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docx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13767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 75 分) 以下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下图中(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发源地,因此选择的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间的部分,图中只有位于两条河之间,其余都是与海洋有关,因此排除其他选项,选择 B 选项。是地中海和尼罗河交汇处,孕育的是古代埃及文明;是地中海中岛屿密集地区,是希腊文明的发源地;是地中海意大利半岛,孕育的是古代罗马文明。 答案: B 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

2、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 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考古的理解。本题要证明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城,因此就要直接证明宫殿的存在,所以宫殿遗址是最有力的证据,其他的证据都不足以证明是都城。A 选项只能证明此处有人类文明,不能证明是夏朝的都邑; B 选项只能证明此处有人类活动,而且文明也比较成熟,已经出现祭祀,但不能说明是都城,也可能是其他城市; D 选项只能证明此处有家庭,不能证明是宫殿,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 C 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 A. B. C.

3、 D. 解 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册”和“典”是用于记录文献资料的书籍,“殷”有发扬光大的意思。这句话理解是:要想发扬祖先的光辉事迹,就要靠书籍来记录。这应该是古人注重史学研究的一个典范。针对殷商的历史,可知当时的书籍就是龟甲和兽骨,因此选择 C 选项。 A 选项是青铜器,虽然当时有铭文,但是用途不是为了纪念祖先的,而是饮食用具。 B 选项出现时代晚于商朝。 D 选项不是殷商文明的产物。 答案: C 4.公元前 1046 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 A.公元前 10 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 10 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 11 世纪上半叶 D.公元前 1

4、1 世纪下半叶 解析:本题考察商周时期的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牧野之战材料给出的时间是公元前 1046年,按照公元纪年法来看, 1046 年比 1000 要大,还是公元前的计算方式,所以它发生在公元十一世纪; 46 年比 50 小,但因为是公元前,所以是下半叶,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答案: D 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 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农民起义频繁 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 兵的变革 A. B. C. D.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历史间题的能力 .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都是由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这几个方面来诀

5、定 .春秋战国的社会大转型是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材料中已经给出政治和思想上的影响,所以选择经济的原因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是经济原因 ;是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因此选择 D 选项 .是民族间题,讲的是西周的灭亡,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因素 .时间点不对,农民起义是发生在封建王朝的历史现象,不是奴隶制社会的现象,因此排除 . 答案: D 6.读通鉴论曰: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白它讲述的内容,这段话其实是王夫之的封建论中的一部分,意思是

6、关于封建和郡县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是说郡县制度实行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更改,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制,因此选择 B 选项。 答案: B 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 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韩非对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评述,材料中观点的大体意思是: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气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用法治。每一时代的世情事态都不一样,一切政治政策都要以

7、当时的世情事态为出发点。这与法家的主张一致,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发展,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反应,因此 选择进步史观。 B 选项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与材料不符; C 选项强调循环,而材料强调发展进步; D 选项材料中没有出现英雄。 答案: A 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 ( )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如果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这道题很容易就答出来了。这首诗是宋代朱熹的一首诗作,朱熹是宋明理学中程朱 理学的代表

8、人物,因此选择 D选项。如果不知道作者是谁,我们就要从诗句的意义来解释,诗句的后两句能发现含有很强的哲理性,这是宋诗的典型特征,因此受到了宋明理学的影响。 B 选项是道家思想,首先排除; A 选项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表述; C 选项时间错误,是宋代不是汉代,因为汉代还没有绝句。 答案: D 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 放传到菲律宾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材料中给出的时间, 13-14

9、 世纪,这段期间,中国处于宋元时期,排除 C 选项。 13 世纪末给出了马可波罗的经历,说明这件事情发生在这之前,此事件又发生在造纸术传入境外之后,因此可以排除 B 选项。材料中出现了造纸、印刷术、指南针,说明和四大发明有关,因此选择与火药有关的,而且与时间相符合。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答案: A 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中世纪后期,当时基本上西亚地区都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它横跨亚欧非洲,把东西方交往要道

10、直布罗陀海峡牢牢地控制。而且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时,也会提到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B 选项地理位置不满足; A、 C 选项在时间和地理上不符合。 答案: D 11.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 王。他描述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出现了两组词汇:新教、天主教和法律议会、君主。这是典型的与宗教改革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的内容。首先排除德意志,因为

