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4009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 真题 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6 的相反数是( ) A. B. C. 6 D.6 考点 : 相反数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解答 . 解答: 解: 6 的相反数是 6. 故选 D. 2.如图是由 3 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考点 :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 . 解答: 解:从正面看易得

2、第一层有 2 个正方形,第二层最右边有一个正方形 . 故选 A. 3.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013 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118900 亿元,将数字 1189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1189105 B.1.189105 C.11.89104 D.1.189104 考点 : 科学记数法 表示较大的数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 10, n 为整数 .确定 n 的值是易错点,由于 118900 有 6 位,所以可以确定 n=6 1=5. 解答: 解: 118 900=1.189105. 故选 B. 4

3、.如图,直线 a, b 被直线 c 所截, a b, 1=130,则 2 的度数是( ) A.130 B.60 C.50 D.40 考点 : 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邻补角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由直线 a, b 被直线 c 所截, a b, 1=13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 3 的度数,又由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 . 解答: 解: a b, 1=130, 3= 1=130, 2=180 3=50. 故选 C. 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a2) 2=a4 B.a+a=a2 C.3a2+a2=2a2 D.a4a2=a8 考点 :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

4、乘法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根据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分别进行各选项的判断即可 . 解答: 解: A、( a2) 2=a4,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B、 a+a=2a,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C、 3a2+a2=4a2,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D、 a4a2=a6,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 故选 A. 6.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 解答: 解: , 由 得,

5、 x 2; 由 得, x3, 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2 x3. 在数轴上表示为: . 故选 C. 7.为了解七年级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李老师随机调查了七年级 8 名学生一周内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单位:小时)分别是 1, 2, 3, 3, 3, 4, 5, 6,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2.5 B.3 C.3.375 D.5 考点 : 众数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次数最多的数即可 . 解答: 解: 1, 2, 3, 3, 3, 4, 5, 6 中, 3 出现了 3 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3; 故选 B. 8.计算 ,其结果是( ) A.2 B.3

6、 C.x+2 D.2x+6 考点 : 分式的加减法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计算题 . 分析: 原式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 解答: 解:原式 = = =2. 故选 A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1, 0), B( 2, 3),C( 3, 1),将 ABC 绕点 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 ABC,则点 B的坐标为( ) A.( 2, 1) B.( 2, 3) C.( 4, 1) D.( 0, 2) 考点 : 坐标与图形变化 -旋转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根据旋转方向、旋转中心及旋转角,找到 B,结合直角坐标系可

7、得出点 B的坐标 . 解答: 解:如图所示: 结合图形可得点 B的坐标为( 2, 1) . 故选 A. 10.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C 是 O 上一点, AB=10, AC=6, OD BC,垂足是 D,则BD 的长为( ) A.2 B.3 C.4 D.6 考点 : 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由 AB 是 O 的直径,可得 C=90,又由 AB=10, AC=6,可求得 BC 的长,又由OD BC,根据垂径定理的即可求得 BD 的长 . 解答: 解: AB 是 O 的直径, C=90, AB=10, AC=6, BC= =8, OD BC, BD= B

8、C=4. 故选 C. 11.已知 x2 2x 8=0,则 3x2 6x 18 的值为( ) A.54 B.6 C. 10 D. 18 考点 : 代数式求值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计算题 . 分析: 所求式子前两项提取 3 变形后,将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 解答: 解: x2 2x 8=0,即 x2 2x=8, 3x2 6x 18=3( x2 2x) 18=24 18=6. 故选 B. 12.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 8m 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 2m,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为( ) A.1

9、2m B.13m C.16m D.17m 考点 : 勾股定理的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应用题 .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设旗杆高度为 x,可得 AC=AD=x, AB=( x 2) m, BC=8m,在 Rt ABC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 x. 解答: 解:设旗杆高度为 x,则 AC=AD=x, AB=( x 2) m, BC=8m, 在 Rt ABC 中, AB2+BC2=AC2,即( x 2) 2+82=x2, 解得: x=17, 即旗杆的高度为 17 米 . 故选: D. 13.如图,平行四边形 OABC 的顶点 B, C 在第一象限,点 A的坐标为( 3, 0),点 D

10、 为边AB的中点,反比例函数 y= ( x 0)的图象经过 C, D 两点,若 COA=,则 k 的值等于( ) A.8sin2 B.8cos2 C.4tan D.2tan 考点 :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假设出 C 点坐标,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表示出 D 点坐标,进而得出答案 . 解答: 解:方法一: 过点 C 作 CE OA 于点 E,过点 D 作 DF OA 交 OA 的延长线于点 F, 设 C 点横坐标为: a,则: CE=atan, C 点坐标为:( a, atan), 平行四边形 OABC 中,点 D 为边 AB 的中点, D

