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呼吸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40654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呼吸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呼吸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呼吸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呼吸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呼吸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医综合-生理学呼吸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63,分数:80.00)1.肺通气的动力来自(分数:1.00)A.肺的舒缩运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2.动脉血中 H+浓度升高引起呼吸运动加强的感受器是(分数:1.00)A.中枢化学敏感区B.包钦格复合体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D.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3.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1.00)A.防止液体渗入肺泡B.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C.成年人患肺炎时,可因此物减少而发生肺不张D.新生儿可因缺乏此物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2、”4.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可导致(分数:1.00)A.肺弹性阻力减小B.肺顺应性增大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D.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E.肺不易扩张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数:1.00)A.位于肺泡上皮与液体分子层之间B.由肺泡 I型细胞所分泌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D.可使肺顺应性变大E.增加肺泡表面张力6.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为(分数:1.00)A.维持肺的扩张状态B.降低气道阻力C.保持肺泡大小的稳定性D.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7.O2的弥散系数与 CO2的弥散系数相比较(分数:1.00)A.前者大,因为 O2可与血红蛋白结合B.前者小,因为 O2的溶解度低C.前者大,因为 O2分压

3、梯度大D.前者小,因为 O2分子量小E.基本相同8.CO2通过呼吸膜的速率比 O2快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原理为易化扩散B.分压差比 O2大C.分子量比 O2大D.在血中溶解度比 O2大9.某人的无效腔容量为 125ml,肺通气量为 7500ml/min,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20次,其心排血量为 5000ml时的通气/血流比值应为(分数:1.00)A.0.8B.0.9C.1.0D.1.110.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分数:1.00)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D.肺泡膜的通透性E.气体的分压差11.如果潮气量减少一半,而呼吸频率加快一倍,则

4、(分数:1.00)A.肺通气量增加B.肺通气量减少C.肺泡通气量增加D.肺泡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不变12.低氧刺激呼吸活动增强,其作用机制是(分数:1.00)A.兴奋延髓呼吸中枢B.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C.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D.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13.与 CO2比较,O 2在体内的扩散系数(分数:1.00)A.较大,因为 O2与血红蛋白结合B.较小,因为 O2的溶解度低C.较大,因为 O2的分压梯度大D.较小,因为 O2的相对分子质量小E.两者基本相同14.动脉血中 CO2分压增加(分数:1.00)A.在适当的体育锻炼时出现B.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C.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D.引

5、起血压的反射性下降15.CO2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分数:1.00)A.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B.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C.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E.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16.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能减小肺的弹性阻力D.由肺泡型细胞分泌E.脂质成分为二硬脂酰卵磷脂17.下列关于通气/血流值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指肺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B.人体平卧时,平均比值等于 0.64C.人体直立时,肺尖部的比值减小D.比值增大意味着

6、肺泡无效腔减小E.比值无论增大或减小,都不利于肺换气1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会使(分数:1.00)A.肺弹性阻力减小B.肺顺应性增大C.肺泡内液体层表面张力减小D.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E.肺毛细血管内液体不易渗出19.下列有关肺总容量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在不同个体,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B.与体型大小、运动锻炼情况有关C.是指肺所容纳的最大气量D.因体位变化而异E.是肺活量与功能余气量之和20.切断家兔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的改变是(分数:1.00)A.变浅变快B.变浅变慢C.变深变快D.变深变慢21.氧离曲线表示(分数:1.00)A.血氧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的

7、关系曲线B.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血液氧分压的关系曲线C.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D.溶解的血红蛋白与血液中氧分压的关系曲线E.血液中氧的溶解度与氧分压的关系曲线22.CO2通过呼吸膜扩散的速度比 O2快 20倍,主要原因是 CO2(分数:1.00)A.为主动转运B.易通过呼吸膜C.分压梯度比较大D.分子量比 O2大E.在血中溶解度较大23.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内压将(分数:1.00)A.等于零B.负值减小C.更负D.等于肺泡内压E.等于大气压24.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分数:1.00)A.物理溶解B.H2CO3C.HCO-3D.HbNHCOOHE.HBbCO225.肺顺应性(分

8、数:1.00)A.在平静呼吸潮气量范围内大于在深吸气量范围内B.30岁时大于 10岁时C.大于肺和胸廊的总顺应性D.在肺充满生理盐水时大于肺充满空气时26.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分数:1.00)A.呼出气氧分压大于肺泡气氧分压B.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约两倍大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C.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D.肺泡大气压小于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一半27.如果某人潮气量为 500ml,无效腔气量为 150ml,功能余气量为 2500ml,那么此人每次平静呼吸能使肺泡气体更新约为(分数:1.00)A.1/10B.1/7C.1/5D.1/328.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分数:1.

