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吉林省实验中学中考模拟化学 一、选择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解析: 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6%,二氧化碳 0.03%,其他其他和杂质 0.03%且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答案 : B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轮胎爆炸 B.灯泡通电发光 C.石油分馏 D.用食醋除水垢 解析: A、轮胎爆炸只是由于压强大造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灯泡通电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石油分馏是
2、根据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 D、用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食醋与碳酸钙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 D正确 。 答案: D 3.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氯化钠 B.氢气 C.石墨 D.铜片 解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答案项 错误 。 B、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答案项 正确 。 C、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答案项 错误 。 D、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 答案项 错误 。 答案: B 4.下列关于 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 O2发生了分解反应 B.可用带
3、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 O2 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 O2,必须用 MnO2作催化剂 D.铁丝在 O2里燃烧,能看到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 O2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项 说法错误 。 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 O2, 答案项 说法错误 。 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 O2,常温下就能分解,不一定用 MnO2作催化剂, 答案项 说法错误 。 D、铁丝在 O2里燃烧,能看到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项 说法正确 。 答案 : D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 ( ) A. 塞紧橡皮塞 B. 称量氢氧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的 pH 解析: 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 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 左物右码 ” 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 D、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
5、不能将 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答案: 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B.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了 “ 乳化作用 ” C.燃烧法能够区分羊毛和涤纶 D.发现煤气泄漏时,应打开排风扇开关通风 解析: A、甲醛有毒,所以不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故 A错误; B、汽油去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而不是乳化,故错误; C、纯毛制品灼烧时有烧焦毛发的气味,故 C正确; D、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煤气泄漏不能打开排风扇,故 D错误 。 答案 : 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碳单质都具有可燃性 B.由一种元素组
6、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D.蔬菜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 解析: A、碳单质具有可燃性,正确;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 C、活性炭不能吸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 D、蔬菜主要提供的是维生素,错误 。 答案: A 8.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C.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解析: A、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盐有可能是沉淀,如氢氧化钡和稀硫酸硫酸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 A说法错误; 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水就属
7、氧化物,故 B 说法正确; C、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故 C说法正确; D、中和反应酸和碱属化合物,生成的盐和水也是化合物,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 D 说法正确 。 答案 : A 9.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 。 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 A.滤纸上有 Ag、 Cu,滤液中有 Zn(NO3)2、 Mg(NO3)2 B.滤纸上有 Ag、 Cu、 Zn,滤液中有 Zn(NO3)2、 Mg(NO3)2 C.滤纸上有 Ag、 Cu,滤液中有 AgNO3、 Zn(NO3)2、 Mg(NO3)2 D.滤纸上有 Ag,滤液
8、中有 AgNO3、 Cu(NO3)2、 Zn(NO3)2、 Mg(NO3)2 解析: 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镁铁铜银,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锌不能与硝酸镁 。 所以: A、当锌粉恰好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时,滤纸上有 Ag、 Cu,滤液中有 Zn(NO3)2、 Mg(NO3)2,故 A正确; B、当锌粉过量时,滤纸上有Ag、 Cu、 Zn,滤液中有 Zn(NO3)2、 Mg(NO3)2,故 B正确; C、当滤纸上有 Cu时,溶液中不可能有 AgNO3,故 C 错误; D、当锌粉不足,
9、只能与部分硝酸银反应时,滤纸上有 Ag,滤液中有 AgNO3、 Cu(NO3)2、 Zn(NO3)2、 Mg(NO3)2,故 D正确 。 答案 : C 10.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 A.要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 CO和 CO2:先将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B.要除去 BaSO4中的 BaCO3:取样,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要区分 NaOH和 Na2CO3两种白色固体:取样,加入足量水,观察 D.要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钠:先加入足量水,然后过滤,蒸发 解析: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用先将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检验混合气
10、体中含有 CO和 CO2,故 A错误; B、 BaCO3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且难溶于水,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B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溶于 水都放热,所以不可用加入足量水,观察温度变化的方法区分 NaOH和 Na2CO3,故 C 错误; D、氯化钙和碳酸钠溶于水后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不能用加入足量水,然后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钠,故 D错误 。 答案 : B 二、非选择题 11.地壳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 解析: 地壳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
