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类真题 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8,分数:25.00)1.受戒 (分数:1.00)_2.张贤亮 (分数:1.00)_3.史铁生 (分数:1.00)_4.王小波 (分数:1.00)_5.随想录 (分数:1.00)_6.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分数:1.00)_7.探索剧 (分数:1.00)_8.绝对信号 (分数:1.00)_9.文化散文 (分数:1.00)_10.个人化写作 (分数:1.00)_11.“20 世纪文学” (分数:1.00)_12.“重写文学史” (分数:2.00)_13.人文精神讨论 (分数:2.00)_
2、14.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分数:2.00)_15.“第三代”(或称“新生代”)诗歌 (分数:2.00)_16.茅盾文学奖 (分数:2.00)_17.现代文学(台湾) (分数:2.00)_18.新武侠小说 (分数:2.00)_简答19.简述伤痕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分数:3.00)_20.简论刘心武小说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分数:3.00)_21.寻根文学的美学追求和产生的原因。 (分数:3.00)_22.简述寻根文学的文化倾向。 (分数:3.00)_23.分析作品棋王。 (分数:3.00)_24.先锋小说的主要创作特点。 (分数:3.00)_25.以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为例分析先锋小说的
3、艺术特点。 (分数:3.00)_26.分析作品活着。 (分数:3.00)_27.简析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这一人物形象。 (分数:3.00)_28.列举 5 个 1990 年代的女性作家并各举一部代表作。 (分数:3.00)_29.谈谈你对陈染、林白的女性小说的理解。 (分数:3.00)_30.新时期文学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的历程。 (分数:3.00)_31.谈谈新时期“改革文学”。 (分数:3.00)_32.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分数:3.00)_33.如何看待“归来者”诗人的创作? (分数:3.00)_34.简述“朦胧诗”的由来及其特征。 (分数:3.00)_35.朦胧诗的“三个崛起
4、”。 (分数:3.00)_36.舒婷诗歌的创作特色。 (分数:3.00)_37.北岛诗歌的艺术特质。 (分数:3.00)_38.简述女性诗歌的创作特征。 (分数:3.00)_39.概述新时期诗歌发展的演进轨迹。 (分数:3.00)_40.简述新历史小说的特征。 (分数:3.00)_41.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点。 (分数:3.00)_42.什么是“新写实主义”? (分数:3.00)_43.一地鸡毛的讽刺精神。 (分数:3.00)_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类真题 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8,分数:25.00)1.受戒 (分数:1.00)_正确答案
5、:()解析:受戒是汪曾祺的作品,作家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芦苇的清香轻衬的忘俗的天地,幽静寺庙中小和尚明海青涩拘谨,水乡里养出来的农家女小英子率性天真,他们之间这段初恋故事纯美得惊世骇俗,作家有意识地将那种晶莹剔透充满着纯情的爱情领入了诗的境界,让人心甘情愿地深陷于那个出世的幻境。作品的细节描写给人好奇和耳目一新的感觉,荸荠庵里的和尚与平常人一样喝酒、吃肉、娶老婆,打破了人与宗教之间的隔阂,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健康自然人性的追求。小说语言平淡质朴,但细细咀嚼意味无穷,兼具散文化和诗化的特征,而对乡土风俗的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张贤亮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张贤亮是中
6、国当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作品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小说主人公往往有着青年诗人和接受改造的“右派分子”的双重身份,具有偏重理性、善于思辨的性格特征,张贤亮试图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释一个生活中的重大命题知识分子在与体力劳动的接触中,以及在他自身的体力劳动过程中所引起的一系列心灵变化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因此作品多展现伤痕痛苦中的“缺陷美”和粗犷质朴的劳动者的内心美,并且善用大段的哲理性语言来深化主题内涵,使作品造成一种思辨气势,使人警省,由此带有了睿智深沉的思辨色彩和哲理之美。3.史铁生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史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短
7、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 1983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获得了很大影响。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的关切。这种对于“残疾人”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散文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
8、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自 1985 年以来,开始思考人的命运,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后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吸取了现代主义的因素。4.王小波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20 世纪 90 年代,王小波是一个尚不为知识界、思想界和文学界普遍接受的边缘性的自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的作品虽然曾获两
