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数学文.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861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数学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数学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数学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数学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数学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 II)数学 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 1.已知集合 A=x|-1 x 2, B=x|0 x 3,则 A B=( ) A.(-1, 3) B.(-1, 0) C.(0, 2) D.(2, 3) 解析 : A=x|-1 x 2, B=x|0 x 3, A B=x|-1 x 3, 故选: A 2.若 a 为实数且 ,则 a=( ) A.-4 B.-3 C.3 D.4 解析 : 由 =3+i,得 2+ai=(1+i)(3+i)=2+4i,则 a=4. 故选: D 3.根据如图给出的 2004 年至 2013 年我国二氧化硫

2、年排放量 (单位:万吨 )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逐年比较, 2008 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2007 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 C.2006 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2006 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解析 : A 从图中明显看出 2008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 2007 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减少,且减少的最多,故 A 正确; B2004-2006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越来越多,从 2007 年开始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少,故 B 正确; C 从图中看出, 2006 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故 C 正确; D2006

3、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而不是与年份正相关,故 D 错误 . 故选: D 4. a =(1, -1), b =(-1, 2)则 (2a + b ) a =( ) A.-1 B.0 C.1 D.2 解析 :因为 a =(1, -1), b =(-1, 2)则 (2a + b ) a =(1, 0) (1, -1)=1. 故选: C 5. Sn是等差数列 an的前 n 项和,若 a1+a3+a5=3,则 S5=( ) A.5 B.7 C.9 D.11 解析 : 数列 an是等差数列,且 a1+a3+a5=3,得 3a3=3,即 a3=1. S5=5a3=5. 故选: A 6.一个正方体

4、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 ) A.18B.17C.16D.15解析 :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1,由三视图判断,正方体被切掉的部分为以棱锥, 正方体切掉部分的体积为 13 12 1 1 1=16, 剩余部分体积为 1-16=56, 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15. 故选: D 7.过三点 A(1, 0), B(0, 3 ), C(2, 3 )则 ABC 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 ) A.53B. 213C.253D.43解析 :因为 ABC 外接圆的圆心在直线 BCD 垂直平分线上,即直线 x=1 上, 可设圆心 P(1

5、, p),由 PA=PB 得 |p|= ,得 p=223, 圆心坐标为 P(1, 223), 所以圆心到原点的距离 |OP|= . 故选: B 8.如图程序抗土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 a, b 分别为 14, 18,则输出的 a=( ) A.0 B.2 C.4 D.14 解析 : 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a=14, b=18, 满足条件 a b,不满足条件 a b, b=4, 满足条件 a b,满足条件 a b, a=10, 满足条件 a b,满足条件 a b, a=6, 满足条件 a b,满足条件 a b, a=2, 满足条件 a

6、b,不满足条件 a b, b=2, 不满足条件 a b,输出 a 的值为 2. 故选: B 9.已知等比数列 an满足 a1=14, a3a5=4(a4-1),则 a2=( ) A.2 B.1 C.12D.18解析 :设等比数列 an的公比为 q, a1=14, a3a5=4(a4-1), (14)2 q6=4(14q3-1),化为 q3=8,解得 q=2, 则 a2=14 2=12. 故选: C 10.已知 A, B 是球 O 的球面上两点, AOB=90, 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 O-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36,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 ) A.36 B.64 C.144 D.2

7、56 解析 :如图所示,当点 C 位于垂直于面 AOB 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 O-ABC 的体积最大,设球O 的半径为 R,此时 VO-ABC=VC-AOB=13 12 R2 R=16R3=36,故 R=6,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4 R2=144 . 故选 C 11.如图,长方形 ABCD 的边 AB=2, BC=1, O 是 AB 的中点,点 P 沿着边 BC, CD与 DA 运动,记 BOP=x.将动点 P 到 A, 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 x 的函数 f(x),则 y=f(x)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解析 : 由对称性可知函数 f(x)关于 x=2对称, 且当 0 x

8、4时, BP=tanx, AP= , 此时 f(x)= +tanx, 0 x4,此时单调递增,排除 A, C(不是直线递增 ), D. 故选: B 12.设函数 f(x)=ln(1+|x|)-211 x ,则使得 f(x) f(2x-1)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 A.(13, 1) B.(-, 13) (1, + ) C.(-13, 13) D.(-, -13) (13, + ) 解析 :函数 f(x)=ln(1+|x|)-211 x 为偶函数, 且在 x 0 时, f(x)=ln(1+x)-211 x 导数为 f (x)= 11 x + 2221 xx 0, 即有函数 f(x)在 0

9、, + )单调递增, f(x) f(2x-1)等价为 f(|x|) f(|2x-1|),即 |x| |2x-1|, 平方得 3x2-4x+1 0,解得 13 x 1,所求 x 的取值范围是 (13, 1). 故选 A 二、填空题 13.已知函数 f(x)=ax3-2x 的图象过点 (-1, 4)则 a= . 解析 : 根据条件得: 4=-a+2; a=-2. 故答案为: -2 14.若 x, 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z=2x+y 的最大值为 .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阴影部分 ABC). 由 z=2x+y 得 y=-2x+z, 平移直线 y=-2x+z,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

