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3721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重庆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重庆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重庆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重庆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重庆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重庆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 1.下列书写正确的 一项是( ) A.恍恍惚惚 明暗交替 骷髅 决择 凯旋归来 B.否极泰来 海阔天空 悚然 凝视 泰然自若 C.油光可鉴 妇孺皆知 滥杀 诠释 挺而走险 D.鳞次栉比 恃才放旷 剽悍 赢弱 笔耕不辍 解析: A.抉择 C.铤而走险 D.羸弱 答案: B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是 ( ) ( 1) 因此,科学和 _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 ( 2)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 _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 3) 人生好比一条船,知识才能是船上的设备,而 _则是船上的指南针,有了设备而

2、无指南针,这条生命之船就会偏离方向。 A.艺术 挣脱了 道德修养 B.创造 逃避了 道德品质 C.艺术 逃避了 思想修养 D.创造 挣脱了 思想道德 解析: 本题考查意思相近词语的辨析和运用。可是用排除法,第一个空很容易选出,科学和艺术 智慧和情感,这样就排除了 BD 两项,第二个空,后面是“冲破”“撞开”,所以一定不会是“逃避”。 答案: A 3.“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是对下列哪一古典文学作品的评价: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解析: 蒋大器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称赞 三国演义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答案: B 4.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 是( ) A.楔 子(

3、 xi) 蹉 跎( cu) 掇 拾 ( du) 义愤填 膺 ( yng) B.笑 靥 ( yn) 狡 黠 ( xi) 涔 涔 ( chn) 脍 ( kua)炙人口 C.烦 躁 ( zo) 连 累 ( li) 刽 ( kua)子手 咬文 嚼 字( ju) D.谛 听( d) 埋 怨( mi) 着 手( zho) 病入膏 肓 ( hung) 解析: B.笑 靥 ( y) 涔 ( cn) C.连 累 ( li) 刽 ( gu)子手 咬文 嚼 字( jio) D.埋 怨( mn) 着 手 ( zhu) 答案: A 5.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 有这样一种骤雨:华北平原的雨季,

4、乍暖还寒 ,闷热的天气一下子变冷;半晌,铅云伴随着电闪雷鸣低低地漫上来了,瞬间 暴雨倾盆 。还有这样一种毛毛雨:一连多日雾丝一样氤氲着,它 沾衣欲湿 ,但绝对打不湿泥土;它是吝啬的守财奴,面对饥渴难忍者,永远 无动于衷 。这两种雨,农人都不叫酥畦雨。 A.乍暖还寒 B.暴雨倾盆 C.沾衣欲湿 D.无动于衷 解析: 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温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用在此处不恰当。 答案: A 6.下列 划线 成语使用正确的 一项是( ) A.在这些 有口皆碑 的铁的事实面前 , 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 B.在任何事情面前 , 都不能甘于人后 , 要 一马当先 。 C.辩论会上 , 他能抓住要点

5、, 随机应变 , 击败对手。 D.在这次科学盛会上 , 科学家都滔滔不绝 油嘴滑舌 的表明自己的见解。 解析: 有口皆碑 是褒义词, 比喻人人普遍称赞。一马当先形容领先 、带头; 油嘴滑舌 是贬义词, 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爱耍嘴皮子。 答案: C 7.按照句式仿写句子。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_; _。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字数、结构、修辞、意义等方面要一致。 答案: ( 示例 )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 , 却体现出巍峨 。 8.给下列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东方网 4 月 10 日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出

6、席全国医疗保险工作座谈会时说,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建成, 90%以上的城乡人口有了基本医疗保障。 _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概括能力。本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是中心句。 答案: ( 示例 ) 人保部:基本医疗覆盖九成以上人口 9.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 电 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 _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 _ ,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 21 世纪, _ ,完成购物,已经成

7、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_ _ _ _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理解文段的整体含义,再结合上下句写出缺失的句子。 答案: ( 示例 ) 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这种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 通过在线电子支付完成交易 综合性学习。 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的龙文化,某班要举办一次 “ 龙 ” 知识竞赛。你能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吗? 10.中国人对龙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华夏语言中处处皆是,你能写出两个带 “ 龙 ” 字的成语吗?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识记和积累。 注意不要有错别字。 答案: ( 示例 ) 龙马精神 生龙活虎 叶公好龙 龙行虎步 11.龙有三停九似之说,其 “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

