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浙江省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申论真题2010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130488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浙江省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申论真题2010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浙江省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申论真题2010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浙江省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申论真题2010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浙江省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申论真题2010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浙江省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申论真题2010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申论真题 2010 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1,分数:100.00)1低碳城市的理念来源于低碳经济。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2003 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低碳经

2、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国际科学界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当前气候变暖有 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球总量的 75%左右,制造出全球 80%的污染。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威胁到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2数据显示从 1978 年到 2005 年,我国城市从 193 个增加到 661 个。到 2006 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43.6%。正处于城镇化加速进行的过程中,预计到

3、 2050 年将提高到 75%左右,而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供给,这也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这些都是高耗能产业。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以 2006 年为例,中国 GDP 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钢材消耗大约占世界的 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的 54%,煤炭消耗占世界的 34%。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为中国生产这么多的钢材、水泥和煤炭。 正是这种社会大背景,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措施,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这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因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2008 年初,中国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

4、市发展项目试点,将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 3“低碳城市”这四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 2009 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 10%的提案,将它敲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会在 0.004 秒的时间蹦出 3600 多个搜索结果。 根据不完全统计,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中国目前至少有 100 个城市提出了大众“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 在河北省保定市,浑身覆盖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电谷大厦”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新地标;山东德州的“太阳城”名声俨然有赛过“德州扒鸡”之势,太阳能路灯立于大街小巷;深圳市政府选择

5、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共建,让这座城市有了“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底气;在浙江省建德市,一场消灭空调外挂机的全城总动员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 面对这股热潮,2009 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曾起草了一份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相关负责人并不讳言这份意见的目的:“旨在为低碳热降温,现在众说纷纭,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文件。” 4我国省市一级的碳排放清单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在减排的量化方面还未提交任何具体规划,一些城市的规划还将“低碳”简单地理解为节能减排,甚至在方案上也部分照搬“十一五”中的节能规划。但类似于通过大批淘汰落后产能而减排的方式潜力并不大。仅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各省累计淘汰的小火

6、电机组已超过 1000 万千瓦,这一规模超过了英国全国的火电装机容量。有的专家指出,低碳建设应该进入统领性的整体城市规划,而不仅仅是工业减排的附属品。 5一位能源专家指出:战略上鼓励建设低碳城市是对的,但方法不对,结果造成了灾难,大家想建设低碳城市是好事,但不要把它当作是政治任务,而要视为一种责任。 低碳城市的意义,应当是创造宜居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在新能源经济领域实现我国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而事实是,不少地方官员将低碳城市的建设目的视为“为气候谈判服务”。在一些研讨会上,有些官员经常会借用我国代表在世界气候谈判大会上的发言词,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开场白。 国家发改委曾举行过一次研讨会,

7、听取一些地方负责人预估的减排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各省份代表均以其他省份代表的主流减排目标为参照,有的将目标从 30%增加到了 40%,也有的从 50%减少到了 45%。最终,几乎所有代表的意见都趋同于 45%,这也是我国承诺减排目标的上限。 一位专家评价说,每个城市资源禀赋都不一样,有些城市应该更激进,有些城市则太激进了,缺乏科学性。在专家看来,城市建设主政者应该转变思维,低碳不是包袱,是财富。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批市民自发骑车上班,原本的两条机动车道一条变成了自行车道,剩余的也以公交车为主。这座古城自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每个决策环节都必须考虑环境和气候变化因素。目前斯德哥尔摩已经实现了

8、 1990 年基础上的 25%二氧化碳减排,并计划在 2050 年成为零碳城市。 北京近郊怀来县一条大街改造后全长 4260 米,车行道宽度 24 米,道路档次大大提高。年初,这座城市提出了要在经济开发区内建起新城,打造成中国第一个零碳城。在专家看来,一个人口不足 20 万的城市,建这么宽的大街走的还是“建汽车城的老路”。年底,记者回访了这座“零碳新城”。除了一座占地 7000 平方米的两层生态新城规划馆外,这片方圆 6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荒草丛生。而在展馆西侧那一排银白色的太阳能路灯下,那块印有“零碳城”字样的巨幅围墙式广告牌也已悄然撤下。 6丹麦低碳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低碳社区。该社区最