10、y=-2x+z 经过点 A 时,直线 y=-2x+z 的截距最大, 此时 z 最大 . 由 ,解得 ,即 A(3, 2), 将 A(3, 2)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 z=2x+y, 得 z=2 3+2=8.即 z=2x+y 的最大值为 8. 故答案为: 8 15.已知双曲线过点 (4, 3 )且渐近线方程为 y= 12x,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 解析 :设双曲线方程为 y2-14x2=,代入点 (4, 3 ),可得 3-14 16=, =-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14x2-y2=1. 故答案为: 14x2-y2=1 16.已知曲线 y=x+lnx 在点 (1, 1)处的切线与曲线 y=ax2

11、+(a+2)x+1 相切,则 a= . 解析 : y=x+lnx 的导数为 y =1+1x, 曲线 y=x+lnx 在 x=1 处的切线斜率为 k=2, 则曲线 y=x+lnx 在 x=1 处的切线方程为 y-1=2x-2,即 y=2x-1. 由于切线与曲线 y=ax2+(a+2)x+1 相切, 故 y=ax2+(a+2)x+1 可联立 y=2x-1,得 ax2+ax+2=0, 又 a 0,两线相切有一切点,所以有 =a2-8a=0,解得 a=8. 故答案为: 8 三解答题 17. ABC 中, D 是 BC 上的点, AD 平分 BAC, BD=2DC ( ) 求 . ( ) 若 BAC=6

12、0,求 B. 解析: ( )由题意画出图形,再由正弦定理结合内角平分线定理得答案; ( )由 C=180 -( BAC+ B),两边取正弦后展开两角和的正弦,再结合 ( )中的结论得答案 . 答案 : ( )如图, 由正弦定理得: , , AD 平分 BAC, BD=2DC, . ( ) C=180 -( BAC+ B), BAC=60, sin C=sin( BAC+ B)= 32cos B+12sin B, 由 ( )知 2sin B=sin C, tan B= 33,即 B=30 . 18.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 A, B 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 40 个用户,根据用户对产品

13、的满意度评分,得到 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 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 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 (1)做出 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直方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 (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 ) ( )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从低到高分为三个不等级: 估计哪个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说明理由 . 解析: (I)根据分布表的数据,画出频率直方图,求解即可 . (II)计算得出 CA 表示事件:“ 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 CB 表示事件:“ B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

14、P(CA), P(CB),即可判断不满意的情况 . 答案: ( )如图, 通过两个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 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高于 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 B 地区的用户满意度评分的比较集中,而 A 地区的用户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散 . ( )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 . 记 CA表示事件:“ 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 CB表示事件:“ B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 由直方图得 P(CA)=(0.01+0.02+0.03) 10=0.6, 得 P(CB)=(0.005+0.02) 10=0.25, 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

15、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 . 19.如图,长方体 ABCD-A1B1C1D1中, AB=16, BC=10, AA1=8,点 E, F 分别在 A1B1, D1C1上, A1E=D1F=4.过 E, F 的平面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 ( )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 (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 ) ( )求平面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 . 解析: (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可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 ( )求出 =6, AH=10, HB=6,即可求平面 a 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 . 答案 : ( )交线围成的正方形 EFGH 如图所示 . ( )作 EM AB,垂

16、足为 M,则 AM=A1E=4, EB1=12, EM=AA1=8. 因为 EFGH 为正方形,所以 EH=EF=BC=10, 于是 MH= =6, AH=10, HB=6. 因为长方体被平面分成两个高为 10 的直棱柱, 所以其体积的比值为 97. 20.椭圆 C: , (a b 0)的离心率 22,点 (2, 2 )在 C 上 .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直线 l 不过原点 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 l 与 C 有两个交点 A, B,线段 AB 的中点为 M.证明:直线 OM 的斜率与 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 解析: (1)利用椭圆的离心率,以及椭圆经过的点,求解椭圆的几何量,

17、然后得到椭圆的方程 . (2)设直线 l: y=kx+b, (k 0, b 0), A(x1, y1), B(x2, y2), M(xM, yM),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通过韦达定理求解 KOM,然后推出直线 OM 的斜率与 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 答案 : (1)椭圆 C: , (a b 0)的离心率 22,点 (2, 2 )在 C上,可得 ,解得 a2=8, b2=4,所求椭圆 C 方程为: . (2)设直线 l: y=kx+b, (k 0, b 0), A(x1, y1), B(x2, y2), M(xM, yM), 把直线 y=kx+b 代入 可得 (2k2+1)x2+4kbx+

