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 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 每小题 2分,共 34 分 ) 1.(2 分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海水 B.干冰 C.液氧 D.冰水 解析: 本题考查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混合物从组成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而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 答案: A。 2.(2 分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O2 B.MnO2 C.CO2 D.H2O2 解析: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 二氧化锰是由二氧化锰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 。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 。 过氧化氢
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 。 答案: A。 3.(2 分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解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 答案: D。 4.(2 分 )下列成语中,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滴水成冰 B.积土成山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解析: 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B、积土成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3、于物理变化 。 C、生铁中的含碳量比钢高,经过高温,生铁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D、木已成舟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C。 5.(2 分 )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 ) A.石油 B.天然气 C.氢气 D.太阳能 解析: 煤、天然气和氢气都是有限的资源,太阳能是无污染取之不尽的资源 。 答案 : D。 6.(2 分 )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 A.CaCl2 B.SiO2 C.H2O D.Fe2O3 解析: 氧元素
4、在自然界中大多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硅元素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的,其中化合态的硅元素主要以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钙元素、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其稳定的盐的形式存在,而由于矿石样本中不含有 Cl、 H、 Fe 元素,所以答案为 B。 答案: B。 7.(2 分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H+、 、 B.K+、 Na+、 C. 、 OH 、 D.Ag+、 、 Cl 解析: A、 H+、 、 三离子中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不能大量共存; B、 K+、 Na+、 三离子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和水,所以能大量共存; C、 、 OH 、 三离子中铵根和氢氧根能结合
5、产生氨气,所以不能大量共存; D、 Ag+、 、 Cl 三离子中银离子和氯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B。 8.(2 分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空气 剧烈燃烧 变黑 变黑 氧气 更剧烈燃烧 变黑 剧烈燃烧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解析: 根据信息可知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越剧烈其活动性越强,由甲、乙、丙三者与空气的反应可以知道甲与空气反应最剧烈,其活动性最强,由甲、乙、丙三者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丙剧烈燃烧乙仍然是变黑,丙的反应比乙更剧烈一
6、些,所以丙的活动性比乙强,综合结论可知三者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 。 答案: A。 9.(2 分 )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 。 在 C3N4中, C 的化合价为 +4,则 N 的化合价是 ( ) A.+5 B.+3 C.+1 D. 3 解析: 根据题意, C 的化合价为 +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4)3+4x=0 ,则 x= 3。 答案: D。 10.(2 分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 “ 闻酒知香 ” 体现了 (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
7、分子可以再分 解析: “ 闻酒知香 ” ,是因为酒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鼻孔中的原因 。 说明了分子不断地运动 。 答案: B。 11.(2 分 )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 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 A、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用嘴吹蜡烛并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是把可燃物移走,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D、嘴吹蜡烛时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从
8、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 答案: D。 12.(2 分 )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今年春季很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指标包括 PM2.5 微颗粒物 B.禁止私家车出行,改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等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D.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统一回收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同时可以回收金属资源 解析: A、 PM2.5 微颗粒物已经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指标, 答案: 项说
9、法正确 。 B、禁止私家车出行在现有经 济条件下不现实,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所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D、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统一回收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同时可以回收金属资源,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答案: B。 13.(2 分 )由 NaCI、 CuCl2、 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逐一进行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水 氢氧化钠溶液 B.水 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C.水 氢氧化钾溶液 D.水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
10、酸 解析: 由 NaCl、 CuCl2、 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分离时,应该先加入水,氯化钠、氯化铜溶于水,氢氧化镁不溶于水,过滤把氢氧化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再向氯化钠、氯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把氢氧化铜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向氢氧化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生成氯化铜和水,蒸发得到氯化铜; 蒸发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 。 答案: D 14.(2 分 )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加热液体 B. 振荡试管 C. 放回滴瓶 D. 检查气密性 解析: 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11、试管与桌面成 45 角,用外焰加热,故 A 正确; B、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故 B 错误; C、滴瓶内的专用滴管不需清洗,故 C 错误; D、检查图示装置的气密性时,用夹子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故 D 错误 。 答案: A 15.(2 分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 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 /g 4 待测 28 2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待测 ” 数值一定为 2g B.该反应中甲为反应物 C.
