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 I 卷 )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 错误 的是 ( ) A.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 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 体中的 DNA 上 解析: A, 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都是 CHONP。 B,一个 tRNA 分子有三个相邻的碱基 ,对应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 是 DNA 病毒,核酸只有 DNA,由脱氧核酸核苷酸组成。 D,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答案: D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 ,错误 的是
2、 (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答案: C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溶液 (生理盐水 )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输入的溶 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L C.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 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 ,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输入的溶液 进入血液,随血液
3、运输, 会从血浆 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 进入组织液 。 答案: A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 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 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 相比, 草本阶段 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答案: D 5.人或动物 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 (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 (朊粒 ),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Bc
4、可以诱导更多 PrPc的转变为 PrPBc,实现朊粒的增 可以引起疯牛病 。 据此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 PrPBc的过程属于遗 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解析: PrP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 PrPBc,产生了致病性,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 答案: C 6.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5、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 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解析: A,短指常染色体遗传,发病率男性女性相等。 B,红绿色盲伴 X 隐性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患病。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29.(9 分 )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 A、 B、 C、 D 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 ,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 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
6、如下: A 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 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50% B 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 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70%。 C 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 3.75ms(毫秒 );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94%。 D 组 (对照组 ):光照时间为 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 C 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填 “ 高于 ” 、 “ 等于 ” 或 “ 低于 ” )D 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 ; C 组和 D 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
7、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 ,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 (2)A、 B、 C 三组处理相比,随着 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 CO2的同化量。 解析: (1)D 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 100 % , C 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94 %,单位光照时间内, C 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低 。 说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光照,发生在叶绿体 基质 (2)A、 B、 C 三组处理相比,光照和黑暗 每次 持续 时间缩短,频率增加, 使光下户生的灯 ATP 和还原 H,为暗反应提供原料和物质,增加了光合作用中 CO2 :的同化量 答案: (1)低于 D
8、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比 C 组高 光照 基质 (2)光照和黑暗次数 (频率 ) ATP 和还原 H 30.(11 分 ) 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 0.01%的肾上腺素 0.2 mL 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 ,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 ,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 (填 “ 催化 ” 、“ 供能 ” 或 “ 传递信息 ” )。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
9、的调节属于 调节。乙酰胆碱属于 (填 “ 酶 ” 、 “ 神经递质 ” 或 “ 激素 ” ),需要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 解析: (1)肾上腺素 作用于 心脏 ,故 心脏 为 靶器官 。 激素 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 。故血压能恢复正常。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2)剪断迷走神经,不考虑神经调节。迷走神经末梢 释放乙酰胆碱 使心脏 活动 减弱 减慢 、血压 降低 属于体液调节。在这个过程中 ,乙酰胆碱 属于 激素 , 激素 与 细胞膜 上特异性 受体结合。 (3)激素和神经递
10、质量都小,作用大 。 答案: (1)靶器官 分解 传递信息 (2)体液调节 激素 受体 (3)微量高校 (或通过体液运输 ) 31.(10 分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 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 “1+” 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研究表明:该鱼在
11、3+时达到性成熟 (进入成年 ), 9+时丧失繁殖能力 (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 3 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解析: (1)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幼年 (0+1+2+): 400 个, 成年 (3+4+5+6+7+8+): 400 个,老年 (9+10+11+ 12): 400 个,比例 1:1:1,故稳定型
12、。 (2)标 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活动性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 (1)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1: 1: 1 稳定 (2)活动性 (3)单向性 、 逐级递减 32.(9 分 )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 A和 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 A 基因频率: a 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 Aa和 aa 的数量比为 , A 基因频率为 。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
13、有 Aa和 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2: 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 Aa 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 解析: (1)对于 A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所以基因 A、 a 频率都为 50%。AA%=50% 50%=25%,aa%=50% 50%=25%,Aa =2 50% 50%=50%,比例 1:2:1。 基因频率不变,A 仍 为 50%。 (2)AA 个体致死,只剩下 Aa和 aa 个体,比例为 2:1。 A 基因频率是 1/3,a 基因频率是 2/3。故 aa 基因型频率占 4/8,Aa 基因频率占 2 1/3
14、 2/3=4/9; Aa 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1:1. 答案: (1)50% 50% 1: 2:1 50% (2) AA 个体致死 1:1 39.生物 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5 分 ) 已知微生物 A 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 B 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 物 A 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于 染色。微生物 A 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 (填 “ 萃取法 ” 或 “ 水蒸气蒸馏法 ” )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 B 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 为碳源
15、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 B 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 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 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 B 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 35 、 40 、45 温度下降解 10g 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 4mg、 1mg、 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 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 设计后续实验。 解析: (1)油脂可被苏丹 III 染液或者苏丹 IV 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由 于不易挥发,故采用萃取法。 (2)脂肪酶的微 生物 B 可以分解脂肪,故可以以脂肪为碳 源 的 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16、不产生脂肪酸的微生物 无法生存 。 (3)微生物 B 的 菌 体数 , 可在显徽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 ,活菌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4)45 降解 10g 油脂所需 酶量 最大,故 酶 活性 最 小 ; 40 温 度下降 解 l0g 油脂所需酶 量最小 、故 酶活性最大,围绕 40 进行后续实验设计。 答案: (1)苏丹 III 染液或者苏丹 IV 染液 萃取法 (2)脂肪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4)45 40、 40.生物 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 分 ) HIV 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 备 HIV 的某蛋白 (目
17、的蛋白 )时,可先提取 HIV 中的 ,以其作为模板,在 的作用下合成 。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 。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 HIV,检测的原理是 。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HIV 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 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 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解析: (1)提取 HIV 中的 RNA,为了获得目的基因,以 RNA 作为模板,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 DNA 获取该目的基因。 (2)抗原注入机体后,会产生抗体,抗体会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HIV 和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因此可以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 HIV。 (3)HIV 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免疫细胞 (主要是 T 细胞、 B 细胞 ),降低 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体免疫细胞可清除癌细胞。而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已发生恶性肿瘤。 答案: (1)RNA 逆转录酶 DNA (2)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3)免疫 (T 细胞、 B 细胞 ) (4)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