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39288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11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钱学森等老一辈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他们给我们的启示是( )(分数:2.00)A.立志须躬行B.立志需明确C.立志当高远D.立志当务实3.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度的试金石是( )(分数:2.00

2、)A.对祖国悠久历史的了解程度B.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程度C.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程度D.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程度4.最美司机吴斌是新时期践行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他的人生价值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对社会理想实现的程度B.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C.对自身理想实现的程度D.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雾霾等生态危机频发,大量动物和植物濒危乃至灭绝这表明( )(分数:2.00)A.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B.应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C.应立即停止城市化进程以缓解生态危机D.应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6.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

3、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分数:2.00)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沟通功能D.调节功能7.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这种观点属于( )(分数:2.00)A.闭关主义B.历史虚无主义C.拿来主义D.文化复古主义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分数:2.00)A.诚实守信B.爱岗敬业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9.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体现婚姻家庭本质所在的是( )(分数:2.0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自然规律D.社会规律10.人类历史上唯

4、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是( )(分数:2.00)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11.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分数:2.00)A.人民代表大会B.法院和检察院C.公检法D.人民政府12.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是( )(分数:2.00)A.行政保护B.立法保障C.司法保障D.宪法保障13.下列关于法律义务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义务是历史的B.法律义务来源于现实需要C.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D.法律义务不会变化二、多项选择题(

5、总题数:20,分数:40.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包括,它( )(分数:2.00)A.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B.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C.是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D.是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6.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分数:2.00)A.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B.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C.把理想转变为现实需要艰

6、苦奋斗、勇于实践D.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17.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 )(分数:2.00)A.道德要求B.政治原则C.法律规范D.核心精神18.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以下说法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分数:2.00)A.“与时谐行”“与日俱新”B.“夸父追日”“精卫填海”C.“大禹治水”“愚公移山”D.“因时而变”“随时而制”19.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义务有( )(分数:2.00)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B.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

7、务C.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如实提供有关证据的义务D.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20.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关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二者相互区别、相互依存B.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C.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D.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21.竞争与合作是个体在社会中必然面 l 临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具体体现在( )(分数:2.00)A.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是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B.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

8、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C.竞争与合作在本质上是对立的D.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22.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有( )(分数:2.00)A.道德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C.道德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不再引起道德的变化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2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体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必须强调( )(分数:2.00)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9、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个人利益完全从属于集体利益D.集体应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24.公共生活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应当做到( )(分数:2.00)A.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B.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C.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D.珍惜和爱护社会共同劳动成果25.就业是民生之本,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应树立的创业观念包括( )(分数:2.00)A.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B.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C.要提高创业的能力D.要有勇于创业的勇气26.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

10、、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有( )(分数:2.00)A.学思并重B.慎独自律C.知行统一D.积善成德27.法律运行的主要环节包括( )(分数:2.00)A.立法B.守法C.执法D.司法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包括( )(分数:2.00)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C.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D.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29.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

11、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的内容有( )(分数:2.00)A.权力制约B.法律至上C.正当程序D.人权保障30.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有( )(分数:2.00)A.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B.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C.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D.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31.按照法律权利的不同分类,人身自由权属于( )(分数:2.00)A.普通权利B.人身权利C.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D.程序性权利32.生命权是人的尊严的基础,具有神圣性与不可转让性,不可非法剥夺。

12、下列属于公民的生命权的是( )(分数:2.00)A.生命安全维护权B.防止生命危害发生权C.确保身体健康权D.改变生命危险环境权33.有权利就有救济。我国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这些权利一旦受到损害或侵犯,公民可以依法采取权利救济的手段,予以补救、恢复或对损害或侵害行为予以纠正和惩罚。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包括( )(分数:2.00)A.司法救济B.行政救济C.自力救济D.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11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13、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钱学森等老一辈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他们给我们的启示是( )(分数:2.00)A.立志须躬行B.立志需明确C.立志当高远 D.立志当务实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唯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

14、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3.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度的试金石是( )(分数:2.00)A.对祖国悠久历史的了解程度B.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程度C.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程度D.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程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因此,本题正确答

15、案是 D。4.最美司机吴斌是新时期践行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他的人生价值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对社会理想实现的程度B.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C.对自身理想实现的程度D.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解析:解析: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而吴斌的成功则在于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雾

16、霾等生态危机频发,大量动物和植物濒危乃至灭绝这表明( )(分数:2.00)A.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B.应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C.应立即停止城市化进程以缓解生态危机D.应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析:解析:人与其它自然存在物不同,人是有意识、有意志、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着自然,人类本身也在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中不断发展自己。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也存在着两面性,即人类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也与日俱增:水源、空气、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和湿地迅速减

17、少,可利用资源日益短缺甚至面临枯竭因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6.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分数:2.00)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沟通功能 D.调节功能解析:解析: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第一,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

18、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第二,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第三,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一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7.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这种观点属于( )(分数:2.00)A.闭关主义B.历史虚无主义C.拿来主义D.文化复古主义 解析:解析: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

19、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分数:2.00)A.诚实守信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9.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体现婚姻家庭本