12、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 1: 7 解析: 根据表中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丁为反应物,分别反应了 16g、 4g,共 20g,丙为生成物,生成了 20g,所以乙物质的质量不变,由此可知: A、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但由于反应前乙的质量未知,故待测质量不一定为 2g,故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甲、丁为反应物,故正确; C、由于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故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 16g: 20g=4: 5,故错误; 答案: B。 16.(2 分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13、 ) A.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为单质和化台物,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 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解析: A、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等; B、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但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
14、不带电的微粒主要有分子、原子和中子等,所以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如钠与氯气燃烧后可以生成氯化钠 (盐类 )是化合反应; 答案: C 17.(2 分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O2(H2O)用生石灰 B.NaCl 溶液 (KNO3)降温结晶 C.CaCO3粉末 (Na2CO3)加水过滤 D.KCl 溶液 (K2CO3)加适量盐酸 解析: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气不与生石灰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15、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较小,降温结晶可使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硝酸钾结晶析出,但不能使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分离,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C、 Na2CO3易溶于水,而 CaCO3粉末难溶于水,加水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D、 K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答案: B。 二、填空与简答题 (共 32 分 ) 18.(6 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 通过一年的学习
16、,让我们共同分享同学们的收获 。 (1)写出一种你最熟悉的元素 ,它属于 (填 “ 金属 ” 或 “ 非金属 ” )元素 。 答案: H 非金属 (2)写出一种你最熟悉的物质 ,它的用途是 。 答案: 氧气 供给呼吸 (3)写出一种你最熟悉化学反应 ,从该反应中选择一种物质,写出化学式并指出它的物质分类 。 答案: C +O2 CO2 CO2 氧化物 (4)写出一种你最熟悉的化学实验 ,与该实验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为 。 答案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气泡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 19.(4 分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17、我们要学会获取和辨别信息: 豆腐干 配料:大豆、食盐、植物油、辣椒、味精 图一 (1)写出图一商品标签中所示食品含有的两种营养素 、 ; 解析: 大豆中富含蛋白质,食盐属于无机盐,辣椒中含有维生素,植物油属于油脂 。 答案:蛋白质 无机盐或维生素或油脂 (2)图二图片中物品使用的主要材料是 ; 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又称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故答案为:合成橡胶 (或合成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 )。 答案: 合成橡胶 (或合成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 ) (3)下列从网络搜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同时也会造成 “ 白
18、色污染 ” ; 对人体有益的钙、镁、铁、锌等元素应适量; 由此你对化学物质的看法是 (写出一条 ) (合理即可 )。 解析: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能过量使用;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同时也会造成 “ 白色污染 ” ;对人体有益的钙、镁、铁、锌等元素应适量;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 。 答案 : 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 20.(3 分 )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和 “ ” 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1 个 微粒 (选填序号 )。 A. B. 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个数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填入一个 C 微
19、粒后正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答案: C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 解析: 该反应中,从分子种类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 答案:化合 。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从分子的结构分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该反应类型 。 答案: 2H2+O2 2H2O(合理的化学方程式均给分 ) 21.(10 分 ) (1)图 1 是甲、乙两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 “ 甲 ” 或 “ 乙 ” 填空: 20 时, 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 30 时,把甲、乙两物质各 100g 分别配制饱和溶液,需要溶剂质量较多的是 。 30
20、 时,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 0 ,则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解析: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3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所以,甲、乙两物质各 100g分别配制饱和溶液,需要溶剂质量较多的是乙;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幅度比乙大,所以,在 30 时,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 0 ,则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 答案: 甲 乙 甲 (2)从 C、 H、 O、 N、 S 这 5 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答案有多种的只需要写出一种即可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
21、 。 2 个硫酸根离子 。 相对分子质量为 34 的化合物是 。 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肥是 。 解析: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N2; 2 个硫酸根离子的符号是: 2SO42 ; 相对分子质量为 34 的化合物是 H2O2(或 H2S); 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肥是: NH4HCO3或 (NH4)2CO3等 。 答案: N 2 2SO 42 H 2O2(或 H2S) NH 4HCO3或 (NH4)2CO3、 (NH4)2SO4、 CO(NH2)2 (3)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 图2 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上述微量元
22、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种 。 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 (填 “ 阴 ” 或 “ 阳 ” )离子 。 解析: 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氟、硒、碘三种; 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6;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 答案 : 三 26 阴 22.(4 分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A、 B 是气球 )。 (1)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试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解析: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导
