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13891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发 髻 (j) 庸禄 恪 尽职守 (k) 根深蒂固 B.祭 祀 (s) 籍贯 鳞次 栉 比 (zh) 消声匿迹 C.缄 默 (in) 怂恿 鲜 为人知 (xin) 闲情逸致 D.咫 尺 (zh) 娴熟 草 长 莺飞 (zhng) 张皇失错 解析: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答案: C 2.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傍晚时分,橘子洲上长 1200 多米的彩灯如出水巨龙腾跃江面,点亮了长沙的 璀璨 夜空。 B.湖南

2、卫视着力打造的大型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教于乐,让观众 获益匪浅 。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 惟妙 惟肖 。 D.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校园文化的魅力。 解析: C 项“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不能用来写自然景观。 答案: C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 430 米,宽 6 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B.计划于今年底开放的长沙市“两馆一厅”将为市民的休闲时光提高浓浓的文化味。

3、 C.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功能,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 A 项的“宽”与“高”搭配不当; B 项中“ 将为市民的休闲时光提高浓浓的文化味 ”动宾搭配不当。 C 项“能否”是两种情况,“能提高”是一种情况,所以不能搭配。 答案: D 4.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所以

4、,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根据第一句可推出下一句应该衔接“旅行”,所以排除 AD,句末说的是戏剧舞台,因此答案有何句,句有“所以”因此排最后。 答案: C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

5、至之后是小雪。 C.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解析: 考查二十四节气,立秋之后是处暑,立冬之后是小雪。 答案: B 6.综合探究( 4 分) 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一个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庄园里,住着女主人,女主人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仆,两个儿子对女仆的态度很不相同,大儿子很喜欢女仆,小儿子则很厌恶女仆。一日,女仆在窗外晾洗过的被单,大儿子从窗前走过,赞叹道:“多可爱的女人,还不忘在被单上绣一朵梅花!”小儿子从窗前走

6、过,撇着嘴说:“这个笨女人,一床被单都洗不干净,被单上还留着梅花印记!”女主人听说后,在窗前仔细瞧了瞧。然后对两个儿子说:“你们看清楚了没有?那梅花印记,是留在玻璃上的,被单上其实什么都没有! _ 解析: 考查 同学们对材料的归纳和提炼能力。 答案:无论是过于喜欢还是过于厌恶都容易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而忽视了事情的真相,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感性用事,而应该以理性客观的眼光去看人看事。 7.综合运用(共 6 分)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 2 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

7、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_ 解析: 考查同学们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答案: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成语大搜集】( 2 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 温故知新舍生取 义愚公移山则善恶从 任重道远诲人不倦一鼓作气见贤思齐 _ 解析: 考查同学们对孔子和孟子成语的识记能力。平时对这类知识要加强积累。 答案: (3)【观点大讨论】( 2 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_

8、 解析: 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 答 案: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或者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 或者兼说二者 ) 8.古诗文填写(共 5 分,每空一分) (1)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采菊东篱下, _。(陶渊明饮酒) (3)长风破浪会有时, _。(李白行路难) (4)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如果能推己及人,“ _, _”,(论语十则)那么我们的社会

9、就会更加融洽,和谐。 解析: 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 (1)会当凌绝顶 (2)悠然见南山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名著阅读(共 5 分) 下面是水浒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 A)见了,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麽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飞云浦!”( A)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 A)被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 A)右脚早起,扑嗵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

10、望桥下便走。( A)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 A)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後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边捞起朴 刀来,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刀。 (1)文段中的 A 是 _(人名),他大闹飞云浦的原因是 _。(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及其相关情节的把握。 答案:武松武松帮施恩打跑了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蒋门神心有不甘,设计杀害武松。 (2)水浒中有许多“打杀”的情节,如选段中的“大闹飞云浦”,另外还有“拳打镇关西”、“怒杀阎婆惜”等。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打杀”情节。( 2 分) _

11、 解析: 古人毕竟是古人,对“打杀”这些情节要辩证的分析。 答案: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水浒英雄多为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而“打杀”,是正义的行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他们以“打杀”来解决问题,有太冲动太鲁莽之嫌。 (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忠”与“义”,而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 柯 察金则认为生命的意义是_。 (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国外名著常识的掌握能力。 答案: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 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二、阅读(共 60 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 24 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

12、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纱橱:纱帐。东篱:采菊花的地方。暗香:菊花的幽香。黄花:指菊花。 10.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赋予了 _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 _的情感。( 4 分) 解析: 考查同学们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答案:

13、愁闷,百无聊赖 豪壮 11.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 _内心感受,又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形象地写出了词人 _的形象特点。( 4分) 解析: 此题考查同学们对词语的品味能力。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两个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答案:孤独、凄凉;消瘦、憔悴。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

