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4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390497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4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4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4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4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4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植物生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为纤维素,其合成部位是_。(分数:1.00)A.细胞膜B.高尔基体C.细胞核D.内质网2.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水分交换达到平衡后,该细胞的_。(分数:1.00)A.w=pB.w=sC.p=-sD.p=m3.下列元素缺乏时,导致植物幼叶首先出现病症的元素是_。(分数:1.00)ANBPCKD.Ca4.光合作用水光解产生的氧和质子首先出现的部位是_。(分数:1.00)A.叶绿体基质B

2、.氧在叶绿体基质,质子在类囊体腔C.类囊体腔D.质子在叶绿体基质,氧在类囊体腔5.在较强光照下,降低 CO 2 浓度,下列作物中光合速率下降更快的一组是_。(分数:1.00)A.棉花和玉米B.玉米和小麦C.玉米和高粱D.棉花和小麦6.若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 CO 2 摩尔数和吸收 O 2 摩尔数的比值小于 1,则该组织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_。(分数:1.00)A.脂肪B.淀粉C.有机酸D.葡萄糖7.植物光周期现象中间断暗期最有效的光及其原因是_。(分数:1.00)A.红光,使体内 Pfr 升高,Pr 降低B.红光,使体内 Pfr 降低,Pr 升高C.远红光,使体内 Pfr 升高,Pr

3、降低D.蓝光,使体内 Pfr 降低,Pr 升高8.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突变失活的拟南芥突变体,顶端优势_。(分数:1.00)A.增强B.减弱C.不受影响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植物感受低温春化作用的部位是_。(分数:1.00)A.叶片B.分生组织C茎D.根部10.拟将短日植物南种北引,若引种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生育期提前,应选用晚熟品科B.生育期提前,应选用早熟品种C.生育期推后,应选用晚熟品种D.生育期推后,应选用早熟品种11.拟南芥野生型花器官由外而内分别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根据 ABC 模型,当 B 组基因发生突变时,突变体花器官由外而内分别表现为_。

4、(分数:1.00)A.雌蕊、雄蕊、雄蕊、雌蕊B.花萼、花萼、雌蕊、雌蕊C.花萼、花萼、花瓣、花瓣D.花萼、花萼、雄蕊、雄蕊12.秋季开花或秋季收获作物多属于_。(分数:1.00)A.长日植物B.短日植物C.日中性植物D.中日性植物13.生长物质可以有效控制植物的性别分化,外施_增加黄瓜雌花的分化。(分数:1.00)A.IAA 和 GAB.CTK 和 GAC.IAA 和 ETHD.CCC 和 GA14.高等植物花粉管向着胚珠的生长是_运动。(分数:1.00)A.向光性B.向化性C.向重性D.向触性15.春化作用在低温下通过逐步抑制_核心基因的表达,促进冬季一年生拟南芥开花。(分数:1.00)A.

5、PINB.LEAC.FLCD.CO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6.简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分数:8.00)_17.简述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分数:8.00)_18.简述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 ABA 的变化及其作用 (分数:8.00)_四、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19.请设计实验证明植物遭遇冷害后引起细胞膜透性增大。 (分数:10.00)_五、分析讨论题(总题数:2,分数:26.00)20.比较 C 3 植物和 C 4 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并说明原因。 (分数:13.00)_21.论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机制。 (分数:13.00)_六、生物化学(总题数:0

6、,分数:0.00)七、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22.下列_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分数:1.00)A.异亮氨酸与酪氨酸B.缬氨酸、异亮氨酸与酪氨酸C.缬氨酸和精氨酸D.组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23.下列有关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谷胱甘肽是电子传递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化合物B.该酶作用于核糖核苷二磷酸C.针对不同的底物(ADP、UDP、CDP 和 GDP),有不同的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D.硫氧还蛋白是电子传递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化合物24.下列有关脂肪酸从头合成和 -氧化过程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D-羟基丁酸的硫酯衍生物出现

7、在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过程中B.脂肪酸合成利用 NADPH,而脂肪酸 -氧化产生 NADHC.脂肪酸合成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中,而脂肪酸 -氧化的酶出现在细胞质中D.脂肪酸合成的物质运输需要柠檬酸,而脂肪酸 -氧化的物质运输需要肉碱25.下列有关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丙二酸单酰 CoA 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该过程受到柠檬酸的激活B.该过程需要脂酰载体蛋白(ACP)C.该过程需要生物素D.该过程需要 ATP26.真核生物 mRNA 加工不包括_。(分数:1.00)A.在 mRNA3端加尾B.转化正常的碱基为修饰碱基C.外显子连接D.在 mRNA5端对鸟嘌呤核苷酸进行甲基化27.下列

