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0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试论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主要历史特征。(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2.以秦汉、隋唐和明清为例,分析我们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北京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3.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福建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4.试评述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5.论述中国秦到清末
2、的选官制度。(兰州大学 2014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6.论述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作用。(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7.简述中国古代分封制。(南开大学 2014 年中国历史真题)(分数:2.00)_8.论述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复旦大学 2016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9.试述自秦到明清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清华大学 199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0.试论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兰州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1.论述汉
3、代至清代的赋税制度演化。(四川大学 2013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2.试分析唐初至清代赋役制度变革的历程及其社会作用。(北京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3.试论我国中古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4.论述中国古代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南进的周期性原因及其影响。(南开大学 2014 年中国历史真题)(分数:2.00)_15.周初大分封的情况和对分封制的评议。(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6.简述西周宗法制度。(陕西师范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7
4、.结合先秦史,如何理解诗.大雅.板所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8.试析周公的“制礼作乐”。(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9.试析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厦门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0.商鞅变法述评。(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1.论述战国时期魏、楚、秦三国变法的异同及其历史意义。(福建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22.论述春秋时期土地制度的演变。(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
5、0)_2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评述。(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4.简述孔孟思想主张。(天津师范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25.简评韩非的法家学说。(安徽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6.简述吕不韦对秦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0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试论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主要历史特征。(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通史真
6、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可分为夏商周、秦汉至明清两个大的阶段,在这两个大的阶段中,国家的特征截然不同。 (一)夏商周三代(包括春秋战国)为第一个阶段,时长 1900 多年,为前期国家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国王(天子)为首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主要表现在:(1)宗法制与王位世袭制。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保嫡长子继承王位。(2)地方行政制度是实行分封制,特点是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3)土地制度为国有制,诗经.小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对此制的记载。 (二)自秦汉至明清为第二阶段,时长 2000 余年,为后期国家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皇
7、帝为首的地主官僚中央集权制。主要表现在:(1)皇帝与家天下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帝位世袭。(2)官僚制度。与西周的世卿世禄制不同,此阶段实行官僚制度,官员通过选拔,唯才是举,任免权操于皇帝之手。从秦汉到明清,中央官制主要是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3)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郡县制后来演变为州县制,至元代创设行省制。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实行薪俸制。(4)土地制度是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解析:2.以秦汉、隋唐和明清为例,分析我们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北京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秦汉至明清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的第二阶段,时长 2
8、000 余年,其基本特征是以皇帝为首的地主官僚中央集权制。主要特征有皇帝与家天下制、中央集权制、土地私有制和大一统的多民族融合等。具体而言,秦汉、隋唐和明清在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上各有自己的特点。 (一)秦汉。在中央上,秦代首创三公九卿制,汉承秦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三者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后决于皇帝。丞相之下设九卿负责具体事务。在地方上,秦代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变革为郡国并行制,引发诸侯王国问题,至东汉逐渐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在选官制度上,秦代以军功为晋爵之资,两汉主要实行察举制。 (二)隋唐。在中央上,隋代确立三省六部制,唐代沿用。三省为尚书省、
9、门下省和中书省(隋称内史省),三省长官(包括仆射)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民、礼、兵、刑、工等六部。在地方上,隋唐实行州县两级制,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为县令。在选官制度上,隋代创设科举制,唐代沿用。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三)明清。在中央上,明初废中书省及丞相,提高六部的地位。明代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但内阁首辅或军机大臣的权力实际大大低于古代宰相的职权。在地方上,明清沿用元代的行省制,实行省府县诸级制。在选官制度上,明清的科举制更加完善,但在内容上趋向僵化,以八股文取士。)解析:3.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福建师范大
10、学 2014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并导致的。经济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经济根源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过程。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始于战国,成于秦汉,取代了西周的奴隶制贵族政治一直延续到清,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其基本特征是国家把一切政治权力集中到皇帝和他统率的各级官僚机构手上。其演化过程是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唐以后的三省六部制,总的趋势是日益强化,日益僵化
11、,也显现了循环往复式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三)影响。(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特别是在明清后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解析:4.试评述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12、案: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轨迹是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到明初朱元璋废除为止。 (一)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秦朝的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二)东汉设尚书台。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和太尉。三公的职位虽高,却徒有虚名,并无实权。东汉初年,正式成立尚书台,作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二千石;尚书仆射一人,秩二千石。在东汉,尚书台实际上成了皇帝真正