11、在德意志资产阶级革命中没有涉及到国王。提到议会就排除了美国,因为美国没有设立议会。再结合内容,我们知道英国的光荣革命是典型的互相妥协的产物,而法国大革相对彻底,废除了国王,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答案: A 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 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卢梭 D.孟德斯鸠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给出的内容观点主要有理性和法律,这位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是最朴实的法律,这是典型的孟德斯鸠的思想。孟德斯鸠认为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而且他主张“三权分立”,将国家权力分开化,这样

12、更有利于民主,对国家政治更有利。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答案: D 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 下面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分析材料给出的图片,材料中的画作重要的就是凸显人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因此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在文艺复兴之前,绘画艺术大多都是描绘宗教人物的,只有在文艺复兴时期,画作才格外注重对人本身的描绘,所以排除 A, B 选项, D 时期过晚,且强调的是理性,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 C 14.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

13、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市化 D.电气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强调了人们对时间观念的改变: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钟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这说明时间对人们很重要了,人们不用再受到太阳的约束。这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和影响,因此选择A 选项。 B 选项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时间过晚; C 选项城市化与人们是否受到日常时间的影响无关; D 选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时间也相对较晚。

14、答案: A 15.“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此言论应出自( ) A.俾斯麦 B.林肯 C.亚历山大二世 D.明治天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关键词,首先第一个关键词是分裂,说明这个国家正在经历分裂的危机,明治天皇时代的日本和亚历山大二世时代的俄国都没有分类 的危机,所以排出了 C、 D 选项。第二个关键词是奴役和自由,奴隶和自由说明当时民主制度不够完善,存在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俾斯麦时期的德意志当时刚刚统一,还不存在奴隶的问题,排除了 A 选项。因此与这两个关键词有关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本题选择B 选项。 答案: B

15、 16.一个文弱书生最终成为驾驭干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成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和“洋务派之父”。此人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奕 D.左宗棠 解析:本题考察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我们要知道“无湘不成 军”指的是湘军,湘军是由曾国藩创立的,其次我们就是要知道这个人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同治中兴的功臣之一更加确定了这个人就是曾国藩,选择 A 选项, C 选项是中央的代表,不是地方军队的创立者,排除, B、 D 选项不是湘军的创立者,也排除。 答案: A 17.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

16、,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该机构是( ) A.总理衙门 B.同文馆 C.军机处 D.外务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就是找到关键词。首先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外交事务,同文馆是教育机构,不管理外交事务,因此排除 B 选项。另外一个关键词就是现代化项目,外务部是辛丑条约之后出现的名词,是总理衙门演变而来,位于六部之首,不再管理现代化项目。因为材料所给的时间是晚晴,所以排除了军机处。因此本题选择 A选项。 答案: A 18.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吾人倘以

17、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解析:“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主要思想,“体”,即根本的意思。 “ 用 ” ,即具体的措施。 “ 中体西用 ” 就是将西方的器物用于中国,使中国变得强大。它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所以它强调的是器物的进步性,而不是制度上的进步。 A 选项是文化层面; B 选项是器物层面; C 选项是礼教; D 选项是思想文化,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答案: B l9.当某条约的 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

18、下主 ! ”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 ! ”该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 解答本题关键就是理解光绪帝所说的这句话 , “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肤何以为天下主之” 。 中国近代台湾离开祖国的环抱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之后,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从此台湾脱离祖国的环抱,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才回到祖国的环抱,因此 本题选择 D 选项 。 答案: D 20.下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它应该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天演论 C.梁启超的瓜分危言 D.孙中山的建国

19、方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我们要明确材料中给出了三种权力的归属问题,把中国的这三项权力被哪些国家瓜分写的直截了当,因此很明显是梁启超的瓜分危言,选择 C 选项。海国图志是介绍外国的文化和制度的一本书,是由古文写成,因此排除 A选项;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的一本书,不涉及到权力的瓜分,排除 B 选项;D 选项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对革命之后的政府的规划,都是政治上的安排,不是分析国内外形式和权力划分的,因此也排除。 答案: C 21.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 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

