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 第 卷(单项选择题 共 27 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猝 然 /精 粹 汗 渍 /啧 啧 粮 囤 /囤 积 冠 冕 /分 娩 B.讥 诮 /硝 烟 土 坯 /胚 胎 果 脯 /胸 脯 跬 步 /硅 谷 C.商 埠 /阜 盛 敕 造 /赦 免 复 辟 /辟 邪 箭 镞 /簇 拥 D.朔 日 /溯 源 嗔 怪 /瞋 目 落 枕 /落 款 渎 职 /赎 罪 解析:此题考查“ 识记 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注意 同音字、形声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 A.猝 然
2、 c 精 粹 cu,汗 渍 z啧 啧 z 粮 囤 dn 囤 积 tn,冠 冕 min 分 娩 min B.讥 诮 qio 硝 烟 xio,土 坯 p 胚 胎 pi,果 脯 f 胸 脯 p, 跬 步 ku硅 谷 gu。 C.商 埠 b阜 盛 f, 敕 造 ch赦 免 sh,复 辟 b, 辟 邪 b 箭 镞 z 簇 拥 c。 D. 朔 日 shu溯 源 s, 嗔 怪 chn, 瞋 目 chn, 落 枕 lo 落 款 lu, 渎 职 d 赎 罪 sh。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平添 算账 声名鹊起 厉行节约 B.砥砺 麦杆 徇私舞弊 好高骛远 C.硫璃 称颂 关怀备
3、至 有恃无恐 D.飞碟 疏浚 出尔反尔 突如奇来 解析:本题考查形近字、同音字误写, “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 的能力。 B.麦杆中的“杆”应为“秆”。 C.硫璃中的“硫”应为“琉”。 D.突如奇来中的“奇”应为“其” 答案: A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现代自然科学 _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 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 _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 3)从此以后,黑
4、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 _、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起父亲的提醒: “ 马车越空,噪音 就越大 ” 。 A.不止 无坚不摧 自以为是 B.不只 坚不可摧 自以为是 C.不止 坚不可摧 自行其是 D.不只 无坚不摧 自行其是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不只不止:前者是连词,相当于 “ 不但 ” 、 “ 不仅 ” ,后面通常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后者是动词,是 “ 不停止 ”或 “ 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 ” 的意思。第( 1)句用 “ 不只 ”与 后面连词 “ 还要 ”相呼应 。无坚不摧坚不可摧:前者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
5、东西不可以摧毁,后者形容非常坚固,不可摧毁。二者类 似于 “ 矛 ” 和 “ 盾 ” 的关系,党组织这个 “ 战斗堡垒 ” 相当于 “ 盾 ” , 因此第( 2)句用 “ 坚不可摧 ”更恰当 。自以为是自行其是:前者指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强调 “ 认为”;后者指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强调 “ 做 ” 。第( 3)句横线后面说的是黑格尔的所想,所以应该用 “ 自以为是 ” 。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青
6、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 “ 地沟油 ” 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 D.2013 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解析:在做此类题时,要熟知六大类病句类型及其典例,多读书看报、听新闻以增强语感,从而增强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在 “ 有关部门要 ” 后添加 “ 有 ” ,才能与 “的态度 ” 呼应。 B.句式
7、杂糅, “ 的构成是由 组成 ”是 两种句式混杂在了一起,可去掉 “ 的构成 ” 或 “ 由 组成 ” 三个字,保留一种说法即可。 D.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将 “ 成都 ”放在“ 自改革开放以来 ” 后, “ 推进和发展 进程 ” 应为 “ 推进 的发展进程 ” 。 答案: C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7 题。 明代花鸟画 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号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
8、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 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花鸟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 “ 吴门四家 ” ,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
9、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果实。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现了笔墨的特征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泽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洗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
10、文人画及林良、真州、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 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 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成为 “ 青藤白阳 ” 。 5.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宣宗时,宫廷画派花鸟画风格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
11、吴门四家 ” 花鸟画在吸收前 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 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本题考查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的能力。 D.对文意理解有误。文中第段开头一句 “ 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 说明了他们没有 “ 取得重大突破 ” 。 答案: B 6.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 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 B.文人参
12、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 C.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D.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入画,或使用新材料。 解析:本题考查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的能力。 C.以偏概全,文中是说徐渭具有“ 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除他之外,其他画家的成就也不可忽视。 答案: C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派的花鸟画 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 B.鸣笛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
13、取得了最高成就。 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 D.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 解析:本题考查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的能力。 A. 原文第段说的是 “ 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 。 “ 只是 没有 ” 说法绝对化, B.根据原文第段内容,一开始, “ 吴门四家 ” 主要是 “ 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并无根本突破 ” ,直到他们的弟子才有了根本性突破。取得最高成就的是他们的弟子,尤以徐渭为代表。张冠李戴。 C.“ 用水墨的干湿浓度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 ” 是他自己的
14、创新。 答案: D 三、( 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9 题。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这也。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遂。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越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 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