23、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B 气球逐渐变大, A 气球逐渐变小 。 答案:现象; A 气球逐渐缩小, B 气球逐渐胀大,原因: CO2气体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被吸收,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 B (2)氯气 (C1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 C12+H2O=HCl+HClO(次氯酸 )。 若将锥形瓶中的 CO2气体换成氯气,也可产生上述现象 。 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氯气可与水反应: C12+H2O=HCl+HCl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NaOH+HCl=NaCl+
24、H2O,次氯酸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水,NaOH+HClO=NaClO+H2O,将这三个方程式相加,则会得到: C12+2NaOH=NaClO+NaCl+H2O,故填:C12+2NaOH=NaClO+NaCl+H2O。 答案: C12+2NaOH=NaClO+NaCl+H2O (3)若想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 (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分别装入什么药品 (写出一组即可 ) 。 解析: 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 (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加入能产生气体的物质,可以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 答案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 23.(5 分 )如图中的 A
25、I 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分别是由 H、 C、 O、 S、 Cl、 Na、Ca 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 其中 A、 E、 H 是氧化物; A 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0%; I俗称小 苏打, C、 I 分别与足量 F 反应的生成物相同 。 图中 “ ”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 (1)写出 I 的化学式 ; E 的化学式 。 答案: NaHCO3 H2O (2)在 C 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显 色 。 答案: 红 (3)写出 A 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SO3+2NaOH=Na2
26、SO4+H2O (4)写出 G 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CaCO3 CaO+CO2 解析: 由于 I 为小苏打,所以为碳酸氢钠,而 C 和 F 反应产物和 I 与 F 反应产物相同,说明C 为碳酸钠 。 而 A 为氧化物,且氧元素为 60%,根据给定元素可以推断应该是三氧化硫 。 由于 B 与 A 反应,说明 B 为碱 。 而 B 能够转化为 C(碳酸钠 ),且 D 为碱,也能转化为 B,所以B 为碱,为氢氧化钠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氢氧化钠都能和 F 反应,则 F 为酸 (盐酸、硫酸均可 )。 而碳酸氢钠能够转化为 H, H 为氧化物,所以为二氧化碳或者是水,而 D 确定是
27、碱,所以为氢氧化钙, G 为碳酸钙 。 而 E 为水 。 另外本题结论不是唯一的,整个 转化关系符合要求即可 。 三、实验与探究题 (共 15 分 ) 24.(8 分 )学了实验室制取氧气,你应该能够解决如下问题 。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是 , b 是 。 答案: 酒精灯 分液漏斗 (2)如果使用 B 装置制取氧气, b 中应放 ,锥形瓶中应放 。 解析: 使用 B 装置制取氧气,分液漏斗中盛放液体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盛放固体二氧化锰 。 答案: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3)初中阶段,若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用 (填字母,下同 );固液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发生装置选 。
28、 某气体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装置选 ;某气体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选 。 解析: 若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用 A;固液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发生装置选 B;某气体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装置选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某气体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答案: A B DE C 25.(7 分 )结合下列有关铁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点燃系在 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将要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这根火柴的作用是 ;为了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应采取的方法是 。 解析: 铁丝的着火点很高,不
29、易引燃,故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将要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此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因铁丝燃烧火星四射,落到集气瓶底,会炸裂集气瓶,可采取瓶底放少量水或瓶底放少量细沙。 答案:引燃铁丝 瓶底放少量水 (2)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 A 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一段时间后, B 中铁钉没有锈蚀,而 C 中铁钉锈蚀,通过 B、 C 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 。 解析: 探究性实验就是要控制变量, A 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看在只和水接触的条件下能不能生锈 。 故答案为:隔绝氧气 B 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 C
30、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 B 中铁钉没有锈蚀,而 C 中铁钉锈蚀,通过 B、 C 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水接触 。 故答案为:铁钉与水接触 答案: 隔绝氧气 铁钉与水接触 四、计算题 26.(2 分 )“ 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 ” 。 DNA 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 (C4H5ON3)是 DNA 水解产物之一 。 胞嘧啶由 4 种元素组成,一个胞嘧啶分子由 13 个原子构成 。 解析: 胞嘧啶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 1 个胞嘧啶分子是由 4 个碳原子、 5 个氢原子、 1 个氧原子和 3 个氮原子构成的,则 1 个胞嘧啶分子中含有 13 个原子 。 答
31、案: 4 13 27.(7 分 )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19.3g,放入 80.7g 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试计算: (1)l00g 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 解析: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l00g7.3%=7.3g 。 答案: l00g 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 7.3g。 (2)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 解析: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X 7.3g y 解得: x=8g y=11.7g 答案: 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8g。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解析: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5% 答案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