20、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矩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叙述了张謇对自己一生办厂经历的感触,张謇 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对自己办厂经历感觉到非常艰辛不易。结合时代背景,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来自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A 选项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B选项与当时的历史情况不相符,当时的中国劳动力十分廉价; C 选项是主观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答案: D 22.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

21、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解答本题中关键找到关键词,本题的关键词是胡适和陈独秀。这两个人的文章使得毛泽东不再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就是说毛泽东抛弃了原有的立宪派的思想 .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故排除 A 选项 .胡适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站点就是新青年,因此选择 B 选项。民报是革命派的刊物,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 答案: B 23.下 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总

22、收入的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改订新约运动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民族经济发展 D.北伐战争爆发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图表问题的能力。图表中显示的是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变化。在近代最早期是无关税自主权的,也就是说关税基本上为零,这是由于南京条约中规定了协定关税这一条。材料中显示,在 1913 年之后关税逐渐增多,也就是说曾经的不平等条约得到了一定的修改,因此是改订新约运动的结果。本题选择 A 选项。 C、 D 选项都不能成为这种现象的原因,因为这是政治和外交问题, B 选项不合适,因为南京国民政府刚刚成立,还没有能力和外国来协商。 答案: A 24.“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

23、竞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写于( ) A.19 世纪中期 B.19 世纪末期 C.20 世纪初期 D.20 世纪中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中给出的是中国近代的复辟帝制运动。根据文中作者的描述,可知道作者是反对复辟帝制的。复辟帝制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有代表性的是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它们发生的时间是 1911-1920年这个时间段,因此这段文字写于 20 世纪初期,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 C 25.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

24、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文中情景发生于( ) A.淮海战役胜利后 B.辽沈战役胜利后 C.渡江战役胜利后 D.平津战役胜利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 题目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就是“解放”,再根据选项 , 我们明确这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幕,解诀 问 题的关键就是到底是哪场战役 。问 题的突破口就是“王府百货 ”, “王府百货”就是现在北京市的王府 井 大街,因此是北京城的一景,因此可以确定是平津战役,本题选择 D 选项 。 答案: D 2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 A.辛亥革命胜利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历史事件在教材中明确讲过,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主力军,这是一种定性的表述,没有其他的历史事件能够代替,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 C 27.2016 年 4 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26、解答本题关键就是找准关键词。本题的关键词就是安徽和改革,因此强调的是安徽对改革开放的贡献,对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安徽,最重要的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根据“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这一叙述,更加确定就是 B 选项。 A选项经济特区与安徽无关; C、 D 选项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事情。 答案: B 28.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三次建交高潮中 , 第三次是发生在 1979年。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1979 年

27、所取得的最重要得外交大事就是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引发了西方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B 选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20 世纪 50 年代); C 选项是 20 世纪末的事情; D 选项发生在 1972 年。 答案: A 29.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1948 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 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 B.上海已经 沦陷为“孤岛” 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 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材料给出的时 间 是 1948 年,当时的美

28、元和黄金之间是直接挂钩的。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1945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布雷顿 森林体系下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规定了美国和黄金是直接挂钩的,因此材料犯了基本的历史错误,本题选择 C 选项 。 A、 B 选项与美元和黄金关系无关 ; D 选项不是规定的美元和黄金的关系。 答案: C 30.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 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C.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D.第二次世界

29、大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投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明确题目中说明要求每一部都是前一部的小事件,是后一部的大事件。 B 选项错在十月革命不是直接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C 选项错在后两项不是包含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D 选项后面两项不是包含关系,没有直接联系;A 选项每一环节都是上一环节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答案: A 以下每小题题 3 分,共 15 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分别为 0、 1、 1、 3 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 A.撰修宗旨 B.语言风格 C.求真求实

30、 D.编纂体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解答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问题中“根本”这个词。我们在讨论根本的不同点往往会出现在性质不同或者目的不同上。司马迁自己说过:“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此史记的编纂是个人和家庭的事业;资治通鉴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作者是为了警醒皇帝而编纂的这本书,这是根本的区别。此外在编纂体例上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语言风格也有差异,但在真实性上两者没有差异。 答案: A 项 3 分, B、 D 项 1 分, C 项 0 分 32.根据下面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 A.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B.德意志帝国是君主