9、大的特点就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丹麦有名的太阳风社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竣工于 1980 年,共有 30 户。该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公共住宅是指为了节约空间、能源、资源而建立的共用健身房、办公区、车间、洗衣房和咖啡厅的私人住宅或公寓。社区的名称“太阳风”就映衬了社区以太阳、风作为主要能源形式的特点,强调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降低能耗和节约能源,采用主动式太阳能体系。社区内约有 600 平方米的太阳板,这些太阳板主要设置在公共用屋和住宅上。公共用屋的地下有两个容量为 75 立方米的聚热箱,公共用屋的屋顶呈 45 度,是该

10、地区收集太阳能的最佳角度。被加热的液体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取热箱,然后热量再以热水和辐射热的形式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居民住宅。太阳能满足了该社区 30%的能量需求。居民还在离社区 2 公里左右的山坡上设置了 22 米高的风塔以获取风能,风能占该社区能量总消耗的 10%左右。在公共用屋的地下室还设置了一个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木料)焚化炉,在室外温度低于华氏 23 度时集中为居民供热。社区内一块菜园加强了区内的物质循环,增加自然景观的生产性,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减少运输能耗。这种模式在能源使用过程中还强调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保持社区的优美环境。 7美国是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西

11、雅图是美国第一个达到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标准的城市。从 1990 年到 2008 年,西雅图市碳排放量减少 8%,低碳行动是他们的关键,西雅图形成了大企业带头,以西雅图气候合作项目为平台,城市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气候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公众参与。二是家庭能源审计。西雅图以较低的审计成本来计算家庭以及企业办公室的碳排放。通过家庭能源审计希望达到三个目标:给众多失业的年轻人提供培训,让他们从事审计工作,从而创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家庭能源审计帮助家庭降低能源方面的支出;通过家庭的节约用电,关闭一些火电厂和燃油电厂。三是阻止城市继续向外无限扩大,把重心重新放回中心城市建设。二战以后美国居民

12、出行大量依赖汽车,市民上班越远,碳排放越高。西雅图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重点领域:改善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改善公交系统的效率,控制公共交通的碳排放。四是积极改善电力供应结构。西雅图电力公司大量利用融雪等水利设施进行发电,另外还在华盛顿州东部地区投资风电厂。五是第三方评估减排结果。为了评估整个城市到底减排了多少,西雅图政府每三年请第三方机构对减排结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减排 7%的目标。 8日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导创建低碳社会。以富山市为例,日本富山市是日本低碳城市中的先行者。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模范城市富山市人口约 42 万,是日本海沿岸的工业城市。该市的减排目标是到 2030 年时,二氧化碳排

13、放量比 2005 年减少 30%,到 2050 年时减少 50%。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富山市从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改变社会形态,采取了各种措施。如积极推动公共交通建设,争取在 20 年内使居住在公共交通便利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 30%增加到 40%,并对于市中心购买住宅的居民给予补贴,同时大力引进清洁能源车,大力发展新能源,在市郊的生态城建立回收加工各种废弃油料、木料和厨余垃圾的设施等。 9杭州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采取了建设生态市、健康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构筑“3+1”现代产业体系,实施西湖、西溪湿地、运河

14、、市区河道等综合保护工程,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广绿色建筑,打造以“免费单车”为特包的“五位一体”大公交系统,探索垃圾清洁直运的“杭州模式”,规划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2009 年 12 月 28 日,杭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把“低碳”这个词纳入决策者的发展理念、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并将这种理念传达到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居民的心中。同一天,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发表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的讲话,审议通过了杭州市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杭州市酝酿已久的

15、“低碳新政 50 条”正式对外发布。至此,杭州市将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主要标志,积极探索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城市以低碳城市为建设蓝图,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的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进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确保杭州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江西南昌作为唯一一个发展低碳经济试点的省会城市,从指标设定、路径选择、技术标准、政策优化、项目推进等方面制定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南昌实际的试点工作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南昌市已经规划了四大低碳经济示范区

16、,即红谷滩及扬子洲生态居住和服务业中心区、高新开发区生态高科技园区、湾里区生态园林区、军山湖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区。 吉林省吉林市于 2008 年被国家发改委选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案例研究试点城市。2010 年 3 月,吉林市被冠以“全国首个低碳城市标准适用案例”的称谓。2010 年 3 月 19 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中国至今还没有任何正式或官方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标准。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四大类共 12 个相对指标。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 20%,即可被认定为“低碳”。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吉林