9、00)A.补吸气量B.深吸气量C.余气量D.功能余气量E.补呼气量29.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分数:1.00)A.呼吸频率加快B.呼吸幅度减小C.吸气时相缩短D.血液 CO2分压暂时升高E.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增大30.通气/血流值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为肺通气量和心排血量的比值B.比值增大或减小都降低肺换气效率C.人体直立时肺尖部比值较小D.比值增大犹如发生了动-静脉短路E.比值减小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31.当血液的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时,如果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 60%,则每 100ml血的含氧量约为(分数:1.00)A.10.5mlB.12mlC.13.4mlD.20

10、mlE.40ml32.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呼吸时相中等于大气压(分数:1.00)A.吸气初和呼气初B.呼气初和吸气末C.呼气初和呼气末D.吸气初和呼气末E.呼气末和吸气末33.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O2和 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D.CO2主要以 HCO-3形式运输E.CO2和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不需酶的催化34.下列选项中,能使肺的静态顺应性降低的因素是(分数:1.00)A.肺气肿B.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C.气道阻力增加D.惯性阻力增加35.下列关于发绀的

11、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见于血中去氧 Hb50g/L 时B.出现发绀通常表示缺 O2C.出现发绀不一定缺 O2D.缺 O2一定出现发绀36.下列因素中,能引起氧解离曲线有移的是(分数:1.00)A.CO2分压降低B.pH降低C.2,3-DPG 降低D.温度降低37.贫血和一氧化碳中毒时,可携带氧的血红蛋白都减少,但并不引起呼吸加强,这是因为(分数:1.00)A.颈动脉体血流量减少B.动脉血液内总的氧含量仍维持在正常水平C.动脉血氧分压在正常水平D.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38.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分数:1.00)A.气体分压大小B.肺内压变化C.胸内压变化D.肺本身的舒缩活动E.呼

12、吸肌的舒缩活动39.正常人吸入下列哪种混合气体时,肺通气量增加最明显(分数:1.00)A.21%O2和 79%N2B.17%O2和 83%N2C.2%CO2和 98%O2D.20%CO2和 80%O2E.30%CO2和 70%O2A氧分压 B氧含量 C氧容量 D氧和 Hb的亲和力 E氧饱和度(分数:18.00)(1).血中 Hb所能结合的氧量是(分数:1.00)A.B.C.D.E.(2).血中 Hb实际结合的氧量是(分数:1.00)A.B.C.D.E.(3).真正的有效通气量是(分数:1.00)A.B.C.D.E.(4).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分数:1.00)A.B.C.D.E.(5).

13、测定肺换气效率的较好指标是(分数:1.00)A.B.C.D.E.(6).测定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是(分数:1.00)A.B.C.D.E.(7).每分钟肺内更新的气体量为(分数:1.00)A.B.C.D.E.(8).肺泡气通过呼吸膜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为(分数:1.00)A.B.C.D.E.(9).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含量是指(分数:1.00)A.B.C.D.E.(10).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容量是指(分数:1.00)A.B.C.D.E.(11).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时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分数:1.00)A.B.C.D.E.(12).动脉血氢离子浓度增加时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分数:1

14、.00)A.B.C.D.E.(13).与肺通气弹性阻力有关的是(分数:1.00)A.B.C.D.(14).与肺通气非弹性阻力有关的是(分数:1.00)A.B.C.D.(15).低氧引起呼吸兴奋,主要是直接作用于(分数:1.00)A.B.C.D.(16).二氧化碳过多引起呼吸兴奋,主要是通过刺激(分数:1.00)A.B.C.D.(17).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分数:1.00)A.B.C.D.(18).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分数:1.00)A.B.C.D.40.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能降低肺泡内衬液的表面张力B.能增加肺的顺应性C.当肺泡直径变小时

