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化学.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946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浙江卷 )化学 一、选择题 (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1 分 ) 1.(3 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 (含 NH4+及 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 (V10 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检测细胞内浓度约为 10 12 10 11molL 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解析: A.电解消耗电能,而光催化还原水制氢可利用太阳能,前者浪费能源,则光催

2、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故 A 正确; B.氨氮废水中 N 为 3 价,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所以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故 B 正确; C.可检测到单个细胞 (V10 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体积为 10 12L,设数个分子为 N,则即该检测技术能检测细胞内浓度为 , N 可能介于 1 10 之间,则约为 10 12 10 11molL 1的目标分子,故 C 正确; D.汽油与甲醇均可燃烧,且热值不同,则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发生变化,故 D 错误 。 故选 D. 2.(3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汞一

3、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 pH 计、电导率仪 (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 )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 NaOH 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 NaOH 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铜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解析: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加硫磺粉处理,且金属汞不能深埋处理,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 A 错误; B.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只有乙酸为电解质,且乙酸电离显酸性,则乙酸浓度越大,酸性越强,导电能力也越强

4、,所以用 pH 计、电导率仪 (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 )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 解程度,故 B 正确; C.标准液的浓度已知,待测液的体积也是已知的,由 c 测 = 可知,如果实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增大,最后计算得到的待测液浓度也增大;如果实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减小,最后的得到的待测液浓度也减小;由于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得到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实际浓度偏小,会使标准液实际浓度减小,使得实际消耗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体积增大,所以计算得到的得到的待测液浓度偏大,故 C 错误; D.茚三铜试剂用于检验氨基酸,不能检验蛋白质,故 D 错误 。 故选 B. 3.(3 分 )如图所

5、示的五中元素中, 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 Y、 Z 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 X、 Y 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 WY2, W3X4, 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 T 与 Z 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TZ4 解析: 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 22,则 X、 Y 为第二周期元素,W、 Z 为第三周期元素,设 X 的最外层电子为 x,则 Y、 W、 Z 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x+1、 x 1、 x+

6、2,所以 x+x+1+x 1+x+2=22,解得 x=5,即 X 为 N, Y 为 O, W为 Si, Z为 Cl, W与T 同主族,则 T 为 Ge。 故选 D. 4.(3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乳酸薄荷醇酯 (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 (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 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1H NMR 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 1H NMR 来鉴别 解析: A.乳酸薄荷醇酯 ( )中

7、含有酯基、羟基,能够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还能够发生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 ),故 A 错误; B.乙醛和丙烯醛 ( )的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一定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分别生成乙醇和丙醇,所以与氢气加成的产物属于同系物,故 B 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二者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故 C 正确; D.CH3COOCH2CH3与 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1H NMR 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但是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位置不相同,可以用 1H NMR 来鉴别,故 D 错误 。 故选 C. 5.(3 分 )镍氢电池 (

8、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 NiMH 中的 M 表示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OH)2+M NiOOH+MH 已知: 6NiOOH+NH3+H2O+OH 6Ni(OH)2+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iOOH+H2O+e Ni(OH)2+OH B.充电过程中 OH 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H2O+M+e MH+OH , H2O 中的 H 被 M 还原 D.NiMH 电池中可以用 KOH 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解析: 镍氢电池中主要为 KOH

9、 作电解液 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OH =NiOOH+H2O+e 、阴极反应: M+H2O+e =MH+OH ,总反应: M+Ni(OH)2=MH+NiOOH; 放电时,正极: NiOOH+H2O+e =Ni(OH)2+OH ,负极: MH+OH =M+H2O+e ,总反应:MH+NiOOH=M+Ni(OH)2 以上式中 M 为储氢合金, MH 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iOOH+H2O+e Ni(OH)2+OH ,故 A 正确; B.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 OH 离子从阴极向阳极,故 B 错误; C.H2O 中的 H 得电子

10、,不是被 M 还原,故 C错误; D.不能用氨水做电解质溶液,因为 NiOOH 能和氨水发生反应,故 D 错误 。 故选 A. 6.(3 分 )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 HClO 的杀菌能力比 ClO 强, 25 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Cl2(aq) K1=10 1.2 Cl2(aq)+H2OHClO+H+Cl K2=10 3.4 HClOH+ClO Ka=? 其中 Cl2(aq)、 HClO 和 ClO 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 ( )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Cl2(g)+H2O2H+ClO +Cl K=10 10.9 B.在