8、有关 PPP 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在 PPP 途径中,细胞每消耗 1 分葡萄糖能够生成 36mol ATPB.PPP 途径是一条还原途径生成 NADHC.PPP 途径只存在于植物中D.PPP 途径能够提供核苷酸合成的前体分子28.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不需要_。 A.EF-Tu B.fMet-tRNAmet C.GTP D.IF-2(分数:1.00)A.B.C.D.29.在尿素循环中,鸟氨酸转氨甲酰酶催化_。(分数:1.00)A.尿素断裂生成氨B.生成瓜氨酸的反应C.生成精氨酸的反应D.生成延胡索酸的反应30.不掺入多肽链的氨基酸往往可以转变为_。(分数:1.

9、00)A.神经递质B.甲基供体C.抗生素D.上述都有可能31.蛋白质可以被_修饰。(分数:1.00)A.糖和磷酸基团B.羟基和甲基C.半胱氨酸D.A 和 B32.抗体常用于疾病诊断,是因为它们_。(分数:1.00)A.可以被标记上放射性信号B.容易纯化C.能特异结合抗原D.即便微量存在也可以被鉴定33.下述分子只有_不含有糖苷键。(分数:1.00)A.肽聚糖B.脂蛋白C.糖蛋白D.核蛋白34.下属 DNA 序列_含有回文结构。(分数:1.00)A.GCATCCB.CGATTAGCC.GAGAGAGAD.GCATATGC35.在中性 pH 下,组氨酸常作为酶活性中心关键残基发挥作用,是因为_。(

10、分数:1.00)A.它属于疏水氨基酸B.它参与电子转移过程C.它处于非离子化状态D.它的 R-基团 pKa 为 6736.有关细胞中自由脂肪酸浓度的阐述哪项是正确的?_(分数:1.00)A.脂肪酸很少自由存在于细胞内,因为它们很容易破坏细胞膜B.脂肪酸的合成位点是胞外基质,因此细胞内脂肪酸浓度很低C.脂肪酸在细胞内高浓度存在,以便用于细胞膜构建D.由于线粒体不断合成脂肪酸,所以细胞内脂肪酸含量比较高八、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7.请计算 16:1 的脂肪酸在经过 -氧化彻底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 ATP 生成的数量。 (分数:8.00)_38.请比较 DNA 复制、RNA 转

11、录和蛋白质合成过程,说明各自合成的忠实性机制。 (分数:8.00)_39.简述利用 Sanger 法鉴定多肽链氨基末端氨基酸的基本原理。并列出另外两种方法的名称。 (分数:8.00)_九、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40.何为蛋白质 pI?如何用生物化学法快速鉴定一种蛋白质的 pI?举一例说明蛋白质 pI 在分离蛋白质中的应用。 (分数:10.00)_十、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41.请说明为什么三羧酸循环不仅是糖、脂肪和蛋白质降解的共同途径,而且还是某些物质的合成途径。 (分数:13.00)_42.比较分析“锁-钥模型”和“诱导契合模型”理论要点,指出它们分别阐述

12、了哪种生物化学原理。 (分数:13.00)_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4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植物生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为纤维素,其合成部位是_。(分数:1.00)A.细胞膜 B.高尔基体C.细胞核D.内质网解析:考点 细胞壁的组成、结构。 解析 纤维素是通过纤维素合酶复合体合成的,纤维素合酶复合体位于细胞质膜上,纤维素合酶将葡萄糖供体上的葡萄糖基加到葡萄糖链上催化合成 (14)连接的 D-葡聚糖链,葡萄糖供体是 UDP-葡萄糖。2.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水

13、分交换达到平衡后,该细胞的_。(分数:1.00)A.w=p B.w=sC.p=-sD.p=m解析:考点 植物细胞的水势组成。 解析 植物细胞的水势等于 w=p+s,当植物细胞处于纯水中,水分平衡后,溶质被稀释成最小,溶质势几乎为零。3.下列元素缺乏时,导致植物幼叶首先出现病症的元素是_。(分数:1.00)ANBPCKD.Ca 解析:考点 植物必需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素症。 解析 植物体内的元素可分为重复利用元素与不可重复利用元素。当钙供应不足时,缺钙初期顶芽、幼叶呈淡绿色,继而叶尖出现典型的钩状,随后坏死。钙是不易被转运和重复利用的元素,因此缺素症在上部的幼茎、幼叶上。而 N、P、K 都为易

