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3818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 九年级 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8 题,共 150 分,共 10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我国古代的士人阶层,或置产、或传学、或立德、或垂训,为“使子弟佳”大费苦心,诉诸文字,便形成了丰厚的“家训”遗产。 最早成系统的“家训”之作,当推东汉著名学者班昭的女诫。该书提出了妇女的“四行”,即德、言、容、功,并解释说:“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

2、,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 是谓妇功。”这就是后世备受批判的“四德”了。其实平心而论,这“四德”在它的时代背景,并不显得苛刻;甚至大部分仍然切合当今社会对女性的一般期待,比动辄以“女汉子” “吃货”自居的怪风,不知雅正多少。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女性不妨看看女诫,择其善者而从之。须知女性对家风的养成,作用恐怕要大于男性。 颜氏家训一般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家训”著作,作者颜之推。内容分为子弟教育

3、、家庭关系、道德修养、为人处世、讨论学问等方方面面。其论教子:“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 ,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谈学习经验,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他举自己的例子:“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总之,谆谆善诱,论理通达,常举所知所见之事以为例证,足见其用心之敦厚,我们学其事理,更可学其敦厚。 了凡四训在“家训”类著作中知名度最高,充满了正能量。其作者袁黄,号了凡,幼逢异人,算定某

4、年应某试、得第几、任何官、某岁寿终、竟 无子嗣,因为一一效验,所以便安分守己,不多贪求。一日拜访云谷禅师,云谷笑其只是个“凡夫”,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又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从此之后,了凡行善积德,终于 赢得了升官、延寿、得子等等诸多福报。佛教的因果观于世道人心的警戒与鼓励作用,不知世间何物可以比拟。即退一步不讲因果,了凡先生信命而不为命 数所限、勇猛精进的精神,真足以振奋精神。“从前种种

5、,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真足以开拓万古心胸!这最后一段话,真能荡人心魄,使人勇猛精进! 时至今日,“家训”“家教”“家风”的缺失,造成某些年轻人无所敬畏,没有规矩。其实,个人性格、行为习惯、思维模式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之下,我们倡导“家训”“家风”“家教”,绝不是提倡以“家庭” “伦理”的“道义责任”,去侵犯公民的权利,去绑架家庭成员的生活,而是要告诫民众:我们迫切需要的德性、教养、规矩,的 确要以家庭为最重要的养成之所!这也是读“家训”、立“家教”、养“家风”的主旨所在! (摘编自池玉玺谈谈我国的几本重要“家训”) 1.下列关

6、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我国古代的士人阶层,为“使子弟佳”付出种种努力,可谓大费苦心,训诫诉诸文字,便形成了丰厚的“家训”遗产。 B.“妇德”并不强求才明绝异,而是重在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妇功,也不苛求工巧过人,而是强调专心纺绩,洁齐酒食。 C.其实平心而论,“四德”不仅在它的时代背景下,并不显得苛刻,而且大部分仍然切合当今社会人们对他人的一般期待。 D.妇女解放不代表妇女放纵,动辄以“女汉子”“吃货”自居的做派,与备受批判的“四德”比起来,实在有失雅正。 解析: 以偏概全。“四德”大部分内容仍然切合当今社会对女性的一般期待。 答案: C

7、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 分) A.父母对子女该禁止的就要禁止,该诃责就要诃责,否则子女将养成骄纵的坏习惯,及至长大,他们的德行也就败坏了。 B.颜之推常举所知所见之事以为例证,在子弟 教育、家庭关系、道德修养、为人处世、讨论学问等方方面面,体现敦厚的事理。 C.云谷禅师告诉了凡:只有凡人才有“数”,极善之人与极恶之人,“数”皆拘他不定。这是想激励了凡做极善之人,改变命数。 D.“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一段话闪耀古今,无论何时读起来,都能荡人心魄,使人勇猛精进。 解析: 曲解原意。谆谆善诱,论理通达,常举所知所见之事以为例证,足见其