11、氯处理水体系中, c(HClO)+c(ClO )=c(H+) c(OH )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 pH=7.5 时杀菌效果比 pH=6.5 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解析: 根据图象知, HClOH+ClO 中 pH=7.5,Ka= = =10 7.5; A.依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的三个式子相加可得 A 选项式,所以 K=K1K 2K a=K1=10 1.210 3.410 7.5=10 12.1,故 A错误; B.体系中存在电荷守恒 c(H+)=c(Cl )+c(ClO )+c(OH ),即 c(Cl )+c(ClO )=c(H+) c(OH ),在氯水中 HCl

12、完全电离、 HClO 部分电离,所以 c(HClO) c(Cl ),所以 c(HClO)+c(ClO )c(H+) c(OH ),故 B 错误; C.起杀菌作用的是 HClO,由图象可知, pH=6.5 时 c(HClO)比 pH=7.5 时要大, HClO 浓度越大,杀菌效果好,所以 pH=7.5 时杀菌效果比 pH=6.5 时差,故 C 正确; D.夏季相比冬季温度高, HClO 易分解,所以杀菌效果不如冬季,故 D 错误 。 故选 C. 7.(3 分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 NH4+、 Mg2+、 Al3+、 SO42 、 NO

13、3 、 Cl 。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的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 3NO3 +8Al+5OH +2H2O 3NH3+8AlO 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试样中肯定存在 NH4+、 Mg2+、 SO42 和 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 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 Na+、 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 NaNO3、 NH4Cl 和 MgSO4 解析: 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 Ba(OH)2并加热,生成的气体 1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气体 1 是 NH3,则试样中含有 NH4+; 向滤液中通入 CO2,得到

14、溶液 2、沉淀 2,溶液 2 中加入 Al,生成气体 2,该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含有气体 2 是 NH3,根据已知条件知,溶液 2 中含有 NO3 ,根据元素守恒知,原溶液中含有 NO3 ; 滤液 1 中通入 CO2,得到沉淀 2,向沉淀 2 中加入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沉淀 2 是碳酸钡等难溶性碳酸盐,也有可能是试样中存在 Al3+,在过量的 Ba(OH)2中反应生成 AlO2 ,通入 CO2后生成 Al(OH)3沉淀 ; 沉淀 1 加入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硫酸钡不溶于酸,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 SO42 ,以及能和过量 Ba(OH)2反应生成能溶于酸的沉淀,根据离子知,该

15、沉淀为 Mg(OH)2,所以溶液中含有Mg 2+。 故选 B. 二、解答题 (共 4 小题,满分 44 分 ) 8.(15 分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 X(仅含四种元素 )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另取 10.80g X 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 6.40g 固体 1,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画出白色沉淀 1 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 。 答案: (2)X 的化学式是 2 ,在惰性气流中加热 X 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 CaFe(CO3)2 CaFe(CO3)2 CaO+FeO+2CO2 (3)白色沉淀 2 在空气中变成

16、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答案: 4Fe(OH)2+2H2O+O2=4Fe(OH)3 (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 1 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 。 答案: 2FeO+CO2=Fe2O3+CO(或生成 Fe3O4)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盐酸溶解,滴入几滴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产物中含有三价铁 解析: X 能和 HCl 反应生成气体甲,隔绝空气加热 X 得到气体甲和固体 1,且 X和 HCl(aq)反应也能得到 CO2,因此猜测 X 是碳酸盐,因为 X 加热易分解且能和酸反应生成 CO

17、2,那么甲为 CO2,固体 1 溶于水得到溶液 1 和固体 2,溶液 1 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白色沉淀 1 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溶液 2,则白色沉淀 1 为碳酸盐、溶液 2 为碳酸氢盐; 固体 2 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溶液 3,且需要无氧条件,溶液 3 中加入碱在无氧条件下生成白色沉淀 2,白色沉淀 2 被空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沉淀,则白色沉淀 2是 Fe(OH)2,溶液 3为 FeCl2,X 仅含 4 种元素,碳酸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能溶于水,结合地壳的成分猜测固体 1 中成分为 CaO、 FeO,对应地, X 应为 CaFe(CO3)2,结合题 中信息:

18、10.80g X 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 6.40g 固体 1,经计算,确认 X 为 CaFe(CO3)2,那么,溶液 1 是 Ca(OH)2,白色沉淀 1 是 CaCO3,溶液 2是 Ca(HCO3)2。 9.煤炭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 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 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 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CO 又会与 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SO2(g)+CO2(g) H1=218.4kJmol 1(反应 ) CaSO4(s)+4

19、CO(g)CaS(s)+4CO2(g) H2= 175.6kJmol 1(反应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 。 解析: 反应 吸热,则 H 0,由方程式可知 0,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足 H T S 0,则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 答案:高温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 Kp时用气体组分 (B)的平衡压强 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的浓度 c(B),则反应 的 Kp= (用表达式表示 ) 解析: 由题意可知,反应 的 Kp= 。 答案: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 的速率 (v1)大于反应 的速率 (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

