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699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模拟历史 一、选择题 1.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解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人物,根据所学知识,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张骞通西域后,促进了中国和西亚、欧洲的往来,选项中 B 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 B 2.明朝中期,平息了我国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戚继光 C.郑和 D.邓世昌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 和所学知识,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戚继光组建一支抗倭队伍,经过严格

2、的训练,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人称“戚家军”。戚家军先后在,浙江、福建、广东,与当地一名军并肩作战脚面那里的倭寇。由此可知,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 B 3.1861 年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国家是( ) A.日本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1 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 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俄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第一共和国成立 B.颁布人权宣

3、言 C.攻占巴士底狱 D.雅各宾派专政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由于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9年,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5.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民主、科学 B.民族、民权、民生 C.自强、求富 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解析: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答案选 C, A 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核心主张, B 项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 D 项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口号。故选 C。 答案: C 6.在我国的几个经济特区中,被称作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4、 A.海口 B.汕头 C.珠海 D.深圳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被称作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由此可知,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D 7.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 ) A.冶金业 B.交通运输业 C.采矿业 D.棉纺织业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

5、深远影响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由此可知 ,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D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人民宪章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解析:题目的关键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选项符合题意。人民宪章是 19 世纪 30、 40 年代英国工人争取国会改革的运动的纲领,不符合题意,排除 A; 1871 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不符合题意,排除 C; 1847 年 6 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

6、,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致,排除 D。故选 B。 答案: B 9.19291933 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于(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解析: 1929 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所以答案是 D。 答案: D 1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 1942 年 7 月至 1943 年 2 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红军取得了胜利,使

7、得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由此可知,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 材料一: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随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1)根据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怎样使“西域内属”的? 解析: 根据材料一“武帝时,西域”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公元前 119 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经过漠北战役

8、,大败匈奴匈奴,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同年,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和中原的联系。由此可知,汉武帝使“西域内属”的措施是: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 。 答案: 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先皇帝”时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历史事件?“遂和同为一家”带来了什么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一“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池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博和同为一家了。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答案: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

9、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清朝时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西藏、新疆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措施是:册封达赖、班禅或设驻藏大臣。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措施是:设伊犁将军 。 答案: 对西藏:册封达赖、班禅或设驻藏大臣。对新疆:设伊犁将军。 12.阅读材料 【民主共和】 1912 年 1 月 15 日,孙中山即将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汉族出身的北洋首领袁世凯将于下午通过形式化的选举接任之,孙中山即于“ 11 时率各部及右都尉以上将校赴明孝陵行祭告礼,军士数万”,向“我高皇帝”祭告推翻清朝的“光复”之功。 结合所学

10、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就 任临时大总统的背景是什么?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取得胜利以后,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2 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由此可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背景是武昌起义后,清统治瓦解。 答案: 武昌起义后,清统治瓦解。 (2)上述情境中的“高皇帝”指的是哪位皇帝?“光复”之功完成了哪一具体任务?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明 孝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皇帝”

11、指的是朱元璋或明太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指推翻清朝的统治,由此可知,“光复”之功完成的具体任务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答案: 朱元璋或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或民族主义。 (3)上述情境虽然体现了孙中山指导革命运动的局限性,但历史功绩不容抹杀,请举例说明。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指导革命运动的历史功绩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推翻清朝的统治

12、,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岁月】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 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13、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材料三:“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 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中“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 。 答案: 分别出自中英南京条约。 (2)请结合材料二,说明该条

14、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解析: 根据材料二中“澎湖列岛二万万 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内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答案: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该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三中“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内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15、半封建社会。 (4)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土从完整到丧失;主权逐渐丧失。 答案: 中国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土从完整到丧失;主权逐渐丧失。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美巨变】 材料一:从 17 世纪到 19 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摘自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二:“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材料三:观察下边两幅图片 (1)

16、在 17 世纪到 19 世纪的革命中,英、美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 1640 年至 1688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经过 1775 年至 1783 年的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联邦制(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答案: 英:君主立宪制 美 :联邦制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2)恩格斯所说的这场“变革”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这场“变革”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解析: 根据材料二“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结合所

17、学知识可知,恩格斯所说的这场“变革”是指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成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答案: 瓦特改良蒸汽机。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或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材料三的图一是哪一文 件签署的场面?它与图二文献在本质上有何主要共同点? 解析: 根据材料三中的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独立宣言签署的场面。根据材料三中的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件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本质都保障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独立宣言保障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人权宣言保障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

18、案: 独立宣言。本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保障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4)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解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行依法治国。 答案: 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行依法治国(重视保障人权、加强民主法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20 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回答: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19、,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所谓“冷战”,是指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至 90 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美国大战略与对外政策调整 (1)在材料一中,“战后和平制度”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名称是什么?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

20、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答案: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列出两大集团在经济(或军事)方面的对峙表现,并谈谈近半个世纪两大集团对峙与竞争状态的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二“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分别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 答案: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3)下图现象的发生对世界体系和世界格局各有何影响?表明世界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解析: 根据材料中漫画“苏联解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随之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 答案: 两极格局解题。多极化 16.阅读材料,回答

21、问题 【历史丰碑】某校八年级( 2)班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和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 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治疗,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革命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

22、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27 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 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不能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1956 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代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

23、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 界碑”含义指什么?“维新之路”又指什么事件? 解析: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中,中国仁人志士都进行了救国的探索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就进行了戊戌变法。由此可知,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维新之路”又指:戊戌变法。 答案: 含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戊戌变法。 (2)材料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

24、”指什么道 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二中“ 1927 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等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正确革命道路”指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很多重大事件,例如: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任选两例即可) 答案: 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重大事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 胜利等。 (3)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走向民富国

25、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解析: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1978 年,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知,伟大转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收获与拓展】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一个道理,请你写出这个道理。 解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懂得的道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或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实事求是,或符合国情等。 答案: 道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或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实事求是,或符合国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