14、移动的元素,缺乏后,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4.光合作用水光解产生的氧和质子首先出现的部位是_。(分数:1.00)A.叶绿体基质B.氧在叶绿体基质,质子在类囊体腔C.类囊体腔 D.质子在叶绿体基质,氧在类囊体腔解析:考点 光合电子传递链。 解析 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中,水分子是光合作用电子传递过程的最初的电子提供者,PS通过氧化水而获得电子,2 分子的水被氧化、裂解,放出 1 分子的氧、4 个 H + 和 4 个电子,此反应是在 PS中的放氧复合体上进行的,由于放氧复合体位于类囊体的囊腔一侧,因此,水氧化所释放的氧和 H + 将直接进入类囊体腔。5.在较强光照下,降低 CO 2 浓度,下列作物中光合

15、速率下降更快的一组是_。(分数:1.00)A.棉花和玉米B.玉米和小麦C.玉米和高粱 D.棉花和小麦解析:考点 光合碳同化。 解析 C 3 植物与 C 4 植物的区别之一即 C 4 植物具有 CO 2 浓缩机制。在一般的光强下,C 3 植物和 C 4 植物对 CO 2 的固定速率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有在高光强、低 CO 2 的环境下,C 4 植物拥有 CO 2 的浓缩机制才显示出其吸收 CO 2 的优势。玉米和高粱都是 C 4 植物,棉花和小麦都是 C 3 植物,不具备这种条件下吸收 CO 2 的特点。6.若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 CO 2 摩尔数和吸收 O 2 摩尔数的比值小于 1,则该组织

16、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_。(分数:1.00)A.脂肪 B.淀粉C.有机酸D.葡萄糖解析:考点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解析 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称为呼吸底物,呼吸底物在呼吸过程中所释放的 CO 2 的量和吸收的 O 2 的量的比值为呼吸商。当以糖为呼吸底物时,其呼吸商为 1;油脂或蛋白质含氧量较少,需要较多的氧才能被彻底氧化,其呼吸商小于 1;当呼吸底物为含氧较多的多元有机酸时,则呼吸商大于 1。7.植物光周期现象中间断暗期最有效的光及其原因是_。(分数:1.00)A.红光,使体内 Pfr 升高,Pr 降低 B.红光,使体内 Pfr 降低,Pr 升高C.远红光,使体内 Pfr 升高,

17、Pr 降低D.蓝光,使体内 Pfr 降低,Pr 升高解析:考点 光敏色素与植物光周期反应。 解析 光敏色素是植物感受光周期的原初受体,红光促使植物体内生理活跃型 Pfr 光敏色素升高,钝化型 Pr 型光敏色素降低。8.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突变失活的拟南芥突变体,顶端优势_。(分数:1.00)A.增强 B.减弱C.不受影响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考点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效应。 解析 细胞分裂素具有诱导侧芽生长的生理效应,细胞分裂素是削弱或打破顶端优势的激素,当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发生突变时,突变体中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这样就会使顶端优势增强。9.植物感受低温春化作用的部位是_。(分数:1.00

18、)A.叶片B.分生组织 C茎D.根部解析:考点 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 解析 一般认为,植物春化作用感受低温的部位是分生组织和某些能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10.拟将短日植物南种北引,若引种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生育期提前,应选用晚熟品科B.生育期提前,应选用早熟品种C.生育期推后,应选用晚熟品种D.生育期推后,应选用早熟品种 解析:考点 光周期理论的实践应用。 解析 短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将提前开花,如需收获果实或种子,则应选择晚熟品种,而从南方引种到北方,则应选择早熟品种。长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将延迟开花,宜选择早熟品种,而从南方引种到北方时,宜选择晚熟品种。1