14、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 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须发尽白。

15、 (选自汉书 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亡:通“无”,没有。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春秋:年纪。夷灭:被杀。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亲近:皇帝的侍从。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 单于的汉将。衿:衣襟。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 19 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武 使 匈奴明年 /安陵君固使唐睢 使 于秦(唐睢不辱使命) B.为武 置 酒设乐 /且焉 置 土石(愚公移山) C.请 毕

16、 今日之欢 /录 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D.与武决 去 /委而 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两章) 解析: A 项中“使”是“出使”的意思; B 项第一个“置”是“摆”的意思,第二个是“放置”的意思; C 项的“毕”都是“结束”的意思; D 项中的“去”都是“离开”的意思。 答案: B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陵见 其 至诚 A.太守即遣人随 其 往(桃花源记) B.不能指 其 一端(口技) C.安陵君 其 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D.其 真不知马也(马说) 解析: 例句中“其”的意思是代词“他”。 A 与例句相同

17、,也是代词“他”; B 是“其中”的意思; C 是语气副词; D 也是疑问语气副词。 答案: A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6 分,每小题 3 分) (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译文: _ (2)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译文: 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注意“犹”“恨”的意思。 答案: (1)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怨恨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2)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大恶极! 15.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

1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内容理解 及人物评价能力。第一问需找出曾巩对王安石做出评价的语句“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其中“吝于改过耳”表明了曾巩认为王安石“吝”的原因。第二问需找出作者对曾巩的介绍性语句,如“性孝友”“为文章,上下驰骋”“导之于欧阳修”,以及对曾巩进行语言描写的句子“以吝故不及”,通过分析这些句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其品性。 答案: 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匈奴单于愿意诚心相待苏武。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 法令随时变更,安危不可预料。李陵的精神品质: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

19、展现了其 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他面对李陵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忠诚,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品质。 (二)说明文阅读 话说长沙美食 长沙人爱喝茶,茶叶多自产自制,有时也用黄金叶,十大功劳叶等代用,河西、宁乡等地有吃芝麻豆子茶的习俗,即在泡茶时加入炒热的黄豆,芝麻豆及姜末等,浏阳北乡则爱吃茴香茶,是在茶叶中加川芎和小茴香,饮后有祛寒止痛,健胃祛风之功。夏天,城乡都喜欢饮用凉茶,即用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热解暑,利尿解毒 。 长沙人爱吃苦味的东西,这个习俗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据文献记载,楚辞 招魂中

20、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诗句,长沙人喜“大苦”爱“辛甘”,从那时候就开始了。这里的“大苦”,据说是豆豉,这种由豆类加工而成的调味品,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了。至今,长沙人还有爱吃豆豉的习惯。其他,如吃苦瓜、苦荞麦,也是个好长沙人所喜爱的,长沙人嗜苦不仅有其历史渊源,而且有其地理原因。湖南地处亚热带,暑热时间较长,祖国传统医学解释“暑”的含义是:天气主热,地气主湿,湿热交蒸谓之暑;人在气交之中,感而为病,则为暑病。而“苦能泻火”、“苦能燥湿”、“苦能健胃”,所以人们适当的吃些带苦味的食物,有助于清热 、除湿、和胃。 长沙人善于加工储藏食物,普通家庭都会熏腊肉腊鱼,做霉豆腐等。腊肉放在茶油或

21、谷仓可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生姜、茄子、苦瓜、萝卜等晾晒腌制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馈赠佳品。 长沙还有一些特定的“饮食语言”,老顾客到店里吃粉面时一般都能够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这些语言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印象深刻,出错频率就会降低,比如“宽汤少油”就是下面时要汤多油少的意思;“重油”就是要放多点油;“落锅起”指面放到开水里泡一下就马上捞起。“轻挑”,就是要求下的面的分量比平常少一些,“轻轻挑”指分量比平常少一两, 相反“重挑”就是加一两面的意思。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 16.文章中谈到了那些长沙饮食习俗?( 4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在通读时要在关键信息的地方做标

22、记,然后归纳要点,另外,做此类题时,也可以先看分值,是四分就分四个要点,这样可以避免漏答而导致失分。 答案: (1)长沙人爱喝茶; (2)长沙人爱吃苦的东西; (3)长沙人喜欢吃腌制品; (4)长沙人有特定的“饮食语言”。 17.借助上文中介绍的相关知识,具体说说下面链接材料中长沙人喜欢吃辣的原因。( 4 分) 【链接材料】长沙人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所谓“长沙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压扁爆炒的灯笼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称为“送饭菜”。红辣椒往往晒成干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剁成辣椒酱,拌入蒜头、刀豆、豆豉等,再倒入适量的酒和麻油,可长期保鲜,四时皆备。据研究,长沙人嗜辣与嗜苦的原因