20、质所在的是( )(分数:2.0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自然规律D.社会规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属性。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所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0.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是( )(分数:2.00)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历史发展。在法律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型的法律制度,有着与以往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制度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本质。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并以消灭

21、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11.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分数:2.00)A.人民代表大会B.法院和检察院 C.公检法D.人民政府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行使国家司法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2.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是( )(分数:2.00)A.行政保护B.立法保障C.司法保障 D.宪法保障解析:解析:本题考查

22、的是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13.下列关于法律义务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义务是历史的B.法律义务来源于现实需要C.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D.法律义务不会变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义务的特征。法律义务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

23、度性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发生重要影响。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任何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法律义务可能因一些情形的出现而转化、派生或消灭。公民和社会组织承担的法律义务,在履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一些特殊情形的出现而出现转化、派生或免除。如,一个人犯了罪,依法应当判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在犯罪后司法机关因法定原因没有追究,那 5 年后他所承担的刑事责任依法就不应追究。D 说法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4.多

24、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包括,它( )(分数:2.00)A.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B.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C.是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D.是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创新,D 说法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16.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分数:2.00)A

25、.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B.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C.把理想转变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实践 D.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邓小平的这句话主要是说明理想如何转化为现实:的问题。“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就是说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只有实践才可以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否则,即使有了理想,也不意味着已经成功,没有实践,理想也“有成为空话的危险”。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 项说法过于绝对,是添枝加叶的干扰项,故用排谬法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17.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

26、 )(分数:2.00)A.道德要求 B.政治原则 C.法律规范 D.核心精神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18.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以下说法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分数:2.00)A.“与时谐行”“与日俱新” B.“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C.“大禹治水”“愚公移山” D.“因时而变”“随时而制” 解析:解析:本题考

27、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自强不息具体体现为“夸父追目”“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19.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义务有( )(分数:2.00)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B.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C.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如实提供有关证据的义务 D.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解析:解

28、析: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义务有: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如实提供有关证据的义务,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20.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关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二者相互区别、相互依存 B.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C.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解析:解析:人

29、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

30、会价值。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21.竞争与合作是个体在社会中必然面 l 临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具体体现在( )(分数:2.00)A.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是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 B.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 C.竞争与合作在本质上是对立的D.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 解析:解析:竞争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两

31、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22.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有( )(分数:2.00)A.道德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C.道德的独立性

32、越来越强,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不再引起道德的变化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解析:解析: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2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

33、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体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必须强调( )(分数:2.00)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个人利益完全从属于集体利益D.集体应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解析:解析: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必须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但强调集体利益并非要求个人利益完全从属于集

34、体利益,因为,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24.公共生活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应当做到( )(分数:2.00)A.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B.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C.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D.珍惜和爱护社会共同劳动成果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宣传和践行社会公德的重要力量,应该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作出表率,具体应当做到:第一,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第二,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第三,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故 A、B、C 正确

35、。D 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25.就业是民生之本,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应树立的创业观念包括( )(分数:2.00)A.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B.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C.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D.要有勇于创业的勇气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大学生需树立的正确的创业观包括:第一,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第二,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第三,要提高创业的能力。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是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要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CD。26.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

36、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有( )(分数:2.00)A.学思并重 B.慎独自律 C.知行统一 D.积善成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个人加强道德修养,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验,身体力行。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27.法律运行的主要环节包括( )(分数:2.00)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司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

37、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包括( )(分数:2.00)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C.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D.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包括: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

38、当家作主。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有利于凝聚和广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有领导、有秩序地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29.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的内容有( )(分数

39、:2.00)A.权力制约 B.法律至上 C.正当程序 D.人权保障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治思维方式的内容。法治思维方式与人治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法治思维方式是一种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而人治的思维方式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点是个体的人或少数人的感性,具有任意性和个体性或具体性。具有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五个内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30.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有( )(分数:2.00)A.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B.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

40、根本保障 C.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D.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31.按照法律权利的不同分类,人身自由权属于( )(分数:2.00)A.普通权利B.人身权利 C.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 D.程序性权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权利的分类

4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法律权利可以分为: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等;普通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如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权等。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和人格尊严权等。财产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等。文化权利包括从事教育等的权利。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指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权利: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42、是指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专门享有的权利。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实体性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利,如经济法中的经营权等;程序性权利是指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C。32.生命权是人的尊严的基础,具有神圣性与不可转让性,不可非法剥夺。下列属于公民的生命权的是( )(分数:2.00)A.生命安全维护权 B.防止生命危害发生权 C.确保身体健康权D.改变生命危险环境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身权利与义务。生命权是指维持生命存在的权利。生命权包括生命安全维护权、防止生命危害发生权、改变生命危险环境权等。生命权是人的尊严

43、的基础,具有神圣性与不可转让性,不可非法剥夺。健康权是在公民享有生命权的前提下确保自身肉体健全和精神健全、不受任何伤害的权利。C 不属于生命权的内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33.有权利就有救济。我国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这些权利一旦受到损害或侵犯,公民可以依法采取权利救济的手段,予以补救、恢复或对损害或侵害行为予以纠正和惩罚。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包括( )(分数:2.00)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自力救济 D.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只有公民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救济,才能真正享有权利。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第一,司法救济;第二,行政救济;第三,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第四,自力救济。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