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素质教育的特征包括U /U等。 A.科学性、基础性、规范性、主体性 B.全面性、渐进性、差异性、规范性 C.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 D.认知性、教育性、差异性、思想性(分数:1.00)A.B.C.D.2.比较下列四种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的方法是 U /U A.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 B.间歇性循环训练方法 C.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 D.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分数:1.00)A.B.C.D.3.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主要适用
2、于以下哪种供能系统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素质的训练工作 U /U A.无氧磷酸原供能系统 B.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 C.无氧、有氧混合供能系统 D.有氧供能系统(分数:1.00)A.B.C.D.4.不属于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的基本要求是U /U。 A.要重视体育学习中的“认知”因素,要完成“学懂”的目标 B.要重视培养运动表象和再造想象 C.要重视“发现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 D.要让学生认识文化的内涵(分数:1.00)A.B.C.D.5.只有优秀运动员才可以应用的负荷增加的方式是U /U。 A.直线式 B.跳跃式 C.阶梯式 D.波浪式(分数:1.00)A.B.C.D.6.
3、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U /U。 A.外环境 B.内环境 C.稳态环境 D.代谢环境(分数:1.00)A.B.C.D.7.竞技体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同时参与才有可能组织竞赛活动。这体现了竞技体育的 U /U A.竞争性 B.规范性 C.观赏性 D.集群性(分数:1.00)A.B.C.D.8.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U /U。 A.教学时空的情景和 45分钟的条件 B.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 C.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 D.各个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分数:1.00)A.B.C.D.9.学校体育的功能中,下列
4、不正确的是U /U。 A.教育功能、健身功能 B.娱乐功能、文化功能 C.辐射功能、经济功能 D.竞技功能、政治功能(分数:1.00)A.B.C.D.10.无论什么激素,要发挥生理效应,它都是先与U /U结合。 A.细胞膜 B.细胞核 C.受体 D.酶(分数:1.00)A.B.C.D.11.个体乳酸阈水平可用来评定运动员的U /U能力。 A.无氧运动 B.有氧运动 C.缓冲血乳酸 D.ATP-CP供能系统(分数:1.00)A.B.C.D.12.耐力性项目(长跑、长距离游泳等)运动员,心脏的主要变化为U /U A.心肌增厚 B.心室容积增大 C.心肌、心容积都增大 D.无明显变化(分数:1.00
5、)A.B.C.D.13.儿童少年的肌肉特点是( )。 A.水分多,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B.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C.水分多,有机物少,无机盐少 D.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分数:1.00)A.B.C.D.14.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具灵活性、最活跃的要素是U /U。 A.领域目标 B.水平目标 C.单元教学目标 D.课时教学目标(分数:1.00)A.B.C.D.15.个体乳酸阈水平可用来评定运动员的U /U能力。 A.无氧运动 B.有氧运动 C.缓冲血乳酸 D.ATP-CP供能系统(分数:1.00)A.B.C.D.16.不属于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因素的是U /U。 A.运动员在比赛中的
6、表现 B.竞赛规则 C.评定手段 D.裁判员的道德、业务水平(分数:1.00)A.B.C.D.17.“六艺”中具有体育因素的教学内容为U /U。 A.书、御 B.礼、乐 C.射、御 D.射、礼(分数:1.00)A.B.C.D.18.儿童少年的肌力逐年增长是不均匀的 U /U A.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慢 B.在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 C.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的发展先于骨骼的增长 D.在生长加速期,肌肉横向发展较慢(分数:1.00)A.B.C.D.19.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U /U。 A.与其他学科相比的体育学科的定位目标 B.大、中、小学之间相对比、相衔接的体育策略性目标
7、 C.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制订的年度发展性目标 D.反映气候与学期日程安排的,由学年的体育教学目标分割而成的教学目标(分数:1.00)A.B.C.D.20.对于体操项目来说,在全程多年训练的最佳竞技阶段,训练的首要内容是U /U。 A.专项心理品质 B.专项技术 C.专项运动素质 D.训练的理论知识(分数:1.00)A.B.C.D.21.两类肌纤维动员的规律是U /U。 A.运动强度较小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B.运动强度较小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C.持续活动时间较长,快肌纤维先被动员 D.持续活动时间较长,慢肌纤维先被动员(分数:1.00)A.B.C.D.2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首先要
8、考虑的因素是U /U。 A.学校体育的目标能否通过学校体育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来实现 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C.学校的场地设施、环境等因素 D.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数:1.00)A.B.C.D.23.在中长跑运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U /U。 A.蛋白质 B.脂肪 C.ATP-CP D.糖元(分数:1.00)A.B.C.D.24.运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身体或者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属于U /U。 A.动作时间 B.动作距离 C.动作速度 D.动作速率(分数:1.00)A.B.C.D.25.在炎热的环境进行次极限运动时,机体更多依赖无氧代谢,导致了 U /U。 A.乳酸
9、过早堆积 B.糖原的储备量减少 C.心输出量减少 D.A项与 B项都对(分数:1.00)A.B.C.D.26.下列不属于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的是U /U。 A.力量耐力 B.有氧耐力 C.无氧耐力 D.乳酸耐力(分数:1.00)A.B.C.D.27.运动时,机体工作能力只能逐步提高,这是因为U /U造成的。 A.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物理惰性 B.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器官功能惰性 C.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 D.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分数:1.00)A.B.C.D.28.竞技体育比赛中,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影响相对较小的项目是U /U。 A.10