18、2b2-8=0, 故 xM= , yM=kxM+b= , 于是在 OM 的斜率为: KOM= k,即 KOM k=-12. 直线 OM 的斜率与 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 21.设函数 f(x)=lnx+a(1-x). ( )讨论: f(x)的单调性; ( )当 f(x)有最大值,且最大值大于 2a-2 时,求 a 的取值范围 . 解析: ( )先求导,再分类讨论,根据导数即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2)先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再构造函数 (a)=lna+a-1,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出 a 的范围 . 答案 : ( )f(x)=lnx+a(1-x)的定义域为 (0, + ), f (x)= ,

19、若 a 0,则 f (x) 0,函数 f(x)在 (0, + )上单调递增, 若 a 0,则当 x (0, 1a)时, f (x) 0,当 x (1a, + )时, f (x) 0,所以 f(x)在(0, 1a)上单调递增,在 (1a, + )上单调递减, ( ),由 ( )知,当 a 0 时, f(x)在 (0, + )上无最大值;当 a 0 时, f(x)在 x=1a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f(1a)=-lna+a-1, f(1a) 2a-2, lna+a-1 0, 令 g(a)=lna+a-1, g(a)在 (0, + )单调递增, g(1)=0,当 0 a 1 时, g(a) 0, 当

20、 a 1 时, g(a) 0, a 的取值范围为 (0, 1). 22.如图, O 为等腰三角形 ABC 内一点, O 与 ABC 的底边 BC 交于 M, N 两点,与底边上的高 AD 交于点 G,且与 AB, AC 分别相切于 E, F 两点 . (1)证明: EF BC; (2)若 AG 等于 O 的半径,且 AE=MN=2 3 ,求四边形 EBCF 的面积 . 解析: (1)通过 AD 是 CAB 的角平分线及圆 O 分别与 AB、 AC 相切于点 E、 F,利用相似的性质即得结论; (2)通过 (1)知 AD 是 EF 的垂直平分线,连结 OE、 OM,则 OE AE,利用 S AB

21、C-S AEF计算即可 . 答案 (1) ABC 为等腰三角形, AD BC, AD 是 CAB 的角平分线, 又圆 O 分别与 AB、 AC 相切于点 E、 F, AE=AF, AD EF, EF BC. (2)由 (1)知 AE=AF, AD EF, AD 是 EF 的垂直平分线, 又 EF 为圆 O 的弦, O 在 AD 上,连结 OE、 OM,则 OE AE, 由 AG 等于圆 O 的半径可得 AO=2OE, OAE=30, ABC 与 AEF 都是等边三角形, AE=2 3 , AO=4, OE=2, OM=OE=2, DM=12MN= 3 , OD=1, AD=5, AB=10 3

22、3, 四边形 EBCF 的面积为 . 23.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C1: (t 为参数, t 0, 0 )在以 O 为极点, 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 C2: =2sin,曲线 C3: =2 3 cos . (1)求 C2与 C3交点的直角坐标 ; (2)若 C2与 C1相交于点 A, C1与 C3相交于点 B,求 |AB|的最大值 . 解析: (1)把曲线的极坐标分别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联立可得交点坐标; (2)求出曲线 C1的极坐标方程,可得 A, B 的极坐标,即可求 |AB|的最大值 . 答案 : (1)曲线 C2: =2sin化为 2=2 sin, x2+y2=2y

23、. 曲线 C3: =2 3 cos化为 2=2 3 cos, x2+y2=2 3 x. 联立 ,解得 或 . C2与 C3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0, 0)和 ( 32, 32); (2)曲线 C1的极坐标方程为 = ( R, 0),其中 0 . 因此 A 的极坐标为 (2sin, ), B 的极坐标为 (2 3 cos, ), 所以 |AB|=|2sin -2 3 cos |=4|sin( -3)|, 当 =56时, |AB|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4. 24.设 a, b, c, d 均为正数,且 a+b=c+d,证明: (1)若 ab cd,则 ; (2) 是 |a-b| |c-d|的充要条件

24、 . 解析: (1)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结合条件 a, b, c, d 均为正数,且 a+b=c+d, ab cd,即可得证; (2)从两方面证,若 ,证得 |a-b| |c-d|,若 |a-b| |c-d|,证得,注意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证 . 答案: (1)由于 ( )2=a+b+2 ab , ( )2=c+d+2 cd , 由 a, b, c, d 均为正数,且 a+b=c+d, ab cd, 则 ab cd , 即有 ( )2 ( )2,则 . (2)若 ,则 ( )2 ( )2, 即为 a+b+2 ab c+d+2 cd , 由 a+b=c+d,则 ab cd, 于是 (a-b)2=(a+b)2-4ab, (c-d)2=(c+d)2-4cd, 即有 (a-b)2 (c-d)2,即为 |a-b| |c-d|; 若 |a-b| |c-d|,则 (a-b)2 (c-d)2, 即有 (a+b)2-4ab (c+d)2-4cd, 由 a+b=c+d,则 ab cd, 则有 ( )2 ( )2. 综上可得, 是 |a-b| |c-d|的充要条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