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3752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某地粮食作物一般是一年两熟,在种植一季小麦后可以种植一季玉米或小米。每亩玉米销售所得 1100 元,成本 300 元;每亩小米售价 13 00 元,成本 400 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农户应该 ( ) A.种植小米,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小米产量、稳定粮食价格 B.种植玉米,降低成本压力,调整粮食产量,减小种植风险 C.种植小米,降低机会成本,获取最大效益,增加务农收入 D.种植玉米,降低生产成本,压缩

2、机会成本,发挥最大效益 解析: 解答好本题要求考生必须要明确机会成本的含义,它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通过计算得知种玉米的扣除成本所获得的收益为 800 元,种小米扣除成本所获得的收益为 900 元。于是得知种王米的机会成本为 900 元,种小米的机会成本 800 元。所以农户应该种植小 米,降低机会成本,获取最大效益,获取最大效益,增加务农收入。 答案: C 13. 2016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这就要求 ( ) 让 科技人员成为中高收入群体 落实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制度 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提高劳动者

3、的劳动收入水平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项坚持 共同富裕原则与题意无关,排除。选项中“劳动者”表述过于笼统,而题目中特指的是科研人员,故排除。要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需要让科技人员成为中高收入群体。故项入选。再材料中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要求落实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制度。 答案: A 14. 2016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5%一 7%,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应该 ( ) 实施强经济刺激政策财政减收增支投资需求扩大经济增长 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盈利水 平和发展能力经济增长 调结构淘汰

4、过剩和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升级转型经济增长 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 选项中“财政减收增支投资需求扩大”表述错误。这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选项中“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创新能力增强”表述错误,二者也不存在因果关系。要保持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以及促进企业升级转型等方式使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故本题表述合理入选。本题正确答案 C。 答案: C 15.资源错配、供需失调伴随经济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面对下图所示经济状况,国内企业 应该 ( ) 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

5、力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商品产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 矫正要素配置,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 通过解读漫画得知我国总体供给较足,但是中高端供给明显不足。因此们当前 要进行供给侧的改革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故排除。选项扩大产品的产量表述不明确,应该是扩大中高端的产品的产量而不是低端的产品的产量。面对当前的情况要求相关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本题正确答案 D。 答案: D 16.由发改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汇总、审查形成的市场准人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近日以通知形式印发,并在天津

6、、上海、福建、广东四个省、直辖市试行,并由试行地区及时提出清理、调整建议。其意义在于 ( ) 转变政府职能,尊重市场作用,激活投资潜力 引导人民群众更好地管理经济事务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在试行中发现问题、修订方案、促使完善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转变政府职能。 选项错误,人民群众不能直接管理国家的经济事务,排除。说法错误,政府是行政机构,政府依法行政,党依法执政。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现在草案印发并在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四个省、直辖市试行,在试行中发现问题会及时修订方案,促使其不断完善。同时也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尊

7、重市场作用,激活投资潜力。本题正确答案 C。 答案: C 17.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相关建议,国务院拟定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发往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该草案。由材料可知 ( ) 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是统一的 党的主张通 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国务院对党中央负责,接受党的监督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职权。 说法错误,题目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 说明了全国人大依法行使最高决定权而不是立法权

8、。表述错误,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国务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排除。本题正确答案。本 题正确答案 A。 答案: A 18. 2015 年 12 月 12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合作新时代。全球所有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采取共同应对措施,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曾经无法想象,现在势不可挡。”巴黎协定的达成 ( ) 凸显了应对全球挑战之时坚持多边主义的重要价值 表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是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基础 说明只有摒弃“零和博弈

9、”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说明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表述错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是基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而非利益的一致性。故排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的宗旨,题支中说是 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表述错误。排除。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说明了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共同应对气候问题的重要性,说明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凸显了应对全球挑战之时坚持多边主义的重要价值。本题正确答案 B。 答案: B 19. 2016 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指出:把每年的农历七