15、,使肺泡内衬液的表面张力增加D.当缺乏时,肺泡出现明显的萎陷E.当缺乏时,间接的结果可能使体循环动脉血的 pH下降41.下列哪种情况下动脉血 CO2分压降低(分数:1.00)A.贫血B.CO中毒C.中等度运动D.氰化物中毒E.过度通气后42.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肺泡内侧液气界面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分数:1.00)A.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B.降低呼气阻力,减少呼气做功C.维持大小肺泡容积和压力的稳定性D.防止肺水肿的发生43.某人氧耗量为 300mL/min,动脉氧含量为 20ml/100ml血,肺动脉氧含量为 15mL/100ml血,心率为 60次/分,试问他的每搏输出量是多少(分数:

16、1.00)A.1mlB.10mlC.60mlD.100mlE.200ml44.正常人体气体交换的关键因素是(分数:1.00)A.生物膜的通透性B.气体的溶解度C.交换部位两侧气体的分压差D.通气/血流值E.温度45.正常人做深呼吸运动使每分通气量增加两倍时(分数:1.00)A.肺泡气氧分压增加两倍B.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两倍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 10%D.肺泡通气量必定增加两倍E.以上都不正确46.胸膜腔内负压有助于(分数:1.00)A.保持胸膜腔的密闭B.肺的扩张和实现肺通气C.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D.胸腔大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47.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

17、.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稳定肺泡容积D.降低肺的顺应性E.防止毛细血管内液体滤入肺泡48.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分数:1.00)A.肺通气阻力减小B.代谢性碱中毒C.2,3-二磷酸甘油酸增多D.血温降低E.血 CO2分压下降49.在正常肺(分数:1.00)A.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大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B.在直立姿势时,通气/血流值从肺底部向肺尖部增加C.氧气在肺内的交换是被动弥散D.当最大吸气时,死区的容积增加50.导致静脉 O2分压增高的情况有(分数:1.00)A.氰化物中毒B.体育锻炼C.心排血量降低D.贫血E.CO中毒51.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分数

18、:1.00)A.肺泡表面张力B.支气管口径C.气流形式和速度D.肺组织的弹性阻力52.在动脉血 CO2分压轻度升高而引起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反应中,下列哪种结构起的作用最重要(分数:1.00)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肺牵张感受器D.肺血管化学感受器E.延髓化学感受器53.运动时,下列哪一种叙述是错误的(分数:1.00)A.因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增加,引起肺泡通气量增加B.由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增加,引起心排血量增加C.因蒸发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下降D.活动肌肉的小动脉舒张,而不参加运动的肌肉及内脏小动脉收缩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增加氧的利用54.可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 PO2

19、和 PCO2变化幅度的肺容量是(分数:1.00)A.深吸气量B.功能残气量C.肺活量D.用力呼气量55.下列哪项能使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分数:1.00)A.糖酵解加强B.温度降低C.pH升高D.CO2分压降低E.CO中毒56.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分数:1.00)A.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B.潮气量呼吸频率C.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D.余气量呼吸频率E.肺活量呼吸频率57.正常呼气末,肺内的气体量相当于(分数:1.00)A.余气量B.呼气储备量C.功能余气量D.吸气储备量E.总肺容量58.低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分数:1.00)A.直接兴奋延髓吸气神经元B.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C.外周

20、化学感受器所实现的反射性效应D.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E.直接刺激呼吸中枢59.潮气量为 500ml,呼吸频率为 12次/分,则肺泡通气量约为(分数:1.00)A.3LB.4LC.5LD.6LE.7L60.正常人动脉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为(分数:1.00)A.100%B.97%C.87%D.77%E.67%6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有(分数:1.00)A.防止液体渗入肺泡B.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C.成年人患肺炎、肺血栓时,可因此物减少而发生肺不张D.新生儿可因缺乏此物造成“呼吸窘迫综合征”62.潮气量增加(其他因素不变)时,下列项目中将增加的是(分数:1.00)A.死区通气B.

