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99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130695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99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99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99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申论-993 及答案解析(总分: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02 年 1 月 10 日,上海的社会(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2,分数:2.00)1.(一)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资料反映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要求:分析恰当,对策明确、可行,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不多于 800 字。(分数:1.00)_2.(二)请你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不

2、多于 1500 字(分数:1.00)_申论-993 答案解析(总分: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02 年 1 月 10 日,上海的社会(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2,分数:2.00)1.(一)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资料反映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要求:分析恰当,对策明确、可行,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不多于 800 字。(分数:1.00)_正确答案:(由所给材料可见,王铭铭虽只作为一个具有剽窃行为的典型人物,被公之于众,但在目前社会中

3、,剽窃行为已不只是个别现象,从基金会监察审计监督联合办公室收到的众多举报信中,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存在一个值得重视的普遍现象即弄虚作假。而且这一现象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不仅数量多而且剽窃手段已经到了大胆妄为的程度,如果不及时治理,其后果不堪设想。要遏制学术弄虚作假的腐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要改革我国的学术制度。国家有关机构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健康的学术规范与学术奖励和惩罚机制;其次,要制定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条例,以法为标准,对具体的学术腐败行径进行严肃处理;再次,社会要提倡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以王铭铭现象为借鉴,进行人格、人品的教育宣传。最后,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各有关部门

4、要予以重视,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媒体的监督作用,用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揭露、批判学术腐败问题和不良风气。)解析:2.(二)请你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不多于 1500 字(分数:1.00)_正确答案:(让盗名者名誉扫地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说得太本质,也太绝对。世上还是有一部分重名甚于重利的人,或者至少是先求名而后求利。在由名而得利亦即名利双收的过程中,名仍然是主导因素,利则更像是对名的回报。在公序良俗比较健全的社会,学者、科学家、法官、律师、医师等就是这样

5、一些靠名声吃饭的人,“德高望重”、“冠绝一时”、“灵魂工程师”等赞誉之辞,就是对他们中间出类拔萃者的最高奖赏(这里不包括演艺界、体育界的名人、明星,以及一些刻意把自己打扮成“娱乐明星”的作家、艺术家之流,因为这一领域的市场规律有时恰恰相反,越是“问题人物”可能越吃香)。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因涉嫌在自己 1998 年出版的想像的异邦一书中,几乎一字不漏地抄袭自己 1987 年参与翻译的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一书内容达 10 万字之多,近日已被北京大学撤销其包括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人类学教研室主任在内的所有学术职务。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一名原本风华正茂、前途无量

6、的博士生导师,王铭铭涉嫌剽窃并被严肃处理的事件被公开曝光,在学术界甚至在社会上都可谓丢尽了脸面。在我的记忆中,针对一起学术丑闻,学术“从重从快”处理,媒体大大方方点名,不留下半点“为贤者讳”的余地,这大约还是第一次。去年底中国科学院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的时候,不小心“泄露”了“有两名中科院院士因违背科学道德被除名”的消息,后来经记者进一步采访,得知这已经是几年前的“旧闻”了(其中一人被除名主要是由于政治原因),假如当时就将被除名院士的尊姓大名、事迹及行状公诸于众,岂不是更能显示科学界整肃世风的决定,更能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无非是为了使自己多出成果,快

7、出成果,以早日名扬学界,功德圆满。但他为了求名而盗名,违反了最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结果非但不能如愿以偿博得美名,反而马失前蹄,身败名裂。每个人孜孜以求的东西,一定就是对他意义重大的东西,让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始终求而不得,或者将他已经获得的东西一举剥夺,都是对他最沉重的打击和最致命的惩罚。靠名声吃饭的人,社会一般不便像警察监视在押疑犯那样对他们施以严密的监控,而更多地寄希望于他们洁身自好,严于自律,所谓“位我上者辽阔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所以,一旦他们放松了道德自律,做出了有损自身名誉、辜负社会信任的事情,就理应受到比常人更严苛的惩处,以此增加他们道德违规的成本,促使他们像珍惜自己的生命那样珍惜自己的职业声望。在一些发达国家,法官、律师、医师等一经被证实有道德污点,很可能立马就会被取消执业资格,乃至被终身禁入。我们要是能做到这一步,那么,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再怎么求名心切,恐怕也不至于像王铭铭那样,仅仅为了盗得 10 万字的“学术成果”,就甘愿承受毁掉自己前程的巨大风险。)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