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47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130721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47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47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47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47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47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申论分类模拟题 4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背景材料】 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利用率偏低,是文化事业发展的老大难。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公益性质文化场馆,因为缺少有吸引力的“内容”而门庭冷落,造成巨大浪费。 某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高主任说:“我刚来文化宫那会儿,这儿真的是火啊!”1983 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目睹了文化宫的由盛转衰、从辉煌到冷清的全过程。“那时,文化宫人来人往,电影晚场场场爆满,光是帮我们卖票、检票、维护秩序的长期固定义务员工就有五六个,现在,电影院每天的上座率不到 10%,有时候工作人员甚至比观众还多。”他道出了大家的普遍感受。“那

2、时在文化宫,能看电影、溜冰、跳舞、唱歌、参加运动,从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我们职工除了睡觉几乎都在里面值班,假期就更谈不上休息了。”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工人文化宫,57 岁的老职工谭梦林仍充满激情。 “我有 20 多年没去过文化宫了。”生于上个世纪 60 年代的白女士说:“很怀念以前住在文化宫看电影、唱卡拉 OK、参加培训的日子。现在可供选择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而文化宫的活动设施和活动内容却相对比较陈旧。”毫无疑问,房屋破损、设备陈旧、功能单调似乎成了大家对文化宫现状的普遍印象。“跟各种新兴商业文化场所相比,文化宫仿佛仍停留在 50 多年前。”H 市总工会 B 工人文化宫金主任说:“观众冷清,再加上

3、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也极其缺乏。有些文化宫已有名存实亡之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化宫工作人员说:“虽然日渐没落,但谁也不知道怎么改变。资产不是我们的,我们也没这权力,那也就只好这样闲置着。”金主任说,虽然文化宫地处城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面积也有 85 亩之多,但他们甚至连出租都没搞过,后来也曾想要重新建设,但却一直苦于没钱而无法实施。 针对背景材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3字迹清楚,书写工整,限 8001000 字。 (分数:34.00)_2.【背景材料】 2015 年

4、5 月,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透露,这套系列纪录片的第三季正式启动。舌尖 3将在全世界的框架下,对中华美食文化进行展现。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实践之一,饮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它早已经成为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其他的文化系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放在历史和文化框架里谈饮食,拓宽了舌尖系列的视野,使其具有更厚重的内涵和历史纵深感。有人说,看完舌尖之后,不但更加热爱美食,还会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祖国的文化。 中华美食不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还是一张被世界广为接受的文化名片,是承载中外文化交流的通畅桥梁。“舌尖”只是一个切入口,走进舌尖,能够通往博大精深、独

5、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文化可以感染他人,获得他人的理解、认同和尊重,这就是文化的软实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商品所向披靡的同时,那些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物品和技艺却处境堪忧。比如,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对外贸易,被视为东方文明的结晶和标志,给世界带去巨大惊喜。但在今天,它们的市场号召力和文化影响力早已不复当年。还有更多可以代表文化软实力的物品和技艺,或者靠财政拨款勉强抢救维持,或者日益衰落甚至逐渐消亡。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损失。 以“文化软实力”为主题,结合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鲜明,理由充分; 2文字规范、简洁,字数在 1000 字左右。 (分数:3

6、3.00)_3.【背景材料】 当前,国内电影市场空前活跃、资本滚烫、票房高企,国产影片数量、观影人次和银幕数不断打破纪录,尤其是 2015 年前 8 个月的电影票房已超过 2014 年全年票房总数。文学领域也空前活跃,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网络文学等文学样式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带动着图书出版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首家“24 小时不打烊”的三联书店的出现,为倡导全民阅读点燃了城市灵魂之光。此外,动漫、美术、舞台艺术等艺术门类也产量丰沛,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学艺术行业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然而,高速发展难免泥沙俱下,文艺界被资本“绑架”的案例频频出现,市

7、场繁荣背后暗藏着文化粗俗浮躁、价值观念歪曲、灵魂空洞冷漠的隐忧。比如,艺术行业的资本跨界融合风生水起,但能获得业界和市场双重好评的精品却为数不多;一些从业者在金钱面前步步妥协,将文艺创作无保留地交付给了市场,制造出一批失去文化内在肌理,无诚意、无水准、无品位的“三无”产品;一些知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底线也在商业裹挟中节节失守,异化为消费主义时代的螺丝钉;美术界也受到投机性资本的利诱,创作水平低劣的“伪作”以次充好,扰乱了整个行业的秩序这些简单以 GDP 论英雄、用金钱主导一切的逐利行为,与其说是在为文化产业添砖加瓦,不如说是在破坏文艺的纯洁属性,必须引起警示。 请以“文艺事业发展”为主题