19、1.拟南芥野生型花器官由外而内分别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根据 ABC 模型,当 B 组基因发生突变时,突变体花器官由外而内分别表现为_。(分数:1.00)A.雌蕊、雄蕊、雄蕊、雌蕊B.花萼、花萼、雌蕊、雌蕊 C.花萼、花萼、花瓣、花瓣D.花萼、花萼、雄蕊、雄蕊解析:考点 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 解析 根据花形态建成遗传控制的“ABC 模型”,A 型基因控制萼片的发育,A 型和 B 型基因协同调控花瓣发育,B 型和 C 型基因协同控制雄蕊发育,C 型基因控制心皮或雌蕊发育,即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分别由 A、AB、BC 和 C 组基因决定。如果缺失 B 型基因,第二区域发育成萼片,不是正常的

20、花瓣,而第三区域则发育成雌蕊,不是正常的雄蕊,突变体花的结构变成了萼片-萼片-雌蕊-雌蕊。12.秋季开花或秋季收获作物多属于_。(分数:1.00)A.长日植物B.短日植物 C.日中性植物D.中日性植物解析:考点 光周期现象及光周期反应的类型。 解析 长日植物指在 24h 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短日植物指在24h 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日中性植物的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中日性植物只有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在同一纬度地区,长日植物多在日照较长的春末和夏季开花,短日植物则在日照较短的秋季开花。13.

21、生长物质可以有效控制植物的性别分化,外施_增加黄瓜雌花的分化。(分数:1.00)A.IAA 和 GAB.CTK 和 GAC.IAA 和 ETH D.CCC 和 GA解析:考点 植物的性别分化。 解析 IAA 一般增加雌株和雌花,GA 主要促进雄性器官的发育,不利于雌性器官的分化。细胞分裂素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乙烯促进雌花发育。矮壮素(CCC)抑制雄花的形成,与 GA 相对抗。14.高等植物花粉管向着胚珠的生长是_运动。(分数:1.00)A.向光性B.向化性 C.向重性D.向触性解析:考点 受精生理。 解析 花粉落在柱头上,如果是亲和的则很快萌发,花粉管快速生长。花粉管在花柱中的伸长生长是定向的,

22、总是向着胚珠方向伸长,并且一个胚珠只能接纳一条花粉管。花粉管在花柱中的定向伸长是由于雌蕊中存在向化性物质,从柱头到胚珠向化性物质呈梯度分布,花粉管顶端向着向化性物质较多的方向生长。15.春化作用在低温下通过逐步抑制_核心基因的表达,促进冬季一年生拟南芥开花。(分数:1.00)A.PINB.LEAC.FLC D.CO解析:考点 春化作用的机制。 解析 在拟南芥中鉴定的 FLC(Flowering Locus C)是春化作用的关键基因,FLC 是开花抑制因子基因。在未春化的茎尖,FLC 大量表达,维持植物的营养生长,抑制开花。春化后,低温的成花诱导作用是通过对 FLC 表达进行负调控,降低 FLC

23、 表达水平,从而促进开花。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6.简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1)光。光是光合作用的动力,也是形成叶绿素、叶绿体以及正常叶片的必要条件,光调节气孔开度和光合酶的活性,因此,光直接制约着光合速率的高低。 (2)CO 2 。CO 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光强和温度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 CO 2 浓度增高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 CO 2 浓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理解 CO 2 饱和点的定义。 (3)温度。CO 2 的同化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受到温度的影响。在强光和高 CO 2 条件下,

24、温度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4)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时,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影响 CO 2 的进入,使光合速率降低;同时缺水时,一些水解酶活性提高,不利于糖的形成,同时还会影响细胞伸长生长并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缺水严重时,光合机构会受损,电子传递效率下降,光合磷酸化解,同化力形成下降。同样,缺水严重时,叶绿体的发育与结构被破坏,根系发育与生长不良,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解析 光合作用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影响光合作用环境因子主要有光、CO 2 、温度、矿质元素、水分等。17.简述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25、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花粉散落在同花的雌蕊柱头上,不能完成正常受精,不能获得种子,这种现象称为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是由一系列 S 等位基因控制,由 S 等位基因产生的特异糖蛋白的识别作用决定。 自交不亲和性可分为配子体型和孢子体型。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识别一般在花柱中进行,S 等位基因表达的糖蛋白存在于花柱中,在花柱中完成识别。当花粉的基因型与雌蕊的基因型不匹配时,花粉粒萌发、花粉管生长并完成受精作用。当花粉的基因型与雌蕊的基因型匹配时,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进入花柱,但在花柱组织内花粉管的生长被抑制。 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识别一般在柱头表面进行,花粉的等位决定因子在花粉的外壁上,通过

