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一模试卷物理.docx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3681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一模试卷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一模试卷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一模试卷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一模试卷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一模试卷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一模试卷物理 二、选择题 (1-5为单选; 6-8为多选 ) 1.(3分 )“2016 年 11 月 1日珠海航展明星 “ 运 20” 具有超大的运输能力,若 “ 运 20” 运送坦克以 200m/s的速度沿半径为 200m 的圆形目标区直径方向飞来,如图所示,当与圆形最近水平距离为 3600m处,要将坦克投送到目标区内,飞机最大高度为: (己知 g=10m/s2)( ) A.1620m B.1805m C.2000m D.1950m 解析: 当投下的坦克水平位移最大时,时间最长,高度最高 最大高度 ,故 C正确, ABD错误 。 答案: C 2.(3分 )2016年

2、 9月发射 ” 天宫二号 ” 目标飞行器, 10月 17日发射 “ 神舟 11 号 ” 飞船并与 “ 天宫二号 ” 在高度为 393公里轨道实现对接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船要在天宫二号同轨道加速追上实现对接 B.由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景海鹏,陈冬两宇航员不能测量拉力 C.若知道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就可以求出天宫二号与飞船组合体在对接轨道运行周期 。 D.天宫与飞船组合体运行速度要小于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 解析: A、实现对接要在低轨道加速运动,则 A错误 B、尽管处于失重状态,但拉力仍然可以测量 。 则 B错误 C、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r ,又结合 GM=g

3、R2,可求出周期 T,则 C正确 D、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 ,可知 r大的线速度小,则 D错误 。 答案: C 3.(3分 )当前房地产很火爆,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 、 、 射线,已知氡的半衰期为 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生 衰变时,生成的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少 4 B.发生 衰变时,释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存在 C. 射线一般伴随着 或 射线产生,其中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却最弱 D.若只有 4个氡核,经 7.6天一定只

4、剩下 1个氡核 解析: A、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发 生 衰变放出 42He,导致质子数减小 2个,质量数减小 4,故中子数减小 2,故 A错误; B、发生 衰变的过程是:一个中子变为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并非原子核内有电子存在,故 B错误; C、根据 、 、 三种射线特点可知, 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射线电离能量最强,穿透能力最弱,故 C正确; D、半衰期 是 对大量原子核的衰变的统计规律,对于单个是不成立的,故 D错误 。 答案: C 4.(3分 )如图所示 。 水平固定且傾角为 37 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 m=1kg 的小球 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 k=200N

5、/m的轻质 弹簧连接,弹簧的原长 L0=20cm;现对 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 F,使 A、 B均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的长度 L=21cm,加速度和推力F 的大小分别为: (sin37= 0.6, cos37= 0.8)( ) A.2m/s2, 20N B.4m/s2, 25N C.2m/s2, 7.5N D.4m/s2.5N 解析: 当 A、 B均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时,以 A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沿斜面方向有: mgsin37 k(L L0)=ma, 其中, L0=20cm=0.2m, L=21cm=0.21m, k=200N/m, m=1kg, 代入数据可解

6、得: a=4m/s2;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沿斜面方向有: 2mgsin37 Fcos37=2ma , 代入数据解得: F=5N,故 ABC错误, D正确 。 答案: D 5.(3分 )S1和 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的两根弹簧, k1 k2; a和 b表示质量分别为 ma和 mb的两个小物体, ma m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 ) A.S1在上, a在上 B.S1在上, b在上 C.S2在上, a在上 D.S2在上, b在上 解析: 先对下面的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下面的弹簧的拉力而平衡,即下面的弹簧的弹力等于下

7、面物体的重力,则有: k 下 x 下 =m 下 g 再对两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总重力和上面弹簧的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k 上 x 上 =(ma+mb)g 弹簧总长度为 L=La+Lb+x 上 +x 下 = 要使总长度最大, k上要取最小值 k2, m 下 要取最大值 ma, k下要取最大值 k1,故 S2在上, b在上 。 答案: D 6.(3分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M、 N、 Q是以电场线上一点 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三点, OQ 连线与直线 MN 垂直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O点电势与 Q点电势相等 B.M、 O间的电势差大于 O、 N间的电势差 C.

8、将一负电荷由 M点移到 Q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D.正电荷在 Q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 OQ垂直且竖直向上 解析: A、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特点,在 O点所在电场线上找到 Q点的等势点,该等势点在 O点的上方,根据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 O点的电势比 Q点的电势高,故 A错误; B、根据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 MO 间的平均电场强度比 ON之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由公式U=Ed可知, M、 O间的电势差大于 O、 N间的电势差,故 B正确; C、 M点的电势比 Q点的电势高,负电荷由 M点移到 Q点,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故 C错误 。 D、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该点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同,