8、,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 字。 (分数:33.00)_申论分类模拟题 4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背景材料】 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利用率偏低,是文化事业发展的老大难。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公益性质文化场馆,因为缺少有吸引力的“内容”而门庭冷落,造成巨大浪费。 某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高主任说:“我刚来文化宫那会儿,这儿真的是火啊!”1983 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目睹了文化宫的由盛转衰、从辉煌到冷清的全过程。“那时,文化宫人来人往,电影晚场场场爆满,光是帮我们

9、卖票、检票、维护秩序的长期固定义务员工就有五六个,现在,电影院每天的上座率不到 10%,有时候工作人员甚至比观众还多。”他道出了大家的普遍感受。“那时在文化宫,能看电影、溜冰、跳舞、唱歌、参加运动,从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我们职工除了睡觉几乎都在里面值班,假期就更谈不上休息了。”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工人文化宫,57 岁的老职工谭梦林仍充满激情。 “我有 20 多年没去过文化宫了。”生于上个世纪 60 年代的白女士说:“很怀念以前住在文化宫看电影、唱卡拉 OK、参加培训的日子。现在可供选择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而文化宫的活动设施和活动内容却相对比较陈旧。”毫无疑问,房屋破损、设备陈旧、功能单调似乎成了大

10、家对文化宫现状的普遍印象。“跟各种新兴商业文化场所相比,文化宫仿佛仍停留在 50 多年前。”H 市总工会 B 工人文化宫金主任说:“观众冷清,再加上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也极其缺乏。有些文化宫已有名存实亡之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化宫工作人员说:“虽然日渐没落,但谁也不知道怎么改变。资产不是我们的,我们也没这权力,那也就只好这样闲置着。”金主任说,虽然文化宫地处城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面积也有 85 亩之多,但他们甚至连出租都没搞过,后来也曾想要重新建设,但却一直苦于没钱而无法实施。 针对背景材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鲜明,内容充实,

11、论述深刻;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3字迹清楚,书写工整,限 8001000 字。 (分数:34.00)_正确答案:()解析:范文 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政治工程,是惠及全体人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公民素质的社会工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沿着“回归”与“创新”的双轨稳步前进。 回归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化人”功能,拉近与百姓“心理距离”的现实需要。随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文化与百姓之间的“地理距离”拉近不少,但一些轻视文化的做法,却让公共文化与百

12、姓之间的“心理距离”依然遥远。一些地方文化宫房屋破损、设备陈旧,更有甚者将文化宫转为商业用途,这样的做法不仅让文化宫丧失了传播知识文化的功能,更造成了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治世修文,化育人心,文化本质上根源于群众,自然还需回归到群众之中。只有当“心理距离”近了,文化的根才能深扎到百姓的心里。 创新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载道”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当然之举。正所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要跟着时代前进。有地方别出心裁,设置零门槛市民文化节,类别繁多,便

13、于参与,给了百姓更多的出彩机会;有地方善用网络,打造百姓点单文化超市,自编自演,搭建舞台,以文化产品丰富市民内心。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与时代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以创新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找到新的立足点,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我们要让公共文化服务沿着“回归”与“创新”的双轨稳步前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保证。2.【背景材料】 2015 年 5

14、 月,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透露,这套系列纪录片的第三季正式启动。舌尖 3将在全世界的框架下,对中华美食文化进行展现。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实践之一,饮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它早已经成为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其他的文化系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放在历史和文化框架里谈饮食,拓宽了舌尖系列的视野,使其具有更厚重的内涵和历史纵深感。有人说,看完舌尖之后,不但更加热爱美食,还会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祖国的文化。 中华美食不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还是一张被世界广为接受的文化名片,是承载中外文化交流的通畅桥梁。“舌尖”只是一个切入口,走进舌尖,能够通往博大精深、独具

15、魅力的中华文化。文化可以感染他人,获得他人的理解、认同和尊重,这就是文化的软实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商品所向披靡的同时,那些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物品和技艺却处境堪忧。比如,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对外贸易,被视为东方文明的结晶和标志,给世界带去巨大惊喜。但在今天,它们的市场号召力和文化影响力早已不复当年。还有更多可以代表文化软实力的物品和技艺,或者靠财政拨款勉强抢救维持,或者日益衰落甚至逐渐消亡。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损失。 以“文化软实力”为主题,结合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鲜明,理由充分; 2文字规范、简洁,字数在 1000 字左右。 (分数:33

16、.00)_正确答案:()解析:范文 让文化软实力“硬”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俄罗斯时,赠予普京总统一幅“沈绣”肖像,这幅融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赠礼令普京总统赞不绝口。这份小小的礼物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厚重,彰显了我国文化的实力。改革开放 30 多年,我国经济“硬实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我国文化“软实力”却稍显滞后。如今,习总书记送出“沈绣”国礼,正是希望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时俱进,再次创造令世人震惊的奇迹。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有效融合而体现出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

17、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因此,让文化软实力“硬”起来,是时代前进之趋势,国家兴盛之能量。 要树立“软实力不能软”的观念和理念,探索合理化的管理模式。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或融合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去,这个国家与他国之间就会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统筹规划