11、符号为 O。 答案: O (2)两个铁离子 ; 解析: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铁离子可表示为: 2Fe3+。 答案: 2Fe3+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解析: 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 Ca(OH)2. 答案: Ca(OH)2 1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汞元素属于 (选填 “ 金属 ” 或 “ 非金属 ” )元素,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解析: 金
12、属元素一般都带有 “ 钅 ” 字旁,而汞是唯一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汞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又因为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80。 答案: 金属 80 (2)图二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甲、乙代表两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原子序数大于乙 B.甲和 Cl在同一周期 C.乙和 H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乙甲,故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可知,甲和氯位于同一横行,也就是位于同一周期,故正确;C.根据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乙是氩元素,其最外层有 8个电子,而 He原子的最
13、外层只有 2个电子,故错误。 答案: B 13.水在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存在。 自来水生产中,常用 除去水中的异味; 解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时加入活性炭的目的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答案: 活性炭 (2)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解析: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质量和分子种类,分子间隔变大。 答案: AB (3)通过电解水以及 的实验,均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通电分解水时,正、负极生成的气体质量比是 。 解析: 通过电解水以及氢气燃烧的实验,均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通电分解水时,
14、正、负极生成的气体体积比是 1: 2,质量比是 8: 1。 答案: 氢气燃烧 8: 1 14.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厨房中的用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铁锅 B.保鲜膜 C.纯棉围裙 解析: A、陶瓷蒸锅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项 错误。 B、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答案项 正确。 C、纯棉围裙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 答案项 错误。 答案: B (2)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 。 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15、。 答案: CH4+2O2 CO2+2H2O (3)厨房中油锅着火,可迅速盖上锅盖,其原理是 ; 解析: 厨房中油锅着火,可迅速盖上锅盖,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 答案: 隔绝氧气 (4)煤气中毒是指 气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中毒 。 解析: 煤气中毒是指 CO气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中毒。 答案: CO 15.焊锡是锡的合金,说明一般合金的熔点要比纯金属要 低 ; (1)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其中 发生了氧化反应,若要炼得 5.6t铁,理论上至少需要含杂质 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 t; 解析: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
16、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设:要炼得 5.6t铁,理论上至少需要含杂质 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 x,则: 3CO+Fe2O3 2Fe+3CO2 (1 80%)x 5.6t ( ) x=40t 答案: 3CO+Fe2O3 2Fe+3CO2 40 (2)要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将铝、银分别 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B.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C.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D.将铜分别进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 解析: 在铝、铜、银三种金属中,它们的活动顺序是:铝铜银; A、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17、铝会置换出铜,而银不能,故可行; B、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都不会有反应现象发生,故不能鉴别; C、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反应不能进行,没有现象,故不能鉴别; D、将铜分别进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铜能置换出银,但不能置换出铝,现象不同,能区分,故可行 。 答案: AD 1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实验均涉及到水,其中水仅作为溶剂的是 ; A.配制 0.9%的生理盐水 B.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C.浓硫酸稀释 解析: A、配制 0.9%的生理盐水时,水作为溶剂, B、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水与氧化钙反应,作为氧化物, C、浓硫酸稀释时,水作为溶剂 。 答案: AC
18、 (2)如图为 KNO3和 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溶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不变的条件下,将 40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应采用的方法是 ; 20 时,将 20 克硝酸钾放入 50 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 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 。 解析: 在溶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不变的条件下,将 40 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30g,也就是 20 时 100g水中最多溶解 30g硝酸钾。在 20 时,向 50g水中加入 20g硝酸钾只能溶解 15g就
19、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5g: (50g+15g)=3:1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除去 NaCl固体中少量的 KNO3获得 NaCl固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答案: 降温 3: 13 蒸发结晶 17.(2016吉林校级模拟 )根据下列装置和仪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 D的名称 ; 解析: 仪器 D是水槽 。 答案: 水槽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要制取 8.8g CO2需要 g碳酸钙;若要制取并收集较多的 CO2,应选择的仪器有 A、 F、 C、 (填序号 ); 解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碳酸钙和
