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试卷3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的有( )。(分数:2.00)A.民主就是人人有政治自由B.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国家制度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D.人类的民主有其共性的一面2.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分数:2.00)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
2、展D.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3.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在于( )。(分数:2.00)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D.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4.现代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解决了数学运算、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难题,这表明电脑( )。(分数:2.00)A.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功能B.具有思维的属性C.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活动D.可以完全取代人脑5.当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温家宝同志鼓励国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当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温同志激励国人“希望
3、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当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的时候,温同志告诫国人“胜非为难,持之为难”。温同志引用的三句名言启示我们(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会产生反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 )。(分数:2.00)A.现象与本质B.原因与结果C.必然性与偶然性D.可能性与现实性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包括( )。(分数:2.00)A.细胞学说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生物进化论D.万有引力定律8.下列有关物质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客
4、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运动具有相对性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9.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2.00)_10.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分数:2.00)_11.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是什么?(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分数:2.00)_13.试述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分数:2.00)_14.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怎样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分数
5、:2.00)_四、综合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下午 1 点 46 分,日本近海发生 9 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在大地震发生过后不久,联合国指派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韩国四国的救援队
6、开赴日本灾区。(分数:10.00)(1).“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表明( )。(分数:2.00)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C.运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在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现象,核辐射超标,引起中国的一些民众的恐慌。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这一现象能够表明( )。(分数:2.00)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意识具有超前性C.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科学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向
7、前发展(3).在大地震发生过后不久,联合国指派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韩国四国的救援队开赴日本灾区。这是( )的体现。(分数:2.00)A.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B.规律的客观性C.内因决定事物发展变化D.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4).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 331 度,东经 967 度)发生里氏 71 级地震。从地质构造上看,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是其所处青藏高原板块地质活动的结果。这表明( )。(分数:2.00)A.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违背客观规律,人们会受到规律的惩罚D.部分人可以摆脱规律的
8、制约(5).“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这是一种( )的观点。(分数:2.00)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又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
9、物质。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一一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 年 5 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概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绿色账户”活动。何为绿色账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
10、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账户”的实践说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能“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分数:10.00)(1).垃圾填埋既与人争地,又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这一现象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B.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D.要一分为二看问题(2).下列与“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有( )。(分数:2.00)A.多难兴邦B.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焉C.否极泰来,乐极生悲D.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极贵
11、(3).从垃圾的填埋、焚烧到回收利用,垃圾处理方式的转变说明了( )。(分数:2.00)A.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B.只有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正确发挥C.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有人认为垃圾应该全部回收利用,对于这种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B.否认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C.是实践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错误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混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5).结合材料,对“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这句话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的方法?( )(分数:2.00)A.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
12、论相结合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1015.【材料一】 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图中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材料二】 青蒿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品,因其速效、高效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难题。 (分数:2.00)_16.内蒙古草原生态急剧恶化,牲畜大量死亡、草地沙化、蝗虫滋生、沙尘暴天气频繁。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文斌认为,表面上看是由于超载过牧、不堪重负的草地无力固土蓄水,其实
13、真正的祸首并非牛羊而是人。日益膨胀的牧区人口需要更多的牛羊来养活、来奔小康,因而追求“头数畜牧业”成为牧区一贯而无奈的做法。但这种以掠夺资源为基础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不但难以使牧民致富,而且正在毁灭牧民美丽的家园。结合材料,请谈谈人类应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数:2.00)_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试卷3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的有( )。(分数:2.00)A.民主就是人人有政治自由B.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国家制度 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
14、与专政的统一 D.人类的民主有其共性的一面解析:解析:A 项说法太过绝对,民主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含义,不可一概而论,应排除;D 项说法没有依据,也应排除。2.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分数:2.00)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解析: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
15、起来。选项 A、B、C、D中所表述的哲理在这句话中均有所体现。3.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在于( )。(分数:2.00)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解析:解析: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是第一位的,它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决定因素和终极力量,同时还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4.现代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解决了数学运算、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难题,这表明电脑( )。(分数:2.00)A.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功
16、能 B.具有思维的属性C.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活动 D.可以完全取代人脑解析:解析:电脑是人工智能的一种。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程度不断提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出现思维演化的征兆。但是,人工智能并不等同于人的思维,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一定程度地赋予机器的结果,是受人类思维支配和操纵的,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的思维,也更不可能超越和统治人的思维。故本题选 AC。5.当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温家宝同志鼓励国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当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温同志激励国人“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当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的时候,温同志告诫国人“胜非为难
17、,持之为难”。温同志引用的三句名言启示我们(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会产生反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解析:解析: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温家宝同志所说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中的“信心”,“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中的“希望”,都是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意识活动,并且积极正确的意识活动也会对社会存在产生积极的反作用,B、C 项正确。A、D 项未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C。6
18、.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 )。(分数:2.00)A.现象与本质 B.原因与结果 C.必然性与偶然性 D.可能性与现实性 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原因与结果
19、、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此外唯物辩证法还有其他范畴:整体和部分、个性和共性、相对和绝对,等等。本题选 ABCD。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包括( )。(分数:2.00)A.细胞学说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万有引力定律解析:解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故应选 ABC。8.下列有关物质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
20、2.00)A.客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运动具有相对性 解析:解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 A 项说法错误,应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故 D 项说法错误,应选。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9.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由于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促进人们
21、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积极的成果。相反,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解析:10.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解析:11.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