15、然后人服其精确。 德祐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辞弗就。宋将改物,所在盗起,履祥屏居金华山中。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 训迪后学,谆切无倦,而尤笃于分义。有故人子坐事,母子 分配为隶,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倾赀营购,卒赎以完;其子后贵,履祥终不自言,相见劳问辛苦而已。 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乃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学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
16、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 学之大方也。及见何基,基谓之曰:“ 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 ” 会之,盖柏字也。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履祥居仁山之下,学者因称为仁山先生。大德中卒。元统初,里人吴师道为国子博士,移书学官,祠履祥于乡学。至正中,赐谥文安。 (节选自元史 金履祥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向濂洛之学 向:崇尚 B.造诣益遂 遂:精深 C.履祥倾赀营购 赀:钱财 D.勒为一书 勒:镌刻 解析:本题考查 “ 理解常见文言
17、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的能力。可根据上下文将文言实词代入原文解读。 D.根据文意, 此句写金履祥编撰通鉴前编的情况,因此 “ 编撰 “ 的解释更为恰当。 答案: D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负 其 经济之略 余嘉 其 能行古道 B.历历可据 以 行 使工 以 药淬之 C.且 举先儒之言 且 贰于楚也 D.履祥则亲得 之 二氏 徒慕君 之 高义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选项中的句子分别出自师说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可逐个解释加点的词用此法判定每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A.其:代词,这些代词,他。 B.以:
18、介词,凭借介词,用,拿。 C 且:连词,并且 D.之:代词,这些,指何基、王柏的品性助词,的。 答案: C 第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 123 分) 四、( 31 分) 10.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 1)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 4 分) ( 2)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的能力。翻译要抓住句子中的通假字、活用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知识点。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的关键词:( 1)俨然:严肃庄重的样子;物接:待人接物,和人交往;和怿:和乐喜悦。( 2)
19、训释:注释,解释;裁正:裁定、订正;发:阐发。 答案( 1)(他)平时单独居住,整天严肃庄重;至于待人接物,和人交往,则(热情)洋溢和乐喜悦。( 4 分) ( 2)凡是引用的书籍,总是加上注解,用来裁定订正他们的意义,有许多先儒所 没有阐发的(内容)。( 4 分) 11.第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 5 分) 解析:本题考查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从 “ 为学 ” 与 “ 为人 ” 两个层面回答。写金履祥 “ 为学 ” ,体现在第段,关键字词有 “ 敏睿 ”“ 益自策励 ”“ 讲贯益密,造诣益邃 ”“ 谆切无倦 ”“ 不足以传信
20、”“ 多儒先所未发 ” 等。他的 “ 为人 ” 集中在第段,关键字词有 “ 尤笃于分义 ”“ 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 ” 等。 答案:金履祥 “ 为学 ” : “ 敏睿 ”“ 益自策励 ”“ 讲贯益密,造诣益邃 ”“ 谆切无倦 ”“ 不足以传信 ”“ 多儒先所未发 ” ;金履祥 “ 为人 ”“ 尤笃于分义 ”“ 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 ” 。 12.用斜线( /)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9 处)( 4 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 尧曰) 解析:首先读懂大意,在此基础上断句。注意标志词,
21、“ 利之 ”“ 劳之 ” 后面要断开; “ 乎 ”是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开;三个 “ 无 ” 构成排比,要断开。 “ 可 而 之又 ”反复了两次,属于对举,可根据文意断开。 答案: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斯不 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 /又谁怨 /欲仁而得仁 /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 /无大小 /无敢慢 /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 分) 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
22、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 分) 解析:首联的 “ 晚岁 ” 指晚年,老年; “ 不才 ” 是自谦的说法, “ 华发 ”“ 萧萧 ” 与 “ 金罍 ”相映照,不平之气暗含其中。颔联用 “ 延东阁 ” 的典故,写自己官卑职微,难以有所作为。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但却深感 “ 寒无意 ” ,道尽了壮志未酬的幽愤之情。 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俱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 2) “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 在
23、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 分) 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志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呈现, “ 久 ” 与 “ 偶 ” 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正反对比,层层推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解析:题目已经明确的 “ 表达技巧 ” 为 “ 对比 ” ,降低了试题难度。只需要指出有哪些对比,再分析其表达效果(情感、主题)即可。颈联有三组对比: “ 佳 ” 与 “ 愁 ” , “ 久 ” 与 “ 偶 ” ,“ 壮心 ” 与 “ 醉中 ” 。其中,第三组对比稍难。回答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对比的作用,再举例分析,最后总括
24、。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 小题)( 6 分) ( 1)既见复关, _。(诗经氓) ( 2)青泥何盘盘, _。(李白蜀道难) ( 3)白头搔更短, _。(杜甫春望) ( 4) _,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 5) 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 6) _,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 7)潭中鱼可百许头, 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 8) 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解析:本题考查 “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 的能力。 答案:( 1) 载笑载言 ( 2) 百步九折萦岩峦 ( 3) 浑欲不胜簪 ( 4)
25、轻扰慢捻抹复挑 ( 5) 能谤讥于市朝 ( 6 率疲弊之卒 ( 7) 皆若空游无所依 ( 8)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五、(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18 题。 负重的河流 黄 毅 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 ,从哪里经过 ,又归属于哪里 ,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 ,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 ,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 ,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 ,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 ,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 ,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 ,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
26、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 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 ,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 ,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 ,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 ,纵横捭阖 ,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 ,一波三折 ,百转千回。 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 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
