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3908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 年上海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文言文( 39 分) (一)默写( 15 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钱塘湖春行) 答案: 浅草才能没马蹄 2. ,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答案: 竹喧归浣女 3.谈笑有鸿儒 , 。(陋室铭) 答案: 往来无白丁 4. ,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答案: 沙鸥翔集 5.向来枉费推移力 , 。(观 书有感(其二) 答案: 此日中流自在行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 , 完成练 6-7 题 。 ( 4 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 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 2 分) 答案: 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7.“可怜 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 2 分) 答案: 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 , 完成第 8-9 题 。 ( 8 分) 【甲】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 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 则难者亦易矣;不学 , 则易者亦难矣。 【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譬如为山 , 未成一篑 , 止 , 吾止也!譬如平

3、地 , 虽覆一篑 , 进 , 吾往也!” 8.甲文选自课文 ;乙文选自论语 , 它是 家经典。(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答案: 为学 儒 9.甲文与乙文第 段的意思相近 , 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 , 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 6 分) 答案: 二 思学结合 ; 学与思的关系 ; 坚持不懈 ; 持之以恒 。 (四)阅读下文 , 完成第 10-13 题( 12 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 下令猎于北郊。前日 , 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 王心忧之 , 必不出。” 已而果然 , 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 , 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

4、以知之 ?” 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 , 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 , 三日不见纸鸢矣 , 是以知之。” 注释: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4 分) ( 1) 昔者秦王 好 猎而扰民 ( 2) 王之爱子 病 三日矣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答案: ( 1) 喜爱 ( 2) 生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 中 划线句。( 2 分) 子何以知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答案: 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12.本文情节曲折 , 引人入胜。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意的分析与概括。 答案: 百姓徙避 宫

5、卫问故 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 3 分) 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 C.要勤于观察思考。 D.遇事要集思广益。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归纳。 答案: B 二、现代文( 40 分) (一)阅读下文 , 完成第 14-18 题( 20 分)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 , 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 , 上海交响乐团 这个拥有 135 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 , 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历时 6 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 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 , 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 ,

6、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 ,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 , 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 , 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 , 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与外观的 低调 不同 ,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 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为了拓展功能 ,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 , 辟出了一条长 达 80 米的音乐互动长廊 , 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一般来说 , 建造音乐厅 , “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为了克服附近地铁 10 号线的

7、震动干扰 , 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 , 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 , 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 , 为了阻隔外部噪音 , 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 , 由两堵 25 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 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 , 90 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 , 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 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 , 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 1: 10 的比例制作模型 ,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 , 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 , 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

8、测试环境。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 4 次声学测试 , 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 , 还兼具 了录音棚的功能。前几年 , 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 , 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音乐棚 , 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可以设想 , 功能齐全、声学效果极 佳的音乐厅 ,一定会成为演出和录音的理想之所。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建成 , 对乐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 对提升观众的音乐欣赏品位 ,对交响乐的推广和普及 , 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4.第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的意思是 _。(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结

9、合语境来回答。 答案: 不张扬(简朴) 15.第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是 _。(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与赏析。 答案: 说明在音乐厅的设计中,其声学考量和声学效果比音乐厅外观和格局更重要 。 16.第段中 , 设计师们共同努力 , 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 _。( 2 分) 答案: 为了达到最佳的声学效果 17.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哪些亮眼的创意?请分条概述。( 9 分) _ 答案: ( 1) 为了实现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设计了大小两个音乐厅。 ( 2) 为了拓展功能 ,巧用空间,辟出音乐互动长廊。 ( 3) 为了克服地铁的震动干扰,采用隔振器技术,建成全悬浮结构建筑。 (

10、4) 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 。 18.第段举为谭盾录制音乐的例子 , 对其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4 分) A.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演奏水平非常高超。 B.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园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 C.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为提升观众的欣赏品位将产生积极影响。 D.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上海交响乐园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 答案: D (二)阅读下文 , 完成第 19-23 题( 20 分) 列车上 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 , 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 , 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 , 实在是无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