8、用心之敦厚,我们学其事理,更可学其敦厚。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女性对家风的养成,作用恐怕要大于男性,所以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女性看看女诫,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很有必要的。 B.颜氏家训中出现灵光殿赋的记述,了凡先生受到云谷禅师的点化,这都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佛教的因果观于世道人心有重要的警戒与鼓励作用。 C.时至今日,一些败坏社会风气的“官二代”“富二代”着实让人痛心,这与 “家训”“家教”“家风”的缺失不无关系。 D.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之下,我们重读经典家训,是为了告诫民众:我们迫切需要的德性、教养、规矩,的确要以家庭为最重要的养成之

9、所! 解析: 强加因果。颜之 推只是举自己幼时诵灵光殿赋为例,这不能表明“佛教的因果观于世道人心有重要的警戒与鼓励作用”,灵光殿赋也与佛教无关。 答案: B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文明初,举进士。 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 山陵 。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 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太学 ,即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 养 三老 、

10、 五更 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 , 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又言:“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 后召见,赐笔札中书省,令条上利害。子昂对三事。其一言:昔尧舜不下席而化天下,盖黜陟幽明。陛下知难得人,则不如少出使。其二言:国家兴衰,在县令也。今吏部调县令如补一尉,但计资考,不求贤良。故庸人皆任县令,教化之陵迟,顾不甚哉!其三言:宜脩文德,去刑罚,劝农桑,以息疲民。 蛮夷 知中国 有圣王,必累译至矣。 于时,吐蕃、九姓叛。子昂上疏曰:“盗兴则安北不全,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未可量。此国家大机

11、,不可失也。”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后复召见,使论为政之要,适时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子昂乃奏八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贤,四去疑,五招谏,六劝赏,七息兵,八安宗子。俄迁右卫胄曹参军。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 圣历初,以父老, 表 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 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 ”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所论著,当世以为法。大历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旌德碑于梓州,而学堂至今犹存。 (节

12、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改动)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子昂貌柔 /野少威仪 /而占对慷慨 /擢麟台 /正字拱初 /诏问群臣 /调元气当以何道 /子昂因是劝 /后兴明堂 /大学 / B.子昂貌柔野 /少威仪 /而占对慷慨 /擢麟台正字 /拱初 /诏问群臣 /调元气当以何道 /子昂因是劝 /后兴明堂大学 / C.子昂 貌柔 /野少威仪 /而占对慷慨 /擢麟台 /正字拱初 /诏问群臣 /调元气当以何道 /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 D.子昂貌柔野 /少威仪 /而占对慷慨 /擢麟台正字 /拱初 /诏问群臣 /调元气当以何道 /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 /大学

13、 / 解析: 古文断句要点:考查的实质是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断句只是考查的一种切入方式。备考中,要以解读文本为主,断句标志为辅,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试中,在致力于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注意断句标志。 答案: D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山”“陵”都具有“高大、雄伟、永久”之义,君主之墓被喻为“山陵”,天子去世被称为“山陵崩”。而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 B.“三老五更”,为乡官之名,由年老致仕而有经验之乡间耆老担任,掌管教化,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皇帝向三老五更示敬时,行跪拜之礼。 C.“蛮夷”是我国古代对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泛

14、称,包括南蛮和东夷;近代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的“夷”则是指西洋人。 D.“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出师表、陈情表都是这种文体;“表”还可做动词,是“以表上奏”的意思。 解析: 应为:大夫去世曰“卒”,士人去世曰“不禄” 答案: 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项是 ( ) ( 3 分) A.陈子昂生性耿介,直言敢谏。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后执掌朝政,将迁梓宫归葬长安。子昂闻后,上书极力陈说洛阳可建山陵,武后看后,叹其才,授予他官职。 B.陈子昂心怀苍生,体恤百姓。提出少派使臣劳乏百姓、多派贤良担任县令、让百姓休养生息。武后也多次召见他 询问