11、点纵坐标为: atan, 设 D 点横坐标为 x, C, D 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aatan=x atan, 解得: x=2a, 则 FO=2a, FE=a, COE= DAF, CEO= DFA, COE DAF, = =2, AF= , AO=OF AF= a, 点 A的坐标为( 3, 0), AO=3, a=3, 解得: a=2, k=aatan=22tan=4tan. 方法二: C( a, atan), A( 3, 0), B( a+3, atan), D 是线段 AB 中点, D( , atan),即 D( , atan) . 反比例函数过 C, D 两点, k=aatan= (

12、 a+6) atan, 解得 a=2, k=4tan. 故选: C. 14.已知直线 l1 l2 l3 l4,相邻的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均为 h,矩形 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这四条直线上,放置方式如图所示, AB=4, BC=6,则 tan 的值等于( ) A. B. C. D. 考点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过点 C作 CE l4于点 E,延长 EC交 l1于点 F,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 = DCF,利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 BEC CFD,再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BE= h,然后在 Rt

13、BCE 中利用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对边比邻边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 解答: 解:如图,过点 C 作 CE l4 于点 E,延长 EC 交 l1 于点 F. 在矩形 ABCD 中, BCD=90, + BCE=90, BCE+ DCF=180 90=90, = DCF, 又 BEC= CFD=90, BEC CFD, = ,即 = , BE= h. 在 Rt BCE 中, BEC=90, tan= = = . 故选 C. 15.如图,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经过点( 0, 2),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x1,x2,且 1 x1 0, 1 x2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0

14、 B.a b+c 0 C. D.4ac b2 8a 考点 :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由开口方向,可确定 a 0;由当 x= 1 时, y=a b+c 0,可确定 B错误;由对称轴在 y 轴右侧且在直线 x=1 左侧,可确定 x= 1;由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经过点( 0, 2),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a 0,可得最小值: 2,即可确定 D 正确 . 解答: 解: A、 开口向上, a 0,故本选项错误; B、 当 x= 1 时, y=a b+c 0,故本选项错误; C、 对称轴在 y 轴右侧且在直线 x=1 左侧, x=

15、1,故本选项错误; D、 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经过点( 0, 2),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a 0, 最小值: 2, 4ac b2 8a. 故本选项正确 . 故选 D. 二、填空题(共 6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8分) 16.计算: 3( 2x+1) 6x= 3 . 考点 : 整式的加减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计算题 . 分析: 原式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 17.分解因式: a2 4= ( a+2)( a 2) . 考点 : 因式分解 -运用公式法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有两项,都能写成完全平方数的形式,并且符号相反,可用平方差公式展开 . 18.小明和小

16、华做投掷飞镖游戏各 5 次,两人成绩(单位:环)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确定成绩更稳定的是 小明 .(填 “小明 ”或 “小华 ”) 考点 : 方差;折线统计图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观察图象可得:小明的成绩较集中,波动较小,即方差较小;故小明的成绩较为稳定 . 19.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点 D 在 O 上, BAD=35,过点 D 作 O 的切线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C,则 C= 20 度 . 考点 : 切线的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连接 OD, CD 是 O 的切线, OD CD, COD=2 BAD=235=70, C=90 COD=20. 故答案为: 20.

17、 20.若直线 y=kx 与四条直线 x=1, x=2, y=1, y=2 围成的正方形有公共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k2 . 考点 : 一次函数的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直线 y=kx 与四条直线 x=1, x=2, y=1, y=2 围成的正方形有公共点, 直线 y=kx 与直线 x=1 的交点为( 1, 2),与 x=2 的交点为( 2, 1), k2. 故答案为: k2. 21.如图, D、 E 分别是 ABC 边 AB、 BC 上的点, AD=2BD, BE=CE,设 ADC 的面积为S1, ACE 的面积为 S2,若 S ABC=6,则 S1 S2的值为 1 . 考点 :

18、 三角形的面积 .菁优网版权所有 : BE=CE, S ACE= S ABC= 6=3, AD=2BD, S ACD= S ABC= 6=4, S1 S2=S ACD S ACE=4 3=1. 故答案为: 1. 三、解答题(共 7小题, 5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 1)计算: ( 2)解方程: . 考点 : 解分式方程;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 1)原式第一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即可得到 结果; 解:( 1)原式 =1+1 =2; ( 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

