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中考模拟历史 一、选择题 1.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 A.火的使用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解析:半坡居民是我国最早种植粟的人类,河姆渡居民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类,原始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生活有了保障,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从而能过上定居生活。 答案: B 2.“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解析:“烽火戏诸侯”、 “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分封制。答案: B 3.“大地在我脚下
2、,国计掌于手中,哪个再敢多说话;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歌曲出自电视剧( ) A.秦始皇 B.大汉天子 C.贞观之治 D.成吉思汗 解析:由题干“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结合所学,从公元前 230年至前 221年,秦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可知,歌曲赞扬的是秦始皇。 答案: A 4.2016年 3月,江西南昌海昏侯刘 贺(汉武帝之孙)的墓中出土了一件绘有孔子像的漆器屏风构件,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它可印证当时推行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设立司隶校尉 D.设十三州 解析: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
3、想统治,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材料中的“海昏侯刘贺(汉武帝之孙)的墓中出土了一件绘有孔子像的漆器屏风构件,”反映的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这是由于孔子是儒家常说的创始人。 答案: B 5.下列史实中能够证明“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观点的有( )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临安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开封 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A. B. C. D. 解析: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其重要表现是: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
4、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 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南宋首都临安商业繁荣,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些历史事实和谚语说明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所以五个选项都符合题意。 答案: B 6.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著名的史学著作,这两部著作的共同点有( ) A.都是纪传体通史 B.都是编年体通史 C.都有记载汉高祖刘邦史事 D.都有记载武则天史事 解析: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 3000 年的主
5、要史事。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历时 19年编成。全书 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 1362年的历史。武则天生活在唐朝时期,史记不可能记载。都有记载汉高祖刘邦史事是这两部著作的共同点。 答案: C 7.中国古代帝王中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解析: 1368 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太祖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立锦
6、衣卫特务机构等。 答案: D 8.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B.封锁沿海港口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 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所以清朝的闭关锁国只是严格限制对外交流。 答案: C 9.“这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被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的主权不再完整、独立
7、。”“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 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42 年 8 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这场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 答案: A 10.“ 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
8、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涌进中国。”与上述现象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据所学知, 1895 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C 11.“中体西用”的实施者,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近代文化事业。“中体西用”的实施者指的是(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党人 D.马克思主义者 解析: 19 世纪 60 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
9、“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 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 A 12.“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与上述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解析:据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可知,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
10、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C 13.2016 年是孙中山诞辰 150周年,下列对他评价正确的是( ) A.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 B.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新中国的缔造者 D.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解析: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对于孙中山的评价最恰当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答案: A 14.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标志着(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开始了局部
11、抗战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D.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解析:依据图片“沈阳”为关键信息可知,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 答案: B 15.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 CCTV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推出“忆红军,寻红旅”系列节目。该节目正确的“红旅”设计应该是( ) 遵义 泸定桥 赤水河 吴起镇 A. B. C. D. 解析:由于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 1934年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进行长征。 1935
12、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以后,红军不畏艰难,四渡赤水 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挥师北上。 1935 年 10 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 1936年 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答案: C 16.如图所示邮票中可提取的信息是( ) 邮票发行于 2015年 遵义会议于 1935年召开 遵义会议召开已有 80 周年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A. B. C. D. 解析:
13、1935 年 1 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不正确。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南昌起义。故符合题意。 答案: A 17.“张杨赤子心,不堪国土丧,无奈施兵谏。联中共,齐抗日,复河山。”这首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
14、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根据“施兵谏”“联中共,齐抗日”可知,这首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 答案: B 18.下列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台儿庄战役 D.辽沈战役 解析: A.1937年 7月 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B.1937 年 12 月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 居民达 30 万人。 C.台儿庄战役是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 D.辽沈战役是在 1948 年,发生在解放战争时
15、期,不是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D 19.1947年 7月 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刘邓立即复电,并付诸行动。这个行动产生的影响是人民解放军( ) A.粉碎敌人全面进攻 B.转入战略反攻 C.解放东北全境 D.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解析:根据题干“ 194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7年 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A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20.
16、如图是 1945 年盖有“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票面的邮票,邮票上民国纪年已经模糊,请你推断应该是民国几年( ) A.33年 B.34年 C.35年 D.36年 解析:据所学知, 1945 年是民国 34 年,中华民国成立于 1912 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为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1912+1, 1945 1912+1=民国 34 年。 答案: B 21.如图所示的宣传画中有一句醒目的标语:“跑吧,中国! 21 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 年”。1978年成为中国的“起跑点”是因为这一年( )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
17、全会 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解析: 1978年成为中国的“起跑点”是因为这一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会议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作出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答案: C 22.“美国南北战争、俄国 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 A.近代欧美社会巨变 B.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资本主义产生 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完成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随着美
18、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进行,资产阶级统治得到进一步巩 固与扩大。故 D符合题意; ABC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23.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大规模开垦荒地 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解析: 1953 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对苏联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从农业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答案: A 24.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
19、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应用”是指( ) A.自由放任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 C.实行独裁统治 D.发动对外战争 解析: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运用。”这里的“新运用”是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为了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 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答案: B 25.2016 年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 71周年。该国在二战期间参加的军事行动是( ) A.凡尔登战役 B.