15、政事,言辞详尽急切,最终总是付诸实践。 C.陈子昂对天下有忧患意识,对边防颇有远见。他提出必须保全安北府,否则其日后成为边患,灾祸不堪设想。后来吐蕃果然入侵,成为后世最严重的边患。 D.陈子昂引领初唐一代文风。他提倡文辞质朴、内容充实的风雅正道,其论著成为时人创作的法则,后人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立旌德碑、建学堂纪念他。 解析: “最终总是付诸实践”错,原文为“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 答案: B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 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 2) 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自筮

16、,卦成,惊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注意关键字 “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淫”(滥,过度的)“干戈”(战争)“察”(考察举荐)“薄”(认为少)“见”(被)“筮”(占卜)“殆”(大概) 的翻译。 参考译文 :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 ( 睿宗李旦 ) 文明元年 ( 684) 考取进士。 这时高宗李治在东都洛阳逝世,朝廷打算把灵柩迁回长安,当时,关中饥荒,陈子昂极力陈述东都洛阳风景优美,也可以建造陵墓。则天皇后认为他是杰出人才,在金华殿召见了他。陈子昂外貌温顺质朴,仪容威严不足,但对答交谈情绪激昂,被提升为麟台正字。武则天垂拱初年,下诏

17、书咨询朝臣们 : “该用什么办法调养国家元气?”陈子昂乘机建议武后兴办明堂、太学,当即进言说:“我惟愿陛下为大唐扩大万代的基业,在京城南郊选择一个地方,修建明堂。孟春时节,陛下亲自举行耕田、养蚕礼仪来鼓励农桑,奉养三老五更来教导(百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明察案件 、谨慎判处来制止滥用刑罚,整治礼乐教化来停止战争,考察举荐忠孝廉洁之士来清除贪官污吏。”他还进言说:“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教化活动,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奏音乐(感化人心),乐教必然崩毁,怎能治理国家却不重视礼乐呢?希望让贵族子弟回归太学学习,这是国家大事,不能废止。” 则天皇后召见了他,下手谕给中书省,要他逐条陈述朝政的利害得失。陈子

18、昂写了三条对策。第一条说:古代唐尧、虞舜不离坐位却教化天下,因为能够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陛下感到难得物色到这样的人,倒不如少派人出去。第二条说:国家兴盛衰落,关键 就在县令。如今吏部调任县令如同补派一个县尉,只考虑资历年纪,不讲究贤德才干。所以庸人都当县令,教化衰落,能不严重吗!第三条说:应当兴礼乐教化,取消刑罚,鼓励农业生产,让疲惫的百姓休养生息。外族知道中国有圣明的君主,必然一再恳请来华朝拜了。 就在这时,吐蕃、九姓铁勒叛乱。陈子昂呈递奏疏说:“盗贼兴起,安北府就不能保全,甘州、凉州以北,动荡不定容易攻占,其后成为边境祸患,灾祸不堪设想。这是国家的关键大事,(处理上)不能失误。

19、”那以后,吐蕃果然入侵,始终成为后世最严重的边境祸患。则天皇后又召见他,要他论述主持朝政 的要领,(批评)不恰当的时政,不要引经据典,大发空洞议论。陈子昂于是禀奏了八个问题:一是废弃刑罚,二是民可任官,三是任用贤才,四是去掉猜忌,五是征求批评,六是鼓励奖赏,七是停止征伐,八是安置皇族子弟。不久迁任右卫胄曹参军。虽然(武后)多次召见陈子昂咨询朝廷政务,(陈子昂)言词详尽急切,只不过最后都是说了就放下。 武则天圣历初年,由于父亲年事已高,陈子昂上表请求辞官回家侍候,诏令戴职供养。父亲去世,他在坟墓旁边修建户室(守孝),常常放声痛哭,听到的人也为他落泪。县令段简贪婪凶残,听说他家富裕,要残害他,家属