31、立宪的联邦国家 C.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 D.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 对于德意志帝国,我们最应该明确的就是“不彻底”,这种不彻底表现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君主立宪制政体 。 正是由于这样的政体才会导致诸如君主权力过大,议会不起作用一系列间题,所以 B 选项最具有概括性 。 此外材料还提到了选举方式 和普鲁士地位的间题,选项的说法都没有间题,但都是具体的细节 。 A 选项是错误的,因为德意志刚刚进行过王朝战争,所以不是松散的联盟 。 答案: B 项 3 分, C、 D 项 1 分, A 项 0 分 33.“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

32、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说明慈禧太后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变法的,但是她要求“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也就是说制度上不能改变,因为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因此 A 选项最准确; B 选项没有反映出条件; C 选项不满足材料含义; D 选项错误,材料不是

33、针对洋务运动,只是用洋务运动来举例。 答案: A 项 3 分, B、 C 项 1 分, D 项 0 分 34.1912 年 12 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 )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 B.女性载辛亥革命中做出了贡献 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 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 材料中很明显是在强调女权的 问 题,是借着“女士大骂

34、参议员”这一话题来 说明女性意识在提高 .但是这种女性意识的提高是受到很多传统观念限制 的,因此在追求女性平等的道路上十分艰辛, A 选项最准确 。 C 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中说“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 。 因此女性的态度是有条件的接受,不是完全反对 。 答案: D 项 3 分, A、 B 项 1 分, C 项 0 分 35.下面漫画表达的主旨应是( ) A.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勃勃,妄图控制中国 B.英美等国态度暖昧,按兵不动 C.中国奋起反抗,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沿 D.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是一幅漫画,首先我们要看到时

35、间是在 1937 年 10 月,这个时期中国刚刚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与法西斯顽强斗争的一幕, C 选项最恰当。漫画中旁边的人表示的就是英美等国,因此也反映出当时英美的暧昧态度,但这不是材料主体; A 选项虽然没有错误,但是不能反映出中国的态度; D选项根本没抓住材料的要旨,是错误的一项。 答案: C 项 3 分, A、 B 项 1 分, D 项 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75 分) 36.罗马法 (12 分 ) 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 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 ? 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36、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 1】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 2】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 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 3】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 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

37、切的人都是平等的”。【 4】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 (4 分 )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 ? 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 (4 分 )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4 分 ) 解析: (1)我们一般将材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十二铜表法和小普林尼关于释

38、放奴隶的书信三封都是在当时编纂出来的,是一手史料。罗马法词典和古代罗马史都是后人整理的是二手史料。 (2)本题考查的是对陈述和评价的区分。所谓的陈述就是叙述历史事实,往往引自历史材料,考古事实,没有任何的个人态度和观点蕴含其中;所谓的评价,就是结合历史事实给出评价者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往往具有主观意味。材料中、 是对法律条文的一种直接引述,没有任何的个人态度和观点。、是根据 、 做出的分析,得到的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回答这个间题,我们首先要将眼光放在教材上,联系罗马社会的社会背景,分析各个因素对这一事件的影响 .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社会角度和思想文化角度来分析 .

39、在这些角度分析过后 ,我们要进行筛选,找出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罗马历史中重要的就是法律,所以一定要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 答案: (1)一手史料: 2、 3;二手史料: 1、 4 (2)陈述:、;评价:、 (3)从社会层面来说,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大量战俘沦为罗马奴隶,奴隶在人口中的比例剧增,引发了释奴的现实需求;从法学层面来说,作为罗马法学思想基础的自然法思想,肯定包括奴隶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为释放奴隶提供了理论依据。 37.中华民族 (14 分 ) 中华文明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运用所 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角度叙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40、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必过于紧张,回答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联系历史事件,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回答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抓住一个关键性的核心,把核心观点先摆出来,再围绕核心来一步一步的论述。结合所学知识给出自己的材料,在展示材料的时候可以按照历史的顺时顺序一步一步的进行概括,注意“多元一体”的体现,可以从头到尾的梳理,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遗漏,也可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答案:史实: 水平 1:能围 绕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在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实现的。在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中原是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秦汉时期,通过开边移民

