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次级群体(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2.初级社会群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2008 年研;中财 2007 年研)(分数:2.00)_3.非正式群体(北科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4.内群体(南京理工大学 2010 年研)(分数:2.00)_5.参照群体(中财 2011 年研)(分数:2.00)_6.主干家庭(人大 2007 年研;中山大学 2007 年研)(分数:2.00)_7.性社会学(中财 2011 年研)(分数:2
2、.00)_8.性别角色(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二、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9.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10.社会互动的类型有_、_、_和强制、顺从与顺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_11.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上划分,角色类型可分为_、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_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_13.准确地来说,社会化的类型可以有下列哪
3、几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8 年研)(分数:2.00)A.初始社会化B.文化社会化C.人格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E.发展社会化14.社会化的生命周期有( )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A.婴儿期B.儿童期C.青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四、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15.角色冲突及其主要类型。(中财 2011 年研)(分数:2.00)_16.举例说明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失调现象。(南京理工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17.简述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人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18.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华中农大 2
4、011 年研;河北大学 2010 年研;人大 2009 年研;吉林大学2005 年研)(分数:2.00)_19.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20.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21.什么是群体规范?(人大 2012 年研)(分数:2.00)_22.领导作风的基本类型。(中财 2011 年研)(分数:2.00)_23.什么叫初级群体?请简述初级群体的功能。(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4.阐述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华中农大
5、2011 年研)(分数:2.00)_25.试比较家长制管理方式与科层制管理方式。(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26.试论述社会分化的类型及后果。(人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27.试述韦伯“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式”及其影响。(人大 2009 年研)(分数:2.00)_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次级群体(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
6、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解析:2.初级社会群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2008 年研;中财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
7、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解析:3.非正式群体(北科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解析:4.内群体(南京理工大学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
8、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以内群体为中心。内群体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 1906 年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内群体与外群体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体的感情。)解析:5.参照群体(中财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
9、有可能发生变化。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解析:6.主干家庭(人大 2007 年研;中山大学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主干家庭是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在 1949 年提出的一套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是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解析:7.性社会学(中财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性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解析
10、:8.性别角色(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性别角色概念来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它是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的模式。它是社会赋予女人或男人的不同的行为期望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与作为女性或作为男性相联系的一整套规范系统和机制,使得个人在其中习得“男”或“女”的性别身份和性别特征,接受性别规训,表现出与社会规范要求相一致的男性或女性的性别特征。)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9.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10.社会互动的类型有
11、_、_、_和强制、顺从与顺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合作、竞争、冲突。)解析:11.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上划分,角色类型可分为_、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规定性角色、开放性角色。)解析: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_解析:13.准确地来说,社会化的类型可以有下列哪几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8 年研)(分数:2.00)A.初始社会化 B.文化社会
12、化C.人格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 E.发展社会化 解析:14.社会化的生命周期有( )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A.婴儿期B.儿童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15.角色冲突及其主要类型。(中财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角色冲突的概念 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2)角色冲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
13、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 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a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这时便发生了角色内冲突。由于这种情况常使角色的承担者在时间上与精力上出现紧张的感觉,因而。也有人把它称为“角色紧张”。 b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 c在单一的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当处在某一角色上的人需要在两种尖锐对立的目标上做出选择的时候,便容易发生这种单一角色内部的冲突。 (3)角色冲突妨碍与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因此,应尽力避免。防止角色冲