9、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但在内地文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 1997年突然辞世,他的文学价值才被逐渐肯定和发现。他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未来世界以及革命时期的爱情都堪称其小说的代表作品。王小波完全舍弃了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关于“文革受难”流于体制层面的日常生活,他甚至大量的描写性生活,并且通过某个荒谬情境的反复分析,将其分解示众,使其穷形尽相,从而多侧面多角度地揭示“受难”的历史成因:既是“正统”和“权威”联手操纵的结果,也是愚昧、迷狂的“大众”盲目参与、趋之若鹜的结果,以此表达一个理性、独立的自由思想家的深刻思考。冷静客观的自由立场、民间立场,狂欢叙事是王小波写作个性的强烈体现。5.随想录 (分数:
10、1.00)_正确答案:()解析:巴金自 1978 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 1978 年 12 月 1 日写下第一篇谈到 1986 年 8 月 20 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其间历时八年。巴金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把他对历史的反思,对痛失亲友的追忆,对自我的拷问,尤其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言论与观点的批判,质朴而直白地讲述出来。文字朴实,记述流畅,没有经营雕琢的痕迹,他对历史浩劫采取一种坚定的介入、干预的姿态,坚持人的理性能够认知、控制一切的世界观,并对人类理想前景有执著坚守的信念。因此,他不仅作为一个历
11、史浩劫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发出对历史的控诉和批判,同时也怀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带着强烈的自省意识,在揭露和谴责文革的残酷和荒诞时,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无情的解剖。怀念萧珊小狗包弟等是其中的名篇。6.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所谓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就是“围绕着某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为中心,进行选材和采访报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题材涉及面甚广,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有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贾鲁生的亚细亚怪圈,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等。从国际关系到民族历史大事件、儿童教育,从国家大政到家庭婚姻、青
12、少年早恋,都普遍地具有规模恢弘、视野开阔、客观写真、生活容量博大以及思想力度强劲的特点,从而给报告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气象。7.探索剧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20 世纪 80 年代,戏剧工作者借鉴西方现代派话剧,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革新,留下了一批探索戏剧。探索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现实主义原则之下合理地借鉴现代派话剧的手法,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推动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如屋外有热流绝对信号狗儿爷涅槃;一类是在主流话剧类型之外,充分借鉴现代主义的戏剧探索,无场次、多声部组合式、小说结构、写意话剧等,如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魔方。代表作家是高行健。8.绝对信号 (分数:1
13、.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国话剧作品。编剧高行健、刘会远。此剧是反映青年生活的无场次话剧。剧情围绕着主人公黑子被车匪胁迫登车作案,在车上遇见昔日的同学小号、恋人蜜蜂和忠于职守的老车长逐步展开,产生出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冲突,由此展现了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态度。最后在车匪铤而走险即将造成列车颠覆的生死关头,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承担了各自的责任,使列车避免了事故。启发人们去思考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思考自己和自己生活的道路。绝对信号的艺术创新首先体现在一种主观化的时空结构方式上。在绝对信号中,既展示了正在车厢里发生的事件,同时又不断通过人物的回忆闪出过去的事件,或把人物的想象和内心深处的
14、体验外化出来,使实际上没有发生的事件也在舞台上得到展现。绝对信号在 80 年代初期的文坛上出现,其最大的意义可能就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审美感受,与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等“东方意识流”小说相似,它是在形式与技巧创新的层面上为中国当代文学开拓了新的向度,构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兴起过程的一个特殊环节。9.文化散文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在 80 和 90 年代散文创作中,有些作者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了一些融会学者理性思考和个人感性表达的文章,这类随笔式的散文被称为学者散文或者文化散文。如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等。学者散文作者大都有较
15、为丰厚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中,不特别注重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在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通常会以较为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其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10.个人化写作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个人化写作,又称“私人化写作”,在 90 年代以后,或以“私人生活”为题材、个人话语为载体、以“自恋”情节为突出特征开始在文坛上弥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写作”。90 年代女性作家的“个人化写作”,在取材上多以自身故事为蓝本,人物往往带有作家本人的影子,包括外貌、性
