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大学考研历史学中国古代史真题 2013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40.00)1.夏商周断代工程(分数:5.00)_2.春秋繁露(分数:5.00)_3.夷陵之战(分数:5.00)_4.高平陵政变(分数:5.00)_5.头下军州(分数:5.00)_鉴真_7.一条鞭法(分数:5.00)_8.古今图书集成(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30.00)9.比较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分数:15.00)_10.简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分数:15.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11.论述北魏孝文
2、帝改革。(分数:15.00)_12.试述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利弊。(分数:15.00)_南京大学考研历史学中国古代史真题 2013 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40.00)1.夏商周断代工程(分数:5.00)_正确答案:(研究夏、商、周时期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通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该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正式启动于 1996 年,2000 年通过验收。由于工程成果报告简本发表后,其结论和方法引起了中国内外学术界的较大质疑,最终的报告繁本未
3、能获得通过。)解析:2.春秋繁露(分数:5.00)_正确答案:(西汉董仲舒著。全书共 17 卷、82 篇。该书在政治上,推崇公羊春秋,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糅合儒家与阴阳家思想,对自然和人事做各种牵强附会的联系,建立了以“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为主要内容的神秘主义政治哲学体系;提出“奉天法古”和“三纲五常”等政治思想,对后来的政治思想有重要影响。注本有清凌曙春秋繁露注、苏舆春秋繁露义正等。 )解析:3.夷陵之战(分数:5.00)_正确答案:(三国初年蜀吴之间的一次战役。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孙权乘关羽集中兵力在襄樊一线进攻曹军之际,派吕蒙袭杀关羽,夺回荆州。222 年,刘备企图重新夺
4、回荆州,于是以替关羽报仇为名,调集所有兵力,亲征东吴,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用火攻大败蜀军。此役将蜀的势力控制在长江三峡以西,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解析:4.高平陵政变(分数:5.00)_正确答案:(司马懿消灭曹魏宗室势力的军事政变。魏明帝之后,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逐渐控制了军政大权。嘉平元年(249 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明帝高平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把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夺取了朝中大权,史称“高平陵事变”。从此,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氏父子手里。 )解析:5.头下军州(分数:5.00)_正确答案:(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一。辽代的
5、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解析:鉴真_正确答案:(唐代僧人。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753 年鉴真搭乘遣唐使船东渡,于 754 年到达日本,天皇授予其“传灯大法师”。鉴真将大量佛教经像及药物、艺术品等带到日本,对发展日本医学、雕塑、美术和建筑有一定的贡献。763 年,鉴真逝世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日本人称之为
6、“过海大师”。 )解析:7.一条鞭法(分数:5.00)_正确答案:(1581 年张居正实行的赋役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一条鞭法将力役部分地摊入田赋,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赋役一概征银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8.古今图书集成(分数:5.00)_正确答案:(清代官修类书。原名古今图书汇编,康熙时陈梦雷原编,雍正时蒋廷锡等奉敕校勘重编。该书收集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清初的古代文献资料,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科举、文化艺术、禽虫草木、农桑渔牧、
7、医药偏方等,并有图表 6000 余幅,被誉为“康熙百科全书”。清雍正六年(1728 年)武英殿以铜活字印成 64 部,为最初版本。 )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30.00)9.比较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军事方面。管仲改革将军事组织与行政系统结合起来,具体为“作内政而寄军令”。将全国军事力量编为中、左、右三军,各一万人。军下有旅、卒、小戎、伍四级。将军事组织与行政系统结合起来,十五士乡每五乡为一军,乡、连、里、轨四级行政组织与旅、卒、小戎、伍四级军事组织相应合而为一。 商鞅变法把军功与爵位相结合,具体做法为:制定二卜级爵。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8、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奖励军功。将卒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两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宗室贵族无军功的,不得授爵位。 (2)地方行政系统。管仲改革推行“叁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叁其国”就是将国中划为二十一乡,士居十五乡,工居三乡,商居三乡,分设三官管理。乡下有连、里、轨三级,分别设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分为五属,设立五大夫、五正官分管。属下有县、乡、卒、邑四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 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政区单位,分全国为四十一县,县设令以主县政,设丞以副县令,设尉以掌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
9、,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守。县以下实行什伍制度。秦之都乡邑聚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点。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为了加强管理和统治广大居民,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 (3)经济方面。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制改革,设置官管理全国山林、川泽收入。同时加强盐铁管理,铸造统一货币,调剂物价,免除关市之税,促进经济发展。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统一度量衡。 )解析:10.简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举
10、措。(分数:15.00)_正确答案:(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
11、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 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
12、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加强专制。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
13、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捉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央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 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 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14、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 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殴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北
15、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
16、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怍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
17、根。 )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11.论述北魏孝文帝改革。(分数:15.00)_正确答案:(一)改革的背景 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有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当时北魏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如继续使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 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 484486 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 49
18、4 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 (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 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 (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 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
19、徭役。 (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 (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 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 (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 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 北魏孝
20、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解析:12.试述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利弊。(分数:15.00)_正确答案:(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下令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三大段。中段
21、包括通济渠与邗沟。通济渠北起洛阳,东南入淮水。邗沟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达江都(今扬州)入长江。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长南岸之京口(今镇江),南通余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济渠,南起洛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大运河分段开凿,前后历时五年,全长两千余公里。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东方和南方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从南方漕运粮食和便利对东北用兵。大运河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2)元朝时期。元朝建都在大都,大都的粮食要仰给于江南,为了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元朝重新凿通大运河。划直和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以代替隋唐以来那条以中原洛阳为中心的旧运河,是元代整治大运河的目的和最终结果。这项工程由中央的都水监和各地的河渠司负责。1291 年,部水监郭守敬建议,在金代运河的基础上开通惠河,自大都至通州,入于白河,总长一百六十余里,由通州即可沿白河到天津。这样,大运河便完全贯通起来了,北起大都,南迄杭州。这条南北直通的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对政治、经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