14、突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措施,而只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针对一个人因承担角色过多而造成的角色紧张,就应减少他的过多的兼职,使他能把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岗位上。针对因角色规范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就应采取使人的角色单一化的做法,即在一种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解析:16.举例说明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失调现象。(南京理工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角色失调的概念 (2)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失调现象主要有角色距离、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五种情况。 角色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
15、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角色距离。 角色冲突 a一个人承担的多种角色之间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冲突。如,一位妇女作为经理可能忙于事业,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色期望她在家庭生活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 b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的矛盾称为角色冲突,如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子女、邻居之间、顾客与服务员、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冲突等。 c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如一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不想让别的同学感觉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时他(她)就会经历角色紧张。角色紧张往往与角色规范或价值观密切相关。 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
16、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在社会变迁中,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当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 例如,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发生很大变化。在传统上,一个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是艰苦朴素、不重衣着打扮、听老师和领导的话、循规蹈矩等等。然而,现在的很多青年注重衣着、仪表、穿牛仔裤、跳“迪斯科”、交际广、不那么温顺等等。这样,对于什么是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形象的讨论便兴
17、起了。这种讨论无疑会有助于逐步澄清上述社会角色。 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多种角色。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例如,一位一心渴望能上大学的青年学生,因高考分数不够,突然成为待业青年,这是他过去万万没有料到的。一方面,他没有做任何准备,不知道一个待业青年还可以做哪些积极的、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待业青年的角色与他原来的“高中学生”的角色在社会声望、行为规范等方面均有较
18、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是冲突的,这些都在这位青年的心理上造成压力。这便是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按照角色失败的结果,通常可将角色失败分为两种情况: a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夫妻双方的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最后以离婚告终,离婚后,双方的夫妻角色便停止了。 b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如父母的角色是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的,当某一对父母的子女不但没有好学上进,反而堕落为犯罪分子时,这对父
19、母虽然仍处在父母的角色上,但他们的表演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解析:17.简述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人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问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解析:18.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华中农大 2011 年研;河北大学 2010 年研;人大 2009 年研;吉林大学2005 年研)(分数:2.00)_
2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点: (1)成员有限; (2)成员问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解析:19.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非正式群体的含义 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非正式群体内部有确定的结构,它们通常有自己的领导、有一系列群体目标、有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这种行
21、为的开始和延续初期并没有自觉的目标或方向。从范围上说,非正式群体是组织的中下级职员联合体,而且一般是在组织规则不严密的地方产生的。(2)非正式关系通常的发生背景 在正式关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人格化。事实上,在每一个组织成员之间都存在着情感吸引、厌恶、敌视、偏见等。随着时间的延长,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也不再是正式的社会关系,而出现许多新的变化。 在组织中经常接触的个人有可能基于相互同情、钦佩、兴趣和趣味相投等,而在他们正式关系中加人某些非正式的行为模式。 (3)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正功能。非正式群体是工业技术和工业科层制的一种派生物和一种反作用。 a对工人来说,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主
22、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霍桑实验的结论表明,工业生产方式本质上是非人格化和形式化,工人之间不允许有任何非正式的接触。由于经常性、重复性的工作以及苛刻严格的纪律导致工人产生厌烦和疲劳,而非正式群体则可以缓和或减轻这种症状。 第二,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在非正式群体中可以满足工人对地位的需求,以弥补在正式结构中的地位渴望。例如,在非正式群体中扮演“领导”角色,而且管理人员也常常是默认它的存在。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科层制对“地位”的解释。在这个范围内,非正式群体减少了群体成员的紧张。 第三,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这种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非正式群体把那些在特点上相似
23、的工人结合在一起,使那些在工作位置相距较近的工人,或那些为完成同一任务而共同工作的人的关系固定化和一致化;另一方面,非正式群体通过提高聚集在一起的工人互动频率来增加情绪反应,它为人们进行交谈、交换意见、沟通态度和形成共同价值观等提供了渠道。因此,它缓和了工人角色中情感中立和普遍主义原则所带来的紧张。为工人提供了另一种表露人格的渠道(这一点在科层制结构中被认为是不需要且有害于组织目标实现的)。 第四,提供独立的机会。相对工业生产中非人格化命令和管理者的权力,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工人提供“独立”和“自由发展机会”(其实这种独立和自由发展相对科层制来说只一种幻想)。非正式群体有助于工人在科层制的管制下获
24、得更多的自由和独立,这种独立和自由从非正式群体对那些“告密者”或“异己分子”(霍桑实验的例证)的憎恶:和控制中发现。 b非正式群体除了对其成员有积极意义之外,对管理工作本身也有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相对于大型工业组织,非正式群体以它的灵活性发挥着作用。许多工作如果按照“正式结构”的渠道,将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而非正式群体则可以通过初级关系直接找到当事人办理相关事宜。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两者目标一致且规则允许。 第二,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当管理者意识到组织存在非正式群体时,他们就可以依靠非正式渠道来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也可以创造出宽松友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
25、工作效率。 第三,提高工作满意感。正式结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个人的某些意愿会被束缚,而非正式群体则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满意度。 负功能。非正式群体的负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抵制变革。非正式群体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人的要求比较宽松,群体成员基本喜欢维持现状,反对变革,对组织提出的任何变革措施都采取一种抵制或者是部分抵制的态度。因此,群体成员往往会抵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因为新技术的应用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高,新的工作标准和定额数量的提高,由此就会有某些成员被解雇,这是群体成员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b目标冲突。这种冲突是指当组织成员处于正式目标与非正式群体目标发生矛
