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3982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昆明市 2013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品德试卷(闭卷) (全卷分第 1 卷和第 Il 卷, 30 题,共 7 页。考试用时 100 分钟,满分 l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 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非选择题 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考

2、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1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 2分,共 50 分) 1“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这体现了 集体利益比个人利益更为重要集体利益是所有个人利益的总和集体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没有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也就没有个人利益 A. B C D 2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其意是指 A身处挫折和逆境的人都能获得成功 B挫折和逆境是阻碍成功的决定性冈素 C遭遇挫折和逆境时,要学会自我疏导 D挫

3、折和逆境给人磨难,但也催人奋进 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大方得体,行为举 止 是否符合学生 的身份,言谈话语也开始有所顾忌和选择。这些都是 A.自负的表现 B自尊的表现 C虚荣的表现 D.自卑的表现 4观察右图,对图中小敏的语言和态度理解正确的是 A.耍小聪明的表现 B对人宽容的表现 一 C人是有差异的,无可厚非 D.不尊重他人、不平等待人的表现 5临近考试,作业负担进一步加重,父母还要求小杰多做课外作业。为此,他对父母大发脾气。下 列认识正确的是 A.小杰应尊重父母,积极沟通 B.青春逆反心理是不可调控的 C.做作业与考试成绩好坏无关 D.小杰合理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6

4、中学生要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的做法是 A.无限延长学习时间,以增强自身实力 B全面放松,把学习任务彻底丢到一边 C客观分析自身优势,正确对待考试 D采取一切方式来消除学习压力 7作为学生,我们 应该认 真学习;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 该维护正义 由此可见,责任 A.这 是 一 个人应该做的事 B.因身份和角色不同而变化 C是来自法律规范的要求 D.是指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8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刮蹭一辆路边豪华轿车,他没有逃离,而在原地等待车主半小时无果的情况下,留下一张写有联系方式的道歉纸条。这说明他 A生性怯懦、胆小怕事 B.诚实守信、勇担过

5、错 C缺乏经验、不谙世事 D.做事冲动、不计后果 9 “厌学 逃学 辍学 流失社会 劣迹行为 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 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 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大错不要犯,犯点儿小错无所谓 要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品德修养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 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A. B C. D. 10.据调查, 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不良信息有关。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经常进网吧的 占93%,沉溺网络的占 85%。 这说明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应该拒绝上网 B网络世界很精彩,沉溺其中在所难免 C互联网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 D要正确对

6、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11.一 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A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B.都要承担同等的法律责任 C都触犯了我国刑法 D.都具有刑罚当罚性 12.人民法院成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违 法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采取区别于成年人的侦查、 起诉和审判方式,做到寓教于审、审教结合。人民法院的这些做法属 于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3.右图中商家的行为 是合法的推销手段 违背了诚信原则 侵犯了消费者知悉真情权 是一种违法行为 A. B. C D. 14.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

7、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D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15右图漫画不偏不倚,大步流星告诉我们 A权利和义务是谋生的手段 B.权利必须在前,义务理应靠后 C.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16.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开通微博,以便能更好地通过网络听取民意,汇集民智,传递政声,回应关切。这 A.表明公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大事 B.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 C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唯一途径 D.说明微博是公民行使权利的最佳平台 17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全国 55 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来自 一 线的工人、农民代表比例明显上升,党政领导干部

8、代 表比例明显下降。这一变化 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 位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体现了人大代表结构 的不断优化 体现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A. B. C. D. 18.近年来,涌现了一个个打动人心的云南先进人物,如共产党人的楷模杨善洲、 “ 溜索医生 ” 邓前堆、 “ 卧底局长 ” 陈家顺、 “ 最美 90 后女孩 ” 铁飞燕 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 A.少履行义务,多享受权利 B只有当模范,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C人生价值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 D.负责任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实际 利益 19如今,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 “ 感动 ” ,邂逅了越来越多的 “ 最美 ” “ 最美教师 ” 、 “

9、 最美妈妈 ” 、 “ 最美司机 ” 、 “ 最美交警 ” 这些美丽的 “ 感动 ” 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表明了我国已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 A B. C. D. 20.“ 正能量 ” 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力量。在下列校园生活中展现正能量的是 评选 “ 先进班集体 ” 和 “ 校园之星 ” 等活动 同学们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校运会上运动健儿努力拼搏,其他同学助威呐喊 某校毕业班的同学给母校 “ 留下 ” 了满地的书本和废弃物 A. B C. D. 21.根据下表,请选出正确的说法 1978、 1997