10、000米跑 B.体操 C.跳水 D.篮球(分数:1.00)A.B.C.D.29.制定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为U /U。 A.各年龄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教育计划 B.体育学科的特性与功能 C.运动项目的特征及其学理 D.教学时空的情景(分数:1.00)A.B.C.D.30.对人的工作效率不起良好作用的赛前反应有U /U。 A.血糖适当升高 B.血压适当升高 C.尿频 D.心率适当升高(分数:1.00)A.B.C.D.二、B判断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31.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学
11、校体育发展呈现出教学内容以体操为主、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推行体育选拔制度、课外运动竞赛深受重视等新特点。(分数:1.00)A.正确B.错误33.我们在实施运动训练计划时,应该坚持原则,不能对运动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的人,“极点”出现得也越早而且越明显。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5.高原训练时,运动员可出现红细胞比容增多,是由于氧分压过低导致体内红细胞生成增多所致。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6.全血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7.构
12、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都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8.延髓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分数:1.00)A.正确B.错误39.负荷量度的大小主要指负荷量的大小。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40.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中某种能力缺陷,其总体竞技能力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41.采用持续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体能时,应注意练习的时间越长负荷的强度越大。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推行体育测试制度和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是第二次
13、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学校体育的功能是学校体育价值的体现,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到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运动训练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就是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竞赛规则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一般地,发展耐力素质或者力量耐力素质的练习应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当运动员感到有些疲劳时可安排快速力量练习和速度练习。 U /U(分数:1.
14、00)A.正确B.错误47.在基础训练阶段,儿童少年的训练负荷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要尽可能加大训练负荷,促进其竞技能力的快速提高。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运动过程中胰岛素水平会明显升高,而胰高血糖素水平则明显降低。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运动技术是以人体结构力学特征为基础的,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运动消耗肌糖原,通过血糖补充肌肉运动所需能量,通过肝糖原分解维持血糖稳定。(分数:1.0
15、0)A.正确B.错误52.乳酸阈是反映有氧耐力的一个指标。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53.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教学目标的概括。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教学目标的概括。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55.在体育教学中可预测的危险因素包括:因学生的思想态度产生的危险因素;因学生身体和活动内容的差异产生的危险因素;因学生的身体原因产生的危险因素;因场地条件变化产生的危险因素;因学生身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危险因素;因特殊天气产生的危险因素。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ATP是直接能源,而糖、脂肪、蛋白质等则是间接能
16、源。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57.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逐渐集中,内抑制过程减弱。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58.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大脑皮层。(分数:1.00)A.正确B.错误59.马拉松跑中机体的能量供应为氧化能系统,乳酸能系统不参加供能。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60.在形成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学习者遇到新异刺激时,多余和错误动作不会重新出现。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三、B第二部分 主观题(总题数:1,分数:15.00)61.提高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并从生理学角度进
17、行分析。(分数:15.00)_四、B案例题/B(总题数:1,分数:15.00)62.一万米比赛初期,运动员常出现呼吸急促困难、头晕胸闷、感觉难受、跑速下降等现象,继续坚持运动后上述现象逐渐消失,运动员感觉轻松,运动恢复正常。 试分析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分数:15.00)_五、B学校体育学(总题数:1,分数:15.00)63.论述中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和重点。(分数:15.00)_六、B案例题/B(总题数:1,分数:15.00)64.某中学为迎接市中学生运动会,提前半年开始选拔运动员进行训练,为了保证运动员能取得好成绩,学校出台了两项措施:一是允许运动员为集中精力训练可以不上体育课;二
18、是课余训练时间,其他同学不得进入体育场活动,以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数:15.00)_七、B运动训练学(总题数:1,分数:15.00)65.试述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以及克服情绪激动现象的方法。(分数:15.00)_八、B案例题/B(总题数:1,分数:15.00)66.2000年悉尼奥运会平衡木冠军刘璇,2001 年 12月 15日正式宣布退役。挂着奥运金牌刘璇激流勇退,而事实上在那以前,她就已经转型成一名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学生。你认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如奥运会冠军)是否应该在个人的竞技顶峰时期获得一次或几次大赛胜利之后便“激流勇退”?为什么?(
19、分数:15.00)_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10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素质教育的特征包括U /U等。 A.科学性、基础性、规范性、主体性 B.全面性、渐进性、差异性、规范性 C.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 D.认知性、教育性、差异性、思想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等特征。2.比较下列四种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的方法是 U /U A.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 B.间歇性循环训练方法 C.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 D.