20、送 给段简二十万缗钱。段简认为财物太少,把陈子昂抓去关进了监狱。陈子昂被捕时,自己占卜,卦象占出后,惊骇地说:“天意不肯保佑,我大概要死了!”果然死在监狱,终年四十三岁。 初唐时期,诗文继承南北朝时徐陵、庾信(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的风格,全国宗奉提倡,至陈子昂才提倡(文辞质朴内容充实)的风雅正道。陈子昂的论著,时人作为法则。代宗大历年间,东川节度使李叔明在梓州为他树立旌德碑,碑旁的那所学校至今还在。 答案: 奉养三老五更来教导(百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明察案件、谨慎判处来制止滥用刑罚, ( 1) 整治礼乐教化来停止战争 ,考察举荐忠孝廉洁之士来清除贪官污吏。 ( 2) 段简认为财物太少,把陈子

21、昂抓去关进了监狱。陈子昂被捕时,自己占卜,卦象占出后,惊骇地说:“天意不肯保佑,我大概要死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 9 题。 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陈 亮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注】“木樨”为桂花的一种 , 逢秋开放,花小香浓。陈亮( 1143 年 1194 年):一生力主抗金,竭忧于国事。此词或作于孝宗淳熙六年 (

22、1179) 秋。陈去看望曾任礼部郎官的吕祖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到夜半。吕说:不要以为当世不能用您。并对陈亮表示支持。陈很快慰。三十六宫:这里借指人间。芙蓉:暗指杜甫“芙蓉小苑入边愁”之句。 8.下阕“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一句是如何表 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5 分) 解析: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步骤为: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用“芙蓉”语典表达边愁:秋芙蓉盛开,未尝不美,但一想起含有边关烽火之忧的“芙蓉小苑入边愁”,只能是顿添愁思了。用“东篱黄菊”典故反衬作者积极用世的热忱:黄菊只能助人凄凉,暗指渊

23、明遗世高蹈不足取法;而桂子可 “唤回春意”,表达了作者积极用世的热忱。 9.此词处处摹花之魂,又处处见作者风骨,你从词中读出了哪些崇高之美?请结合写桂花 之处简要分析。(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诗词的鉴赏分析能力。 答案: 积极用世的热忱:桂花来自月宫,但“不辞”散落人间,而且愿“三十六宫都足”,可见作者积极用世的热忱。清高自尊,但不矜不伐:词人担心因自视之高,惹得 “群花自嫌凡俗”,表达了自尊且敬人的高尚人格;感国事艰危,欲力挽狂澜的悲壮:时已晚秋,但作者不愿自甘幽独,仍想唤回已去的春意,把温暖重新撒向人间。决不随波逐流,只能高躅独步的幽愤:“入时太浅”,开在深秋;“背时太远”,

24、难以入俗流,只能爱踵先贤之高迹。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 1) 离骚中 “ _, _”两句塑造了一个衣饰鲜艳多彩,散发芳草香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以此来表明自己高洁美好的品格。 ( 2) 琵琶行中琵琶女一曲终了,“ _, _”二句从侧面写出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其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 3) 孔子提出“ _ , _。”这表明,无论交往的对象是否贤明,君子都会从对方身上得到有益于自身修养 的启示。 解析: 本题是对名篇名句的考查。 答案: ( 1)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 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5、 (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 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 1) ( 4) 题。( 25 分) 农民贵族 周海亮 为成为贵族,他付出了多年时间的努力。现在,他终于有资格瞧不起他身边的土豪了。 他认为他们仅仅是土豪,而他才是真正的贵族。虽然贵族不是隐士,但贵族绝不可以天天混迹在令人讨厌的嘈杂的市井。而他,终于在静谧的大山里,有了一处他曾经梦寐