9、斜向上,故 D错误 。 答案: B 7.(3分 )如图所示,导体棒 ab、 cd均可在各自的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导轨电阻不计,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1、 B2的方向如图,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2所示,在 0 t1时间内 ( ) A.若 ab 不动,则 ab、 cd中均无感应电流 B.若 ab 不动,则 ab中有恒定的感应电流,但 cd中无感应电流 C.若 ab 向右匀速运动,则 ab中一定有从 b到 a的感应电流, cd向左运动 D.若 ab 向左匀速运动,则 ab中一定有从 a到 b的感应电流, cd向右运动 解析: AB、若 ab 不动, 0 t1内, B1逐渐增大,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0、可知, ab 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变压器的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直流电正常工作时不会产生电磁感应,所以 cd中无感应电流,故 A错误, B正确; C、若 ab 向右匀速运动,回路面积减小,而磁感应强度增大,回路中的磁通量可能不变,则ab中没有感应电流, cd不会有电流, cd静止, C 错误; D、若 ab 向左匀速运动, 0 t1内,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磁通量增大,运用楞次定律得 ab中有从 a到 b的感应电流, 由于 B1逐渐增大, ab向左匀速运动,所以该回路中产生增大的电动势,即从 a到 b的感应电流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得在导体棒 cd中产生 d到 c的感应电流,根据左手定则得导体棒cd受

11、向右的安培力,即 cd 向右运动 。 故 D正确 。 答案: BD 8.(3分 )某同学自制一电流表,其原理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均匀细金属杆 MN 与一竖直悬挂的绝缘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在矩形区域 abcd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 MN的右端连接一绝缘轻指针,可指示出标尺上的刻度 。 MN的长度大于 ab,当 MN 中没有电流通过且处于静止时, MN 与矩形区域的 ab边重合,且指针指在标尺的零刻度;当 MN中有电流时,指针示数可表示电流强度 。 MN 始终在纸面内且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为 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12、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 B.为使电流表正常工作,金属杆中电流的方向应从 N指向 M C.劲度系数 K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更小 D.磁感应强度 B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更小 解析: A、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有: mg=k x,解之得, ,故 A选项正确; B、根据左手定则,为使电流表正常工作,金属杆中电流的方向应从 M指向 N,故 B选项错误; C、设电流表满偏时,通过金属棒 MN的电流为 Im,则有: BImLab+mg=k(Lad+ x),解之得,由上式可知,劲度系数 K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更小,故 C选项正确; D、由 C选项计算结果可知磁感应强度 B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更大,故 D选项正

13、确 。 答案: AC 二、非选择题: (一 )必考题: 9.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秤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 O的正上方 A处,另一端系绳套 1和绳套 2,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弹簧秤挂在绳套 1 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 O点处,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F; 、弹簧秤挂在绳套 1上,手拉着绳套 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 O处,此时绳套 1沿 0 方向,绳套 2沿 120 方向,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F1;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 1的拉力 F1= 、比较 即可

14、初步验证 V、只改变绳套 2的方向,重复上述试验步骤 。 回答下列问题: 完成实验步骤: ; ; 将绳套 1由 0 方向缓慢转动到 60 方向,同时绳套 2由 120 方向缓慢转动到 180 方向,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 O处不动,保持绳套 1和绳套 2的夹角 120 不变,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序号 )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 解析: 根据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 1的拉力 F1=Ftan30= , 通过比较 F1和 F1,在误差范围内相同,则可初步验证, 两个绳套在转动过程中,合力保持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

15、则画出 图像 ,如图所示: 根据 图像 可知,绳套 1 的拉力大小逐渐增大,故 A正确 。 答案: , F1和 F1; A 10.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0V,额定电流约为 0.5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和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源 E:电动势为 3.0V,内阻不计 B.电压表 V1:量程为 0 3V,内阻约为 1k C.电压表 V2:量程为 0 15V,内阻约为 4k D.电流表 A1:量程为 0 3A,内阻约为 0.1 E.电流表 A2:量程为 0 0.6A,内阻约为 0.6 F.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 ,额定电流为 1.0A G.滑动变阻器

16、 R2:最大阻值为 150 ,额定电流为 1.0A H.开关 S,导线若干 (1)实验中使用的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 解析:灯泡额定电压为 2V,电压表应选 B,灯泡额定电流为 0.5A,电流表应选 E,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 F。 答案: B; E; F。 (2)实验中某同学连接实验电路如图 1所示,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的导线,在图 1的实物连接图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 。 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 (填“ 左 ” 或 “ 右 ” )端 。 解析: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

17、法,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R= = =4 ,电压表内阻为电压表内阻约为 1k ,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左端。 答案: 电路图如图所示;左 。 (3)实验中得到的其中一组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如图 2所示,请将该组数据标记在 U I坐标中,其余实验数据已标记在坐标中,请你画出小灯泡的 U I图线 。 并简述该图线不是直线的主要原因 解析:根据坐标系中描出的应点,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作出灯泡的 U I图像 ,如图所 示。 由于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灯泡的 U I图线不是直线。 答案:图像

18、如图所示;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4)若将实验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 1.5V、内阻是 1.0 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解析: 在灯泡的 U I 图像 坐标系中作出电池的 U I图像 ,如图所示; 由 图像 可知,用该电池给灯泡供电时,灯泡两端电压为 1.1V,电流为 0.4A,则灯泡实际功率 P=UI=1.1 0.4=0.44W。 答案: 0.44 11.如图所示的 xOy坐标系中,在第 象限内存在沿 y轴负向的匀强电场,第 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带正电粒子,从 y轴上的 P点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经过 x轴