23、如出一辙。 解析: 考查对具体信息的筛选归纳能力。做此类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链接材料,根据链接材料提示的内容再到文章中寻找答案。 答案: 长沙人喜欢吃辣的原因不仅有其历史渊源,而且有其地理原因。湖南地处亚热带,暑热时间较长,湿热交 蒸;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生病,而辣能泻火、祛湿、健胃,而人们适当的吃些带辣味的食物,有助于清热、除湿、和胃。 ( 三)议论文阅读(共 8 分) 谈沉潜 古往今来,成大器者往往需要在人生道路上默默潜行,于无声处悄悄浮起。所以沉潜就成了一种人生艺术。 _,人才辈出的谢氏家族在东晋时声名远扬,族人谢安却对如此显赫的家世不屑一顾。他没有选择借助家族声望得官,却选择整日隐于

24、群山之中,沉于万卷诗书,而在咸安年间政局动荡,举国面临倾覆的危难之时,他毅然选择出来任职,用积攒的满腹学识化解了内忧外患。若谢安没有当年沉心静修的选择,恐怕谢家也只能与东晋王朝一同腐朽。又如【甲】他们都有一种智慧的选择,就如上好的茶叶,没有选择在沸点水下急于散出芬香,而选择了在茶罐里潜藏多年,变得更加浓郁厚重。 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洒扫庭院的 杂事,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准他碰剑,这种状况持续三年后,他的师傅竟然开始不分日夜地突袭柳生,迫使他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汲取剑术实战经验,最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柳生练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

25、品性,蜕去浮躁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心无旁骛地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巅峰。剑道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只有静下心来,心无杂念,才能达到成功的顶峰。 沉潜,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蓄势。如【乙】又如企鹅,它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每次将要上岸时,它都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 沉潜,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当企鹅到达适当的深度,再迅猛向上跃起,便能如离弦之箭般穿出水面,落于陆地之上,这种沉潜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让企鹅积聚起破水而出的力量。企鹅如此,人亦如此, _ _。 (原文有删改) 18.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分) 解析: 首先关注标题

26、,通读全文,了解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判什么;然后从文中摘取原句,或者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答案:人生需要沉潜。 19.从下列四个论据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2 分) 诸葛亮在天下大乱之时,隐居隆中卧龙岗,熟读史书,研究天下大事,直至刘备三顾茅庐。时机已到之时,才欣然出山,辅佐汉室,留下千古美名。 曾国藩任湖南帮办团练大臣时,屡受排挤,还险些丢了性命,但他以朝廷利益为重,没有因为自己个人的恩怨而影响大局。 勾践沦为亡国奴后,没有了尊严,失去了自由,但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率三千越兵以吞吴。 孙子膑脚,遭受迫害,却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

27、实力,相信自己的命运,最终等到了施展自己抱负的时候。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语境,然后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去分析。 答案: 20.根据文意,在文章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4 分) _ _ 解析: 此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全文,特别是空格所在的段落要认真读懂,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写出最合适的句子。 答案: (1)沉潜需要有一种智慧的选择。 (2)只有顶住压力,积蓄能量,才能破水而出,成就梦想。 (四)记叙文阅读。 幸福的篮子 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我想逃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

28、个词语。 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情绪。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 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目凄凉。 我承受不住这种窒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这条小路。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线地绣起花来。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 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 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直至夕阳拉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

29、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家。恰在这时,坐 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 “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你聊聊吗 ? ”她说。 “您,有什么可以聊得呢?”我望着她,内心有一种本能的迟疑与拒绝。 她在我身边坐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知道吗?我看了你好长时间了,真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像你这样的可真不多见。” “什么不多见?” “你这一切!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忽然看到柔和的阳光下,一位梳长辫子的俊秀姑娘,穿一身朴素的白布裙子,坐在这儿绣花!简直想象不出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我要把它珍藏在我的幸福篮子里。” “什么?幸福篮子?” “这是个秘密!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你希望自己幸福吗?” “当然希望

30、,可是,我没有幸福 ” “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样才能幸福。我给你说一说吧,算是对你的奖赏。孩子,幸福并不是成功、运气 ,也不只是爱情。你这么年轻,也许会认为爱就是幸福,其实不全是这样。” 老太太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当我坐在椅子上,看到对面一位漂亮姑娘在聚精会神地绣花儿,我心里就感觉到:这情景很美!我的心就像向你微笑了。于是,我就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为了以后能一遍遍地回忆,我把它装进我的幸福篮子里了。这 个篮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发着闪闪的亮光,脑子里的阴暗就会被这亮光赶走,你就会相信整个日子都是亮通通的。每当我难过时,我就打开篮子,将里面