20、 反应 为吸热反应,反应 为放热反应,则 A、 D 错误;反应 的速率 (v1)大于反应 的速率 (v2),则反应 的活化能较大,则 B 错误、 C 正确 。 答案: C (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判断反应 和 是否同时发生,理由是 。 解析: 反应 生成 SO2和 CO2,反应 只生成 CO2,如同时发生,则两种气体的浓度比随时间会发生变化 。 答案:如果气体中 SO2和 CO2浓度之比随时间变化,则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5)图 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 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 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 SO2生成量的措施有 。 A.向

21、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提高 CO 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解析: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可使更多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 A 正确; B.由反应 可知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低温下不利于生成二氧化硫,则应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故 B 正确; C.由图象可知,提高 CO 的初始体积百分数,增大 CaS 的质量分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 C 正确;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利于二氧化硫的减少,故 D 错误 。 答案: ABC (6)恒温恒容下,假设反应 和 同时发生,且 v1

22、 v2,请在图 2 中画出反应体系中 c(SO2)随时间 t 变化的总趋势图 。 解析: 反应 和 同时发生,且 v1 v2,所以刚开始生成二氧化硫速率快,随着反应 2 进行,生成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促使第一个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导致二氧化硫的量降低,直到达到平衡不变 。 答案: 。 10.(14 分 )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12O6(葡萄糖 )+Br2+H2O+C 6H12O7(葡萄糖酸 )+2HBr 2C6H12O7+CaCO3Ca (C6H11O7)2(葡萄糖酸钙 )+H2O+CO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物质名称 葡萄糖酸钙 葡

23、萄糖酸 溴化钙 氯化钙 水中的溶解性 可溶于冷水 易溶于热水 可溶 易溶 易溶 乙醇中的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可溶 可溶 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 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中最合适的是 。 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它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 A.新制 Cu(OH)2悬浊液 B.酸性 KMnO4溶液 C.O2/葡萄糖氧化酶 D.Ag(NH3)2OH 溶液 解析: 反应在 55 条件下进行,需要水浴加热,且有冷凝回流装置,题中 A 缺少回流装置,C 缺少水浴加热,只有 B 符合;新制 Cu(OH)2悬浊液、 Ag(NH3)2OH 溶液氧化性较弱,且反

24、应需要碱性条件下进行,不利于葡萄糖的氧化,而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性较强,不能得到葡萄糖酸,可用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作用下用氧气氧化葡萄糖,可生成葡萄糖酸 。 答案: BC (2)第 步充分反应后 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 ,本实验中不宜用 CaCl2替代 CaCO3,理由是 。 解析: 可使葡萄糖酸完全转化为葡萄糖酸钙,则加入的碳酸钙应过量,因盐酸酸性比葡萄糖酸强,则加入氯化钙与葡萄糖酸难以反应,且易引入杂质,不易分离,应用碳酸钙 。 答案: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便于后续分离 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生成葡萄糖酸钙沉淀 (3)第 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 。 解析: 温度高时,葡萄糖酸钙的溶

25、解度较大,趁热过滤,可避免葡萄糖 酸钙的损失 。 答案:葡萄糖酸钙冷却后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4)第 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 。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葡萄糖酸钙微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可避免损失,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 。 答案: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 (5)第 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 。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 解析: 洗涤沉淀,应避免沉淀溶解,且能将沉淀吸附物冲洗去,可用乙醇水混合溶液,如只用水,则造成葡萄糖酸钙溶解而损失,只用乙醇,不能将杂质全被洗去, 答案: D. 11.(15 分 )某兴趣小组以苯和乙烯为主要

26、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药物普鲁卡因: 已知: (1)关于普鲁卡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与浓盐酸形成盐 B.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可发生水解反应 D.能形成内盐 答案: AC (2)写出化合物 B 的结构简式 。 答案: (3)写出 BC 反应所需的试剂 。 答案: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写出 C+D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 HOCH2CH2N(CH2CH3)2+ +H2O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分子中含有羧基 1H NMR 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答案: (6)通常采用乙烯为原料制得环氧乙烷与 X 反应合成 D,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 X 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 答案: CH2=CH2+HCl CH3CH2Cl, 2CH3CH2Cl+NH3 (CH2CH3)2NH+2HCl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 E 应为 ,则 C 为 , B 为, A 为乙苯, D 为 HOCH2CH2N(CH2CH3)2,由题给信息可知 X 应为 (CH2CH3)2N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