11、, 聊聊天 , 打发时间。 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 , 年龄相仿 , 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 , 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 , 取出笔记本 , 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朵里传来了 QQ 的提示音 , 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左边是个美女 , 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 , 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 , 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 , 聊聊天 , 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 , 清了清嗓子 , 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 , 是不是没来过这里 , 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 ?”话音落下 , 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仔细 一瞧 , 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

12、, 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 ,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 , 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 , 慈祥的面容 ,一看就是个实在人 , 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 , 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 , 把头埋下去 , 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我颇为尴尬 , 使劲咽了一口唾沫 ,站起身来。 我穿过车厢 , 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 , 掏出一支烟来 , 赔着笑说:“车厢晨禁止抽烟 , 憋坏了 , 也过来抽一口。大哥 , 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 , 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 , 吸了一口 , 把

13、打火机还给他 , 说:“谢谢啊 , 大哥这是去哪?” 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 , 说了声:“你接着抽 , 我回座位了。” 我正呆 滞在那里 , 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 , “叔叔 , 请问您 , 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9.第段画线部分的作用是 _。(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答案: 渲染列车上所见所闻的单调乏味,表现“我”无聊的心境,引出下文“我”找同行者聊天的情节。 20.细读第段 , “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未能如愿 , 请把“我”遇挫后的“反应”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4 分) 第一次:失望;第二次: _;第三次:尴尬;第四次: _。 解析: 本题考查

14、文章的整体把握,所填词语应该言简意赅。 答案: 苦笑 呆 滞 21.第段中年人的言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_。(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答案: 对“我”怀有戒备之心,不愿与“我”交流。 22.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4 分) A.告诫人们 , 身处信息化时代 , 不能因人机交流而忽略人际交流。 B.警示我们 , 身处陌生的环 境 , 应该注意保持适度的警觉和距离。 C.提醒人们 , 在公共场合 , 人与人之间也要多点信任 , 多点交流。 D.劝导我们 , 即使社会复杂 , 人么交流方式各异 , 仍需待人以礼。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 C 项 不符合文意。

15、 答案: C 23.练习全文 , 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5 分) 答案: 阳光男孩的主动交流与 前文其他人的表现形成反差(对比),引发我们对人际交流问题的思考。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 三、综合运用( 11 分) 阅读下面材料 , 完成第 24-26 题 。 ( 11 分) 爱因斯坦与上海有特殊的情缘 , 他曾在 1922 年两次到访上海 , 前一次他踏上堤岸就获悉自己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消息;后一次他在福州路工部局礼堂演讲“相对论” , 这两次抵沪 , 他都入住在理查饭店 , 即今天外滩的浦江饭店。 为了纪念这份特殊情缘 , 让更多市民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16、, 2008 年 6 月 , 高达2.8 米的爱因斯坦雕像(见右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揭幕。按原计划 , 这尊雕像将安放在上海的摸一个地方。当时有媒体称“爱因斯坦 , 这个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 , 从此常住上海”。谁也没有想到 , 6 年过去了 , 由于种种原因 , 这尊雕像至今仍存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此事引发了上海市民的热议。 24.假设可以在以下地点安放爱因斯坦雕像 , 你会选择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4 分) A.南京路步行街 B.外滩街心花园 C.东方绿舟智慧大道 D.陆家嘴金融区 选择: _ 理由: _ 答案: 选 B 爱因斯坦曾入住外滩浦江饭店,雕像安放在外滩街心花园,有利于市民和

17、游客走近历史人物曾经生活过的空间,感受这座城市 的历史和文化。 25.请你为爱因斯坦雕像拟一个恰当的名字。( 3 分) 答案: 最聪明的头脑(“相对论”之父) 26.如果还要在这尊雕像底座上写一段简要说明 , 以下不必写入的两项内容是 ( ) ( 4 分) A.雕像设计者和立像时间、单位 B.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 C.爱因斯坦生卒年份 D.爱因斯坦与上海的情缘 E.雕像四周的环境特点 F.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 答案: BE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与运用。 四、写作( 60 分) 27.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 要求: ( 1) 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 2)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3) 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