13、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 (三)魏晋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魏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一番改革。中央官制的重要改变是设了中书监、令。新设中书以分尚书之权,是曹魏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新措施,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萌芽。中书监、令以起草诏命的形式参预决策,他们权任极重,但资格较浅,君主容易加以控制。中书省取代尚书台参预决策的部分职权,使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一般由元老重臣担任尚书令、仆射的尚书台的权力被削弱了。 南朝皇帝为加强皇权,在制度和用人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度方面最主要的变化,即把魏晋以来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
14、进一步确定,并有所发展。至梁武帝时,中央的中枢权力机构大致由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等组成。其趋势是,至南朝时,国家的中枢权力机构已被划分为若干个,再无某一个机构能独掌大权。这对加强皇帝权力是极端有利的,也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四)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隋称内史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包括仆射)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
15、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礼、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刑狱,工部主水陆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中央还另有殿中省和秘书省,但在中枢政治中的作用不大。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五)宋代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
16、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六)元朝废弃以前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制,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又称都省
17、)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右、左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 (七)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明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不久,太祖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洪武十三年(1380 年),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揽政,且欲谋反,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臣下有奏请者处以极刑。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后,即提高六
18、部的地位,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由此六部尚书之上更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列,上面总其成者是皇帝。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解析:5.论述中国秦到清末的选官制度。(兰州大学 2014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主要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四个阶段。 (一)秦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今后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又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的办法。奖励军功的作法是
19、:将卒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宗室贵族无军功的,不得授爵位。 (二)察举制。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以前,有“吏多军功”之说。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的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因此,新儒学的代表董仲舒提出正式建立察举制度的主张。他建议由列侯、二千石郡守,每年从地主阶级中推举茂才、孝廉各一人。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
20、(前 134 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渐升迁。 (三)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了颍川士族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1)内容。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
21、致二至三品为高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2)影响。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四)科举制。(1)演变过程。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唐代制度发展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
22、举即常设取士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时间、科目都临时决定,现任官也可应试,登科即可授官。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了登第士人的待遇。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 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 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与前代相比,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
23、清代科举基本沿袭明制,至清末,政府开始变革科举制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下令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增加考查外国政治制度和技艺的新内容。至 1905 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推广新式教育。(2)社会影响。科举制度的推行,从根本上推翻了两晋南北朝时豪门世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极大限度地网罗全国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政权的基础。科举制使儒学保持了作为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地位,从而又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维护作用。通过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在运行机制。科举制造就的士绅阶层保持了中国传统社会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平衡,科举制造成的
24、社会流动机制,使中国农村有着自主性的文化系统。)解析:6.论述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作用。(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演变过程。(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2)唐代制度发展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设取士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时间、科目都临时决定,现任官也可应试,登科即可授官。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3)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了登第士人的待遇。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
25、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 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 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4)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与前代相比,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5)清代科举基本沿袭明制,至清末,政府开始变革科举制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下令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增加考查外国政治制度和技艺的新内容。至 1905 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推广新式教育。 (二)历史作用。(1)科举制度的推行,从根本上推翻了两晋南
26、北朝时豪门世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极大限度地网罗了全国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政权的基础。(2)科举制使儒学保持了作为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地位,从而又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维护作用。(3)通过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在运行机制。(4)科举制造就的士绅阶层保持了中国传统社会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平衡,科举制造成的社会流动机制,使中国农村有着自主性的文化系统。)解析:7.简述中国古代分封制。(南开大学 2014 年中国历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
27、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 (二)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当时的郡只有 15 个,主要设置在旧秦国的疆域之内和魏、韩、楚的西部地