21、功能余气量C.补吸气量D.肺泡通气量E.肺泡 CO2张力西医综合-生理学呼吸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63,分数:80.00)1.肺通气的动力来自(分数:1.00)A.肺的舒缩运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解析:解释 肺通气动力来自大气和肺泡气之间的压力差。在自然呼吸条件下这种压力差的产生来自肺舒缩引起的肺容积变化,但肺本身不能主动舒缩,而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又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2.动脉血中 H+浓度升高引起呼吸运动加强的感受器是(分数:1.00)A

22、.中枢化学敏感区B.包钦格复合体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D.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解析:解释 外周化学感受器: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调节呼吸和循环的重要的外周化学感受器。b动脉血 PO2降低、PCO 2或 H+浓度升高时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分别经安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怏和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c颈动脉体主要参与呼吸调节,而主动脉体在循环调节方面较为重要。中枢化学感受器:a中枢化学感受器:存在于延髓的一些不同于呼吸中枢但可影响呼吸活动的化学感受区,这些区域被称为中枢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性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 H+。c中枢化学感受器与外周化学感受器不

23、同之处:它不感受缺 O2的刺激,但对 H+的敏感性比外周化学感受器高,反应潜伏期较长。d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功能可能是调节脑脊液的 H+浓度,使中枢神经系统有一稳定的 pH环境。e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主要是在机体低 O2时维持对呼吸的驱动。H +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对 H+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高,但是 H+通过血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了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脑脊液中的H+是对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有效的刺激。3.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1.00)A.防止液体渗入肺泡 B.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C.成年人患肺炎时,可因

24、此物减少而发生肺不张 D.新生儿可因缺乏此物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解析:解释 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防止液体渗入肺泡;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成年人患肺炎时,可因此物减少而发生肺不张;新生儿可因缺乏此物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4.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可导致(分数:1.00)A.肺弹性阻力减小B.肺顺应性增大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D.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E.肺不易扩张 解析:解释 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占 60%)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占 10%)。它由肺泡型细胞合成并释放。它的分子表面一端为非极性疏水的脂肪酸,另一端是极性的亲水端。它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其

25、密度随肺泡的胀缩而改变。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使肺泡回缩力减小。由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随肺泡的半径变小而增大,随半径的增大而变小,所以,小肺泡上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强,表面张力小,不致塌陷;大肺泡则表面张力大,不致过度膨胀。这样就保持了大小肺泡的稳定性(内压一致),也有利于吸入气在肺内得到均匀的分布,当其减少时,则小肺泡内压将大于大肺泡内压,肺表面张力增大,肺顺应性变小,肺弹性阻力增大,肺不易扩张。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数:1.00)A.位于肺泡上皮与液体分子层之间B.由肺泡 I型细胞所分泌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D.可使肺顺应性变大 E.增加肺

26、泡表面张力解析:解释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位于肺泡表面,由肺泡型细胞所分泌,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使肺顺应性变大,降低肺泡表面张力。6.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为(分数:1.00)A.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B.降低气道阻力 C.保持肺泡大小的稳定性D.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解析:解释 胸内负压不仅作用于肺,牵引肺和气道扩张,维持肺的扩张状态和降低气道阻力;也作用于胸腔内其他器官,特别是壁薄而可扩张性大的腔静脉和胸导管等,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肺泡大小的稳定性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非胸内负压的作用。7.O2的弥散系数与 CO2的弥散系数相比较(分数:1.00)A.前者大,因为 O2可与血红

27、蛋白结合B.前者小,因为 O2的溶解度低 C.前者大,因为 O2分压梯度大D.前者小,因为 O2分子量小E.基本相同解析:解释 气体在液体中的弥散系数=溶解度/分子量。虽然 O2的分子量比 CO2的分子量小,但 O2的溶解度比CO2溶解度小很多,所以 CO2的弥散系数仍较 O2的弥散系数大。8.CO2通过呼吸膜的速率比 O2快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原理为易化扩散B.分压差比 O2大C.分子量比 O2大D.在血中溶解度比 O2大 解析:解释 CO 2与 O2均是单纯扩散,没有理由认为 CO2比 O2更容易通过呼吸膜,分压梯度小(C 不对)和分子量大(D 不对),CO 2的溶解度较 O

28、2大,这一理由也可以解释 CO2通过呼吸膜扩散快,因为 CO2和 O2必须先溶解再扩散。9.某人的无效腔容量为 125ml,肺通气量为 7500ml/min,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20次,其心排血量为 5000ml时的通气/血流比值应为(分数:1.00)A.0.8B.0.9C.1.0 D.1.1解析:解释 肺泡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肺通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7500-2500=5000(ml)。所以 V/Q=1。10.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分数:1.00)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和血