10、月初七设立为法定节假日,通过宣传金婚老人、和睦家庭等载体,大力宣扬爱情忠贞、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扭转当前不断被西方文化腐蚀的社会道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民族节日是传统美德的凝结 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和普遍的模仿价值 促进家庭美德建设有利于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 要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反映,是民族共同文化上的认同感体现,但不能说是传统美德的凝结。故排除。表述错误,排除。我国人大代表提出要农历七月初七设立为法定节假日,大力

11、宣扬爱情忠贞、家庭和睦 的传统美德,扭转当前不断被西方文化腐蚀的社会道德说明了促进家庭美德建设有利于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同时要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本题正确答案 D。 答案: D 20.十年苦读即将绽放之际,许多学生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中的哲理激励自己。下列成语能获得相同哲理激励的有 ( ) 绳据木断,水滴石穿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 以小见大,以微知著 铸鼎将成,必足薪炭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 材料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本题中两个选项都反映了这个哲理。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体意

12、思是平安时不忘记危险,存在的时候不忘记灭亡的时刻,不体现量变与质变的问题。以小见大,以微知著意思是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也不体现量变质变的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 C。 答案: C 21.近年来, S 市开展“以虫治虫”实验,仅 2015 年就释放生物天敌 1.282 亿只,使农业病虫害得到了有效遏制。 S 市开展“以虫治 虫”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 ( ) 发挥思维潜能有利于人们在利 用规律中取得积极成效 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能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事物间的固有联系 要通过建立人为事物间的联系以改变自在事物间的联系

13、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 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它能够改造客观世界而不是认识客观世界。选项表述错误。联系的客观性,就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种联系并 不局限于自然界的事物之间,也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之间。 S 市开展“以虫治虫”实验就是利用了事物之间的固有的联系。也告诉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故本题正确答案 B。 答案: B 22.实践证明,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致富,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迁则迁。扶贫要突出针对性和统 筹性是因为 (

14、 ) 只有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握农村扶贫方式的本质 只有通过把握局部,才能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扶贫的发展 只有通过把握其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脱贫致富的正确方法 只有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扶贫方案,才能实现整体脱贫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 选项说法太过于绝对,排除。选项的表述 夸大了部分的作用。故排除。通过题意,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说明了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同时要做到全国一盘棋,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扶贫方案,才能实现整体脱贫,故本题符合题意入选。本题正确答案 D。 答案: D 23.李克强总理在作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时引用了后汉书

15、中“简除烦苛,禁察非法”的句子,来表明今年政府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决心,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政府这样做意在 ( ) 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调整生产方式,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 B. C. D. 解析: 政府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是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 的发展。因此选项正确。通过改革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说么了我国政府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因此正确入选。选项与题意无关。表述调整生产方式与题意无关。故本题正确答案 C。

16、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38.(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学符号“ +”本属一级运算,用来表示 正数或加法;在新常态下,“ +”被某县赋予新的诠释与活力。 材料一 : 在国务院大力推行“互联网十政务服务”的背景下,该县门户网站成为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各政府部门争相在网站公布职责范围、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申诉方式等;各项法规、政策、条例的出台,也都通过网站公布并预留电话、信箱以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网站还成为国家法律、政策的宣传平台,让群众在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同时做到了法定责任必定为。借助“互联网 +”,该县政更通、人更和。 材料二 : 该县为农业大县。他们依托大数据,搜集农村适

17、用项目和科技信息、汇集城乡融资和消费需求,努力促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几年来,初享“互联网十三农” 战略红利的干部群众也深刻感受到了农村宽带建设投入不足、信息基础设施滞后的制约,品尝到了网络的虚拟性和诚信缺失给网购带来的苦果立足新的发展业态,面对潜力和困境,该县干部群众开始在新的起点上思索富民强县之路。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互联网 +”时代下该县群众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2分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该县坚持“互联网 +”战略的意义,并为该县贯彻这一战略提出具体建议。 (14 分 ) 解析: (1)本题考查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8、有序政治参与。本题要求考生结合 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互联网 +”时代下该县群众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公民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等,此外还要坚持一个原则:要有序政治参与。考生作答时还要结合材料进行作答,本题中通过阅读材料还需要解答出政府的宗旨、性质职能,从而支持政府的工作,再需要解答出遇到困难也可以向政府进行求助等。 (2)本题考查经济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一体化。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该县坚持“互联网 +”战略的意义,并为该 县贯彻这一战略提出具体建议。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