26、以求的独属于他的宅院。 宅院并不豪华,这正是他所追求的原生态风格。每年他都会抽出几个月的时间,来到这个山野宅院,享受他世外桃源般的贵族生活。 那天,他躺在门口的藤椅里喝茶,邂逅一个进山砍柴的老农。他将老农请进来参观他的宅院,他给老农倒茶,上水果,并与老农闲聊。 你怎么会住在这里?老农 问他,看你的模样应该是有钱人吧?但是这里,兔子都不屙屎 我来这里是想享受真正安静的贵族生活。他说,您看看我的房子,是不是很棒? 老农四下看看。凑和吧。 怎么是凑和呢?他说,这房子是用石头和木头建造起来的,墙是土坯墙,我连砖都没有用。知道为什么不用砖吗?用砖,就失去了原始和粗犷的味道 这不稀罕。老农撇撇嘴,说,俺们

27、那个村子,家家都是这样的房子。 光房子还不行。他说,您看看院子里的这些花草,都是我从附近的山上移栽过来的。 这更不稀罕了。老农说,俺们村里遍地都是这些花草,想避都避不开,看得俺们烦。 您再尝尝这些水果。他说,全都是从附近收来的。绝对纯绿色无公害 那你认为俺们吃的水果都是污染过的?老农说,老实跟你说,俺种了一辈子地,从来就不知道化肥是怎么回事 我现在天天粗茶淡饭。他说,大饼子,小米粥,野菜,山上的绿茶我一口酒都不喝 俺也是啊。老农说。 我现在不用电话,不用电脑,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他说。 俺也是啊。老农说。 我现在基本与世隔绝。他说,除了每天去我自己开的那块地里浇浇水,拔拔草,回来就是喝茶,睡觉

28、,晒太阳 俺也是啊!老农说。 咱俩不一样的。他有点急了,虽然咱俩吃着同样的饭,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我是贵族,您不是。 俺看差不多 肯定不一样。他说,我现在无欲无求,吃得饱,睡得香,就算天塌下来,也不关我的事情 那你认为俺还指望发大财?还是想再娶房老婆?老农说,俺和俺们村里的人每天都过着你说的这种生活,咱们都是一样的 绝对不一样!他真的急了,咱们怎么能一样呢?你生在乡下,长在乡下,你的职业就是农民,你做这些事太正常。而我呢?我是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才熬到了现在这种生活状态。什么状态?贵族的状态!现在,我有钱做这些事,有时间做这些事 ,有资格做这些事种花,种菜,劈菜,喂马,住木屋,吃绿色食品,呼吸富含

29、负离子的新鲜空气,这不是贵族的生活是什么?你知道我是怎么熬到这一步的吗?先玩命地赚钱,再玩命地健身,最后玩命地让自己厌倦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以及虚伪的交际 你这么说,俺总算弄明白了。老农笑笑说,咱俩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是玩命才成了贵族,俺一生下来就是贵族。 (选自小小说选刊 2015 年第 5 期,有改动) (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小说集中叙述了自认为“贵族”的 “他”的一系列外在表现,而完全隐匿了“贵族”的内在精神气质,为的正是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贵族”的内涵。 B.小说没有刻意地去塑造人物,主 要以行动描写和对

30、话式的叙事表现人物个性,让人物“他”自己用行动完成对“贵族”形象的塑造。 C.小说的故事架构奇诡独特,完全在“贵族”与老农的对话中展开,叙述风格沉稳老练,在不徐不疾中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D.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老农说,“咱俩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是玩命才成了贵族,俺一生下来就是贵族”,令读者读后忍不住会心一笑。 E.两个形象的最大不同是:“贵 族”有可以选择的权利,当他厌倦这种生活时,他可以改变;而老农虽然觉得那些花花草草厌烦,却无从改变,只能认命。 解析: B 项,小说主要以对话式的叙事表现人物个性,让人物“他”自己用讲述完成对“贵族”形象的塑造,并不是依靠行动描写。 C 项,