19、的解得到 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 解答: ( 2)去分母得: 3x 3=2x, 解得: x=3, 经检验 x=3 是分式方程的解 . 23.( 1)如图 1,在 ABC 和 DCE 中, AB DC, AB=DC, BC=CE,且点 B, C, E 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 A= D. ( 2)如图 2,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 AB=4, AOD=120,求AC 的长 . 考点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 1)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B= DCE,再利用 SAS 定理证明 ABC DCE 可得 A=

20、 D. ( 1)证明: AB DC, B= DCE, 在 ABC 和 DCE 中 , ABC DCE( SAS), A= D. ( 2)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 AO=BO=CO=DO,再证明 AOB是等边三角形,可得 AO=AB=4,进而得到 AC=2AO=8. 解答: ( 2)解: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O=BO=CO=DO, AOD=120, AOB=60, AOB是等边三角形, AO=AB=4, AC=2AO=8. 24.某寄宿制学校有大、小两种类型的学生宿舍共 50 间,大宿舍每间可住 8 人,小宿舍每间可住 6 人,该校 360 名住宿生恰好住满这 50 间宿舍 .求大、小宿舍各

21、有多少间? 考点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设大宿舍有 x 间,小宿舍有 y 间,由两种房间总数和为 50 及大宿舍住的学生数 +小宿舍住的学生数 =学生总数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 . 解答: 解:设大宿舍有 x 间,小宿舍有 y 间,由题意,得 , 解得: . 答:大宿舍有 30 间 ,小宿舍有 20 间 . 25.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 2 个红球和 1 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 . ( 1)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球,请直接写出摸出红球的概率; ( 2)如果第一次随机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充分搅匀后,第二次再从剩余的两球中随机摸出一个小

22、球,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 .(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解) 考点 :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概率公式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 1)由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 2 个红球和 1 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 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 解答: 解:( 1)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 2 个红球和 1 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 摸出红球的概率为: = ; ( 2)画树状图得: 共有 6 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有 2 种情况, 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23、 = . 26.如图,点 A的坐标是( 2, 0),点 B的坐标是( 6, 0),点 C 在第一象限内且 OBC为等边三角形,直线 BC 交 y 轴于点 D,过点 A作直线 AE BD,垂足为 E,交 OC 于点 F. ( 1)求直线 BD 的函数表达式; ( 2)求线段 OF 的长; ( 3)连接 BF, OE,试判断线段 BF 和 O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考点 : 一次函数综合题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 综合题 . 分析: ( 1)根据 OBC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 OBC=60,在 Rt PBD 中,解得 OD 的长度,得出点 D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BD 的解析

24、式即可; ( 2)分别求出 BAE 和 AFO 的度数,即可得出 OF=OA=2. ( 3)在 Rt ABE 中,先求出 BE,继而得出 CE=OF,证明 COE OBF,可得 BF 和 OE的数量关系 . 解答: 解:( 1) OBC 是等边三角形, OBC=60, OC=BC=OB, 点 B的坐标为( 6, 0), OB=6, 在 Rt OBD 中, OBC=60, OB=6, ODB=30, BD=12, OD= =6 , 点 D 的坐标为( 0, 6 ), 设直线 BD 的解析式为 y=kx+b,则可得 , 解得: , 直线 BD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x+6 . ( 2) OCB=6

25、0, CEF=90, CFE=30, AFO=30(对顶角相等), 又 OBC=60, AEB=90, BAE=30, BAE= AFO, OF=OA=2. ( 3)连接 BF, OE,如图所示: A( 2, 0), B( 6, 0), AB=8, 在 Rt ABE 中, ABE=60, AB=8, BE= AB=4, CE=BC BE=2, OF=CE=2, 在 COE 和 OBF 中, , COE OBF( SAS), OE=BF. 27.如图 1,在 ABC 中, AB=AC=4, ABC=67.5, ABD 和 ABC 关于 AB所在的直线对称,点 M 为边 AC 上的一个动点(重合)

26、 ,点 M 关于 AB所在直线的对称点为 N, CMN的面积为 S. ( 1)求 CAD 的度数; ( 2)设 CM=x,求 S 与 x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 x 为何值时 S 的值最大? ( 3) S 的值最大时,过点 C 作 EC AC 交 AB的延长线于点 E,连接 EN(如图 2), P 为线段 EN 上一点, Q 为平面内一点,当以 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 NP 的长 . 考点 : 几何变换综合题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 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 CAB,根据轴对称求出 DAB即可; ( 2)求出 AN=AM=4