17、省吉林市成为适用此标准的首个案例,成为国内第一个被官方选为开展低碳经济方法学和低碳发展示范区研究的案例城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英国查塔姆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这四家机构联合完成的低碳计划给吉林市描绘了一幅清晰的“低碳路线图”:首先,吉林市将依靠技术升级改造现有重工业生产设备;其次,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另外,建筑节能、交通运输、农林业也将是低碳领域的投资热点。 三、申论要求(分数:99.99)(1).阅读材料,说明“资料 46”中,低碳城市建设的误区主要有哪些,字数在 150 字左右。(分数:33.33)_(2).根据“资料 79”,说明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字数在 350 字左右

18、。(分数:33.33)_(3).围绕所有资料,以“低碳与城市建设”为题目,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论述性文章。(分数:33.33)_浙江省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申论真题 2010 年下半年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1,分数:100.00)1低碳城市的理念来源于低碳经济。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2003 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

19、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国际科学界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当前气候变暖有 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球总量的 75%左右,制造出全球 80%的污染。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威胁到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2数据显示从 1978 年到 2005 年,

20、我国城市从 193 个增加到 661 个。到 2006 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43.6%。正处于城镇化加速进行的过程中,预计到 2050 年将提高到 75%左右,而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供给,这也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这些都是高耗能产业。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以 2006 年为例,中国 GDP 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钢材消耗大约占世界的 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的 54%,煤炭消耗占世界的 34%。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为中国生产这么多的钢材、水泥和煤炭。 正是这种社会大背景,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措施,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这

21、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因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2008 年初,中国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将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 3“低碳城市”这四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 2009 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 10%的提案,将它敲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会在 0.004 秒的时间蹦出 3600 多个搜索结果。 根据不完全统计,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中国目前至少有 100 个城市提出了大众“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 在河北省保定市,浑身覆盖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22、的“电谷大厦”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新地标;山东德州的“太阳城”名声俨然有赛过“德州扒鸡”之势,太阳能路灯立于大街小巷;深圳市政府选择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共建,让这座城市有了“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底气;在浙江省建德市,一场消灭空调外挂机的全城总动员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 面对这股热潮,2009 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曾起草了一份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相关负责人并不讳言这份意见的目的:“旨在为低碳热降温,现在众说纷纭,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文件。” 4我国省市一级的碳排放清单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在减排的量化方面还未提交任何具体规划,一些城市的规划还将“低碳”简单地理解为节能减排,甚至在方案上

23、也部分照搬“十一五”中的节能规划。但类似于通过大批淘汰落后产能而减排的方式潜力并不大。仅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各省累计淘汰的小火电机组已超过 1000 万千瓦,这一规模超过了英国全国的火电装机容量。有的专家指出,低碳建设应该进入统领性的整体城市规划,而不仅仅是工业减排的附属品。 5一位能源专家指出:战略上鼓励建设低碳城市是对的,但方法不对,结果造成了灾难,大家想建设低碳城市是好事,但不要把它当作是政治任务,而要视为一种责任。 低碳城市的意义,应当是创造宜居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在新能源经济领域实现我国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而事实是,不少地方官员将低碳城市的建设目的视为“为气候谈判服务”。在一些研讨

24、会上,有些官员经常会借用我国代表在世界气候谈判大会上的发言词,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开场白。 国家发改委曾举行过一次研讨会,听取一些地方负责人预估的减排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各省份代表均以其他省份代表的主流减排目标为参照,有的将目标从 30%增加到了 40%,也有的从 50%减少到了 45%。最终,几乎所有代表的意见都趋同于 45%,这也是我国承诺减排目标的上限。 一位专家评价说,每个城市资源禀赋都不一样,有些城市应该更激进,有些城市则太激进了,缺乏科学性。在专家看来,城市建设主政者应该转变思维,低碳不是包袱,是财富。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批市民自发骑车上班,原本的两条机动车道一条变成了自

