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858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安徽卷 )数学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设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21i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 先化简复数,再得出点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 21ii =i(1+i)=-1+i,对应复平面上的点为 (-1, 1),在第二象限, 故选: B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存在零点的是 ( ) A.y=cosx B.y=sinx C.y=lnx D.y=x2+1 解析: 对于 A,定义域为 R,并且 cos

2、(-x)=cosx,是偶函数并且有无数个零点; 对于 B, sin(-x)=-sinx,是奇函数,由无数个零点; 对于 C,定义域为 (0, + ),所以是非奇非偶的函数,有一个零点; 对于 D,定义域为 R,为偶函数,都是没有零点; 故选 A 3.设 p: 1 x 2, q: 2x 1,则 p 是 q 成立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 1 x 2 可得 2 2x 4,则由 p 推得 q成立, 若 2x 1 可得 x 0,推不出 1 x 2. 由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 p 是 q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故选 A

3、4.下列双曲线中,焦点在 y 轴上且渐近线方程为 y= 2x 的是 ( ) A. B. C. D. 解析: 由 A 可得焦点在 x 轴上,不符合条件; 由 B 可得焦点在 x 轴上,不符合条件; 由 C 可得焦点在 y 轴上,渐近线方程为 y= 2x,符合条件; 由 D 可得焦点在 y 轴上,渐近线方程为 y= 12x,不符合条件 . 故选 C 5.已知 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若,垂直于同一平面,则与平行 B.若 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 m 与 n 平行 C.若,不平行,则在内不存在与平行的直线 D.若 m, n 不平行,则 m 与 n

4、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解析: 对于 A,若,垂直于同一平面,则与不一定平行,如果墙角的三个平面;故A 错误; 对于 B,若 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 m 与 n 平行 .相交或者异面;故 B 错误; 对于 C,若,不平行,则在内存在无数条与平行的直线;故 C 错误; 对于 D,若 m, n 不平行,则 m 与 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假设两条直线同时垂直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在平行;故 D 正确; 故选 D 6.若样本数据 x1, x2, x10 的标准差为 8,则数据 2x1-1, 2x2-1, 2x10-1 的标准差为 ( ) A.8 B.15 C.16 D.32 解析: 样本数据

5、x1, x2, x10的标准差为 8, DX =8,即 DX=64, 数据 2x1-1, 2x2-1, 2x10-1 的方差为 D(2X-1)=4DX=4 64, 则对应的标准差为 2 1 4 6 4DX =16. 故选: C 7.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 A.1+ 3 B.2+ 3 C.1+2 2 D.2 2 解析: 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 , 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如图所示; 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S表面积 =S PAC+2S PAB+S ABC =2+ 3 . 故选: B 8. ABC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向量 a , b 满足

6、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因为已知三角形 ABC 的等边三角形, a , b 满足 , ,又,所以 , , 所以 , , , ,所以 ,即 ,即0,所以 . 故选 D 9. 函数 f(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 A.a 0, b 0, c 0 B.a 0, b 0, c 0 C.a 0, b 0, c 0 D.a 0, b 0, c 0 解析: 函数在 P 处无意义,即 -c 0,则 c 0, f(0)=2bc 0, b 0, 由 f(x)=0 得 ax+b=0,即 x=-ba, 即函数的零点 x=-ba 0, a 0, 综上

7、a 0, b 0, c 0, 故选: C 10.已知函数 f(x)=Asin( x+ )(A,均为正的常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当 x=23时,函数 f(x)取得最小值,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f(2) f(-2) f(0) B.f(0) f(2) f(-2) C.f(-2) f(0) f(2) D.f(2) f(0) f(-2) 解析: 依题意得,函数 f(x)的周期为, 0, =2=2. 又当 x=23时,函数 f(x)取得最小值, 2 23+ =2k +32, k Z,可解得: =2k +6, k Z, f(x)=Asin(2x+2k +6)=Asin(2x+6). f(-2)=A

8、sin(-4+6)=Asin(6-4+2 ) 0. f(2)=Asin(4+6) 0 f(0)=Asin6=Asin56 0 又 236-4+2 566,而 f(x)=Asin(2x+ 6)在区间 (6, 23)是单调递减的, f(2) f(-2) f(0) 故选: A 二 .填空题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 11.(x3+1x)7的展开式中的 x5的系数是 (用数字填写答案 ) 解析: 根据所给的二项式写出展开式的通项, ; 要求展开式中含 x5的项的系数, 21-4r=5, r=4,可得: 47C=35. 故答案为: 35 12.在极坐标系中,圆 =8sin上的点到直线 =3(

