需要法治,要保证法律的纯洁就要注重立法的民主,而且是最广泛的民主。我们应该在保证法律专业性的同时

10、更加注重法律的民主性,也就是说要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在立法和制定相关法规制度的时候要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开,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保证我们的法律真正体现民意,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发展服务。 我们除了要遵守法律以外,社会道德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因为道德影响面更广,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的运行。 公务员,这是一个在社会中引领走向的一个群体,所以更应该守法,而且应该维护每一个群众的合法利益,成为法律的守护者和执行者,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做到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解析:4.有人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有人说“姜是老的辣”。你怎么看?(分数:2.00)_正

11、确答案:(正确答案:人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也有人说“姜是老的辣”,这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在我看来其实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比喻学生会超过老师、后人会胜过前人。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愚昧时代,发展到今天征服太空的文明时期,每一个世纪、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大都在青壮年时期功成业就。他们年轻,稚气未脱,阅历浅,却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超过先哲,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戏剧”,名垂青史,万古流芳。而他们的学生也像他们一样,超过他们,推动人类的进步。就这样后浪推前浪,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

12、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历史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我们走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前人的经验与指引,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往小了讲,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向老师和长辈的学习,他们拥有比我们更多的经验和阅历,这些是没有岁月的沉淀很难获得的东西,所以也就有人发出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以上两句话,对我个人来讲有非常大的启示。首先,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上,我们都要重视别人的意见,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同志给我们的建议,这些都是无数的经历沉淀出来的智慧,会帮助我们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其次,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大胆尝试的勇气才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青之所以可以胜于蓝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这种精神保持下去。 这两点对我行为上的指导就是,我们应该重视经验的积累与老同志的意见,但是永远不要放弃思考和怀疑的态度,只有一个勤学习、善思考、会干事的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