16、情、爱好、经历等等,展现的都是“女性生活”场景,以自己的身体和生活为叙述对象,自言自语,充满了“自恋”的情结和声音。代表作品有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徐小斌的羽蛇、海男的我的情人们等等。11.“20 世纪文学” (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1985 年陈平原、黄子平、钱理群的论“20 世纪中国文学”和陈思和的新文学史研究中的整体观先后发表。提出“20 世纪文学”的概念,并强调对 20 世纪中国文学进行“宏观”“整体”的把握的主张,不仅推动研究视角、方法的更新,而且暗含着一种重要的观察、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的尺度的提出,因而其影响不仅限于文学史研究的范围。其主要意图就是要打破
17、中国文学传统的狭隘视角,建立一个更宏大、更立体、更开放的中国文学观,给重写文学史以启发。简单地说,“20 世纪文学”就是自 19 世纪末到 2000 年前后,在中国存在的、包涵“新文学”和“通俗文学”、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汉民族文学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学这些不同形态文学在内的、用现代中文书写的中国文学。在这样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维的引导下,“港澳台文学”进入中国文学史就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港澳台文学获得了超越政治的、地域的、意识形态的限制,纳入我们的整体文学视野的机会。12.“重写文学史”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重写文学史”的讨论在 80 年代出现了两次高潮,即以 1985
18、年与 1988 年两个核心时段为中心的高潮时期。在 80 年代初王瑶等有关文学史的讨论基础上,1985 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提出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设想,企图替代政治朝代更迭主宰文学分期的做法,设想厘清文学与政治的正常关系,这一概念的提出,给“重写文学史”以启发,在 1985 年唐弢等文学史家与晓诸等人展开的论争掀起讨论高潮。这场讨论为 1988 年上海文论开设“重写文学史”专栏提供了学术的氛围。赞同者认为从新的理论视角提出对新文学历史的个人创见;反对论者认为其实质是违背历史主义,跟随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思想观念,力图否定和贬低这些革命作家。13.人文精神讨论 (分数:2.00)_
19、正确答案:()解析:1994 年,针对 90 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初期物欲高涨、人心浮躁、精神被物质化的现实,同时也是对文化的商品化、创作中的价值漂移、作品媚俗现象的存在,上海文学推出关于“文化关怀”的小说,上海批评界提出了所谓“人文精神”的口号。这种人文精神在张承志长篇小说心灵史和张炜的两部长篇柏慧家族的争论、评价中展现,甚至有的话题已经进入“非文学空间”。张炜和张承志也发表文章,以激烈的态度对时下思想价值迷失和道德滑坡给予了尖锐的抨击,表现了一部分作家对历史和时代的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文化的坚定信仰。有人认为他们的追求坚持了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人格操守,也有人认为这表现了“文化保守主义
20、”思想倾向,这也展现了 90 年代文学思潮的多元性。14.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 1898 年到 1927 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某些现代西方的文学研究方法,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探讨晚清与五四两代作家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本书以史家的眼光、独特的视角,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研究,它是从叙事学的层面来把握中国现代化
21、进程的一个侧面。15.“第三代”(或称“新生代”)诗歌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第三代诗歌即“第三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歌。所谓“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 1949-1976 年间的第一代及朦胧诗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 90 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人。第三代诗歌具有以下特征: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了当代新诗发展的空间。他们把诗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促使中国诗歌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趋向。代表流派有非非主义、他们文学社、海上诗群等。第三代诗歌被看做中国当代
22、诗歌的分水岭。16.茅盾文学奖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茅盾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的。从 1982 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17.现代文学(台湾)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1920 年台湾留学生在东京创办杂志台湾文学标志着台湾现代文学的启幕。台湾现代文学正式发端于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当时动荡不安的背景,作家们开始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中寻找走向内心、变现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特征为:借鉴西方的哲学精神,探索人类的生存处境、
