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140021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87.50)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分数:2.50)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2.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分数:2.50)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分数:2.50)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学说C.无产阶级

2、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一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分数:2.50)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关于人类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无产阶级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5.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此以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3、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分数:2.50)A.它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B.它是以革命性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C.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6.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分数:2.50)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现物质

4、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7.党的十八大深刻论述了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也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分数:2.50)A.是只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B.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C.已经脱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D.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

5、国的根本指导思想8.哲学所研究的规律适用于(分数:2.50)A.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C.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D.整个精神世界的一切领域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在获奖感言中说道:“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分数:2.50)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分数:2.50)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是观念的集合”C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分数:2.50)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50)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1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分数:2.50)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14.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7、是(分数:2.50)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15.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分数:2.50)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6.“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分数:2.50)A.一致,都是唯物主义观点B.一致,都是唯心主义观点C.不一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不一致,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7.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分数

8、:2.50)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近代机械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人是机器”的观点是(分数:2.50)A.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9.“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是(分数:2.50)A.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20.物质和物质范畴是(分数:2.50)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具体和抽象的关系D

9、.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1.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分数:2.50)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具有同一性的关系2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分数:2.50)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23.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分数:2.50)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

10、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分数:2.50)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25.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分数:2.50)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26.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又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

11、观点(分数:2.50)A.一致,都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一致,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C.不一致,前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后者是形而上学不变论D.不一致,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2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在于(分数:2.50)A.否认时空的客观性B.否认时空的可变性C.否认时空的绝对性D.否认时空的无限性28.人常说“心动不如行动”,原因在于(分数:2.50)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29.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许,搭乘 3 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

12、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执行载人空间各项科学实验任务。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看,承担此次任务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属于(分数:2.50)A.实践的主体B.实践的客体C.实践的对象D.实践的手段30.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是(分数:2.50)A.自在世界自然而然就演变为人类世界B.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类世界是第二性的C.自在世界是物质的,人类世界是精神的D.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统一和分化31.“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13、。这一事实说明(分数:2.50)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狼孩”有意识,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狼孩”没有有意识,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长期下去“狼孩”会有意识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脱离了社会的“狼孩”没有意识32.“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种说法属于(分数:2.50)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33.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思想归根结底来自于(分数:2.50)A.主观想象B.错误判断C.客观世界D.落后思想34.“先有设计蓝图,后有高楼大厦”。这个观点体现了(分数:2.50)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

14、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意识活动表现为物质活动D.思维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3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表明(分数:2.50)A.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B.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客观世界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2.50)3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其表现有(分数:2.50)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C.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D.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37.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因为

15、“真正的哲学”(分数:2.50)A.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B.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C.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D.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38.10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就是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50)A.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B.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C.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体现在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

16、回答D.这种与时俱进表现在它们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3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辩证关系是(分数:2.50)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根本所在C.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必然要求D.求真务实,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40.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分数:2.50)A.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B.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C.资本主义论的剩余价值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

17、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87.50)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分数:2.50)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章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或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直接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本题属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用正选法选出 C 即可。2.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分数:2.50)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

18、.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章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与关系的识记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必然的逻辑的结论,正如恩格斯所说,由于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故正确答案应为 A。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分数:2.50)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学说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第一章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基础与关键的识记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

19、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选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之一,B、C 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故使用正选法选出 D。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一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分数:2.50)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人类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无产阶级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解析:解析 本题观点语出马克思,该观点讲哲学为谁服务的问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和研究对象

20、。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B 项说法错误;C 项讲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与题目观点无关;D 项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题目观点无关。5.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此以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分数:2.50)A.它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

21、的科学表现B.它是以革命性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C.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都强调并论证了该知识点。B 项说法错误,A、D 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6.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分数:2.50)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A 项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项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 项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7.党的十八大深刻论述了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也作

23、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分数:2.50)A.是只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B.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C.已经脱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D.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在第一章第一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因此,A、B、C 项说法都错误。8.哲学所研究的规律适用于(分数:2.50)A.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 C.整个社会生

