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精选模拟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5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文言文一(总题数:3,分数:72.00)(一)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zh)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c)罟(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
2、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帛矣。鸡豚狗彘(zh)之畜(x),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ng)(称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3题为单项选择题,67 题为填空题,817 题为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3、,1823 题为翻译题,2427 题为简答题。(分数:40)(1).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尽力倡导的是( )。(分数:1)A.称霸天下B.王道仁政C.无为而治D.民贵君轻(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分数:1)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孟子(3).本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 )。(分数:1)A.梁惠王治国有方B.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不同C.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D.梁惠王愚不可及(4).孟子,名_,字_。_时期人。(分数:3)填空项 1:_(5).孟子所言“王道”的意思是_。(分数:1)填空项 1:_(6).孟子一书和_大学中庸合
4、称为“四书”。(分数:1)填空项 1:_(7).孟子在本文中认为只有_,民才能加多。(分数:1)填空项 1:_(8).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分数:1)_(9).邻国之民不加少。(分数:1)_(10).弃甲曳兵而走。(分数:2)_(11).谷不可胜食也。(分数:1)_(12).斧斤以时入山林。(分数:1)_(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分数:1)_(14).谨庠序之教。(分数:1)_(15).申之以孝悌之义。(分数:1)_(16).不可,直不百步耳。(分数:1)_(17).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分数:1)_(18).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分数:2)_(19).五亩之宅,树之
5、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分数:2)_(2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分数:2)_(2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分数:2)_(2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分数:2)_(2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分数:2)_(2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分数:2)_(25).本文在结构上是围绕什么问题论述的?(分数:2)_(26).在本文中孟子阐述的仁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2)_(27).最能体现孟子民本思想的是哪三句话?(分数:2)_(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
6、畜,元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日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分数:12)(1).盂子在这里提出了哪两个方面的施政措施?(分数:5)_(2).“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针对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孟子什么样的经济思想?(分数:5)_(3).这段话在语言上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分数:2)_(三)阅读下列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入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分数:20)(1).
7、“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的描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分数:5)_(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描述,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分数:5)_(3).这段话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写出喻体和被喻体。(分数:5)_(4).上述比喻的深层次含义是什么?(分数:5)_二、文言文二(总题数:2,分数:34.00)(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
8、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
9、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4题为选择题,59 题为填空题。(分数:14)(1).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 )。(分数:1)A.反对B.赞成C.无所谓D.顺其自然(2).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分数:1)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与北海若(3).本文阐述的观点是( )。(分数:1)A.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无限的B.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十分有限的C.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在有限和无限之间D.在无限的
10、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渺小可怜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A.庄子共 33篇,“内篇”8,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4 和“杂篇”11,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B.庄子共 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3 和“杂篇”12,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C.庄子共 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5 和“杂篇”11,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D.庄子共 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6 和“杂篇”10,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5).庄子亦称_,是_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分数:2)填空项 1:_(6).庄子,名_,后世将他与_并称“_”。(
11、分数:3)填空项 1:_(7).庄子的主张是“_”。(分数:1)填空项 1:_(8).出自秋水的成语有_、_。(分数:2)填空项 1:_(9).本文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了一个_与_对话的寓言故事。(分数:2)填空项 1:_(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浚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们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不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分数:20)(
12、1).这段话实写了哪两种自然界景物?虚构了哪两个神话人物?(分数:5)_(2).由这段话可以看出庄子文章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分数:5)_(3).这段话说明庄子文章说理时常用什么方法?(分数:5)_(4).写出由这段文字概括出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原来的意义。(分数:5)_三、文言文三(总题数:2,分数:51.00)(一)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3、?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5题为选择题,610 题为填空题,1114 题为翻译题,1518 题为简答题。(分数:36)(1).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著名语录体散文集是( )。(分数:1)A.论语B.孟子C.庄
14、子D.苟子(2).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批评冉有,这种论据的类别是( )。(分数:1)A.具体事例B.历史事实C.至理名言D.科学公理(3).“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出自( )。(分数:1)A.孟子B.论语C.韩非子D.庄子(4).“祸起萧墙”这一成语来源于( )。(分数:1)A.孟子梁惠王上B.庄子养生主C.论语季氏D.墨子非攻(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分数:1)A.排比B.夸张C.比喻D.比拟(6).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_体的散文集。(分数:1)填空项 1:_(7).孔子,名_,字_。_时期人。_家学