31、小说的故事架构并不“奇诡”,也并没有“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E 项,“老农却无从改变,只能认命”在文本中依据不足。 答案: A D ( 2) “他”认为要成为“贵族”须满足哪些条件?请结合他的生活经历简要分析。(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答案: 贵族要有隐士气质,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绝不可以天天混迹在令人讨厌的嘈杂的市井;贵族要住在原生态风格的宅院,保留原始和粗犷;要种些从山上移植的花草;要吃得“纯绿色无公害”;要粗茶淡

32、饭,不喝酒;要与世隔绝,无欲无求;贵族是“熬”出来的,是“有钱做这些事,有时间做这些事,有资格做这些事”。 ( 3) “老农”在小说中有 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分) 解析: 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作答 。 答案: 展开故事情节:小说情节完全在老农与“贵族”的对话中展开,通过对话读者了解到“他”一系列行为和追求;凸显主人公形象:老农在原生态生活中表现出的平和顺适、质朴自然,恰恰反衬出“他”刻意追逐“贵族”生活的浮躁焦虑、虚荣造作;深化主题:老农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和无欲无求的心境恰是“他”努力追求的,那么贵族是“熬成”的,还是“天生”的?引人深思。 ( 4) 老农说,“你是玩命才成

33、了贵族,俺一生下来就是贵族。”你同意老农的观点吗?请说说你对“贵族”的看法,并结合小说中“他”和“老农”两个人物加以分析。( 8 分) 解析: 注意文本分析要紧扣“他”和“老农”这两个人物。如果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可酌情给分;如果只答“同意”“不同意”,不算有观点。 答案: 观点:不同意,老农和“他”都不是贵族,贵族应具有丰富的精神追求、富有担当和责任感,还要有独立的意志支撑自己的行为。 文本分析:贵族不一定很有文化,但绝不应该只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而应具有丰富的精神追求:文中的“他 ”却只认为“种花,种菜,劈菜,喂马,住木屋,吃绿色食品,呼吸富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这不是贵族的生活是什么

34、?”贵族不一定很有钱,但不只为自己而活,而懂得对社会富有责任和担当:文中的“他”玩命地赚钱,“玩命地让自己厌倦虚伪的交际”,只是为了狭隘的个人实现,活得虚荣而空虚。)贵族应有自己的灵魂和意志,懂得自觉地去追求生活的价值:文中的老农虽然拥有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和无欲无求的心境,但他没有自觉建设人生的意识,所以他也不能算贵族。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 1) ( 4) 题。( 25 分) 陈忠实自述人生路 陈忠实 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听说我的老爷(父亲的爷爷)曾经是私塾先生,而我的父亲已经是一个纯粹的农民,是村子里头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打算盘也能提起毛笔写字

35、的农民。 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入学, 1962 年高中毕业回乡,之后作过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乡和区的干部,整整 16 年。对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了解,是这段生活给予我的。1978 年秋天,我调入西安郊区文化馆。我再三地审视自己,还是决定离开基层行政部门转入文化单位,去读书、去反省以便皈依文学。 1982 年冬天,我调到省 作协专业创作组。在取得对时间的完全支配权之后,我决定干脆归老家,彻底清静下来,去读书,去回嚼 20 年里在乡村基层工作的生活积蓄,去写属于自己的小说。 我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文学作品,尚不知世间有“作家”和“小说”。上初中时我阅读的头一本小说是三里湾,这也是我平生阅读的第

36、一本小说。赵树理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而三里湾的农民和农村生活对我来说却是再熟识不过的。这本书把我有关农村的生活记忆复活了,也是我第一次验证了自己关于乡村、关于农民的印象和体验,如同看到自己和熟识的乡邻旧生活的照片。我随之把赵树理已经 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也就在阅读赵树理小说的浓厚 兴趣里,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桃园风波,是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自选题作文课上写下的。 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我的兴趣就不仅仅局限于验证自己的生活印象了。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画卷所有这些震撼人心的书籍,使我的眼睛摆脱开家乡灞河川道那条狭窄的天地,了解到在黄土高原的夹缝之外,还

