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联合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3721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联合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联合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联合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联合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联合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联合模拟考试试卷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 划线 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门 框 ( kung) 嫉 妒( j) 引 吭 高歌( kng) B.教 诲 ( hu) 俘 虏( f) 气 氛 严肃( fn) C.青睐 ( li) 关 隘 ( i) 濒 临灭绝( bn) D.霹 雳( p) 倔 强( ju) 惟吾德 馨 ( xn) 解析: A 项, 门框( kung) , 嫉妒( j) , 引吭高歌( hng); B 项, 俘虏( f); D 项,霹雳( p) , 倔强( ju)。 答案 : C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 ) A.头颅 擦拭 毫不懈殆 B.殉难 赎罪 贪赃枉法 C.震憾 天崖 勤能补茁 D.针灸 帐蓬 一拍既合 解析: A 项,毫不懈怠; C 项,震撼 天涯 勤能补拙; D 项,帐篷,一拍即合。 答案 : B 3.下列句子中 划线 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眼前的这一幕让我 忍俊不禁 。 B.对于他的观点,我 不以为然 。 C.杨老师 妙手回春 ,使他改邪归正了。 D.他总是 吹毛求疵 ,我不是很喜欢他。 解析: C 项, 妙手回春:形容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适用对象错误。 答案 : C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

3、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花的事业吧, 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 _。 把寂寞留给自己 将芬芳献给世间 以苦心孕育未来 用宽大承载生活 A. B. C. D. 解析: 找到题干与要排序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芬芳献给世间 ” 与 “ 莲花 ” 对应;“ 用宽大承载生活 ” 与 “ 莲叶 ” 对应; “ 以苦心孕育未来 ” 与 “ 莲子 ” 对应; “ 把寂寞留给自己 ” 与 “ 莲藕 ” 对应 。 答案 : A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香菱学诗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B.契诃夫的变

4、色龙反映了沙俄时代黑暗的社会现实。 C.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 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解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 并不是 孔子所写。 答案: D 6.请仿照例句,从 “ 平凡 ”“ 挫折 ”“ 苦难 ”“ 伤害 ”“ 困难 ” 这 5 个词语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话,使它们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例句:失败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 _是 _,孕育着 _,只要你肯 _; _是 _,孕育着 _,只要你肯 _。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句式要一致,要用上题干中的词语。 答案 : 参考示例

5、: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挫折是细石,孕育着巍峨,只要你肯积累; 苦难是阶梯,孕育着成功,只要你肯攀登; 伤害是浓雾,孕育着晴朗,只要你肯等待; 困难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汇聚。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 江津网 3 月 30 日讯(记者 曹琴)今日上午,江津区委 “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转型 ” 专题报告会在区行政中心 102 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朱岩应邀就 “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转型 ”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全区各镇街、区级各部门、在津上级管理单位、金融单位、区直属学校、在津高校及有关工业

6、企业等近 500人到场聆听。 _ 解析: 注意既要不遗漏信息,又要简单明了。 答案: 示例 1:清华大学教授来江津作 “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转型 ” 报告,近 500 人聆听 示例 2:区委 “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转型 ” 专题报告会邀清华大学教授主讲 8.综合性学习 “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无论是充满辛酸与坎坷的过去,还是繁荣富强的今天,爱国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某班计划举行 “ 永恒的爱国情 ”主题班会。 ( 1)为了营造氛围,请你拟写一条爱国标语。(也可借用名人爱国名言) _ 解析: 围绕主题来写。一般采用对偶的修辞,语言要通俗易懂。 答案: 示例:天下兴亡

7、,匹夫有责 国家繁荣富强,小家幸福安康 ( 2)我们生活在一个繁荣富强的时代,无须用牺牲生命的方式来爱国。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有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该以怎样的行动表达爱国之情呢?(至少写 3 点) _ 解析: 言之有理 , 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即可 。 答案: 例:在升旗仪式上庄重严肃;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支持民族品牌;学好祖国的传统文化;学好甚至精通汉语汉字;出国旅游要文明,自觉维护国家形象;见到外国人要有礼貌;传播正能量,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人 ( 3)韩国乐天集团将一个高尔夫球场提供给美国,用于部署针对中国的 “ 萨德 ” 导弹防御系统。因此,中国民众齐心抵制 “ 乐天 ” 。近日,一女子

8、疑似在乐天玛特超市直播毁坏商品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该女子 “ 捏碎方便面 ” 、 “ 拆开零食 ” 、 “ 打开饮料瓶喝完放回 ” ,并洋洋得意。视频全程播放中国人的背景音乐。据称是 为了表示对乐天集团支持 “ 萨德 ” 的强烈抗议。你对这名女子的做法有何看法? _ 解析: 围绕真正爱国、理性爱国来谈,语言通顺,条理清晰即可。 答案:略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一)古诗文积累 9.古诗文默写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_, _” 表达了 “ 舍生取义 ” 的人生追求。 我们常有 “ 站得高,看得远 ” 的感慨,请你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语句来表达这层意思: _, _。 客路青山外, _。(王湾

9、次北固山下) 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沉舟侧畔千帆过, 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晴川历历汉阳树, _。(崔颢黄鹤楼) 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逝者如斯夫, _。( 十二章) 解析: 本题既有直接默写,也有理解性默写, 注意上下句不要颠倒,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行舟绿水前 无可奈何花落去 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草萋萋鹦鹉洲 折戟沉沙铁未销 不舍昼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10、,徐公何能及君也 ?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吾孰与徐公美? ” 妾曰: “ 徐公何能及君也? ”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 吾与徐公孰美? ” 客曰: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11、。”乃下令:“群 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解释下列 划线 的词语 朝 服 衣冠 _ 明日 ,徐公来 _ 臣 诚 知不如徐公美 _ 时时而 间 进 _ 解析: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要 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 析 。 答案: 穿戴 第二天 确实 偶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解析:

12、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答案: 从这一点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很严重啊。 (邹忌)照着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城北徐公美。 12.多用排比句,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也是战国策整本书的语言特色。仔细体会第 段邹忌对齐威王说的话,从排比的角度谈谈表达效果。 解析: 首先了解排比的效果, 再 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解答 答案: 邹忌运用两组排比句劝谏齐威王,增强了语势,从各个方面讲明道理,增强了说服力,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 13.俗话说: “ 忠言逆 耳利于行 ” ,本文中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也爽快地接受了。那么,那句俗语是

13、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解析: 结合文章中的人物在处理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来分析 。 答案: 那句俗语没有错。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必须逆耳之言才起作用。我们要讲究劝诫的方式,既要提出中肯的意见,又要被人接受,能让人愉快当然更好,忠言未必逆耳。 三、现代文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写给母亲 贾平凹 算一算,再有 20 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 14 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

14、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更是 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

15、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 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

16、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 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闹醒,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自己,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丢坟上,现实告诉我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 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 (选自青年文摘 2010 年第 21 期,略有改动) 14.本文

17、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析: 本文属于回忆性的散文,运用了插叙,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其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解答 。 答案: 插叙,回忆了母亲在时的生活点滴和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纪念,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我对母亲的爱与怀念。 15.文章多处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例。 前文:算一算,再有 20 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后文: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前文: _ 后文: _ 解析: 在文章中找上文与下文有相似之处或上文设的悬念在下文中进行 解答 的句子 。 答案: 前文: “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 ” 后文:“我常在写作时,

18、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或“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 16.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可 “ 我 ”“ 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 ” ,这是为什么? 解析: 要紧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 结合文章中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 答案: “ 我 ” 与母亲长期生活在一起,有着深厚的母子之情,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但 “ 我 ”与母亲的感情难以割舍,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她,她一直活在 “ 我 ” 的心里 。 17.文末作者 “ 热泪肆流,长声哭泣 ” ,他的泪水里包含了哪些情感呢? 解析: 作者的哭泣的原因,要结合全文来

19、分析。 答案: 想起母亲对自己关心的点点滴滴,心中产生深深的思念之情(或感激之情); 再也无法给母亲送好吃的好喝的,心中怀有不能尽孝的愧疚之情; 母亲已逝,阴阳相隔,永不能相见的悲痛之情。 18.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句句都能打动人心,请任选一个能感动你的细节,作简要赏析。 解析: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要找感人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答案: 示例: “ 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 借 “ 打喷嚏 ” 这一细节描写 ,表现了 “ 我 ” 时时刻刻都在怀念母亲,表达出了母子

20、之间相互牵挂的真挚情感。(所选细节感人且紧贴文本赏析准确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刘戟锋 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 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

21、,等等。 数字化 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 以目废心 。 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 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

22、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 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而不

23、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选自 人民日报) 19.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解析: 论点通常在标题或者文首或者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 。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 分析概括 论证思路 。 答案: 中心论点:(我们要)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论证思路:首先,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论述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最后,指出怎样

24、克服数字化痴呆症。 20.第 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句子的含义 。 答案: 举例论证。列举数字化痴呆症的种种具体表现来论证“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这 一论点,这些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更有说服力。 21.第 段中画线词语中的 “ 废 ” 字具体指哪几方面内容? 解析: 结合上下文,找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然后代入,确定是否正确 。 答案: ( 1) “ 创造力下降 ” ; ( 2) “ 注意力分散 ” ; ( 3) “ 亲情淡薄 ” 。 2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搬到 “ 绿岸 ” 小镇?作者对

25、此持何态度? 解析: 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主要意思,边读边思考 。 答案: 想戒掉 “ 电子瘾 ” ; 可遇不可求;不是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23.针对 “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 ,本文作者提出了什么建议?联系实际生活,具体谈谈你打算如何避免 “ 数字化痴呆症 ” (至少谈 3 点具体做法)。 解析: 用第一人称来写,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可以用 “ 我认为 ”“ 比如 ” 等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 达 自己的观点。 答案: 本文作者建议 “ 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 ” 来防止 “ 数字化痴呆症 ” 避免“数字化痴呆症”的打算示例:合理安排好上网、看电视的

26、时间,不沉迷;要读纸质书,读经典名著,不读或少读电子书;少上网聊天,多和家人交流,感受亲情的温暖; 多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遇到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而不是上网搜索;学习上遇到难题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不上网查答案;不关注或少关注网络八卦消息 四、作文 24.以下两个作文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 字左右; 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 B、 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不得抄袭。 ( 1)又是一年的春天来到了,春天的景,春天的情,春天里的那些事或那个人,是不是又在拨动你的心弦? 请以“又是一年春来到”为题,写一篇作文。 关键在于审题。 ( 2)星星羡慕太阳的耀眼,太阳欣赏星星的柔和。是的,星光和阳光都能引动诗情。 对此,你有何经历、见闻,或有何看法、感悟,请自拟题目 , 写一篇作文。 解析: 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和话题作文的 写作。 命题作文 的写作范围是宽泛的,可以把这篇作文转化为以“春”为话题的作文的方式进行构思。 话题作文要仔细阅读提示内容,提炼主题,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