26、盾时的一种情形。一个组织成员很难同时完成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因此,组织内既然不可避免地出现非正式群体,那么正式组织结构与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就不可能总是协调一致,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别,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尽量缩小这种差别,使之减少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c遵从行为问题。非正式群体的长期存在,使它成为组织生活的一部分。非正式群体的规范本是为了劝说成员遵守非正式群体目标,但由于群体内部的和谐气氛,使群体成员越来越少地考虑个人愿望,常常是不假思索、不加权衡就附和群体的意见,他们也就不愿再去接受正式规范的约束了。 d谣言问题。谣言或小道消息之所以能在非正式群体内部传播,是因为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在信息传
27、送过程中出现不畅的结果。那么在非正式群体内部,人们就会在事件信息里人为地填补未知的部分,从而形成所谓的谣言或小道消息。)解析:20.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二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包括成员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1)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 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一个群体对其成员确实具有魅力,而其成员又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诱发出成员对群体的
28、忠诚感,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一些男女在结婚成家后,夫妻间感情趋于平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相互创造或者相互发现新的魅力。 (2)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看 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状况。成员与群体、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互惠性原则,即共同获得利益,才有可能长久维持。如果成员通过遵循群体的规范,在群体中活动,能够充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就会刺激其积极性,提高群体凝聚力。 (3)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 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高低。一方面,如果成员在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尤其是志向、兴趣、爱好等认知态度方面具有某种一
29、致性或相似性,成员问的吸引力就强,容易成为“知己”或“莫逆之交”等紧密团结的群体。另一方面,如果成员在性别、年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可以恰到好处地相互补偿,形成明显的互补关系,往往也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这种时候,成员之间会发现缺了谁都不合适。 (4)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看 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这些都对群体凝聚力有很大影响。具有权威的领导和成员对此权威的认同、拥护,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5)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 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不存在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30、古代楚汉相争时,名将韩信背水结阵,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增强军队的凝聚力,以便打击敌军。一个民族是一个大群体,当它受到外敌的威胁与侵略时,其内部各派可能会暂停纷争,表现出高度的凝聚力,一致对外。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解析:21.什么是群体规范?(人大 2012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群体规范是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群体规范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心理机制。 a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对于外界事物的经验具有一种将其格式化、规范化的自然倾向,这种规范化的经验被称为定型,它有助于人们在重新
31、遇到此类事物时做出尽快的反应。 b群体规范的形成还受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是群体成员为着目标的实现而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还指示了人们满足需要所采取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标,从而规定了人们日常行为的范围和准则。最后,群体规范由于能够促成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和协调,从而发挥了维持群体生存的功能。 群体与群体之间,尤其是正式群体与存在于其内部的非正式群体之间规范上的冲突与对立,往往会造成一些混乱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防止。)解析:22.领导作风的基本类型。(中
32、财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领导作风有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权威型。这种类型的领导人独自决定群体政策和分配任务,几乎是单纯发号施令。 第二,民主型。这种类型的领导人倾向于与群体成员讨论、交流以确定政策和任务,从而保证群体行动的一致。 第三,放任型。这种类型的领导人散漫怠惰,几乎不对群体成员加以指导或组织,任其自由行动。)解析:23.什么叫初级群体?请简述初级群体的功能。(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初级群体的概念 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
33、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2)初级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 a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初级群体内富于感情的人际关系和表现多种角色的人际交往,使其在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b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初级群体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初级群体都在满足人们感情需要、减轻心理压力、防止人性异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在潜移默化中保存和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另外,初级群体的形式本身,也发挥
34、着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初级群体通过其规范和内聚力的作用,有效地控制着群体成员的行为。 负功能 a从微观心理角度看 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关系亲密,成员对群体的忠诚感强,在某些时候,会发生个体意识消退的现象,个体盲目遵从群体意识和规范。那些与群体中其他成员发生不愉快、不遵守群体规范的人,会被孤立,乃至遭受明显的冷落和惩罚。因而,个人发挥其积极性,自觉谋求自身更大发展的心理与行为,就受到一定的抑制。 b从宏观结构角度看 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主要表现为初
35、级群体中非正式的个人化的关系模式与正规组织中正式的非个人化的关系模式相冲突,群体规范与组织规则不一致,从而导致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偏差乃至相悖。当前我国一些社会组织中裙带关系、帮派集团等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损害组织形象、降低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4.阐述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华中农大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组织结构变化的特点 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相联系,我国组织结构普遍受初级关系畸形发展的影响,非正式结构冲击和干扰正式结构。在旧体制逐渐失去其功能,而新型结构尚未确定时期,由于人们对市场规则、商品经济认识上的模糊,使得非正式结构的社会关系往往超越了正式结构而起主宰作用。 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相联系,在 1978 年之前,我国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以单位制度结构为主要特征,分化程度较低,说明组织结构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并可能表现出它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联系,我国社会组织由于长期处于产品经济环境下,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内部关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