8、兔、项似蛇、腹似蜃 ” 你知道它还有哪个部位像其它的动物吗?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答案: ( 示例 ) 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12.人们还习惯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_就有 “ 卧龙 ” 之称,他 “ 躬耕于南阳,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直到被_三顾而出山,方如飞龙在天成就了一番伟业。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答案: 诸葛亮 刘备 13.今年是农历的龙年,说到 “ 龙 ” 不能不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说起。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也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 是 : 我们祖先用十二种

9、动物两两相对,来寄寓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如第一组老鼠和牛。 老鼠代表智慧 ,牛代表勤奋。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 根据这一理论,你能试着从其余五组动物中任选一组仿照划线句子的意思,说说它们所包涵的寓意吗? 我选 _和 _ _ 解析: 本题考查文段的仿写,仔细阅读划线的句子, 可以知道 是写了其中两种动物的特点,并赋予人类的品性。 答案: ( 示例 ) 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如果光有勇猛,不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光谨慎,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结合在一起。 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光有刚猛,不

10、柔韧,就容易折断;而光柔韧,没有刚猛,就会失去主见。刚猛和柔韧一定要结合在一起; 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 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获。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有能在变通中前进; 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如果一个人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4.古诗文默写填空 。 李

11、清照的醉花阴中表达憔悴之态、精神的虚弱的是“ _, _, _。” 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蒹葭中描写“芦苇一大片长的很茂盛的样子,清晨的露水变成了霜”的是“ _, _。” 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人生自古谁无死, _。(文天祥过零丁洋) 夕阳西下, 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远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的两句 诗是:“ _, _。”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答案: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沉舟侧畔千帆过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会当凌绝顶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断肠人在天涯 山回路

12、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 问 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13、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 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5.翻译下列加点词 /字。 予 尝 求古仁人之心 _ 届庙 堂 之高则忧其民 _ 先 天下之忧而忧 _ 薄 暮冥冥 _ 解析: 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

14、殊用法 。 答案: 曾经 朝廷 在之前 迫近 16.翻译下列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析: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答案: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 二、三 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 四 段是 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15、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 既是慰勉藤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选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应该是第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答案: A 18.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 ?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答案: 悲:去国怀乡 , 忧谗畏讥 。 喜:心旷神怡 , 宠辱偕忘 。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 , 引出下文 ,

16、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 ,引发下文的议论 , 突出文章的主旨 , 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 19.“ 政通人和 , 百废具兴 ” ; “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 。 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 , 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解析: 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 答案不唯一, 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略。 2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 “ 岳阳楼简介 ” ,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

17、性的文字 。 ( 不得少于 30 字 )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简介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如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文学价值等。 答案: ( 示例 ) 岳阳 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安塞腰鼓选段 , 回答 问 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

18、: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 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 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

19、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21.文章一开始写腰鼓表演前的 “ 静 ” ,用哪些景物作衬托?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找出腰鼓表演前的景物描写 : 高粱地、风吹高粱叶子、呆呆的腰鼓 。 答案: 高粱地、风吹高粱叶子、呆呆的腰鼓。 22.“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 一句中 “ 似乎 ” 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语言的分析。首先要回答“不可以”, “似乎”表意好像有猜测的意思,去掉之后,就变成“从来不曾响过” ,过于绝对。 答案: 不可以。“似乎”表意好像有猜测的意思,去掉之后,就变成“从来不曾响过”,太绝对了不符合文意所表达内容,所以

20、不能删 。 23.对下列句子赏析。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句子的赏析,本句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 答案: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 24.结合原文 “ 好一个安塞腰鼓 ” 在文中反复出现 , 从全文看 , 它起什么作用 ?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语句的理解及其作用的分析。反复出现,说明 “ 好一个安塞腰鼓 ” 一句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也强调了 作者热爱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的赞美情怀 。 答案: 从结构上看,“好

21、一个安塞腰鼓”一句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内容上看,“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表达了作者热爱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的赞美情怀 。 25.根据所给句式,模仿句式结构,补充材料空缺内容。 材料: 21 个聋哑人,他们在舞台上尽情挥洒,他们在残缺中追求完美,在无声中激荡生命。他们在娇媚中自强,在寂静中呐喊,在沉默中奋起,他们震撼着全中国!震撼着全世界! _ _ 二十一个聋哑人站成排,手一伸一缩,让人目不暇接。那优美的舞姿犹如孔雀开屏,让人沉醉其中;观的场面犹如 “ 神六 ” 升天,让人激动不已 ; 那整齐的动作犹如电脑合成,让人无法相信;好厉害的聋哑人,好厉害的 “ 千手观音 ” ! 举例句式: 好一个黄土高