18、,采取措施,让软实力“硬”起来。 要探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机制和体制,建立适合我国的“文化发展之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文化管理格局由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多部门组成,职能交叉和重叠问题严重。这不仅导致政出多门、重复管理和管理缺位,也使得我们缺乏培育文化产业化的土壤,缺乏可以挖掘祖先灿烂文化的合理机制,成为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因此,我们要在探索建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机制和体制上做文章,如制定国家软实力发展纲要,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等方面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要着力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和产业规模,增加一定的资金倾斜和政策扶植。马克思曾经

19、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世界还需要由物质的力量来摧毁。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唯有在观念、体制和产业三个维度上,不断加大对于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才能使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切实地“硬”起来,带动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3.【背景材料】 当前,国内电影市场空前活跃、资本滚烫、票房高企,国产影片数量、观影人次和银幕数

20、不断打破纪录,尤其是 2015 年前 8 个月的电影票房已超过 2014 年全年票房总数。文学领域也空前活跃,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网络文学等文学样式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带动着图书出版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首家“24 小时不打烊”的三联书店的出现,为倡导全民阅读点燃了城市灵魂之光。此外,动漫、美术、舞台艺术等艺术门类也产量丰沛,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学艺术行业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然而,高速发展难免泥沙俱下,文艺界被资本“绑架”的案例频频出现,市场繁荣背后暗藏着文化粗俗浮躁、价值观念歪曲、灵魂空洞冷漠的隐忧。比如,艺术行业的资本跨界融合风生水起,但能获

21、得业界和市场双重好评的精品却为数不多;一些从业者在金钱面前步步妥协,将文艺创作无保留地交付给了市场,制造出一批失去文化内在肌理,无诚意、无水准、无品位的“三无”产品;一些知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底线也在商业裹挟中节节失守,异化为消费主义时代的螺丝钉;美术界也受到投机性资本的利诱,创作水平低劣的“伪作”以次充好,扰乱了整个行业的秩序这些简单以 GDP 论英雄、用金钱主导一切的逐利行为,与其说是在为文化产业添砖加瓦,不如说是在破坏文艺的纯洁属性,必须引起警示。 请以“文艺事业发展”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

22、001200 字。 (分数:33.00)_正确答案:()解析:范文 以德润心 以文化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筑梦中国,引领时代,需要文艺工作者传达“以德润心”的人格力量,需要文艺作品发挥“以文化人”的强大感召。 当前我国文艺创作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个别文艺工作者唯市场马首是瞻,缺乏引领时代先进文化的责任意识,丧失弘扬中华文化的道德良知,剑作了一批毫无价值营养、缺乏历史常识但是收视率飙升、票房大卖的文艺作品。这种创作,误导了受众,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加快建设文化

23、强国的今天,文艺作品如何结合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既能在思想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成为文艺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以德润心是社会主义文艺之根。莎士比亚说得好:“人生几何,名利如过眼云烟,只有美德和功绩,才能将你的芳名传到遥远的后世。”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不能没有道德,正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任何一种文艺创作,都不能离开文艺工作者的道德导向。少数文艺工作者缺乏起码的人文品格和道德良知,唯收视率至上,背离艺术真谛,刻意追求看点,任意戏谑历史,肆意亵渎经典。社会越浮躁,越要求艺术家的沉静和坚守;精神越庸常,越需艺术家以纯净、崇高的艺术创作实现精神引

24、领。艺术家潜心修为,专心创作,拿出“十年磨一剑”的执着,才能让艺术作品富有感动人、鼓舞人的力量。心怀家国、心怀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德。有了“以艺为重,以德为先”这种创作品格,文艺工作者就不会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丢掉自己的根,失去自己的方向。 以文化人是社会主义文艺之本。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文化传统,重视文艺善民心、正风俗、导泄人情、补察时政的功用,主张通过文艺激浊扬清,推动社会进步。近年来,我国文艺园地百花齐放,文艺创作活跃,涌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问题。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翻拍,呈现出了一种媚俗、平庸、迎合的姿态,虽赢得了收视率却失掉了口碑。个别文艺工作者对于商业利润的追求远超对于文艺意义的生产,把创作作为单纯追求经济目的的工具,把恶俗化等同于大众化,把庸俗化等同于通俗化,把收视率等同于认可度,被受众和市场牵着鼻子转,完全不顾文艺作品所应有的教化和引导功能。文艺工作者要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深度、精神高度和美学品格,力求创作让群众喜闻乐见、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文艺精品。 文艺工作者在铸造灵魂工程的大道上,要注重德行的教育锻造与自我养成,不断探索通达人心的德育路径,创作更多反映当代中国风貌、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让“爱国、为民、崇德、尚艺”内化为始终恪守的心灵约定,使德始终润其心,让文不断化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