25、行车道,剩余的也以公交车为主。这座古城自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每个决策环节都必须考虑环境和气候变化因素。目前斯德哥尔摩已经实现了 1990 年基础上的 25%二氧化碳减排,并计划在 2050 年成为零碳城市。 北京近郊怀来县一条大街改造后全长 4260 米,车行道宽度 24 米,道路档次大大提高。年初,这座城市提出了要在经济开发区内建起新城,打造成中国第一个零碳城。在专家看来,一个人口不足 20 万的城市,建这么宽的大街走的还是“建汽车城的老路”。年底,记者回访了这座“零碳新城”。除了一座占地 7000 平方米的两层生态新城规划馆外,这片方圆 6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荒草丛生。而在展馆西侧那

26、一排银白色的太阳能路灯下,那块印有“零碳城”字样的巨幅围墙式广告牌也已悄然撤下。 6丹麦低碳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低碳社区。该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丹麦有名的太阳风社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竣工于 1980 年,共有 30 户。该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公共住宅是指为了节约空间、能源、资源而建立的共用健身房、办公区、车间、洗衣房和咖啡厅的私人住宅或公寓。社区的名称“太阳风”就映衬了社区以太阳、风作为主要能源形式的特点,强调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降低能耗和节约能源,采用主动式太阳能体系。社区内约有 600 平方米

27、的太阳板,这些太阳板主要设置在公共用屋和住宅上。公共用屋的地下有两个容量为 75 立方米的聚热箱,公共用屋的屋顶呈 45 度,是该地区收集太阳能的最佳角度。被加热的液体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取热箱,然后热量再以热水和辐射热的形式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居民住宅。太阳能满足了该社区 30%的能量需求。居民还在离社区 2 公里左右的山坡上设置了 22 米高的风塔以获取风能,风能占该社区能量总消耗的 10%左右。在公共用屋的地下室还设置了一个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木料)焚化炉,在室外温度低于华氏 23 度时集中为居民供热。社区内一块菜园加强了区内的物质循环,增加自然景观的生产性,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减少运输能耗。这

28、种模式在能源使用过程中还强调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保持社区的优美环境。 7美国是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西雅图是美国第一个达到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标准的城市。从 1990 年到 2008 年,西雅图市碳排放量减少 8%,低碳行动是他们的关键,西雅图形成了大企业带头,以西雅图气候合作项目为平台,城市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气候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公众参与。二是家庭能源审计。西雅图以较低的审计成本来计算家庭以及企业办公室的碳排放。通过家庭能源审计希望达到三个目标:给众多失业的年轻人提供培训,让他们从事审计工作,从而创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家庭能源审计帮助家庭降低能源方

29、面的支出;通过家庭的节约用电,关闭一些火电厂和燃油电厂。三是阻止城市继续向外无限扩大,把重心重新放回中心城市建设。二战以后美国居民出行大量依赖汽车,市民上班越远,碳排放越高。西雅图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重点领域:改善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改善公交系统的效率,控制公共交通的碳排放。四是积极改善电力供应结构。西雅图电力公司大量利用融雪等水利设施进行发电,另外还在华盛顿州东部地区投资风电厂。五是第三方评估减排结果。为了评估整个城市到底减排了多少,西雅图政府每三年请第三方机构对减排结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减排 7%的目标。 8日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导创建低碳社会。以富山市为例,日本富山市是日本低碳城市中

30、的先行者。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模范城市富山市人口约 42 万,是日本海沿岸的工业城市。该市的减排目标是到 2030 年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减少 30%,到 2050 年时减少 50%。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富山市从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改变社会形态,采取了各种措施。如积极推动公共交通建设,争取在 20 年内使居住在公共交通便利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 30%增加到 40%,并对于市中心购买住宅的居民给予补贴,同时大力引进清洁能源车,大力发展新能源,在市郊的生态城建立回收加工各种废弃油料、木料和厨余垃圾的设施等。 9杭州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采取了建设生态市、健康城市和

31、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构筑“3+1”现代产业体系,实施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等综合保护工程,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广绿色建筑,打造以“免费单车”为特包的“五位一体”大公交系统,探索垃圾清洁直运的“杭州模式”,规划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2009 年 12 月 28 日,杭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把“低碳”这个词纳入决策者的发展理念、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并将这种理念传达到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居民的心中。同一天,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32、王国平发表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的讲话,审议通过了杭州市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杭州市酝酿已久的“低碳新政 50 条”正式对外发布。至此,杭州市将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主要标志,积极探索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城市以低碳城市为建设蓝图,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的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进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确保杭州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江西南昌作为唯一一个发展低碳经济试点的省会城市,从指标设定、路径选择