29、红蛋白的亲和力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D.肺泡膜的通透性E.气体的分压差 解析:解释 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主要是气体的分压差。11.如果潮气量减少一半,而呼吸频率加快一倍,则(分数:1.00)A.肺通气量增加B.肺通气量减少C.肺泡通气量增加D.肺泡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不变解析:解释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计算可知 D为正确答案。12.低氧刺激呼吸活动增强,其作用机制是(分数:1.00)A.兴奋延髓呼吸中枢B.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C.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D.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 解析:解释 低 O2对呼吸运动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

30、传入神经后,急性低 O2的呼吸刺激效应完全消失。低 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的。低 O2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可以对抗其对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但在严重低 O2时,如果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效应不足以克服低 O2对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将导致呼吸障碍。13.与 CO2比较,O 2在体内的扩散系数(分数:1.00)A.较大,因为 O2与血红蛋白结合B.较小,因为 O2的溶解度低 C.较大,因为 O2的分压梯度大D.较小,因为 O2的相对分子质量小E.两者基本相同解析:解释 与 CO2比较,O 2在体内的扩散系数较大,因为 O2与血红蛋白结合。14.动脉血中 CO2分压增加(分数:

31、1.00)A.在适当的体育锻炼时出现B.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 C.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 D.引起血压的反射性下降解析:解释 CO 2可通过两条途径刺激呼吸,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经传入神经到延髓,反射性使呼吸加强。中度运动时动脉血 CO2分压、O 2分压及 pH都维持在正常水平,动脉血 CO2分压升高引起呼吸加强后,可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15.CO2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分数:1.00)A.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B.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C.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

32、E.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解析:解释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CO2,其 CO2分压最高,经弥散进入静脉内,由静脉毛细血管排至肺泡,再呼出到外界。16.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 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能减小肺的弹性阻力D.由肺泡型细胞分泌E.脂质成分为二硬脂酰卵磷脂解析:解释 肺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肺泡夜-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使肺的回缩力减小,吏肺的顺应性增加。17.下列关于通气/血流值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指肺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B.人体平卧时,平均比值等于 0.64C.人体直立时,肺尖部的比值减小D.比值增大意味着肺泡无

33、效腔减小E.比值无论增大或减小,都不利于肺换气 解析:解释 通气/血流值是影响肺换气的重要因素,它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 0.84,只有适宜的通气/血流值才能实现适宜的换气,如果比值增大,就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未能与血液气体进行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如果比值下降,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相对过多,犹如发生了动-静脉短路,故无沦比值增大或减少都不利于肺换气。由于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在肺内分布不是均匀的,各个局部的通气/血流值不完全相同,如人在直立时,因重力等因素的作用,肺尖部的通气/血流值较肺下部大。1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会

34、使(分数:1.00)A.肺弹性阻力减小B.肺顺应性增大C.肺泡内液体层表面张力减小D.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 E.肺毛细血管内液体不易渗出解析:解释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会使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19.下列有关肺总容量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在不同个体,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B.与体型大小、运动锻炼情况有关C.是指肺所容纳的最大气量D.因体位变化而异E.是肺活量与功能余气量之和 解析:解释 肺总容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由于功能余气量为余气量+补呼气量,它再加上肺活量,则比肺总容量大。20.切断家兔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的改变是(分数:1.

35、00)A.变浅变快B.变浅变慢C.变深变快D.变深变慢 解析:解释 麻醉动物肺充气或肺扩张,则抑制吸气;肺放气或肺缩小,则引起吸气。切断迷走神经,上述反应之所以是反射性反应,它包括两种成分: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肺扩张反射中,冲动经迷走神经纤维传入延髓,加速了吸气和呼气的交替,切断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变得深而慢。21.氧离曲线表示(分数:1.00)A.血氧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的关系曲线B.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血液氧分压的关系曲线C.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D.溶解的血红蛋白与血液中氧分压的关系曲线E.血液中氧的溶解度与氧分压的关系曲线解析:解释 氧离曲线指氧分压与血红蛋

36、白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22.CO2通过呼吸膜扩散的速度比 O2快 20倍,主要原因是 CO2(分数:1.00)A.为主动转运B.易通过呼吸膜C.分压梯度比较大D.分子量比 O2大E.在血中溶解度较大 解析:解释 CO 2与 O2均是单纯扩散,没有理由认为 CO2比 O2更容易通过呼吸膜,其余的理由包括分压梯度小和分子量大,CO 2的溶解度较 O2大,这一理由也可以解释 CO2通过呼吸膜扩散快,因为 CO2和 O2必须先溶解再扩散。23.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内压将(分数:1.00)A.等于零B.负值减小C.更负 D.等于肺泡内压E.等于大气压解析:解释 胸内压为负压是由肺的回缩力造成的。吸气时,肺