20、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分数:1.00)A.B.C. D.解析:3.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哪种供能系统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素质的训练工作 U /U A.无氧磷酸原供能系统 B.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 C.无氧、有氧混合供能系统 D.有氧供能系统(分数:1.00)A.B.C. D.解析:4.不属于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的基本要求是U /U。 A.要重视体育学习中的“认知”因素,要完成“学懂”的目标 B.要重视培养运动表象和再造想象 C.要重视“发现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 D.要让学生认识文化的内涵(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21、的基本要求包括:(1)要重视体育学习中的“认知”因素,要完成“学懂”的目标;(2)要重视培养运动表象和再造想象;(3)要重视“发现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 (4)要开发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与手段。5.只有优秀运动员才可以应用的负荷增加的方式是U /U。 A.直线式 B.跳跃式 C.阶梯式 D.波浪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优秀运动员对运动负荷有着较高的适应水平,跳跃式地增加或降低运动负荷不会给他们的身体带来劣变,而低水平或者青少年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相对较低,负荷的突变容易造成伤病,因此,B项为正确选项。6.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把细胞外液称为机
22、体的U /U。 A.外环境 B.内环境 C.稳态环境 D.代谢环境(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细胞新陈代谢所需的养料由细胞外液提供,细胞的代谢产物也排到细胞外液中,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环境发生物质交换。因此,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以别于整个机体所生存的外环境。7.竞技体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同时参与才有可能组织竞赛活动。这体现了竞技体育的 U /U A.竞争性 B.规范性 C.观赏性 D.集群性(分数:1.00)A.B.C.D. 解析:8.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U /U。 A.教学时空的情景和 45分钟的条件 B.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
23、理 C.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 D.各个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课时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时空的情景和 45分钟的条件。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学期的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学年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各个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9.学校体育的功能中,下列不正确的是U /U。 A.教育功能、健身功能 B.娱乐功能、文化功能 C.辐射功能、经济功能 D.竞技功能、政治功能(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学校体育的功能: (1)教育功能
24、;(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10.无论什么激素,要发挥生理效应,它都是先与U /U结合。 A.细胞膜 B.细胞核 C.受体 D.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某器官或组织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激素与细胞的受体结合是调控细胞活动的先决条件。激素与受体结合之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然后发生生理效应。11.个体乳酸阈水平可用来评定运动员的U /U能力。 A.无氧运动 B.有氧运动 C.缓冲血乳酸 D.ATP-CP供能系统(分数:1.00)
25、A.B. C.D.解析:解析 个体乳酸阈反映了机体内的代谢方式由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为主的临界点或转折点,和最大摄氧量相比,个体乳酸阈更能反映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12.耐力性项目(长跑、长距离游泳等)运动员,心脏的主要变化为U /U A.心肌增厚 B.心室容积增大 C.心肌、心容积都增大 D.无明显变化(分数:1.00)A.B. C.D.解析:13.儿童少年的肌肉特点是( )。 A.水分多,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B.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C.水分多,有机物少,无机盐少 D.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儿童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与成年
26、人相比较,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少,收缩机能较差,耐力差,易疲劳。随年龄增加,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肌肉重量增加,肌力增强。14.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具灵活性、最活跃的要素是U /U。 A.领域目标 B.水平目标 C.单元教学目标 D.课时教学目标(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单元教学目标、水平目标、领域目标等都必须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完成单元教学目标、水平目标乃至领域目标等。并且,课时教学目标受季节、天气、环境、学生的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课时教学目标相对灵活,需要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有所调整,但整体的教学目标不会改变
27、。15.个体乳酸阈水平可用来评定运动员的U /U能力。 A.无氧运动 B.有氧运动 C.缓冲血乳酸 D.ATP-CP供能系统(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个体乳酸阈反映了机体内的代谢方式由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为主的临界点或转折点,和最大摄氧量相比,个体乳酸阈更能反映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16.不属于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因素的是U /U。 A.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B.竞赛规则 C.评定手段 D.裁判员的道德、业务水平(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裁判员的道德、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三个因
28、素。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显然不属于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的范围。17.“六艺”中具有体育因素的教学内容为U /U。 A.书、御 B.礼、乐 C.射、御 D.射、礼(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培养奴隶主子弟成为文武兼备的统治者,其中射击、御及乐(音乐、舞蹈)中均含有体育的因素,这些内容正是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发端。18.儿童少年的肌力逐年增长是不均匀的 U /U A.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慢 B.在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 C.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的发展先于骨骼的增长 D.在生长加速期,肌肉横向发展较慢(分数:1.00)A.B