33、、技术标准、政策优化、项目推进等方面制定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南昌实际的试点工作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南昌市已经规划了四大低碳经济示范区,即红谷滩及扬子洲生态居住和服务业中心区、高新开发区生态高科技园区、湾里区生态园林区、军山湖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区。 吉林省吉林市于 2008 年被国家发改委选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案例研究试点城市。2010 年 3 月,吉林市被冠以“全国首个低碳城市标准适用案例”的称谓。2010 年 3 月 19 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中国至今还没有任何正式或官方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标准。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

34、等四大类共 12 个相对指标。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 20%,即可被认定为“低碳”。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吉林省吉林市成为适用此标准的首个案例,成为国内第一个被官方选为开展低碳经济方法学和低碳发展示范区研究的案例城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英国查塔姆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这四家机构联合完成的低碳计划给吉林市描绘了一幅清晰的“低碳路线图”:首先,吉林市将依靠技术升级改造现有重工业生产设备;其次,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另外,建筑节能、交通运输、农林业也将是低碳领域的投资热点。 三、申论要求(分数:99.99)(1).阅读材料,说明“资料 46”中,低碳城市建设的误区

35、主要有哪些,字数在 150 字左右。(分数:33.33)_正确答案:( 主要误区有:一是对低碳城市的内涵理解有偏差,未将低碳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片面强调工业节能减排;二是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理解有偏差,将之视为政治任务来落实,而不是视为一种责任:三是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方法有偏差,一些地方政府决策不够科学,提出的“零碳城市”目标与本地实际不符,难以实现,且对城市的正常发展造成干扰。)解析:(2).根据“资料 79”,说明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字数在 350 字左右。(分数:33.33)_正确答案:( 主要给予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要科学制定低碳城市规划。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应融入低碳理念,把“低碳化

36、”作为城市建设的新定位和新目标,改变过去城市建设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指导原则,使保持生态平衡与节约能源资源并重,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积极探索低碳示范区建设。选定一些城市和社区进行低碳建设试点,加快制订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建筑的标准和有关政策,在城市建设中加以推广,发挥示范作用,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探索合理有效的低碳发展模式。 第三,要培养城市居民低碳理念。要通过宣传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将低碳理念引入到城市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推广使用太阳能、节能减排建筑材料,鼓励居民步行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低碳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让市民形成低碳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解析:

37、(3).围绕所有资料,以“低碳与城市建设”为题目,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论述性文章。(分数:33.33)_正确答案:( 低碳与城市建设 低碳城市建设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选择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先决作用,而选择低碳化作为城市转型的路径,既是人类应对环境变化、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探索城市的低碳转型之路,必须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律相结合,与城市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才能使城市发展既有特色,又步履沉稳,走出一片新的广阔天地。 低碳之路是城市建设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据科学研究证明,全球气候变暖有 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而城市作为

38、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运行过程中排放了全球 75%的温室气体,制造出全球 80%的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城市运行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恶性循环也日益加剧,原有的城市发展模式显得越来越不可持续。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发达国家已日渐意识到这一点,用低碳的发展观念来打造新的城市形态。从日本的富山市先行探索低碳城市,到杭州“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国内外低碳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只有与国情、市情紧密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城市的低碳转型才

39、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政府要把“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规划,变单一的经济发展为经济与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协调、均衡发展的新模式,保持生态平衡,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全面经营城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要积极发挥低碳试点城市的示范作用。要总结推广杭州等市的经验,引领各地积极探索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本市特征的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进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保证低碳城市建设取得实效。 要使低碳生活的观念进驻城市居民心中。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普及低碳知识,倡导低碳生活,让低碳理念进驻市民心中,渗入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让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出行成为居民生活的常态,让城市居民形成低碳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当“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成为我国城市的共同选择,实现低碳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每个城市都能够立足自身的资源特色找到恰当的低碳发展路径,城市的生机和绿意更多一些,污染和排放更少一些,城市一定能以自身的健康支撑可持续发展!)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