37、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父亲自幼对我的教诲,比如说人要忠诚老实啦,本分啦,勤俭啦,就不再具有权威的力量。我尊重人的这些美德和规范,却更崇尚 一种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事业、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品质。 父亲对我的要求很实际,要我念点儿书,识得字儿就行了,他劝我做个农民,回乡种庄稼。开始我听信他的话,后来就觉得让我挖一辈子土粪而只求得一碗饱饭,我的一生的年华就算虚度了。我不能过那种只求温饱而无理想追求的猪一样的生活。大约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想搞文学创作的理想就基本形成了。 而我面对的现实是:高考落第。我们村子里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回乡当农民,成为一个念书无用的活标本,很使一些供给孩子读

38、书的人心里绽了劲儿。我的压力又添了许多。在这种别无选择的状况下,我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我阅读过中外一些作家成长道路的文章,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在文学上有建树的人当中,幸运儿比不幸的人要少得多。要想比常人多有建树,多有成就,首先要比常人付出多倍的劳动,要忍受难以忍受的艰辛甚至是痛苦的折磨。有了这种从旁人身上得到的生活经验,我比较切实地确定了自己的道路,消除了过去太多的轻易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这就是静下心来,努力自修。 我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程,自学四年,练习基本功,争取四年后发表第一篇作品,就算在“我的大学”领到毕业证了。我经过两 年的奋斗就发表作品了。当然,我忍受过许多在我

39、的孩子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艰难和痛苦,包括饥饿以及比鼓励要更多的嘲讽,甚至意料不到的折磨与打击。 我在爱上文学的同时,就知道了人类存在着凡人与天才的极大差别。这个天才搅和得我十分矛盾而又痛苦,每一次接到退稿信的第一反应,就是越来越清楚地确信自己属于非天才类型。尤其想到刘绍棠戴着红领巾时就蜚声文坛的难以理解的事实,我甚至悲哀起来了。我用鲁迅先生“天才即勤奋”的哲理与自己头脑中那个威胁极大的天才的魔影相抗衡,而终于坚持不辍。如果鲁迅先生不是欺骗,我愿意付出世界上最勤奋 的人所能付出的全部苦心和苦力,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有删改) 【 相关链接 】 陈忠实曾凭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其他代表作有短篇

40、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等。在白鹿原的开头,他用一页纸的篇幅写下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他指出,白鹿原的灵魂就是中国人从帝制之下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精神剥离的过程,剥去腐朽,滋长新生。 (蒋肖斌 作者陈忠实去世 带走“一 个民族的秘史”) 关于白鹿原 的写作,陈忠实写过一本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白鹿原创作手记的小册子。“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源自作家海明威。陈忠实说 : “这句话很准确,可以说把作家的个性化追求一语道破了。” (摘自 2012.09.21新华每日电讯) (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41、A.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陈忠实用了整整 16 年的时间在基层了解中国农村和中 国农民,并在再三思考下放弃了省作协的工作,回到老家静心创作。 B.三里湾展示的农民和农村生活对陈忠实来说非常熟悉, 这使他验证了自己关于乡村和农民的印象、体验,文学梦在他心中也不再那么遥远了。 C.陈忠实经过两年的奋斗就发表了作品,这超出了他之前对自己的预期,是他不断忍受痛苦,克服折磨与打击,静心自修而取得的成绩。 D.陈忠实为自己不是天才而痛苦,同时又以鲁迅的话来自勉,最终凭借勤奋努力和坚持不辍创作出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作白鹿原。 E.追逐文学理想的过程中,赵树理、海明威、巴尔扎克、刘绍棠等中外名家的创作及其主