9、R)距离的最大值是 . 解析:圆 =8sin化为 2=8 sin, x2+y2=8y,化为 x2+(y-4)2=16. 直线 =3( R)化为 y= 3 x. 圆心 C(0, 4)到直线的距离 d= =2, 圆 =8sin上的点到直线 =3( R)距离的最大值 =d+r=2+4=6. 故答案为: 6 1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 (算法流程图 ),输出的 n 为 . 解析: 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a=1, n=1, 满足条件 |a-1.414| 0.005, a=32, n=2, 满足条件 |a-1.414| 0.005, a=75, n=3, 满足条件 |a-1.414| 0.005, a

10、=1712, n=4, 不满足条件 |a-1.414|=0.00267 0.005,退出循环,输出 n 的值为 4. 故答案为: 4 14.已知数列 a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 a1+a4=9, a2a3=8,则数列 an的前 n项和等于 . 解析: 数列 a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 a1+a4=9, a2a3=8, 可得 a1a4=8,解得 a1=1, a4=8, 8=1 q3, q=2, 数列 an的前 n 项和为: . 故答案为: 2n-1 15.设 x3+ax+b=0,其中 a, b 均为实数,下列条件中,使得该三次方程仅有一个实根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条件的编号 ) a=-3, b=-3.

11、a=-3, b=2. a=-3, b 2. a=0, b=2. a=1, b=2. 解析: 设 f(x)=x3+ax+b, f(x)=3x2+a, a=-3, b=-3 时,令 f(x)=3x2-3=0,解得 x= 1, x=1 时 f(1)=-5, f(-1)=-1; 并且 x 1 或者 x -1 时 f(x) 0, 所以 f(x)在 (-, -1)和 (1, + )都是增函数, 所以函数图象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故 x3+ax+b=0 仅有一个实根;如图 a=-3, b=2 时,令 f(x)=3x2-3=0,解得 x= 1, x=1 时 f(1)=0, f(-1)=4;如图 a=-3,

12、b 2 时,函数 f(x)=x3-3x+b, f(1)=-2+b 0,函数图象形状如图,所以方程x3+ax+b=0 只有一个根; a=0, b=2 时,函数 f(x)=x3+2, f(x)=3x2 0 恒成立,故原函数在 R 上是增函数;故方程方程 x3+ax+b=0 只有一个根; a=1, b=2 时,函数 f(x)=x3+x+2, f(x)=3x2+1 0 恒成立,故原函数在 R 上是增函数;故方程方程 x3+ax+b=0 只有一个根; 综上满足使得该三次方程仅有一个实根的是 . 故答案为: 三 .解答题 (共 6 小题, 75分 ) 16.在 ABC 中, A=34, AB=6, AC=

13、3 2 ,点 D 在 BC 边上, AD=BD,求 AD 的长 . 解析: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可解得 BC 的值,由正弦定理可求得 sinB,从而可求 cosB,过点 D作 AB 的垂线 DE,垂足为 E,由 AD=BD 得: cos DAE=cosB,即可求得 AD的长 . 答案 : A=34, AB=6, AC=3 2 ,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BC2=AB2+AC2-2AB ACcos BAC=90, BC=3 10 , 在 ABC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 sinB= 1010, cosB=3 1010. 过点 D 作 AB 的垂线 DE,垂足为 E,由 AD=BD得: co

14、s DAE=cosB, Rt ADE 中, AD= = 10 . 17.已知 2 件次品和 3 件正品混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区分,每次随机一件产品,检测后不放回,直到检测出 2 件次品或者检测出 3 件正品时检测结束 . ( )求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的概率; ( )已知每检测一件产品需要费用 100 元,设 X 表示直到检测出 2 件次品或者检测出 3 件正品时所需要的检测费用 (单位:元 ),求 X 的分布列和均值 (数学期望 ) 解析: ( )记“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为事件 A,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求解即可 . ( )X 的可能取值为:

15、200, 300, 400.求出概率,得到分布列,然后求解期望即可 . 答案 : ( )记“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为事件 A, 则 P(A)= =310. ( )X 的可能取值为: 200, 300, 400 P(X=200)= =110. P(X=300)= . P(X=400)=1-P(X=200)-P(X=300)=610. X 的分布列为: EX=200 110+300 310+400 610=350. 18.设 n N*, xn是曲线 y=x2n+2+1在点 (1, 2)处的切线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 . ( )求数列 xn的通项公式; ( )记 Tn=x12x

16、32 x2n-12,证明: Tn 14n. 解析: (1)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求得切线直线并求得横坐标; (2)利用放缩法缩小式子的值从而达到所需要的式子成立 . 答案 : (1)y=(x2n+2+1)=(2n+2)x2n+1,曲线 y=x2n+2+1在点 (1, 2)处的切线斜率为 2n+2, 从而切线方程为 y-2=(2n+2)(x-1) 令 y=0,解得切线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 , (2)证明:由题设和 (1)中的计算结果可知: , 当 n=1 时, T1 14, 当 n 2 时,因为 x2n-12 , 所以 , 综上所述,可得对任意的 n N+,均有 Tn 14n. 19.如图所示