20、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 2+H2O+CO2 ;该反应不需加热,要制取较多的气体,则发生装置可选较大的发生容器锥形瓶,因为题目中给出了长颈漏斗,说明用双孔塞,收集气体需要集气瓶,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需要用 J直导管; 设生成 8.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x,则 CaCO3+2HClCaCl 2+H2O+CO2 100 44 x 8.8g x=20g 答案: CaCO3+2HClCaCl 2+H2O+CO2 20 EHJ (3)上述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后要过滤分离出二
21、氧化锰,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 解析: 欲分离反应后混合物中的 MnO2,因是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要用过滤的方法,过滤中要用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因此还缺少漏斗。 答案: 漏斗 18.(2016吉林校级模拟 )某同学按照课本做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 200g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 。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 (1)操作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解析: 操作 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粗盐的溶解 。 答案: 加速粗盐的溶解 (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
22、除 ” 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序号,可重复 )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解析: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称量等操作,所以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 答案: (3)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少,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 A.粗盐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解析: 粗盐倒入水中立即过滤,有没溶解的氯化钠被过滤掉了,所以所得精盐少了;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会导致氯化钠减少,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少;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只能导致质量增多 。 答案: AB 实验二:用正确方法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 200g质量分数
23、为 20%的氯化钠溶液 。 (1)需要称量 NaCl的质量是 g; 解析: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100g7.5%=7.5g 答案: 7.5g (2)某同学在量取水时仰视了,则他的错误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 (选填 “ 偏大 ” 、 “ 偏小 ” 或 “ 不变 ” )。 解析: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偏多,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 偏小 19.(2016吉林校级模拟 )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根据实验一回答: 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解析: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
24、氧化铜蓝色沉淀;据加入酸以后的氢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推测酸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 。 答案: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 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 相同; 解析: 由控制变量法分析,本实验中除了水和稀盐酸的种类不同外,其它各量必须保持相同,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还需控制 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相同。 答案: 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 (3)实验三中,加入 X 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则 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酚酞 B.CuO C.Na2CO3 D.Ba(NO3)2. 解析:
25、A、在碱中加入过量的酸后,溶液显酸性,再加入酚酞后溶液仍为无色,说明碱已经不存在了,进而证明了酸与碱确实发生了反应,故 A符合; B、如果 H2SO4和 NaOH 没有反应,那么加入 CuO后, CuO和 H2SO4反应生成 CuSO4, CuSO4会继续和 NaOH反应生成 Cu(OH)2蓝色絮状沉淀;如果 H2SO4和 NaOH发生了反应,则 CuO 会和过量的 H2SO4反应生成 CuSO4,但由于NaOH已反应掉,则不会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故 B符合; C、 D,由于硫酸是过量的,不管H2SO4和 NaOH有没有发生反应, C都会有气泡产生, D都会有白色沉淀产生,故不符合 。 答案:
26、 AB 20.(2016吉林校级模拟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选用 H2SO4与下表中的四种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实验探究 。 组合序号 组合物质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稀硫酸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 碳酸铵溶液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1)以上实验中,不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 解析: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氯化钠和稀硫酸不会反应,符合题意; 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不符合题意 。 答案: (2)实验结束后,将上述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过滤,取少量无色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27、综合上述反应,以及相关实验现象推断,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包括 ; 解析: 无色滤液加入酚酞后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加入碳酸钠会生成白色沉淀和红色溶液,说明无色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氯化钠不会与硫酸反应,所以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包括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氢氧化钡;离子为 Cl 、 Na+、OH 、 Ba2+ 答案: Cl 、 Na+、 OH 、 Ba2+ (3)下列有关利用实验 (2)中无色滤液的设想中,合理的是 。 A.鉴别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镁溶液:取样,分别滴加少量无色滤液,观察现象 B.制取氯化钠溶液:向无色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处理实验室中含有硫酸的废水:向含有硫酸的废水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滤液 。 解析: A、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 A错误; B、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包括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但是不能除去氢氧化钠,故 B错误; C、氢氧化钠、碳酸钠都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故 C 正确。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