27、冲出沙漠。当塔里 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醮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 2750 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 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
28、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 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 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 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 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 “ 素习水居,不便陆徙 ” ,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 ,
29、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会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 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 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 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0、 )( )( 4 分) A.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 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 B.“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 ” ,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 C.作者赋予河流与沙漠以生命,河流率直勇敢,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沙漠静寂无声,却用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 D.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E.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解析
31、:此题综合考查对 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根据选文第段 “ 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 ” ,说明河流并非 “ 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 ” 。根据选文第段,作者重点说明了罗布泊消亡前后的情形,其断流的原因主要是塔里木河的断流,而对塔里木河、罗布泊断流的深层次原因只提及“ 人类自己饱尝苦果 ” ,因此 “ 从不同方面 ” 错。 答案: C E 16.文章第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 解析:此题考查 “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 的能力。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可从分析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的
32、角度切入。先概括胡杨林的特点,再分析它在主题、结构方面的作用。作者用 “ 郁郁苍苍 ”“ 高壮精神 ”“ 英姿勃发 ”“ 永远挺起胸 膛在走 ” 形容胡杨林,其坚韧顽强的特点就概括了出来。这样写,与文章讴歌生命的顽强,生命离开河流(水)后就枯萎(死亡)。从结构上看,河水 沙漠 胡杨林 人,写胡杨林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 答案:( 1)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境;( 3)由河及树,由 树及人,承上启下更加严谨。 17.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 “ 负重的河流 ” ?( 6 分) 解析:此
33、题考查 “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 的能力。题目要求对选文标题中的 “ 负重 ” 的内涵进行审美解读。可结合选文内容,先分析 “ 负重 ” 的基本义(因沙漠的阻隔,河流负重前行),再分析其比喻义和象征义(河流象征着生命与文明),最后指出作者(人们)的态度、情感(热爱、眷顾、惶惑等)。 答案:( 1)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的坚韧的较量;( 2)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 落;( 3)塔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热爱、慌恐等复杂情感,引发了人们沉重的思考。 18.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自己的
34、思考。( 6 分) 解析:此题考查 “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的能力。 此题可从河流(水)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意义)的角度切入。题目告诉答题的思路和角度。因此我们可以从 “ 河流与文化”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比如河流孕育文化,如黄河文明(文化),河流孕育、滋润生命等。另外题目要求进行 “ 思考 ” ,这里的思考应当是阅读本文后,从中悟出 的有关河流与文化、生命的一些感悟,可从当前的热点 环保、文明传承等角度切入。答案要点(观点)从选文中来。回答时选一个点即可,要切口小,剖析要深入。 答案:示例一:河流是人类文化的源头,塔里木河曾赋予罗布泊人浪漫的生活气息,长
35、江、黄河而至每个人家乡的每一条河,都滋养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今地球上的许多河流正像塔里木河一样在萎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否则将会给人类及其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示例二:河流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文化魅力。塔里木河的率真坦荡,既是自然属性的体现,也是文化人格的写照写照。在漫长的历史中,自然的河流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萎缩乃至消失,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现存的文化中感知河流的形态与历史,感悟河流的文化意义。 六、( 10 分 ) 19.校学生会拟开展 “ 如何与陌生人交往 ” 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 4 分) 要求:紧扣访谈目的,问题
36、步步深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解析:本题考查 “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 的能力。语境给出了情景模拟的对象(访谈老师)、主题( “ 如何与陌生人交往 ” ),设计问题时要扣住主题,要考虑访谈的对象为老师,应当尊敬、礼貌。题目的要求有两条,要注意三个问题 “ 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 ” 的要求。比如:与陌生人交往,你最关注(关心,留意)什么?打算如何与陌生人打破僵局?与陌生人交往的经验、技巧有哪些?这三个问题就扣住了主题,且步步深入。 答案:( 1)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有哪些?( 2)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3)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
37、什么好的建议? 20.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 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6 分) 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 容充实; 60 100 字 。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解析:此题考查 “ 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连贯 ” 的能力。这是一个续写式扩展语句题。题目要求从曹雪芹、贝多芬及大卫 科波菲尔中挑选一人,需注意所写内容与前面内容(主题)的切合,即围绕苦难与人生的关系举例。 答案: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恋人远离,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
38、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 “ 十年辛苦不寻常 ” ,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 ,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残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快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凌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 “ 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 ” 的人生信念吗? 七、( 60 分) 21.作文( 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 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解析:本题考查 “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 的能力。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