27、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 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MN, MO、 NO, EA, EN,分为三种情况: 当以 MN 为对角线时,此时 P 在 E 上,此时 NP=NE, 以 MN 为一边时,以 N 为圆心,以 MN 为半径画弧交 NE 于 P,此时 MN=NP; 以 MN 为一边时,过 M 作 MZ NE 于 Z,则 PZ=NZ,证 ENO MNZ,求出 ZN= ,得出 NP=2ZN. 解答: 解:( 1) AB=AC, ABC=67.5, ACB= ABC=67.5, CAB=180 67.5 67.5=45, ABD 和 ABC 关于 AB所在的直线对称, DAB= CAB=45

28、, CAD=45+45=90. ( 2)由( 1)知: AN AM, 点 M、 N 关于 AB 所在直线对称, AM=AN, CM=x, AN=AM=4 x, S= CMAN= x( 4 x), S= x2+2x, 当 x= =2 时, S 有最大值 . ( 3) CE AC, ECA=90, CAB=45, CEA= EAC=45, CE=AC=4, 在 Rt ECA中, AC=EC=4,由勾股定理得: EA= =4 , AM=AN, CAB= DAB, AO MN, MO=NO, 在 Rt MAN 中, AM=AN=4 2=2,由勾股定理得: MN= =2 , MO=NO= , 由勾股定理

29、得: AO= = , EO=4 =3 , 在 Rt EON 中, EO=3 , MO= ,由勾股定理得: EM= =2 , 分为三种情况: 当以 MN 为对角线时,此时 P 在 E 上,即 NP=NE=2 ; 以 MN 为一边时,以 N 为圆心,以 MN 为半径画弧交 NE 于 P, 此时 NP=MN=2 ; 以 MN 为一边时, 过 M 作 MZ NE 于 Z,则 PZ=NZ, AE MN, EON= MZN=90, ENO= MNZ, ENO MNZ, = , = , ZN= , NP=2ZN= , 即所有满足条件 NP 的长是 2 或 2 或 . 28.如图 1,抛物线 y= x2+bx

30、+c 与 x 轴相交于点 A, C,与 y 轴相交于点 B,连接 AB,BC,点 A的坐标为( 2, 0), tan BAO=2,以线段 BC 为直径作 M 交 AB与点 D,过点B作直线 l AC,与抛物线和 M 的另一个交点分别是 E, F. (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 2)求点 C 的坐标和线段 EF 的长; ( 3)如图 2,连接 CD 并延长,交直线 l 于点 N,点 P, Q 为射线 NB上的两个动点(点 P在点 Q 的右侧,且不与 N 重合),线段 PQ 与 EF 的长度相等,连接 DP, CQ,四边形 CDPQ的周长是否有最小值?若有,请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并直接写

31、出四边形 CDPQ 周长的最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 考点 : 二次函数综合题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 1)根据点 A的坐标和 tan BAO=2 求得 AO=2, BO=4,从而求得点 B的坐标为( 0, 4),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 . ( 2)首先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求得点 A的对称点 C 的坐标,然后求得点 B的对称点 E 的坐标为( 1, 4),从而求得 BE 的长,得到 EF 的长即可; ( 3)作点 D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D1( 1, 6),点 C 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得到 C1( 1, 0),连接 C1D1 与直线 l 交于点 P,点 P 向左平移

32、两个单位得到点 Q,四边形 CDPQ 即为周长最小的四边形 . 解答: 解:( 1) 点 A( 2, 0), tan BAO=2, AO=2, BO=4, 点 B的坐标为( 0, 4) . 抛物线 y= x2+bx+c 过点 A, B, , 解得 ,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x+4. ( 2) 抛物线对 称轴为直线 x= , 点 A的对称点 C 的坐标为( 3, 0), 点 B的对称点 E 的坐标为( 1, 4), BC 是 M 的直径, 点 M 的坐标为( , 2), 如图 2,过点 M 作 MG FB,则 GB=GF, M( , 2), BG= , BF=2BG=3, 点 E 的坐

33、标为( 1, 4), BE=1, EF=BF BE=3 1=2. ( 3)四边形 CDPQ 的周长有最小值 . 理由如下: BC= = =5, AC=CO+OA=3+2=5, AC=BC, BC 为 M 直径, BDC=90,即 CD AB, D 为 AB 中点, 点 D 的坐标为( 1, 2) . 作点 D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D1( 1, 6),点 C 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得到 C1( 1, 0),连接C1D1 与直线 l 交于点 P,点 P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点 Q,四边形 CDPQ 即为周长最小的四边形 . 设直线 C1D1 的函数表达式为 y=mx+n( m0), , , 直线 C1D1 的表达式为 y=3x+3, yp=4, xp= , 点 P 的坐标为( , 4); C 四边形 CDPQ 最小 =2 +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