26、花粉外壁蛋白与柱头表膜蛋白而识别。当花粉的基因型与雌蕊的基因型不匹配时,花粉粒萌发、花粉管生长。当花粉的基因型与雌蕊的基因型匹配时,花粉管不能穿透柱头乳突细胞的角质层。 考点 受精生理。 解析 受精是雄配子把精细胞输送到雌配子体中与雌配子结合的过程,从花粉粒落到雌蕊柱头上开始,花粉与柱头细胞相互作用,若是亲和的,花粉萌发,花粉管经花粉管通道向胚珠方向伸长,最后进入胚珠内部,完成双受精作用。许多植物的花粉落在同花的雌蕊柱头上,不能完成正常受精,这种现象称为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可分为配子体型和孢子体型。18.简述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 ABA 的变化及其作用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

27、析:答题要点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 ABA 含量增加。 ABA 能有效地促进气孔关闭和降低蒸腾,减缓植物体内水分亏缺;使植物生长减慢,增强根的透性,提高水的通导性等来增加植物的抗旱性。 ABA 是引起交叉适应的关键物质。 考点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 解析 ABA 是植物对逆境反应的重要调节者,植物处于逆境时,体内 ABA 含量大幅度升高,诱导逆境胁迫下植物基因的特异表达,植物内源 ABA 含量与其抗逆能力呈正相关。ABA 也称为胁迫激素。四、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19.请设计实验证明植物遭遇冷害后引起细胞膜透性增大。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28、测定质膜透性变化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组织外渗液的电导率的变化。将植物组织浸入去离子水中,水的电导率将因电解质的外渗而增加,冷害越严重,电解质的外渗量越大,电导率的增加就越大。 用电导仪测定正常植物和遭遇冷害的植物的叶片或茎段浸出液的电导率,电导率增加,表明细胞膜透性增大,膜受伤害的程度越大。 考点 膜透性的测定。 解析 逆境对细胞膜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逆境胁迫使细胞膜透性增大,导致大量细胞质外渗,引起细胞外液电导率增加。五、分析讨论题(总题数:2,分数:26.00)20.比较 C 3 植物和 C 4 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并说明原因。 (分数:13.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1)C

29、4 植物光合速率高于 C 3 植物,特别是在高光强、高温及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在光强和温度较低条件下,光合速率不一定比 C 3 植物更具优越性。 (2)原因:C 4 植物叶片具特殊结构,叶肉细胞和微管柬鞘细胞中具不同类型叶绿体,有不同的碳同化酶系,PEP 羧化酶和 CO 2 亲和力强,可大量固定 CO 2 ,增加维管束鞘细胞中 CO 2 浓度,促进 RuBP 羧化酶催化羧化反应,增加光合速率,降低光呼吸,增加碳再固定,在高温和高光强下比 C 3 植物受 CO 2 供应不足限制,而 C 4 植物则能保持高的光合速率;但 C 4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 ATP,因此在光强和温度较低条件下则不一

30、定比 C 3 植物更具优越性。 考点 C 3 与 C 4 植物光合特性比较。21.论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机制。 (分数:13.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细胞质膜上生长素流入载体和生长素流出载体的不对称分布有关。生长素流入载体 AUX1 蛋白定位于细胞的上端质膜上,生长素流出载体包括 PIN 蛋白和 PGP 蛋白,PIN 蛋白定位于细胞的基端质膜上,PGP 蛋白均匀分布在细胞质膜上。 (3)细胞内的生长素以 IAA-形式在化学势的推动下,经过位于细胞基部质膜上的 PIN 蛋白从细胞内单向输出,IAA-进入细胞壁空间

31、后即被质子化为 IAAH,IAAH 可以经过位于细胞上部质膜上的 AUX1 蛋白或经过扩散过程通过细胞壁,顺着其浓度梯度进入其下部相邻的细胞内。在下部细胞内部,由 IAAH 脱质子化产生的 IAA-通过扩散至或由细胞质流输送至该细胞的基部,再一次被该细胞基部的 PIN 输送至细胞壁空间。 考点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六、生物化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22.下列_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分数:1.00)A.异亮氨酸与酪氨酸 B.缬氨酸、异亮氨酸与酪氨酸C.缬氨酸和精氨酸D.组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解析:考点 氨基酸分类。 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 20