29、. C.D.解析:19.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U /U。 A.与其他学科相比的体育学科的定位目标 B.大、中、小学之间相对比、相衔接的体育策略性目标 C.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制订的年度发展性目标 D.反映气候与学期日程安排的,由学年的体育教学目标分割而成的教学目标(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体育学科的定位目标。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大、中、小学之间相对比、相衔接的体育策略性目标。学年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制订的年度发展性目标。学期的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反映气候与学期日程
30、安排的,由学年的体育教学目标分割而成的教学目标。20.对于体操项目来说,在全程多年训练的最佳竞技阶段,训练的首要内容是U /U。 A.专项心理品质 B.专项技术 C.专项运动素质 D.训练的理论知识(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体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因此,技术训练是整个训练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最佳竞技阶段,更应该突出专项技术的核心地位,其次才是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专项心理品质和训练的理论知识。21.两类肌纤维动员的规律是U /U。 A.运动强度较小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B.运动强度较小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C.持续活动时间较长,快肌纤维先被动
31、员 D.持续活动时间较长,慢肌纤维先被动员(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运动中不同类型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据运动强度而定。研究说明,在以较大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而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2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U /U。 A.学校体育的目标能否通过学校体育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来实现 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C.学校的场地设施、环境等因素 D.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学校体育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学校体育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来实现,这是学校体育内在的本质要求,然后才根据不同年龄
32、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具体的目标,当然需要考虑场地、器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3.在中长跑运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U /U。 A.蛋白质 B.脂肪 C.ATP-CP D.糖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及长时间运动中供能的主要方式。ATP-CP 维持运动的时间仅为 6秒8 秒;无论人体在安静或运动状态,蛋白质均不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通常在长时间运动中,当肌糖原大量消耗或接近耗竭且氧供应充足时才大量动用。24.运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身体或者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属于U /U。 A.动作时间 B.动作距离 C.动作速度 D.动作速率(
33、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动作速度指在单位时间里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动作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同一动作重复的次数。动作时间指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而动作距离这一概念在训练学中没有出现过。25.在炎热的环境进行次极限运动时,机体更多依赖无氧代谢,导致了 U /U。 A.乳酸过早堆积 B.糖原的储备量减少 C.心输出量减少 D.A项与 B项都对(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热环境下,心率显著增加,最大心输出量和最大摄氧量均下降。在热环境进行次极限强度运动时,机体更多依赖无氧代谢,并导致乳酸过早堆积和糖原储备量减少。26.下列不属于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的是
34、U /U。 A.力量耐力 B.有氧耐力 C.无氧耐力 D.乳酸耐力(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也称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乳酸耐力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运动中产生的乳酸既可以在肌肉细胞中消除,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脏和肝脏中消除,因此,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耐力。27.运动时,机体工作能力只能逐步提高,这是因为U /U造成的。 A.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物理惰性 B.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器官功能惰性 C.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 D.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分
35、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体的机体工作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步提高的。这个机能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称为进入工作状态。人体在运动时既受物理惰性影响,同时也受生理惰性影响。生理惰性与植物性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和机能特征有关。其中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是导致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原因。28.竞技体育比赛中,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影响相对较小的项目是U /U。 A.10 000米跑 B.体操 C.跳水 D.篮球(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此题可采用排除法,体操和跳水两个项目都属于评分类项目,运动员的表
36、现要通过裁判员的直接评分来反映和体现,明显受到裁判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影响;篮球项目属于同场对抗性项目,裁判员在比赛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史上许多重要比赛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而 10000米跑项目是测量类项目,运动员的成绩较少受到裁判员的影响。29.制定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为U /U。 A.各年龄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教育计划 B.体育学科的特性与功能 C.运动项目的特征及其学理 D.教学时空的情景(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制定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运动项目的特征及其学理。30.对人的工作效率不起良好作用的赛前反应有U /U。 A.血糖适当升高 B.血压