22、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的仿写。本题难度较大,既要模仿例句的句式结构,又要和上下文 的意思 衔接上。 答案: ( 示例 ) 好一群聋哑人!好一个千手观音! 使人想起,破土而出的新 芽! 使人想起,凌寒独自开的腊梅! 使人想起,长青不老的松柏! (二)阅读海洋垃圾,回答 问题 。 日本 “3 11”9 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 , 导致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 , 形成了一个长约 111 公里的 “ 垃圾岛 ” 。 研究人员估计 , 这

23、个漂浮在海上的 “ 垃圾岛 ”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 , 3 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其实 , 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 , 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 年 , 美国科学家发现 , 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 “ 太平洋垃圾岛 ” , 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 ,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 , 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 但更可怕的是 , 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 , 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 ,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 , 尝试处理这一

24、问题。 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 , 所以处理海上垃圾的首选办法是焚烧发电 。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发电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 , 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 , 会危及环境和生态 , 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 年 , 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 1 公里长的岩 石长堤 , 并分出了 11 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 , 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 ,以防止泄漏 。 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

25、料 , 比如石棉 , 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 此后 , 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 , 到现在为止 , 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 , 就进行铺沙种草 , 接着继续埋置垃圾 。 如此反复 , 垃圾最高可埋置到 30 米 。 最后在上面栽种植物 , 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 2011 年 4 月 20 日北京日报 , 有删改。作者张田勘) 【相 关链接】 材料一 目前 , 我国垃圾堆存量已达 60 亿吨 , 占用耕地 5 亿平方米 .全国 660 个主要城市中 ,有 200 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 以城市人口 6 亿为例 ,

26、如每人每年产生 440 公斤垃圾 , 年产生垃圾量为 2.64 亿吨 。 材料二 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 90%, 意大利为 74%, 美国为 67%, 法国为 45%, 德国为 46%。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 74%, 日本为 72%, 丹麦为 70%.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 60%, 铁罐头盒回收率为 25%, 玻璃回收率为 20%. 26.文章第 节 , 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 ?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第一段的理解和作用分析,一般第一段的作用是引出话题,激发兴趣。 答案: 引出海洋垃圾的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27.结合上下文 , 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 ( 1) 到现在为

27、止 , 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 “ 太平洋垃圾岛 ” , 其面积 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特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结合句意分析即可。 答案: ( 1)“到现在为止”,限制了时间,准确地说明了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现象只是现在的运行状况,并不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发生。 ( 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介绍了“太平洋垃圾岛”面积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读者对“太平洋垃圾岛”的印象更直观、更清晰。 28.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 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 。 (限 50 字以内) 解析

28、: 本题考查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注意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关键语句,不要整句整篇的写出来。 答案: 建长堤,分单元;抽干海水,排放塑料膜;倾倒并密封垃圾;定 期检测;反复地铺沙种草掩埋垃圾;栽种植物。 29.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 , 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 , 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 示例 ) ( 1)我国城市面临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 2)海洋面临著人类生活垃圾的威胁;( 3)发达国家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术。(任选其二即可) 30.目前人类面临海洋垃圾的威胁,请你写一段宣传稿,号召人们保

29、护地球,保护资源。 解析: 本题考查宣传稿的书写 。 首先,宣传稿要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 , 其次,要懂得如何在写作中体现宣传的基本作用 , 第三,要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 ,第四,注重在规范形式上的创新,尽量避免宣传稿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现象 , 第五,注意语言的专业性和书面化,做到字斟句酌,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 答案: 略。 四、作文。 31.在以下作文中而选其一。 (一)以 “ 留住 ” 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二)阅读下列材料写作: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

30、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 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 “ 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 ” 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 想象 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 “ 石头与山头 ”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解析: 本题考查 全命题作文的写作。 第一个题目范围比较宽泛,只有题目的两个字“留住”,没有任何提示文字,可以是留住快乐时光,留住童年只要能表达出“留住”的含义即可。第二个题目属于材料命题作文。 根据材料中的故事,可知立意为如何看待困难, 要勇于去尝试,去克服困难。建议写成议论文 ,论据要充分,论点要明确,论证思路要清晰。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