28、区。王国的政权机构和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诸侯王国和郡都直属于中央。郡国并行制引发了严重的诸侯王国问题,直至汉武帝时期才最终解决。 (三)西晋的分封制。西晋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皇室和世族的统治力量,司马氏家族又恢复了分封制,晋武帝封皇族 27 人为王,以后又不断增加;除了王国之外,还分封异姓公侯国 500 多个。每个王国甚至公侯国都有一定数目的军队。诸王奉命出镇各地,又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可以自辟僚属,结果把国家搞得四分五裂。各王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攻斗,终于引发了“八王之乱”,战争历时
29、 16 年之久,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四)明代的分封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持朱姓皇室的长远统治,及同元朝残余势力斗争,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将他的 24 个儿子和 1 个从孙分封在全国各地,让他们辅翼王室。朱元璋在分封时虽然为提防藩王势力的扩大,采取“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的措施,但诸王势力的发展,冲破了这种限制。这对明中央皇权自然是很大的威胁,朱元璋死后不久,就爆发了“靖难之变”。燕王朱棣即位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他和以后几代皇帝,为消除地方藩王的割据势力,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所谓的“藩禁”。)解析:8.论述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复旦大学
30、2016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分封制也称封建制,以宗法制为基础,以统治阶级内部血缘亲疏为基本纽带。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有些不同的认识,一般而言,较为可靠且详实的分封制可以追溯到西周,是周天子为维护统治而将宗族、功臣、名士或商朝遗民分封到各地的制度。郡县制是继分封制而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先秦即已有设置郡县的现象,但郡县制成为全国性质的行政规划始于秦代。分封制与郡县制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二者的矛盾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大问题,直到近代才基本消失。 分封制与郡县制有紧密的联系。二者在中国历史上既有斗争,又有结合,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郡县制由分
31、封制发展而来,是对分封制的发展、调适和补充。早期中央王朝对辽阔的统治疆域不能有效控制,分封制便于封主对封地的管理,进而有利于中央王朝的统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也在向前推进,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而封主对中央王朝多有离心倾向,故而设置郡县由中央王朝派遣官吏代行统治。 通常而言,分封制是在政治发展进程较为保守时推行的制度,郡县制是在政治文明进步力度较强时推行的制度;分封制以血缘为基础,郡县制多是在大一统朝代以地域为基础;分封制与世袭制相联系,封主无俸禄而有封地,郡县制可以调迁,却不能世袭,官吏有俸禄而无封地;分封制下,封主拥有在封地的几乎全部权利,独立性很强,容易对王朝造成离心倾向
32、,郡县制多是流官制度,权力来自中央,对中央负责,是中央集权的产物。 在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分封制与郡县制彼此斗争,但任何一方都未能彻底击败对方而成为唯一的政权组织形式。两种制度往往此消彼长,交替推行。如,秦行郡县,而汉前中期分封与郡县并行;元行行省制度(郡县制的变体),而明初又分封与郡县并置。不过,就总体趋势而言,郡县制越来越受重视,而分封制越来越没落。在长期的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中,两种制度的利弊得失得到较为清晰的比较。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多选择郡县制而少选择分封制,或者以郡县制为主而以分封制为辅。)解析:9.试述自秦到明清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清华大学 199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
33、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秦之郡县制。秦始皇废除了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 36 郡,秦末增至 40 余郡(京畿不设郡,设内史以别于其他诸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和军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之监察官吏。 (二)西汉之郡国并行制。刘邦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当时的郡只有十五个,主要设置在旧秦国的疆域之内和魏、韩、楚的西部地区。王国的政权机构和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
34、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诸侯王国和郡都直属于中央。郡国并行制引发了严重的诸侯王国问题,直至汉武帝时期才最终解决。 (三)东汉、魏晋南北朝之州郡县制。刺史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 106年)设置,以监察地方。时刺史无固定治所,刘秀改革使刺史有固定治所,实际上成为比郡高一级的行政长官,可以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奏皇帝,这就将地方行政管理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并逐渐形成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 (四)隋唐宋之州县制。开皇三年(583 年),隋文帝采纳了兵部尚书杨尚希的建议,下令“罢天下诸郡”,取消地方上郡一
35、级的建制,改东汉末年以来地方行政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607 年隋炀帝又改州为郡)。州设刺史,州刺史相当于以前的郡守,除边远州外,刺史只管民政,不掌军权。唐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隋朝基本相同,仍为州县两级制。此外,唐初还在边远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置总管或都督,监管军民。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 (五)元明清之行省制。元朝地方的行政机构系统是行省、路、府、州、县。地方政府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各行省设丞
36、相一员(例不常设),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品级皆与中书省官相同。全国分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此外还有高丽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腹里,有关事务由中书省下辖的六部掌管。元朝的行省职权很大,凡地方一切民政、财政、军政无不统领。元朝的行省制,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另外,在一些边远地方设立行省,如甘肃行省、云南行省、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明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为省、府、县三级制。 明初仍沿元制,在各地设行中书省,在各行省设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
37、政事等官。洪武九年(1376 年),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简称为布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 清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省、道、府(直隶州、厅)、县四级。清前期共设置内地十八省,省的最高官员为总督和巡抚。大致两省或三省设一总督,每省设一巡抚;无巡抚的省份,例由总督兼理。巡抚是总揽一省军政、民政的最高官职。总督比巡抚事权更重,但以负责军政为主,兼管民政。)解析:10.试论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兰州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
38、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元朝对西藏的管理。元朝初年,忽必烈即封吐蕃喇嘛教萨斯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后来又加封他为帝师。忽必烈以后,元朝皇帝也都尊奉大喇嘛为帝师。帝师既是佛教的最高首领,统领全国佛教;又是西藏地区的最高政治首领,掌管西藏军民世俗事务。除去委任帝师外,元朝又设置中央和地方机构,直接管辖西藏。在中央设宣政院(初名总制院),主管全国佛教事务及吐蕃军、民之政,以帝师领院事,设置院使十员,其中为长者常以朝廷大臣兼任,位居第二者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以下设有同知、副使、院判等官,又在西藏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在宣慰司下,又设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
39、、千户所等。自宣慰使、都元帅至万户等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此外,还在西藏设置驿站,调查户口,征收赋税,屯戍军队等。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已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 (二)明朝对西藏的管理。西藏在明代称为乌思藏,是藏族居住的地区。洪武时,明朝在西藏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即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及朵甘卫都指挥使司,又设有指挥使司、宣慰使司、招讨使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综理军民事务。这些机构,有的是土司,有的是羁縻卫所,其官员皆敕封当地的僧俗首领担任,并保留他们之间原有的上下级关系。这些官员皆世袭,但品秩、任免升迁均由朝廷掌握,服从朝廷的管辖。 (三)清朝对西藏的管理。乾隆年间,清廷提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地位平等。西藏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长官及各大寺庙的管事喇嘛,都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简选。西藏的对外联系,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