37、适当升高 C.尿频 D.心率适当升高(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赛前运动员出现适当的血糖、血压、心率升高,能提高机体代谢水平,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二、B判断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31.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U /U(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如自我锻炼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等。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掌握 12 个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比赛规则以及训练方法等。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科学地锻炼身体。32.第二次
38、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呈现出教学内容以体操为主、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推行体育选拔制度、课外运动竞赛深受重视等新特点。(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竞技性、表演性的运动和游戏内容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一些国家增加了室内讲授的体育课程;健身内容的比例不断上升。(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33.我们在实施运动训练计划时,应该坚持原则,不能对运动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运动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训练过程受着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份
39、训练计划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知未来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和发生的各种情况,因此,训练计划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当运动员训练状态与预期状态出现偏离现象时,则应该及时作出合理的变更。34.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的人,“极点”出现得也越早而且越明显。U /U(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极点”出现的迟早、反应强弱及“第二次呼吸”出现的快慢等,不仅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还与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越迟。35.高原训练时,运动员可出现红细胞比容增多,是由于氧分
40、压过低导致体内红细胞生成增多所致。U /U(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高原训练是一种在低压、缺氧条件下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对人体有两种负荷,一种是运动本身所造成的缺氧负荷,即运动性缺氧负荷;另一种是高原性缺氧。高原氧分压下降刺激红细胞总数增加,称为红细胞增多症。这是由于高原缺氧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释放,促进红细胞的生成。36.全血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U /U(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7.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都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
41、个因素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作用,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其中,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机能发展和运动素质表现的水平,而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38.延髓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延髓(medulla oblongata)居于脑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延髓中的局部损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看作机体的生命中枢。延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许多感觉和运动纤维传导的必经之路。其中一些上行冲动能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对维持觉醒和产生睡眠有重要作用。向下的冲动参与了肌紧张和躯体运动的调节。另外,延髓内一些神经核团接受内脏感觉传
42、人,参与内脏运动及腺分泌的调节。延髓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小脑和大脑中,都存在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心血管调整中枢不仅在延髓内,也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分,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中脑、脑桥的中轴网状结构内,都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元。它们在解剖上并不处于严格的局限区域,功能上也不是孤立的。延髓因集中了一些心血管反应的神经核群,而且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传出冲动多由延髓集中下传,故被视为心血管调节的基本中枢。39.负荷量度的大小主要指负荷量的大小。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负荷,都包含着负荷的量与强度两
43、个方面。运动负荷的大小是量和强度的综合效应,量大,强度很小,负荷的总体水平仍然不大。40.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中某种能力缺陷,其总体竞技能力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由于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中某种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因此,其总体竞技能力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41.采用持续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体能时,应注意练习的时间越长负荷的强度越大。 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2.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推行体育测试制度和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包括: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 推行体育测试制度; 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43.学校体育的功能是学校体育价值的体现,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到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否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