19、试题。考生解答好本题要求能够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隐含的答题要点。对本县而言其“互联网 +”战略的意义可以从经济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使农业、农村实现创新发展,推动城乡投资结构和分配方式多元化,促使农村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方面作答。 答案: (1)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了解政府相关部 门的性质和职能,支持政府工作。 遇到困难及时向政府求助,遇到不公正待遇及时向政府投诉。 坚持有序参与的原则,勇于采取合法方式监督政府行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从而改进政府工作。 学法、守法、遵法、护法、用法,贯彻权利与义务统一

20、的原则。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推动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2)意义:促使农民调整经营项目和经济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运用科技技术武装农业,促使农业、农村实现创新发展。 推动城乡投资结构和分配方式多元化,提高居民收入、满足农村资金需求。 促使农村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城乡消费 需求。 汇集城乡融资需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 T 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 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城乡全要素生产率。 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通信企业的主体作用,增加农

21、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 实施科学调控,运用法律、道德、诚信等原则规范电商市场秩序。 39.(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也称汉医,是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 均有总结发展。黄帝内经是我国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是确凿有效可行的。中医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针灸引起国际医学界极大兴趣。清末,国运衰弱、西医涌入,冲击了中医发展。一些学者认为,“老药罐子”煎药还在使用、医疗的主客体及药物已经发生变化、中医跟不

22、上时代科技的发展。中西医之争自此开启,并延续至今。 2015 年,中医药法(草案)提交审议、中医药专家获诺贝尔奖、中捷中医中心成立; 2016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 报告明文要求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中医药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迎来新的曙光。 (1)不能抛弃、废止,而要保留、发展中医药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12 分 ) (2)有人从中医的发展历程得出结论:“中医创新就要突破成规陈说、破除传统方式方法。”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创新意识的具体要求加以说明。( 10 分) (3)面对中西医之争,请就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4 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

23、信。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来分析“不能抛弃、废止,而要保留、发展中医药文化”这个观点。解答评析类问题,基本的方法是“一分为二”,也就是辩证思维。既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其片面性。 答题套路是:“教材原理 +分析 +正确的做法”。同时要注意先不表态,在分析中指出其合理性、片面性。不要使用“这个观点对”、“这个观点错”等绝对化的语言。本题而言其考察的知识点主要为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医药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其保留与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医疗事业发展,促进人类文 明繁荣进步,提高文化软实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 (2)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本题要求考生评析观

24、点“中医创新就要突破成规陈说、破除传统方式方法。”解答评析类问题是要注意先不表态,在分析中指出其合理性、片面性。不要使用“这个观点对”、“这个观点错”等绝对化的语言。解答本题可以从辩证否定观角度作答,明确中医创新要批判、突破、破除不符合时代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具体方法、手段。再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角度作答,明确中医创新要着眼实际变化、实际需要、实际条件进行创新。 (3)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求同存异。本题 要求考生就如何实现中、西医协调发展提出两条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学 生创新

25、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答案: (1)保留、发展中医药文化,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疗实践、促进医疗事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可以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顺应时代科技、医疗实践的变化,对中医药文化批判继承、发展创新。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保留、发展中医药文化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保留、发展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保持我国医药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2)该观点具有片面性。要创新中医就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批判、突破、破除不符合时代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具体方法、手段。中医创新的基本前提是关注医疗主客体、药物、相关科技等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着眼实际变化、实际需要、实际条件进行创新。中医药创新,需要研究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善于提出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敢于在治疗手段、科技运用、药物炮制 等方面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中医药创新不仅需要批判,还应传承中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确凿有效可行成分。 (3)博采众长,促进中西医文化交流互鉴。平等相处,在认同中医文化的同时尊重西医发展。和睦相处,尊重中西医文化差异,理解中西医文化个性特征。包容发展,中西医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