31、晶莹剔透的珍珠细细品味一遍。其中会有 个我取名为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想到它,那种美好的情景便会立即重现。我就会看到,在绿绿的树叶与洁白的雕塑的下,一位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绣花。我就会想起阳光透过椴树的枝叶洒在您的衣裙上;你的辫子从椅子后面垂下来,几乎拖到地上;你的凉鞋有点磨脚,你就脱下凉鞋,赤着脚,脚趾头还朝里弯着,因为地面有点凉。我也许还会想起更 多一些此时我还没有想到的细节” 在老太太描绘“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我心里出现了一抹暖色 。 “太奇妙了!”我惊呼起来。“一只装满幸福时刻的篮子!您 一生都在收集幸福吗?” “是的!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但这样的记

32、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篮子。” 我谢了这位老太太,朝家走去。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我发现,原来, 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 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我往我的“幸福篮子”里投放了一颗最闪耀的珍珠! 21.初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来。( 4 分) 解析 : 在做这一题时,要通读全文,在有关信息“地点、情节、心情”的地方做上标记,最后根据这些信息概括出表格中的内容。 答案: 忧郁 老太教我领悟幸福的篮子 回家路上

33、 快乐 22.细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共 8 分) (1)文中说“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我”为什么要将我的生活“缝”起来?“缝”字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4 分) (2)文章第 )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 分) 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解析: 考查同学们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答案: (1)因为作者认为自己的生活支离破碎,拒绝与外界交流,想把自己的生活包裹起来。“缝”是动词,原意指把损坏的衣

34、物缝补起来,在文中指把自己的生活包裹,不远让别人看到。在这里“缝”字把情感由虚化实,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失望。 (2)比喻的修辞,把美好的回忆比喻为珍珠,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贵,充满光亮,体现了作者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23.纵观全文,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 8 分) 解析: 考查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一定要 注意分析要全面,并且要简洁明了,抓住人物最鲜明的特点。 答案:形象特点:慈祥;温柔善良;积极乐观;学会发现美,并把美珍藏;理解:有一颗善于发现生活中幸福美好快乐的心。感悟:在生活中

35、,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记忆生活中的每一刻幸福,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 三、写作(共 60 分) 24.请在幸福的篮子第 段横线处作一个关于“我”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片段。( 10分) 要求: (1)符合上下文的情境;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字数不超过 150 字。 解析: 考查情景写作能力,首先要进入文章设置的情境中,回归 到阅读理解中去,看清楚写作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略 25.请以“书,我的良师益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50 分)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36、。 解析: 这是一个常见的命题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把握文章的立意,注意几个方面:书、我、良师益友。可以先列出提纲,然后开始写作。写作时要将开头和结尾写好。 答案: 范文: 我的良师益友 书,我的一位老朋友,每当我提起它,总会滔滔不绝。当一片“枯黄的落叶”缓缓的飘落在我心中时,总会有一种凄凉感,然而,此时此刻,书给我带来的就是无比的温暖。 我曾如痴如狂地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嬉戏。从书中我了解了唐僧的善良,那是一种人性美;从书中我了解了欧仁 鲍狄埃的爱国精神,为广大劳苦人民打抱不平;从书中我了解人生道路总是那样坎坷的萧红,但顽强的意志让她打破封建迷信思想,最后走向成功的道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说

37、个没完。 看书就像在捡金豆子,每捡一颗总会让你向成功迈出一步子,如果你看的是一本好书,就等于有了一位 好老师。在我悲伤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翻阅几本书,此时此刻的我,也已不像先前,书中精彩的故事让我忘记周围的一切。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看一个趣味问答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问:“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总把物品称为东西,却不叫南北?”我一听,快速地把答案说了出来。“南北面以火相对,东西面以水相对,水压火,当然东面和西面利害,所以人们总称东西,而不叫南北。”我这一说,可让妈妈大吃一惊,她不解地说:“真看不出你啊,还有这一招!”我自豪地说:“那都是书的功劳啊!不看书,哪知道这些知识呀。” 是啊,书的功劳可大可小,小到基本 常识,大至宇宙奥秘。它给我带来的是对生活的自信心,当我在人生道路中迷路时,书帮我指点迷津,指明方向。 那就是我的良师,我的益友,它会永远陪伴着我,把我带入无穷的大千世界,带我稳稳地走向生活的美好前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