32、种氨基酸,根据其降解产物是否可以生成糖、酮体将其分为生酮氨基酸、生糖氨基酸和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其中只能生成酮体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和亮氨酸,生糖兼生酮的氨基酸为芳香族氨基酸和异亮氨酸。只能选择 A。23.下列有关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谷胱甘肽是电子传递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化合物B.该酶作用于核糖核苷二磷酸C.针对不同的底物(ADP、UDP、CDP 和 GDP),有不同的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 D.硫氧还蛋白是电子传递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化合物解析:考点 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 解析 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催化的反应有两条电传递链参与,谷胱甘肽和硫氧还蛋白是电子传递的中间化

33、合物。该酶的底物通常是核糖核苷二磷酸。该酶具有开关位点和底物专一性决定位点,能作用于 4 种核糖核苷二磷酸。因此,选项 C 的描述是错误的,其他选项的描述是正确的。24.下列有关脂肪酸从头合成和 -氧化过程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D-羟基丁酸的硫酯衍生物出现在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过程中B.脂肪酸合成利用 NADPH,而脂肪酸 -氧化产生 NADHC.脂肪酸合成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中,而脂肪酸 -氧化的酶出现在细胞质中 D.脂肪酸合成的物质运输需要柠檬酸,而脂肪酸 -氧化的物质运输需要肉碱解析:考点 本题是有关脂肪酸合成和降解的对比题,综合性较强。 解析 脂肪酸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

34、行,而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选项 C 描述是错误的,因此选择 C。但应注意,如果错误的选项是有关其他方面的对比,那么如果复习不到位,则容易答错题。25.下列有关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丙二酸单酰 CoA 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该过程受到柠檬酸的激活B.该过程需要脂酰载体蛋白(ACP) C.该过程需要生物素D.该过程需要 ATP解析:考点 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中关键中间产物丙二酸单酰 CoA 合成。 解析 题目内容涉及丙二酸单酰 CoA 合成过程以及催化反应的酶的调控,综合性较强。其中,选项 B 谈到的 ACP 酰基载体蛋白不参与丙二酸单酰 CoA 的生成反应,它参与后续脂肪酸合成过

35、程。26.真核生物 mRNA 加工不包括_。(分数:1.00)A.在 mRNA3端加尾B.转化正常的碱基为修饰碱基 C.外显子连接D.在 mRNA5端对鸟嘌呤核苷酸进行甲基化解析:考点 真核生物 mRNA 加工。 解析 真核生物 mRNA 加工通常包括在 mRNA3端加尾,5端加帽子和内含子切除。根据选项给出的内容,A 和 C 容易判断,D 选项谈到的是加帽子过程,是正确的。27.下列有关 PPP 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在 PPP 途径中,细胞每消耗 1 分葡萄糖能够生成 36mol ATPB.PPP 途径是一条还原途径生成 NADHC.PPP 途径只存在于植物中D.P

36、PP 途径能够提供核苷酸合成的前体分子 解析:考点 PPP 途径。 解析 PPP 途径能够产生核苷酸合成的前体物质 5-磷酸核糖。其他选项都是错误的。28.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不需要_。 A.EF-Tu B.fMet-tRNAmet C.GTP D.IF-2(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过程。 解析 参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化合物包括 fMet-tRNA met 、GTP 和 IF-2。EF-Tu 是蛋白质延伸过程中的蛋白因子,不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29.在尿素循环中,鸟氨酸转氨甲酰酶催化_。(分数:1.00)A.尿素断裂生成氨B.生成瓜

37、氨酸的反应 C.生成精氨酸的反应D.生成延胡索酸的反应解析:考点 尿素循环反应。 解析 鸟氨酸转氨甲酰酶催化生成瓜氨酸的反应,其他选项是干扰选项。30.不掺入多肽链的氨基酸往往可以转变为_。(分数:1.00)A.神经递质B.甲基供体C.抗生素D.上述都有可能 解析:考点 非蛋白质氨基酸。 解析 不掺入多肽链的氨基酸属于非蛋白质氨基酸。它们呈游离状态存在,有的是合成标准氨基酸的前体物,有的是某些生物化学代谢途径的中间物,有些转化为其他活性物质。如苯丙氨酸降解转化成激素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脱羧形成神经递质“-氨基丁酸”,缬氨酸参与构成抗生素“缬氨霉素”,由甲硫氨酸转化生成的 S-腺苷甲硫氨