19、上的 Q点以速度 v进入磁场,方向与 x轴正向成 30 。 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后恰好能再回到电场,已知 OQ=3L,粒子的重力不计,求 : (1)磁感应强度 B的大小; 解析:粒子恰好能回到电场,即粒子在磁场中轨迹的左侧恰好与 y轴相切,设半径为 R 由几何关系有: R+Rsin30=3L 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联立可得:。答案:磁感应强度 B的大小 。 (2)粒子从 P点运动至第 3次到 x轴的时间 。 解析: 粒子在 Q点进入磁场时, vx=vcos30 在电场中的时间: 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总时间 答案: 粒子从 P点运动至第 3次到 x轴的时间为 。 12.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 A物

20、体叠放在上表面光滑的 B物体上,一起以 v0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轨道匀速运动,与静止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木板 C发生碰撞,碰撞后 B、 C的速度相同, B、 C的上表面相平且 B、 C不粘连, A滑上 C后恰好能到达 C板的右端 。 已知 A、 B质量相等, C的质量为 A的质量的 2倍,木板 C长为 L,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1)A物体与木板 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设 A、 B的质量为 m,则 C的质量为 2m。 B、 C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令 B、 C碰后的共同速度为 v1,以 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3mv1 解得: , B、 C共速后 A以

21、v0的速度滑上 C, A滑上 C后, B、 C脱离, A、 C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设最终 A、 C的共同速度 v2,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1=3mv2 解得: ; 在 A、 C相互作用过程中, 根据 能量守恒定律得: , 又 f=mg 解得: = 。 答案: A物体与木板 C 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2)当 A刚到 C的右端时, BC相距多远? 解析: A在 C上滑动时, C的加速度为: , A从滑上 C到与 C共速经历的时间为: t= , B运动的位移为: xB=v1t=L C运动的位移为: 。 BC相距: x=xC xB= 。 答案: 当 A刚到 C的

22、右端时, BC 相距 。 (二 )选考题,任选一模块作答【物理 -选修 3-3】 13.(3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质量的物质,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 B.第二类永动机与第一类永动机一样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D.浸润与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E.不可能让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 解析: A、汽化与液体为互逆的过程 。 故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故 A正确; B、第一类永动机一样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 第二类永动

23、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 故 B错误 。 C、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 故 C错误 。 D、浸润和不浸润都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所影响的结果;故 D正确; 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不可能让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 。 故 E正确 。 答案: ADE 14.(3分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水银柱封闭在竖直玻璃管内,气柱的长度为 H.现向管内缓慢地添加部分水银,水银添加完成时,气柱长度变为 H。 再取相同质量的水银缓慢地添加在管内 。 外界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 (1)求第二次水银添加完成时气柱的 长

24、度 。 解析:设开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0,添加的水银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 P, 由玻意耳定律得: p0hS=(p0+p) hS,解得: , 再加水银后,气体的压强变为: p0+2p,设第二次加水银后气柱长为 h, 由玻意耳定律得: p0hS=(p0+2p)hS ,解得: ; 答案:第二次水银添加完成时气柱的长度为 H。 (2)若第二次水银添加完成时气体温度为 T0,现使气体温度缓慢升高,求气柱长度恢复到原来长度 h时气体的温度 。 解析: 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气柱长度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h,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 ,解得: 。 答案: 气柱长度恢复到原来长度 h时气体的温度为 T0。 【物理

25、-选修 3-4】 15.(3分 )如图,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 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三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 a点和 b点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 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 b点射出的是紫光 B.从 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 b点射出的是红光 C.从 a点和 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 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 D.若蓝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射到 a点光也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 E.光在 ab面 上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解析: ABC、作出射到 a点和 b点的光路图如下: 由图看出射到 a点的折射角比较大,而入射角相同,由 n=

26、,知 a光的折射率较大,故从 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 b点射出的是红光,故 AC 错误, B正确; D、若蓝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根据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射到 a点光也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故 D正确; E、根据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能发生光的全反射,光在ab面上,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不满足产生的条件,因此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 E正确 。 答案: BDE 16.(3分 )如图所示,甲为某一波在 t=0时的 图像 ,乙为参与该波动的 P质点的振动 图像 。 试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求该波的波速 v;求再经过 3.5s时 P质点的路程 s和位移 。 解析: 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 t=0时 P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由题图甲可以判断出此波沿 x方向传播 。 由题图甲知 =4 m , 由题图乙知 T=1.0 s, 所以波速 v=/T= 4.0 m/s。 求路程:因为 n= = =7 所以路程: s=2An=2 0.2 7 m=2.8 m 求位移: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 。 所以只需考查从图示时刻 P质点经 时的位移即可,所以经 3.5 s质点 P的位移仍为零 。 答案: 波的传播方向沿着 x轴负方向;该波的波速 v为 4.0 m/s;再经过 3.5s 时 P质点的路程 s为 2.8m,位移为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