10、、 2011 年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年份 1978 1997 2011 公有制经济 99.1% 75.8% 47% 非公有制经济 0.9% 24.2% 53%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公有制经济不再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是引起我国多种经济成分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A. B. C. D. 22.过去 10 年,我国中央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 4 万多亿元 , 在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农村低保制度、农村新型养老制度等。国家增加对 “ 三农 ” 的投入有利

11、于 缩小 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公民平等地享受民主生活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A. B C. D. 23.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是因为,公平的社会可以 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使人们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 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使每个人的各种利益都得到实现 A. B C. D. 24.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兑现减排的世界承诺、为遭遇灾害的国家 提供紧急援助、参与联 合国维和行动、携手其他国家应对世界难题,以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我国 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12、 A. B C. D. 25.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党和国家的事,一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应做到 尊重各民族的 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 语言文字 民族独立 A. B C. D.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简答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中相应题号的位置。共 30 分) 26.( 5 分)在思想品德课上,王老师讲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时,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让同学们去思考: 1+1-? 王老师:“ 1+1=2” 这在数学常规计算中是非常简单的,但在社会生活中的算法也是这样吗?小宇同学:在某种情况下, 1+12;而在另一种情况下, 1+12。反之,则 l+12。 (4 分 )

13、27 (9 分 ) (1)请简要说明杜绝 “ 中国式剩宴 ” 的理由。 (3 分 ) (1)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资源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杜绝 “ 中国式剩宴 ” ,是立足国情的选择。 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 平衡的。杜绝 “ 中国式剩宴 ”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必须杜绝 “ 中 国式剩宴 ” 。 (3 分 ) (2)观察左图, “ 中国式过马路 ” 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3 分 )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 出你的建议。 (3 分 ) (2)“ 中国式过马路

14、 ” 主要反映了人 们规则意识、法制观念的淡薄;盲目从众心理的影 响;有关部门执法不严等问题。 (3 分 )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宣传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人们的规更 4 意识、法制观念; (1 分 ) 提升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素养,避免盲目从众: (1 分 )加强执法工作,发挥舆论监督 作用,惩处此类交通违法行为。 (1 分 ) 28 (8 分 ) (1)莫言的成功对我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启示 ?(5 分 )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增强文化认同感,坚定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 命感。 (1 分 )传承民族文化既要坚 持自己独特的根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 民族特色; (1 分

15、)又要反映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推进文化创新; (1 分 )同时博采世 界各民族文化之众长, (1 分 )反映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1 分 ) (2)品读莫言的话,从中我们应该培养和树立哪些可贵的品质 ?(3 分 )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学会感恩,正确认识自己等。 (3 分 ) 29( 8 分) (1)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请在 下 面 空格处写出具体答案( 2 分) 持续健康发展; (1 分 ) 显著增强; (1 分 ) (2)结合材料,分别简述昆明市的四个行动是如何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 (6 分 ) (2)行动一体现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

16、本国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创造条件。 (1 分 )行动二体现了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 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分 )行动三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文化软实力。 (2 分 )行动四体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 分 ) 三、分析说明题 (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中相应题号的位置。共 20 分 ) 30 (20 分 ) (1)“ 中国梦 ” 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2 分 ) (1)“ 中国梦 ” 本质内涵是国家富

17、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分 ) (2)请概括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的主要原因。 (4 分 ) (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朱路线不动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改革开放;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创业等。 (只要答出四个方面即可, 4 分 ) (3)有人认为: “ 经济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而要保护环境,又会限制经济的发展。 ” 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2 分 )为解决问题一,请你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4 分 ) (3)这个观点是错误

18、的。 (1 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的,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1 分 ) 建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 分 )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走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1 分 )坚持依法治国, 加大依法治污力度;( 1 分)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引导人们养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等。( 1 分) (4)为 解决问题二,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4 分 ) 、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 分 )坚持

19、和完 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2 分 )采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 收入、保障最低收入等一系列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调控收入差距。 (1 分 ) (5)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学生应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4 分 ) (5)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梦想寄托于国家、民族梦想之中,勇担历史使命; (1 分 )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 分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1 分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劳动创造中实现梦想 (1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