15、派创始人。(分数:4)填空项 1:_(8).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分数:4)填空项 1:_(9).“_出于柙,_毁于椟中。”(分数:2)填空项 1:_(10).季氏将伐颛臾体现出孔子关于治国以礼、_的政治主张。(分数:2)填空项 1:_(1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分数:2)_(12).无乃尔是过与? (分数:2)_(13).是谁之过与? (分数:2)_(1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分数:4)_(15).何以伐为?(分数:2)_(16).则焉用彼相矣(分数:2)_(17).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分数:2)_(18).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分数:2)
16、_(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分数:15)(1).“夫子”指何人?“由与求”与“夫子”是什么关系?(分数:5)_(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指何事?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分数:5)_(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可以压缩成哪一个成语?这句话中使用了哪一种修辞方法?(分数:5)_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精选模拟题答案解析(总分:15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文言文一(总题数:3,分数:72.00)(一)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17、,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zh)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c)罟(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帛矣。鸡豚狗彘(zh)
18、之畜(x),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ng)(称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3题为单项选择题,67 题为填空题,817 题为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1823 题为翻译题,2427 题为简答题。(分数:40)(1).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尽力倡导的是( )。(分数:1)A.称霸天下B.王道仁政 C.无为而治D.民贵
19、君轻解析:(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分数:1)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孟子 解析:(3).本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 )。(分数:1)A.梁惠王治国有方B.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不同C.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D.梁惠王愚不可及解析:(4).孟子,名_,字_。_时期人。(分数:3)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轲;子舆;战国)解析:(5).孟子所言“王道”的意思是_。(分数:1)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用仁政统一天下)解析:(6).孟子一书和_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分数:1)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论语)解析:(7).孟
20、子在本文中认为只有_,民才能加多。(分数:1)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施行仁政)解析:(8).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分数:1)_正确答案:(凶:灾荒。)解析:(9).邻国之民不加少。(分数:1)_正确答案:(加:更加。)解析:(10).弃甲曳兵而走。(分数:2)_正确答案:(曳兵:拖着兵器。走:跑。)解析:(11).谷不可胜食也。(分数:1)_正确答案:(胜:尽、完。)解析:(12).斧斤以时入山林。(分数:1)_正确答案:(斤:斧头的一种。)解析:(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分数:1)_正确答案:(树:种、栽种。)解析:(14).谨庠序之教。(分数:1)_正确答案:(谨:认真办好
21、。)解析:(15).申之以孝悌之义。(分数:1)_正确答案:(申:反复教导。)解析:(16).不可,直不百步耳。(分数:1)_正确答案:(直:仅,只。)解析:(17).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分数:1)_正确答案:(数罟:细密。)解析:(18).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分数:2)_正确答案:(养活生者,发送死者,毫无遗憾,这是实行王道的开始。)解析:(1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分数:2)_正确答案:(五亩的宅基地,在上面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绸衣服。)解析:(2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分数:2)_正确答案:(咚咚地敲起战鼓,双方兵器已经
22、交接,扔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解析:(2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分数:2)_正确答案:(这样做而不能统一天下的,从来不曾有过。)解析:(2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分数:2)_正确答案:(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止,有的人逃了五十步后停止,拿自己只跑了五十步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解析:(2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分数:2)_正确答案:(大王您不要归罪于农事收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解析:(2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分数:2)_正确答案:(梁惠王所谓的“尽心”,实际上与邻国国君的治国方法只
23、有量的差别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解析:(25).本文在结构上是围绕什么问题论述的?(分数:2)_正确答案:(本文在结构上围绕着“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的。)解析:(26).在本文中孟子阐述的仁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2)_正确答案:(划分宅基,发展家畜,分配土地,加强教育,使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解析:(27).最能体现孟子民本思想的是哪三句话?(分数:2)_正确答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析:(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元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日之家,可以无饥
24、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分数:12)(1).盂子在这里提出了哪两个方面的施政措施?(分数:5)_正确答案:(一是经济上,使民有“恒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含畜禽)即是。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二是教化上,搞好学校教育,调艇人的行为准则。)解析:(2).“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针对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孟子什么样的经济思想?(分数:5)_正确答案:(针对的是土地兼并加剧、民众失去生活来源的现实。反映了孟子力图恢复传说中的井田制
25、度的经济思想,即孟子滕文公上所云“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井田制可能是乌托邦,也是一种倒退。)解析:(3).这段话在语言上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分数:2)_正确答案:(排比)解析:(三)阅读下列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入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分数:20)(1).“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的描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分数:5)_正确答案:(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解析:(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
26、不知发”的描述,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分数:5)_正确答案:(对比方法。)解析:(3).这段话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写出喻体和被喻体。(分数:5)_正确答案:(喻体:“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解析:(4).上述比喻的深层次含义是什么?(分数:5)_正确答案:(揭示民众饥饿而死的现实,揭露统治者归罪于自然灾害的推脱罪责的行为。)解析:二、文言文二(总题数:2,分数:34.00)(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