41、、开通两域,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汉民族开始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推行改革,汉族与少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隋唐时期,推行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交往,成就了文化的繁荣与恢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宋辽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冲突中融合。蒙元时期,疆域扩大,行省制的创置、宣政院 及澎湖巡检司的设立,使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被置于重要的统一管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明清时期,设伊犁将军、驻臧大臣等,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总之,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文明区域不断扩大,民族联系

42、不断加强,多元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水平 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其他答案。 组织: 水平 l:叙述育逻辑、时序感强 水平 2:叙述较连贯、时序感较强 水平 3:语句通顺 其他答案。 38.租界见闻 (11 分 ) 1886 年 8 月 7 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上海租界作了如下描述: 租界之内,三国 (指英、美、法 )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美国和英国的租界联合起来,成立了类似于市政府的工部局,还有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法租界则有法国人建立的公董局。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市政管理像上海这样运转良好。 上海警队 (巡捕房 )的组织相当完善,警力充足

43、。警官包括欧洲人、印度人和清国人。欧洲人穿着规范的伦敦制服,印度人的警服介于伦敦和印度服装之间,而清国人的警服几乎与他们的传统服装没有区别。 我们对一个城市还能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 ? 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有清洁 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了良好的保护,人们没有失窃和失火之苦,居民们可以在路况极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 问题: (1)根据材料,该文作者对上海租界有哪些印象 ? (3 分 ) (2)你如何看待该文作者对上海租界的描述 ? ( 8 分 )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本题的关键就是概括出材料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提炼的语言要精炼,抓住要领。材料第一段讲述的是

44、作者对上海租界政治权利的认识,第二段讲述的是对上海租界警队的看法,第三段是对上海租借的公共设施的描述。围绕这三个方面来概括和分析即可。最后要 表明 作者对待上海租界的整体态度 .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评价 。 材料中是作者对上海租界的一种描述,字里行间透漏出作者的态度,但是本题关键就是要发表出自己的态度,因此我们的态度要足够鲜明,可以合作者一致,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 在表述态度的时候也可以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根据政治、警队和公共设施来分析 。 此外在论述自己的态度时要充分地结合材料,做到言之有物 。对材料的理解要充分,一分为二的看待租界这一问题,不能一棒子打死 。 答案: (1)租

45、界内行政管理自成一体;租界警队组织完善;拥有比较完善的公共管理设施。 (2)作者对上海租界的描述有其符合事实的一面。在西方人的管理下,租界内出现了近代城市供水网络、公共照明系统以及公共道路系统,治安保障机制比较完备,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但是由于作者外国人的身份,他对租界的市政管理大加赞美,却忽视了以工部局为代表的“独立的行政权力”,是脱离中国政府行政管理和法律管辖的殖民政权,对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侵害。租界内的公共管理系统虽然完善,但主要是为了保障外国人生活的安全与与舒适。这些都表明租界乃“国中之国”的事实。 39.“全球化” (13 分 )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关乎人类的

46、共同利益。对此,人们的看法不一。观察下列漫画并回答问题: 问题: (1)你认为漫画作者对全球化持何种态度 ? (2 分 ) (2)你是否认同作者的看法 ? (11 分 )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是一幅漫画,这幅漫画表现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感到的一种危机,图片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球仪的支架;另一部分是地球仪主体 。 这实际上暗示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比较薄弱 (地球仪支架 ),发达国家则比较强大 ( 地球仪主体 ),因此作者表现出 低迷 清 绪是一种悲观的, 消极 的态度 。 (2)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 问 题,关于对待全球化的态度

47、,我们既可以回答肯定,也可以回答否定,也可以把两者态度结合来谈 。 但是不管什么态度都要有充分的证据来论证你的观点 。首先做到自己的观点鲜明,其次就是把自己的论证材料做到充实和精准 。 回答肯定就要从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优势来谈,回答否定就要从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来谈,双重结合就要权衡利弊,分析双刃剑的优劣 。 答案: (1)批判 、 悲观 (2) 我认为全球化使一把双刃 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射界经济的融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区域一体化为全球化提供了范例。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协调机制,有利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构建;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促进其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全球化的实质使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