24、活的一切领域D.整个精神世界的一切领域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含义。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因为人类也属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 B 项表述是最准确的。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在获奖感言中说道:“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分数:2.50)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25、界的功能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意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因此,ABC 表述都错误。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分数:2.50)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A 项是唯

26、物主义世界观,B 项是唯心主义世界观,C 项是群众史观,D 项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1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分数:2.50)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中的一个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唯物史观既然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没有唯物史观,因此 D 就是正确选项,其他 A、B、C 三项是哲学发展过程中始终有的三方面的对立。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数

27、:2.50)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28、本身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故 D 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正确观点。A 选项是人本主义的观点,B 选项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共同观点,C 选项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1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分数:2.50)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一元论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观点,围绕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

29、主义观点;认为本原是精神的,是唯心主义观点。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选出 C 即可。14.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分数:2.50)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彻底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的实际应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题干中的“根本要求”就是指方法论要求。本题属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C 是正确选项,从任何教材上都可以直接找出正确答案。A、D 选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赞成的观点,B 选项是属于理论上的唯物主义观点,而不是作为方法论含义的“根本要求”,这是最大的干扰项。15.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

3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分数:2.50)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发展形态的理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世界是客观的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一般考生知道荀子是唯物主义者,他讲的“天”是自然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故 D 为正确选项。16.“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分数:2.50)A.一致,都

31、是唯物主义观点B.一致,都是唯心主义观点C.不一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不一致,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对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材料中“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是荀子的天道自然的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但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朱熹的“理学”思想,它强调以“理”为世界的本原,所以是唯心主义。材料并无涉及思维能否反映现实的问题,所以与 D 项无关。17.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

32、“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分数:2.50)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近代机械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五行等)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总体上是正确的,但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猜测成分,具有直观性、朴素性的特点。材料中两种观点都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物质

33、观。18.“人是机器”的观点是(分数:2.50)A.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机械唯物主义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四个特性,也是局限性:第一,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第二,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第三,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第四,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

34、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9.“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是(分数:2.50)A.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以及时空概念。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材料中“与其他世界无关”、“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都体现了孤立的观点;“永远相同的和不动的”体现

35、了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材料表达的时空概念说明了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因此,材料的观点虽是唯物主义观点,但是形而上学的。20.物质和物质范畴是(分数:2.50)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具体和抽象的关系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因此,二者应该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21.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分数:2.50)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

36、的关系D.具有同一性的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与物质形态的区别。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区别: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暂时的、可以消失的。联系: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2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分数:2.50)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解析

37、: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恩格斯、列宁所说的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故选择 B 项。23.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分数:2.50)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

38、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对于意识具有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故 A 选项是正确的。2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分数:2.50)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

39、观唯心主义区别的理解。“心”指人的精神。本命题的意思是自己相信的就灵就有,不相信的就不灵就没有,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正确选项是D。25.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分数:2.50)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或精神、思维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即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不能代替精神,精神不能代替物质;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

40、成物质。A、D 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不选;B 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选项;C 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因为物质的力量与精神的力量不能相互代替。26.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又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分数:2.50)A.一致,都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一致,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C.不一致,前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后者是形而上学不变论D.不一致,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

41、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既承认绝对运动,又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是辩证法的观点;“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如果否认绝对运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观点。2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在于(分数:2.50)A.否认时空的客观性B.否认时空的可变性 C.否认时空的绝对性D.否认时空的无限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时空观。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也具有客观性,否认其客观性会陷入唯心主义时空观。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物质运动的状态是变化的,而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空的具体特性也

42、是变化的,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即可变性,就会陷入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如牛顿的“绝对时空观”。28.人常说“心动不如行动”,原因在于(分数:2.50)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征。列宁指出:“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材料中“心动”即为认识,“行动”即为实践。29.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许,搭乘 3 名

43、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执行载人空间各项科学实验任务。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看,承担此次任务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属于(分数:2.50)A.实践的主体B.实践的客体C.实践的对象D.实践的手段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客体即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的手段是工具设备。30.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是(分数:2.50)A.自在世界自然而然就演变为人类世界B.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类世界是第二性的C.自在世界是物质的,人类世界是精神的D.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