23、存在意义以及现代人的内心隐秘世界,注重挖掘潜意识。代表作家有纪弦、方思、罗门等的现代主义诗歌,余光中的传统与现代兼容的散文,以及白先勇、欧阳子的小说。18.新武侠小说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新武侠小说是以虚构历史上的武侠故事为内容的一个文学流派,发轫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香港,为了区别于三四十年代的旧派武侠小说,俗称新武侠。它重视中国武侠小说的写实传统也向西方小说吸收新手法,比旧武侠小说更注重文学内涵,在写作时注重文学形象的塑造、语言的提炼、文字的把握、结构的严谨等,尤其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招式从写实到写意。梁羽生作为创始人,其龙虎斗京华被誉为“新武侠小说开山之
24、作”。金庸是这个流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等最具代表性。后来有人又将台湾武侠文学作家古龙也归入此一派别。简答19.简述伤痕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其共同的思想倾向。“伤痕小说”在内容上既有对“四人帮”的揭露,也有对人民的同情;既有对灵魂的鞭挞,也有对美好情操的礼赞。但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 (2)善良人受损害的情节模式。作品中的受伤者大多是纯洁而蒙昧的人,对“左倾”势力缺乏认识,成为无辜的受害者。把罪行的谴责往往归之于“坏人做坏事
25、”,表现出一种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与不平,如卢新华伤痕中的王晓华,竹林生活的路中的谭娟娟等。 (3)宣泄义愤的情感模式。作品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无所顾忌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大多把上山下乡看做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的对于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如叶欣的我们这一代人蹉跎的路等。 (4)“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
26、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表现灾难;其二,是在灾难中展现崇高。而它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画。这样,很多作品中的主人公就仅仅是单纯的受难者而非美的体现者,其悲剧只是灾难的展现而不是“美的毁灭”,不能给人以永恒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 (5)从艺术审美来看,“伤痕文学”艺术成就并不高。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如在班主任中
27、,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20.简论刘心武小说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刘心武的小说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影响,具体表现为: (1)1977 年,小说班主任的发表反响巨大,被誉为“伤痕文学”的开端。在小说中以一个班主任的眼光,忧虑地审视那些年少的学生,在那个文化荒芜、思想被钳制的文革年代,深受毒害所发生的思想变异。他所刻画的宋宝琦和谢惠敏两个少年的形象是深有意味的,相当尖锐地揭露了“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不仅造成了经济的崩溃,社会的混乱,而且严重毒害、摧残下一代
28、的精神,使民族精神失去创造活力与生机。小说最后发出“救救孩子”产生历史呼应,表明关注人的精神解放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世纪性的课题。 (2)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围绕着对传统与观念的反思和重建,刘心武的小说开始走出早期的“问题小说”模式,注重人物心灵的开掘与探索。这一阶段,刘心武的小说更注重写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写人与人的关系,写人的心灵、人性和人情。如意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通过普通工人与前清贵族小姐的爱情悲剧书写了人性中的美,同时对有情人未能成眷属的原因进行追问,表达了对时代扭曲和社会心理一定的批判。 (3)1981 年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的发表标志着刘心武小说创作更具反思性和人性化,他开始把
29、笔触深入到北京市民的世相心态上,比起前一阶段的创作,更多了一层文化色彩,更具有一种艺术美的内在魅力。他肯定了人性需要的合理性,对扼杀人性的环境予以毫不留情的鞭挞,并希望唤起人们的自觉意识,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代表作如钟鼓楼,独特的艺术结构和深沉的文化感,把人们带人到当代北京社会的普通市民中,体会到北京历史与文化的深邃,显示出地域文化风情画的价值。 可见,刘心武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作家,他每一个阶段的创作都对当代文坛贡献了较有分量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1.寻根文学的美学追求和产生的原因。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文化寻根小说在美学倾向上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重新
30、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以及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2)在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审美方式的同时,又渗透了现代的意识倾向,既富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又融合了现代感的美学倾向。(3)新颖的审美形态,投射在他们那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特别富于想象力的艺术风格中。(4)生发于作家主体的独特感受和各自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审美理想,通过对具有生命活力的人格形象表达出文化魅力,并以此完成一种人格境界的美感塑造。 原因:反思文学的深化;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文化热的推动,受拉美“文学爆炸”影响。(拉丁美洲从60 至 80 年代出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80 年代初期,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作家影响和刺激极深)22.简述寻根文学的文化倾向。 (分数:3.00)_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