42、张都对陈忠实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解析: A 项,“用了整整 16 年的时间在基层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 民” 和“放 弃了省作协的工作”错。 B 项,“文学梦在他心中也不再那么遥远了”文中并未提及。 E 项,文中没有“刘绍棠”对陈忠实创作产生影响的表述。 答案: CD ( 2) 陈忠实的文学素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案: 广泛阅读丰富的文学作品,激活生活体验,也开拓视野:头一本小说三里湾复活了陈忠实有关农村的生活记忆,接下来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其展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在兴趣驱使下,进行文学创作实践:

43、在阅读赵树理小说的浓厚兴趣里,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自选题作文课上,陈忠实写下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桃园风波;静下心来,努力自修,练习基本功:争取四年后发表第一篇作品,就算在“我的大学”领到毕业证了,结果是经过两年的奋斗就发表作品了。 ( 3) 这篇自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6 分) 解析: 本题是对写作特色的考查。 答案: 选材上偏重文学生涯,主要写自己文学梦的成熟及一步步追求文学梦的过程;夹叙夹议,写生平与写人生思考二者交融,字里行间充溢着深沉的感喟;语言风格朴实厚重,感情真挚而深沉,警语迭出。 ( 4) 为了实现理想,陈忠实是如何直面现实中的种种困境的?你认为应如何处理个人理想

44、与父母期待之间的矛盾?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8 分) 解析: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答案: 第一问:尊重父亲提倡的美德和规范,却更崇尚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和无所畏惧的品质。从旁人身上得到生活经验,消除轻易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静下心来,努力自修。忍受艰难和痛苦,包括饥饿以及比鼓励要更多的嘲讽,甚至折磨与打击。付出世界上最勤奋的人所能付出的全部苦心和苦力,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第二问:观点:我认为应该尊重父母的价值观,但要打破他们目光的局限性,勇敢追求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文本:陈忠实尊重父亲所教诲的忠诚老实,本分勤俭等做人的美德和规范,但不能服从其“挖一辈子土粪,求得一碗饱饭”的人生

45、追求,他坚 定了“搞文学创作的理想”,白鹿原等作品的成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卷(表达题,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3 分) A.京剧大师梅葆玖驾鹤西去,著名演员濮存昕呼吁京剧演员尤其是梅派传人,要将梅葆玖身上那股不受名利场沾染的“仙气” 薪火相传 。 B.由 50 多名平均年龄为 59 岁的退休大姐组成的沈阳百灵鸟女子合唱团,从全国 48 支参赛队伍中 脱颖而出 ,荣获本届艺术节明星金奖。 C.王阳明的弟子中官居高位者不计其数,入阁拜相者不乏其人,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者更是如 过江之鲫 。 D.备受网友关注

46、的六小龄童首部自传书名征集活动于近日 尘埃落定 ,书名最终敲定为票数最高的行者。 解析: “过江之鲫”形容多而纷乱,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此处用错对象;“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来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答案: C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3 分) A.王守仁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 家,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B.16 世纪的葡萄牙,以其 2800 万平方英里的国土面积,以重要港口为出发点,熟悉掌握季风原理

47、和各类航海知识,把控着新的航运通道,打造了属于它的一个帝国时代。 C.拿破仑战败,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在俄国文化上留下了痕迹,最好的证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 D.“若为女儿身,当做姚木兰。”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林语堂在姚木兰身上寄托了他对女性、对人生哲学最完美的想象。 解析: A 项主语、动词残缺:应在“立德”前加“他集”; B 项宾语残缺和名词赘余:“以 2800平方英里的国土”,加上“为根据地”,去掉“面积”; C 项句式杂糅:“最好的证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应该去掉“最好的证明是”,或去掉“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 答案: D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 ) ( 3 分) 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这 样:科技愈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 _。的确如此,一个没有科学精神的人,一个没有科学信仰的民族,难以对他所处的世界有客观且真实的认知,更何谈建设新的文明?但反过来也一样,即便是最尖端的科学发明,脱离了人文内涵,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毁掉人的道德! A.可是人类的进程也清晰地告诉我们,所有的自然科学与人文体系都是紧密相连的 B.若整个社会的深层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