44、在实践基础上统一和分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用实践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自然世界和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世界的统一体。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31.“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45、。这一事实说明(分数:2.50)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狼孩”有意识,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狼孩”没有有意识,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长期下去“狼孩”会有意识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脱离了社会的“狼孩”没有意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人脑只是作为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参与了社会性的劳动过程。32.“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种说法属于(分数:2.50)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

46、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虽然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庸俗唯物主义抹杀意识的主观特性,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33.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思想归根结底来自于(分数:2.50)A.主观想象B.错误判断C.客观世界 D.落后思想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本质上说,意识永远依赖于物质。意识不论正确与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4.“先有设计蓝图,后有高楼大厦”。这个观点体现了(分

47、数:2.50)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活动表现为物质活动D.思维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表现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高度创造性,通过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意识的反作用。3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表明(分数:2.50)A.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B.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客观世界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意识能动性和实践的基本特征。意识能动性表现在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48、,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但实践的基本特征不仅仅包括在意识指导下的自觉能动性,还包括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制约性,表明实践活动是要受到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2.50)3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其表现有(分数:2.50)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 D.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依据。包括社会历史条件(A),现实需求(B),主观条件(C),思想渊源(D),因此全选。37.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

49、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分数:2.50)A.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B.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C.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D.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所谓“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哲学要代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人民。哲学问题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因此,ABCD 选项全对。38.10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就是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50)A.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B.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C.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体现在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EN 301 261-3-1999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Security Part 3 Security Services Authentication of Users and Entities in a TMN Environment (V1 2 1)《电信管理网(TMN) 安.pdf ETSI EN 301 261-3-1999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Security Part 3 Security Services Authentication of Users and Entities in a TMN Environment (V1 2 1)《电信管理网(TMN) 安.pdf
  • ETSI EN 301 261-3-1999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Security Part 3 Security Services Authentication of Users and Entities in a TMN Environment (V1 2 1)《电信管理网(TMN) 安_1.pdf ETSI EN 301 261-3-1999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Security Part 3 Security Services Authentication of Users and Entities in a TMN Environment (V1 2 1)《电信管理网(TMN) 安_1.pdf
  • ETSI EN 301 264-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Advice of charge supplementary services (V1 2 1 ISO IEC 15050(2003) modified)《专用综.pdf ETSI EN 301 264-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Advice of charge supplementary services (V1 2 1 ISO IEC 15050(2003) modified)《专用综.pdf
  • ETSI EN 301 264-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Advice of charge supplementary services (V1 2 1 ISO IEC 15050(2003) modified)《专用综_1.pdf ETSI EN 301 264-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Advice of charge supplementary services (V1 2 1 ISO IEC 15050(2003) modified)《专用综_1.pdf
  • ETSI EN 301 265-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Call interception Additional Network Feature (ANF) (V1 2 1 ISO IEC 15054 (2003) m.pdf ETSI EN 301 265-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Call interception Additional Network Feature (ANF) (V1 2 1 ISO IEC 15054 (2003) m.pdf
  • ETSI EN 301 265-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Call interception Additional Network Feature (ANF) (V1 2 1 ISO IEC 15054 (2003) m_1.pdf ETSI EN 301 265-2004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PISN) Inter-exchange signalling protocol Call interception Additional Network Feature (ANF) (V1 2 1 ISO IEC 15054 (2003) m_1.pdf
  • ETSI EN 301 268-1999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Linear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Network Element (NE) View (V1 1 1)《电信管理.pdf ETSI EN 301 268-1999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Linear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Network Element (NE) View (V1 1 1)《电信管理.pdf
  • ETSI EN 301 268-1999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Linear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Network Element (NE) View (V1 1 1)《电信管理_1.pdf ETSI EN 301 268-1999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Linear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Network Element (NE) View (V1 1 1)《电信管理_1.pdf
  • ETSI EN 301 271-2001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Management Interfaces Associated with the VB5 1 Reference Point (V1 2 1)《电信管理网(TMN) 与VB5 1参考点有关的管理接口(版本1 2 1)》.pdf ETSI EN 301 271-2001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Management Interfaces Associated with the VB5 1 Reference Point (V1 2 1)《电信管理网(TMN) 与VB5 1参考点有关的管理接口(版本1 2 1)》.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