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3722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模拟考试试卷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模拟考试试卷语文 一、积累和运用 1.下列词语中 划线 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 晦 ( hu) 遒 劲( qi) 剽 悍( bio) 吹毛求 疵 ( z) B.涟 漪 ( q) 锃 亮( zng) 两 栖 ( q) 断壁残 垣 ( yun) C.亵 渎( xi) 哂 笑( shn) 挑 衅 ( xn) 自怨自 艾 ( y) D.舷 窗( xin) 伫 立( ch) 褴 褛 ( l) 奄 奄 一息( yn) 解析: A 项,剽 pio,疵 c; B 项 ,漪 y, 锃 zng; D 项 ,伫 zh。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A.烦躁 宛娫 鸦雀无声 豁然开朗 B.诀窍 恻隐 味同嚼蜡 莫衷一是 C.恣睢 旁骛 五彩斑澜 通宵达旦 D.肤浅 屏障 目不暇接 迫不急待 解析: A 项,“宛娫” “蜿蜒”。 C 项,“斑澜” “斑斓”。 D 项,“迫不急待” “迫不及待”。 答案 : B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 _这座桥。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 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王东真是 _,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

3、艺术之美表现得 _。 A.推崇 稳固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 B.崇拜 顽固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 C.崇拜 稳固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 D.推崇 顽固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 解析: 理解 词中不同的文字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用反选排除法,“崇拜”是指对人,所以第一句应填“推荐”,排除 B、 C 两项;“稳固”有“稳定不倒”的意思,不符合第一句 语境 ,排除。 答案 : D 4.诗文 填空。 还有各种花的香, _。(朱自清春) 子夏曰:“ 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十二章) _,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 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

4、亮出师表) 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_,_。”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想要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_, _。” 解析: 本题考查 名句名篇 的背诵、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 答案 :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博学而笃志 窈窕淑女 瀚海阑干百丈冰 苟全性命于乱世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5.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 “五四”青年节前夕,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阵阵掌声。最后,经组委会评选,周思宇同学

5、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第处有语病,修改意见: _ 第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 _ 第处成语使用不恰当,修改意见: _ 解析: 第处 ,动词“提高”与宾语“责任意识”搭配不当。 第处 , 书名号主要用于书报杂志、文章篇目名称等,公告、声明、法律、决议、通知等作为一个完整的明称那个出现也可用书名号。双引号的作用有引用、强调、否定、特殊含义、特定称谓。第处 , “虚情假意”感情色彩为贬义,语境中需要的是褒义词“情真意切”。 答案 : “提高”改为“增强” 书名号改为引号 “虚情假意”可改为“情真意切” 6.作家作品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

6、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 而是我的精神在同 你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 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以上这段话出自 _,作者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 _,从选文中能看出主人公 _的性格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作者以及人物性格的识记和分析。 答案 : 简 爱 夏洛蒂 勃朗特 追求精神平等与真爱、坚强独立 二、综合性学习 宝鸡市创“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某学校计划开展以“共创国卫”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7、 7.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拟一条不超过 15 个字的宣传标语。 解析:本题考查 宣传标语 的 拟写 。 注意以下问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 。 答案:( 示例 ) 你我共创卫生城市,让家乡更美! 8.学校决定开展两次活动,请你设计这两次活动的名称。 解析: 解答之前首先要了解 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 种: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 等,任选其中两种即可 。 答案:( 示例 ) 开展以“共创国卫”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 9.学生会招募志愿者去街道捡拾垃圾,你约同学小红一起参加,小红却说:“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捡拾

8、垃圾是环卫工人的事。我才不去呢 !”面对这种情况,你怎样劝说小红。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有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 。 答案:( 示例 )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学习社会知识,同时也要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当志愿者去街道捡拾垃圾,就是对自己爱劳动、有社会责任的一次教育,你还是和我一起去吧。 三、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小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 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

9、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 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 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

10、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 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

11、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 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 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

12、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10.文章第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什么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 。从文段中的“冬日的午后”、“沁骨的凉”、“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等语句, 可以分析出答案 。 答案: 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 11.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解析: 本题考查了 作者情感的 分析 。本文的主题是写母亲,所以文中的情感应该与母亲有关 。 答案: 为母亲付出

13、的艰辛而心疼;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解析: 本题考查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关键点:第一句: “努力”“力量”“手脚”是拟人的修辞。 第二句: 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是比喻的修辞。 答案: ( 1)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 2)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

14、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 13.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最后两段与开头“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相照应;“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 着爱的 旗语 ,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答案: 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 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表达对母亲深深地思念。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小题。 笑,不苦口的良药 梁姗姗 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

15、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 20 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 8 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 20 人中有 14 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 19 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 100 次,对

16、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 1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 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 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

17、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 ,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

18、,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注释】肱: gng,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 颧: qun 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颜面骨。 14.为什么说“笑”是“不苦口的良药”?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解析: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 结合文本内容“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分析概括即可 。 答案: 笑,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

19、身运动,通过微笑能促进人类心理健康。 15.请概括第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试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测试过程: _ 说明顺序: _ 解析: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说明顺序可从 “首先、然后、最后”得出是时间顺序。 答案: 测试过程:首先是让患者观看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然后用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最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测试 。 说明顺 序: 采用了时间顺序 。 16.第段划线句除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以及作用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作用。 答案: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大笑 100 次的锻炼效果”与“划 10

2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作比较,强调了“大笑”的运动效果 。 17.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 约 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约”说明后面的数字是不准确的。 答案: “约”即“大约”,说明这里的“ 80 块肌肉”是一个估计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基因不是恒定不变的,只不过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人体基因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B.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犹如一张一弛的按摩,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21、C.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支气管和胸腔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 D.因为笑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所以微笑就会在脸上绽放。 解析: A 项 以偏概全 ,原文“很多基因”。 C 项 顺序颠倒,原文“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D 项 因果倒置,原文“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 。 答案: B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以下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22、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注释】支:通“肢”。使:假使。惮:怕,畏惧。 19.解释下列语句中 划线 字的意思。 舜 发 于畎亩之中( _) 劳 其筋骨( _)

2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 _) 非 徒 愈病( _)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句子,再理解字词,注意特殊用法。 答案: 起,被任用 使劳累 明白,通晓 只,仅仅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翻译的时候,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 答案: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1.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 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_”,有了这样的 磨练 ,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文作者认

24、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 _”。 解析: 结合题干要求, 阅读文章,理解内容,找到相关的语句 即可。 答案: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使)良医不得尽其术 22.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解析: 结合题干要求, 阅读文章,理解内容,找到相关的语句 分析即可 。 答案: 甲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观点:选拔贤才,收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或“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

25、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3.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_”和“ _”。 解析: 阅读诗歌,理解内容 “心远”指内心远离尘世,“悠然”指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的感受。 答案: 心远 悠然 24.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解析: 阅读诗歌,理解内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四、作文 25.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你任选一题按

26、要求作文。 题一:美在身边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 6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解析: 第一问属于全命题作文,题材立意没有过多限制,只要符合题目内容和写作要求即可。第二问属于材料作文。 阅读 整则材料之后,找出关键句 “ 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 , 完整的表达应该是 : 决定一个人的人生状态的不是人生的目标,而是所选择的达成目标的途径,要选择合适的路。 写作构思时, 需要将“人生状态”具体化,将“选择”和“合适的路”细化,将“人生的目标”明确化。“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 ;选择 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这句话对比感很强,支撑时可以采用正反论证。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