38、酸是甲基供体。31.蛋白质可以被_修饰。(分数:1.00)A.糖和磷酸基团B.羟基和甲基C.半胱氨酸D.A 和 B 解析:考点 蛋白质修饰。 解析 蛋白质修饰在蛋白质实现生物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修饰类型很多,有磷酸化、核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等,有关知识可以从酶活性调节的“酶共价修饰类型”中了解。32.抗体常用于疾病诊断,是因为它们_。(分数:1.00)A.可以被标记上放射性信号B.容易纯化C.能特异结合抗原 D.即便微量存在也可以被鉴定解析:考点 抗体功能特点。 解析 抗体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它能够特异识别、结合抗原。与疾病相关的特异生物大分子(或称抗原)即便微量存在,也可以得到鉴定,这是因为

39、抗体分子通常被连接上酶或荧光基团,从而大大提高信号灵敏度。33.下述分子只有_不含有糖苷键。(分数:1.00)A.肽聚糖B.脂蛋白 C.糖蛋白D.核蛋白解析:考点 生物大分子中的糖苷键多样性。 解析 除了存在于单糖分子之间的典型糖苷键外,在蛋白质糖、肽一糖共价连接中还存在 N-糖苷键或 O-糖苷键,这些键又统称糖肽键;糖肽键本质上属于糖苷键,而非肽键。核蛋白因为含有核酸,而核苷酸中碱基和核糖之间也是 N-糖苷键。34.下属 DNA 序列_含有回文结构。(分数:1.00)A.GCATCCB.CGATTAGCC.GAGAGAGAD.GCATATGC 解析:考点 DNA 回文结构特点。 解析 回文结

40、构主要特点是:含有反向重复序列,且出现在 DNA 两条链中呈二重对称。B 属于镜像重复,即反向重复序列在同一条 DNA 链中。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通常是回文结构。35.在中性 pH 下,组氨酸常作为酶活性中心关键残基发挥作用,是因为_。(分数:1.00)A.它属于疏水氨基酸B.它参与电子转移过程C.它处于非离子化状态D.它的 R-基团 pKa 为 67 解析:考点 酶活性中心组氨酸的作用。 解析 组氨酸属于碱性氨基酸,易溶于水;其咪唑基 pK a 为 67,这使得它在中性 pH 下有一半为质子化,另一半咪唑氮原子上含有自由电子对。因而可以作为“酸”给出质子,又可以作为“碱”接受质子,在酶的酸碱

41、催化中起重要作用。36.有关细胞中自由脂肪酸浓度的阐述哪项是正确的?_(分数:1.00)A.脂肪酸很少自由存在于细胞内,因为它们很容易破坏细胞膜 B.脂肪酸的合成位点是胞外基质,因此细胞内脂肪酸浓度很低C.脂肪酸在细胞内高浓度存在,以便用于细胞膜构建D.由于线粒体不断合成脂肪酸,所以细胞内脂肪酸含量比较高解析:考点 脂肪酸结构特点。 解析 脂肪酸由极性羧基和非极性烃基组成,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为两亲化合物,大量接触细胞膜会对后者造成伤害。在细胞中,脂肪酸通常与甘油形成中性脂(甘油三酯)得以保存或运输,很少以游离形式存在。八、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7.请计算 16:1 的脂肪

42、酸在经过 -氧化彻底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 ATP 生成的数量。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1)16:1 的脂肪酸经过 7 轮 -氧化能够生成 8 个乙酰 CoA;由于 16:1 的脂肪酸有一个不饱和双键,所以有一次 -氧化没有 FADH 2 的生成,总计 6 分子 FADH 2 ,7 分子 NADH;这些还原性辅酶进入电子传递链能够生成 33 分子 ATP(26+37)。 (2)8 个乙酰 CoA 进入 TCA 循环,合计生成 96 个 ATP(812)。 (3)脂肪酸活化用掉 2 个高能磷酸键,计算为消耗 2 个 ATP。 (4)合计 127 个 ATP(33+96-2)。 考点 脂肪酸经过 -氧化和 TAC 循环的能量计算。 解析 相似的题目:如计算 18:1 或者 12:0,14:0 等脂肪酸在经过 -氧化彻底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 ATP 生成的数量。38.请比较 DNA 复制、RNA 转录和蛋白质合成过程,说明各自合成的忠实性机制。 (分数:8.00)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