37、扩张,肺的回缩力增大,胸膜腔的负压也更负。24.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分数:1.00)A.物理溶解B.H2CO3C.HCO-3 D.HbNHCOOHE.HBbCO2解析:解释 血液中物理结合的 CO2约占总运输量的 5%,化学结合的占 95%,化学结合的形式主要是 HCO-3(碳酸氢盐)占总运输量的 88%和 HHB-NHCOOH(氨基甲酸血红蛋白)。25.肺顺应性(分数:1.00)A.在平静呼吸潮气量范围内大于在深吸气量范围内 B.30岁时大于 10岁时C.大于肺和胸廊的总顺应性 D.在肺充满生理盐水时大于肺充满空气时解析:解释 肺顺应性:在平静呼吸潮气量范围内大于在深吸气量范围内

38、;大于肺和胸廓的总顺应性。26.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分数:1.00)A.呼出气氧分压大于肺泡气氧分压B.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约两倍大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C.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D.肺泡大气压小于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一半 解析:解释 肺泡大气压小于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一半。27.如果某人潮气量为 500ml,无效腔气量为 150ml,功能余气量为 2500ml,那么此人每次平静呼吸能使肺泡气体更新约为(分数:1.00)A.1/10B.1/7 C.1/5D.1/3解析:解释 肺泡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如果潮气量为 500ml,无效

39、腔为 150ml,则每次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为 350ml。若功能残气量为2500ml,则每次呼吸仅使肺泡内的气体更新 1/7(350/2500=0.141/7)左右。28.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分数:1.00)A.补吸气量B.深吸气量C.余气量D.功能余气量 E.补呼气量解析:解释 功能余气量在呼吸气体交换过程中起着缓冲肺泡气体分压的作用。如果没有功能余气量,呼气末肺泡陷闭,流经肺泡的血液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出现了动静脉短路的现象;吸气时新鲜空气进入肺泡,肺泡与肺毛细血管内血液间分压差突然增力,静脉血的动脉化将随呼吸周期出现大幅波动。29.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40、分数:1.00)A.呼吸频率加快B.呼吸幅度减小C.吸气时相缩短D.血液 CO2分压暂时升高E.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增大 解析:解释 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中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神经,可切断吸气,转为呼气,使呼吸频率增加的作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深慢。30.通气/血流值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为肺通气量和心排血量的比值B.比值增大或减小都降低肺换气效率 C.人体直立时肺尖部比值较小D.比值增大犹如发生了动-静脉短路E.比值减小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解析:解释 通气/血流值减小,意味着血液流经的肺泡是通气不好的肺泡,以至血液中的气体未得到很好的更新,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静

41、脉短路;比值增大意味着部分肺泡气未与血液进行交换,相当于无效腔增大。人直立时,肺尖部血流量和通气量均减少,但血流量减少得更多,通气/血流值增大。31.当血液的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时,如果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 60%,则每 100ml血的含氧量约为(分数:1.00)A.10.5mlB.12ml C.13.4mlD.20mlE.40ml解析:解释 血红蛋白正常是 15g/100ml,Hb 的氧含量是 151.34=20ml/100ml,100ml 的含氧量是2060%=12ml。32.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呼吸时相中等于大气压(分数:1.00)A.吸气初和呼气初B.呼气初和吸气末C.呼气初和呼气末D.吸气初

42、和呼气末E.呼气末和吸气末 解析:解释 吸气末和呼气末时胸廓体积不再扩大和缩小,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中因胸廓体积变化引起的肺容积变化导致的大气压与肺内压羞已南于气体进入肺和气体,从肺中呼出使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了。33.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O2和 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 D.CO2主要以 HCO-3形式运输E.CO2和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不需酶的催化解析:解释 O 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O 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但受 O2分压

43、的影响。CO 2绝大部分进入红细胞内,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后一种形式结合时也无需酶的参与。34.下列选项中,能使肺的静态顺应性降低的因素是(分数:1.00)A.肺气肿B.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C.气道阻力增加D.惯性阻力增加解析:解释 在肺充血、肺组织纤维化或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的弹性阻力增加,顺应性降低,患者表现为吸气困难;而在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大量破坏,肺回缩力减小,弹性阻力减小,顺应性增大,患者表现为呼气困难。肺气肿静态顺应性升高。35.下列关于发绀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见于血中去氧 Hb50g/L 时B.出现发绀通常表示缺 O2C.出现发绀不一定