20、袭击珍珠港 C.突袭波兰 D.攻克柏林 解析: A 项凡尔登战役发生在一战时期; B 项袭击珍珠港是日本的行为; C 项突袭波兰是德国的行为; D项攻克柏林是苏联的行为,符合题意。 答案: D 26.以下内容中,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是( )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协约国集团的形成 D.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二战后,由于现代高新 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 1995 年初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
21、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BC 是属于政治方面, D 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原因。 答案: A 二、辨析题 27.1949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因此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
22、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是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错误;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是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三、材料解析题 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毛泽东 材料二:“签字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跨法西斯国家。” 引自 的内容 材料三:我国从 19 世纪 40 年代
23、起,到 20 世 40 年代中期,共计 105 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毛泽东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些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 罗斯福 (1)据材料一,国共两党领导人的讲话发表于什么事件之后? 14 年抗战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 解析:据材料一“如果战端 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
24、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和“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可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讲话发表于七七事变之后。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 1937年 9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14年抗战指的是九一八事变之后。 1931年 9月18日,日军
25、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在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打击下,日本于 1945 年 8 月 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答案: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 (2)请补全材料二中的文件名称,并举出反法 西斯国家践行文件精神的会议一例。 解析:据材料二“签字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跨法西斯国家。”可知,材料二中的文件名称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 1月 1日,中美英苏等 26 个
26、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法西斯国家践行文件精神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 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1945 年 2 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加速了二战
27、的结束。 答案: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 (3)结合材料三,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解析:据材料三“我国从 19 世纪 40 年代起,到 20 世 40 年代中期,共计 105 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 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可知,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等;据“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些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
28、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可知,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等。 答案: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战争等;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等。 29.2017 年 4月,习近平访美并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为中美双边关系奠定良好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 19世纪后半期到 20世纪上半期。以 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 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
29、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 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从 1840 年至 2012 年,中美两国在地球上谁也离不开谁。从 1840 年至 2009 年,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今天,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两国间高级别交往频繁: 2012年 3月,习近平访美,推进两国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发展。 摘自中国新闻网 (1)据材料一,美国是如何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 解析:依据所学结合材料一的描述可知, 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在林肯的领导下,北方最终获得了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所以说,美国解 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方式
30、是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美国内战。 (2)材料二中的“自由世界”指什么世界? 解析:据“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可知,材料二中的“自由世界”指资本主义阵营(反共主义阵营,包括许多独裁国家,比如西班牙佛朗哥政权、中国蒋介石政权、韩国李承晚政权)。 答案:资本主义阵营。 (3)材料三中“从 1840 年至 2009年,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请就曲折和正常发展分别用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解析:从 1840年至 2009年,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 1950年,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入住台湾海峡,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等;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
31、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曲折: 1950 年,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入住台湾海峡,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等;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解析: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未来中美两国应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共同应对复杂多 变国际环境下出现的挑战;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应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共同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下出现的挑战;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2、,维护世界和平。 四、综合题: 30.两次世界大战是 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表解历史】 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7 1918.11 1939.9 1945.9 交战双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 主要事件 导火线: 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转折性战役 凡尔登战役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解析:据所学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注意交战范围不仅涉及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六个国家; 1914 年 6 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这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
33、 年 7 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 7 月 1943 年 2 月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获胜,此后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战后两极世界格局即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基础。 答案: 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7 1918.11 1939.9 1945.9 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
34、同盟 主要事件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转折性战役 凡尔登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系 (2)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诺曼底登陆, 1944 年 6 月 6 日,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面夹击的境地。 答案:开辟了欧洲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面夹击的境地。 【学史明智】 (3)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解析:材料一中数据体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说明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对此的认识
35、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战争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 战争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灾难; 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纠纷等。 答案:战争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 战争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灾难; 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纠纷等。 31.材料论述题: 2017年 4月 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任命林郑月娥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特首,香港历史进入新的一页 ,香港回归祖国走过 20周年的历程。 香港割占 香港回归 1840年,一记沉重的历史警钟打破了天朝迷梦,一次失败的战争和一纸屈辱的条约,残忍地宣告了香港和她的祖国分离,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永远的
36、伤痕,也留下了两大历史性课题: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复兴之路 江泽民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告: 1997 年7 月 1 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复兴之 路 (1)宣告“香港和她的祖国分离”的屈辱条约是什么? 解析:鸦片战争中, 1842 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所以宣告“香港和她的祖国分离”的屈辱条约是南京条约。 答案:南京条约。 (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答案:观点:香港回归意义重大。 1997 年 7 月 1 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洗雪了中国人民百年耻辱。香港回归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