17、,在多面体 A1B1D1DCBA 中,四边形 AA1B1B, ADD1A1, ABCD 均为正方形, E 为 B1D1的中点,过 A1, D, E 的平面交 CD1于 F. ( )证明: EF B1C; ( )求二面角 E-AD-B1的余弦值 . 解析: ( )通过四边形 A1B1CD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 B1C A1D,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得结论; ( )以 A 为坐标原点,以 AB、 AD、 AA1所在直线分别为 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设边长为 2,则所求值即为平面 A1B1CD 的一个法向量与平面 A1EFD 的一个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计算即可

18、. 解析: ( ) B1C=A1D 且 A1B1=CD, 四边形 A1B1CD 为平行四边形, B1C A1D, 又 B1C 平面 A1EFD, B1C平面 A1EFD, 又平面 A1EFD平面 EF, EF B1C. ( )以 A 为坐标原点,以 AB、 AD、 AA1所在直线分别为 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如图, 设边长为 2, AD1平面 A1B1CD,1AD=(0, 1, 1)为平面 A1B1CD 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 A1EF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 y, z), 又1AD=(0, 2, -2),1AE=(1, 1, 0), , , 取 y=1,得

19、n =(-1, 1, 1), cos(n ,1AD)= , 二面角 E-AD-B1的余弦值为 63. 20. 设椭圆 E 的方程为 (a b 0),点 O 为坐标原点,点 A 的坐标为 (a, 0),点 B的坐标为 (0, b),点 M 在线段 AB 上,满足 |BM|=2|MA|,直线 OM 的斜率为 . ( )求 E 的离心率 e; ( )设点 C的坐标为 (0, -b), N为线段 AC的中点,点 N关于直线 AB的对称点的纵坐标为 72,求 E 的方程 . 解析: (I)由于点 M 在线段 AB 上,满足 |BM|=2|MA|,即 ,可得 .利用 kOM ,可得 . (II)由 (I)

20、可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N.设点 N 关于直线 AB的对称点为 S(x1, 72),线段 NS 的中点 T,又 AB 垂直平分线段 NS,可得 b,解得即可 . 答案 : (I)点 M 在线段 AB 上,满足 |BM|=2|MA|, , A(a, 0), B(0, b), . kOM , , a= 5 b. . (II)由 (I)可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 . 设点 N 关于直线 AB 的对称点为 ,线段 NS 的中点 , 又 AB 垂直平分线段 NS, ,解得 b=3, a=3 5 . 椭圆 E 的方程为: . 21.设函数 f(x)=x2-ax+b. ( )

21、讨论函数 f(sinx)在 (-2,2)内的单调性并判断有无极值,有极值时求出最值; ( )记 fn(x)=x2-a0x+b0,求函数 |f(sinx)-f0(sinx)|在 -2,2上的最大值 D2. ( )在 ( )中,取 an=bn=0,求 s=b- 24a满足条件 D 1 时的最大值 . 解析: ( )设 t=sinx, f(t)=t2-at+b(-1 t 1),讨论对称轴和区间的关系,即可判断极值的存在; ( )设 t=sinx, t -1, 1,求得 |f(t)-f0(t)|,设 g(t)=|-t(a-a0)+(b-b0)|,讨论 g(1),g(-1)取得最大值; ( )由 ( )

22、讨论 ab 0 时, ab 0 时, D 的取值,求得点 (a, b)所在区域,求得 s=b-a 24a的最大值 . 答案 : ( )设 t=sinx,在 x (-2,2)递增, 即有 f(t)=t2-at+b(-1 t 1), f (t)=2t-a, 当 a 2 时, f (t) 0, f(t)递减,即 f(sinx)递减; 当 a -2 时, f (t) 0, f(t)递增,即 f(sinx)递增 . 即有 a 2 或 a -2 时,不存在极值 . 当 -2 a 2 时, -1 t2a, f (t) 0, f(sinx)递减; 2a t 1, f (t) 0, f(sinx)递增 . f(

23、sinx)有极小值 f(2a)=b- 24a; ( )设 t=sinx, t -1, 1, |f(t)-f0(t)|=|-t(a-a0)+(b-b0)|, 易知 t= 1 时,取得最大值,设 g(t)=|-t(a-a0)+(b-b0)|, 而 g(1)=|-(a-a0)+(b-b0)|, g(-1)=|(a-a0)+(b-b0)|, 则当 (a-a0)(b-b0) 0 时, D=g(t)max=g(-1)=|(a-a0)+(b-b0)|; 当 (a-a0)(b-b0) 0 时, D=g(t)max=g(1)=|-(a-a0)+(b-b0)|. ( )由 ( )得 ab 0 时, D=|a+b|,当 ab 0 时, D=|a-b|. 即有 或 , 点 (a, b)在如图所示的区域内, 则有 s=b- 24a,当 b 取最大值 1 时, 24a取最小值 0 时, smax=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