22、(正确答案: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满足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每个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另一方面,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造福,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
23、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旧生产关系的灭亡和新生产关系的产生,都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所决定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它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解析:13.试述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从空间
24、上看,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物质运动形式也各有不同性质的矛盾。从时间上看,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矛盾。 (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现实存在的矛盾不是由单一的矛盾构成的,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个方面之间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表现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首先,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其次,每一矛盾内部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
25、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解析:14.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怎样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第二,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一定联系结合在一起的,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第三,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各个部分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 (2)在社会
26、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第一,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局部要服从全局,反对片面强调局部而不顾全局,更要反对以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的分散主义倾向。 第二,在着眼于全局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和照顾到局部,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重要作用,调动局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反对片面强调全局利益的倾向。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有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解析:四、综合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下午 1 点 46 分,日本近海发生 9 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造成大
27、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在大地震发生过后不久,联合国指派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韩国四国的救援队开赴日本灾区。(分数:10.00)(1).“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表明( )。(分数:2.00)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C.运动可以脱
28、离物质而存在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解析:解析: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故 B 项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 C、D 项错误。(2).在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现象,核辐射超标,引起中国的一些民众的恐慌。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这一现象能够表明( )。(分数:2.00)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意识具有超前性C.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科学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向前发展解析:解析:社会
29、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选项 A 表述错误。题干中未体现意识的超前性,而且题干中的认识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故应排除 B、D 项。(3).在大地震发生过后不久,联合国指派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韩国四国的救援队开赴日本灾区。这是( )的体现。(分数:2.00)A.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B.规律的客观性C.内因决定事物发展变化D.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4).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 331 度,东经 967 度)发生里氏 71 级地震。从地质构造上看,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是其所处青藏高原板块地质活动的结果。这表明( )
30、。(分数:2.00)A.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违背客观规律,人们会受到规律的惩罚D.部分人可以摆脱规律的制约解析:解析:规律的客观性指的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地震是地质活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并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故本题答案为B。(5).“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这是一种( )的观点。(分数:2.00)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解析: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
31、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又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一一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
32、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 年 5 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概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绿色账户”活动。何为绿色账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账户”的实践说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能“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分数:10.00)(1).垃圾填埋既与人争地,又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这一
33、现象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B.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D.要一分为二看问题解析:解析:A 项,垃圾处理方式是原因,所产生的与人争地以及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是结果,A 项正确。B 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题干说明垃圾处理方式和土地资源变少以及再污染之间存在着联系,B 项正确。题干中不涉及量变的问题,C 项不正确。D项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一分为二是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如既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题干中并未指出“填
34、埋”这种垃圾处理方式的积极方面。D 项不正确。(2).下列与“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有( )。(分数:2.00)A.多难兴邦 B.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焉 C.否极泰来,乐极生悲 D.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极贵 解析:解析:“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BCD均可以体现这一哲学道理。(3).从垃圾的填埋、焚烧到回收利用,垃圾处理方式的转变说明了( )。(分数:2.00)A.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B.只有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正确发挥 C.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
35、作用 解析:解析:B、D 项显然正确。C 项,垃圾处理方式的转变是同一事物的发展,不存在新、旧事物的更替。A 项,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由于受各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客观条件看,事物是复杂的,事物本质暴露有一个过程,并且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从主观条件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因此,认识过程中发生错误是难免的,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时,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因而人类认识
36、的发展也是无限的、永无止境的。A 项正确。(4).有人认为垃圾应该全部回收利用,对于这种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B.否认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是实践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错误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混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解析:解析:题干的观点是错误的。回收利用是处理垃圾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垃圾都要回收利用,对于那些没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就要采取其他的处理方法。题干的观点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事物的客观规律。C 项说法正确。其他选项说法均错误。(5).结合材料,对“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这句话体现了
37、哪些矛盾分析的方法?( )(分数:2.00)A.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解析:解析: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本题体现了以下矛盾分析方法:(1)材料中针对垃圾处理问题,不能再采用粗放型处理方法,要变废为宝,没有退路就必须多想出路,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材料中,对于旧的垃圾处理方法向新的方法转变,正是应用了这一方法论。
38、(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针对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把握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的性质进行处理和解决。(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采用的解决方法也不同,新的绿色垃圾处理方法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矛盾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切忌一刀切。(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垃圾问题是人类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定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故本题选 ABCD。1015.【材料一】 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图中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
39、石模型”。 【材料二】 青蒿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品,因其速效、高效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难题。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整体与部分是不可分割的,要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影响青蒿素产业发展的四种因素。 (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青蒿素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尽管存在一些障碍,但要以乐观的心态积极为该产业的发展创造便利。 (3)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该产业在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又要看到营销、相关产业支撑等方面的劣势,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因素。)解析:16.内蒙古
40、草原生态急剧恶化,牲畜大量死亡、草地沙化、蝗虫滋生、沙尘暴天气频繁。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文斌认为,表面上看是由于超载过牧、不堪重负的草地无力固土蓄水,其实真正的祸首并非牛羊而是人。日益膨胀的牧区人口需要更多的牛羊来养活、来奔小康,因而追求“头数畜牧业”成为牧区一贯而无奈的做法。但这种以掠夺资源为基础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不但难以使牧民致富,而且正在毁灭牧民美丽的家园。结合材料,请谈谈人类应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还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蒙古草原生态急剧恶化,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规律,没按客观规律办事,他们只看到草原的经济价值,没看到草原的生态价值。另一方面,也由于他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没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局部的、眼前的、个人的利益,代替了全局的、长远的、集体的利益,从而导致他们的做法成为“毁灭牧民美丽的家园”的行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