44、缺 O2D.缺 O2一定出现发绀 解析:解释 HbO 2呈鲜红色,Hb 呈紫蓝色。当血液中 Hb含量达 5g/100ml(血液)以上时,皮肤、黏膜呈暗紫色,这种现象称为发绀(cya-nosis)。出现发绀常表示机体缺氧,但也有例外(所以选 D)。例如,红细胞增多(如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Hb 含量可达 5g/100ml(血液)以上而出现发绀,但机体并不一定缺氧。相反,严重贫血或 CO中毒时,机体有缺氧但并不出现发绀。36.下列因素中,能引起氧解离曲线有移的是(分数:1.00)A.CO2分压降低B.pH降低 C.2,3-DPG 降低D.温度降低解析:解释 P 50增大,表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

45、降低,需更高的氧分压才能达到 50%的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曲线右移。使 P50增大(即曲线右移)的因素主要有 PCO2升高、pH 下降、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升高和温度升高。37.贫血和一氧化碳中毒时,可携带氧的血红蛋白都减少,但并不引起呼吸加强,这是因为(分数:1.00)A.颈动脉体血流量减少B.动脉血液内总的氧含量仍维持在正常水平C.动脉血氧分压在正常水平 D.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解析:解释 贫血和一氧化碳中毒时,可携带氧的血红蛋白减少。血液的血红蛋白氧含量和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均降低,但血液中的氧分压(由溶解的氧决定)并不低,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由血液氧分压降低通过外周

46、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但由于氧分压不降低,不引起呼吸加强。38.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分数:1.00)A.气体分压大小B.肺内压变化C.胸内压变化D.肺本身的舒缩活动E.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解析:解释 气体进出肺是因大气和肺泡气之间存在压力差。这种压力差产生于肺的张缩所引起的肺内压变化。由于肺本身没有主动张缩的能力,它的张缩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引起的,而胸廓的扩大与缩小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大气与肺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是肺通气的原动力。39.正常人吸入下列哪种混合气体时,肺通气量增加最明显(分数:1.00)A.21%O2和 79%N2B.17%O2和 83%N2C.

47、2%CO2和 98%O2 D.20%CO2和 80%O2E.30%CO2和 70%O2解析:解释 低氧和二氧化碳升高可以刺激呼吸;但氧过分降低时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抑制,二氧化碳过分升高时可使呼吸中枢麻痹也导致呼吸抑制。A 属于正常;B 使肺通气稍有增加;C 可使肺通气明显增加;D 和 E可呼吸抑制。A氧分压 B氧含量 C氧容量 D氧和 Hb的亲和力 E氧饱和度(分数:18.00)(1).血中 Hb所能结合的氧量是(分数:1.00)A.B.C. D.E.解析:(2).血中 Hb实际结合的氧量是(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释 氧分压是指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氧分压高低

48、直接影响氧含量的多少。氧容量是指 100ml血液中的 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它的大小取决于 Hb的量及它与氧的结合能力。氧含量则是 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主要是 Hb实际结合氧的量,它取决于氧分压和氧容量矗氧饱和度为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3).真正的有效通气量是(分数:1.00)A.B.C.D.E. 解析:(4).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释 真正的有效通气量是肺泡通气量;肺活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但由于测定肺活量时不限制呼气的时间,不能充分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通畅程度,所以,用

49、时间肺活量较好。(5).测定肺换气效率的较好指标是(分数:1.00)A.B.C.D. E.解析:(6).测定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是(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 肺换气的效率除与肺泡膜的交换面积、扩散距离和温度等影响有关外,还与通气量与血流量两者的比例有密切关系。通气量不变,而血流量减少,则一部分气体得不到交换又被呼出;若血流不变,而肺通气量减少,则一部分肺动脉血未与肺泡气交换即进入肺静脉。两者都使肺换气效率降低。肺活量虽然也是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但因没有时间因素的限制,不能反映某些病人的肺通气机能。较好的指标是时间肺活量。即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第 1、2、3 秒末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即时间肺活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7).每分钟肺内更新的气体量为(分数:1.00)A.B.C.D.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