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神经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140750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神经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神经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神经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神经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神经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医综合(神经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脊髓灰质炎患者病愈后常有肢体肌萎缩后遗症,其主要原因是( )(2010 年)(分数:2.00)A.病毒对肌肉的直接侵售作用B.神经的兴奋性支配作用减弱C.神经支配由兴奋转为抑制D.肌肉失上神经的营养性作用2.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1992 年)(分数:2.00)A.树突B.胞体C.轴突D.始段E.轴突未梢3.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2012 年)(分数:2.00)A.A 纤维B.A 纤维C.B类纤维D.

2、C类纤维4.下列关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9 年)(分数:2.00)A.双向传播B.不衰减传递C.兴奋节律不变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5.F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6 年)(分数:2.00)A.是局部除极化电位B.具有“全或无”性质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D.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E.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6.完成一个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2006 年)(分数:2.00)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C.经过中枢突触的多少D.感受器的敏感性E.效应器的敏感性7.支配小汗腺的自主神经和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

3、质分别是( )(2007 年)(分数:2.00)A.交感神经,乙酰胆碱B.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C.副交感神经,肽类递质D.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8.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2009 年)(分数:2.00)A.形成模糊的感觉B.激发情绪生理反应C.起上行唤醒作用D.维持躯体姿势的平衡9.下列选项中,符合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功能的是( )(2008 年)(分数:2.00)A.产生某种特定的感觉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D.参与形成躯体平衡感觉10.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则动物(如猫)处于下列何种状态( )(2002 年)(分数:2.00)A.

4、脊休克B.去大脑僵直C.觉醒D.昏睡E.运动共济失调11.下列关于基底神经节运动调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0 年)(分数:2.00)A.发动随意运动B.调节肌紧张C.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D.参与运动的设计12.切除动物前庭小脑后,动物将表现为( )(2008 年)(分数:2.00)A.站立不稳B.四肢乏力C.运动不协调D.静止性震颤13. 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 )(2007 年)(分数:2.00)A.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B.直接发动牵张反射C.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D.引起腱器官兴奋14.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006 年)(分数:2.00)A.肌梭

5、是其感受器B.脊髓是其基本中枢C.脊髓横断后将永久消失D.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E. 和 纤维是其传出纤维15.人小脑绒球小结叶损伤后,将会出现下列哪种症状( )(2005 年)(分数:2.00)A.站立不稳B.四肢乏力C.运动不协调D.静止性震颤E.意向性震颤16.帕金森病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递质系统受损所致( )(2002 年)(分数:2.00)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B.脑于网状结构胆碱能系统C.纹状体-黑质 氨基丁酸能系统D.中缝核 5-羟色胺能系统E.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17.在周围神经系统,毒曹碱受体分布于( )(2005 年)(分数:2.00)A.自主神经节B.骨骼肌终板膜

6、C.多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D.多数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E.消化道壁内神经丛所有的神经元18.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2003 年)(分数:2.00)A.胃肠运动加强B.消化腺分泌增多C.膀胱逼尿肌收缩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E.瞳孔缩小19.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下列哪一项不出现( )(2000 年)(分数:2.00)A.肠蠕动抑制B.瞳孔开大肌收缩C.肾素分泌D.胰岛素分泌E.骨骼肌血管舒张20.破坏下列哪一个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 )(1995 年)(分数:2.00)A.边缘叶B.中脑网状结构C.延脑背侧区D.下丘脑外侧区E.下丘脑腹内侧核二、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

7、.00)21.与神经元兴奋具有同样意义的是( )(1993 年)(分数:2.00)A.阀电化水平B.神经冲动C.动作电位D.突触后电位22.突触的传递特征有( )(2003 年)(分数:2.00)A.双向性B.总和现象C.相对不疲劳D.对内环境改变敏感23.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有( )(2001 年)(分数:2.00)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B.锋电位的幅度C.进入突触前膜的 Ca 2+ 的数量D.递质小泡的大小24.突触后抑制( )(1988 年)(分数:2.00)A.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实现的B.突触后膜呈超极化C.回返性抑制和交互性抑制均属突触后抑制D.由一个兴因性神经元直接引起

8、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25.当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出现( )(2008 年)(分数:2.00)A.骨骼肌收缩颤动B.瞳孔缩小C.大汗淋漓D.心率加速26.属于神经递质的有( )(1991 年)(分数:2.00)A.-氨基丁酸B.5-羟色氨酸C.5-羟色胺D.多巴胺27.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生理功能有( )(2010 年)(分数:2.00)A.产生各种体表和内脏感觉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D.建立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反馈联系28.C类神经纤维包括( )(2001 年)(分数:2.00)A.自主神经节后纤维B.自主神经节前纤维C.后根中的痛觉传入纤维D.皮肤触压

9、觉传入纤维29.感觉的非异性投射系统( )(1994 年)(分数:2.00)A.外周感受野与皮层有点对点的扳射关系B.是由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途径共同组成的C.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很重要的结构D.有多级神经元参与传递30.脚趾受到机械性损伤刺激时,可引起快痛与慢痛( )(1994 年)(分数:2.00)A.快痛由 A8纤维传导,慢痛由 C纤维传导B.快痛在传递过程中在脊髓要换神经元C.慢痛在皮层的代表区与外周刺激部位间有点对点的关系D.痛觉传入纤维兴奋的原因是伤害性刺激引起组织损伤,释放化学物质三、B1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A心肌 B血管平滑肌 C虹膜辐射状肌 D支气管平滑肌

10、 (2009 年)(分数:4.00)(1).乙酰胆碱与 M受体结合引起收缩或收缩力增强的肌肉是(分数:2.00)A.B.C.D.(2).去甲肾上腺素与 受体结合引起收缩或收缩力增强的肌肉是(分数:2.00)A.B.C.D.A骨骼肌收缩 B胰岛素分泌 C糖原分解减少 D皮肤血管收缩 (2009 年)(分数:4.00)(1).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分数:2.00)A.B.C.D.(2).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分数:2.00)A.B.C.D.A传出神经为到骨骼肌的 A 纤维 B传出神经为到骨骼肌的 A 纤维 C传入纤维为 C类纤维 D传入纤维为 B类纤维 E传入纤维为 A 类纤维 (1997

11、年)(分数:4.00)(1).脊髓动物实现的骨骼肌牵张反射(分数:2.00)A.B.C.D.E.(2).完整动物的内脏疼痛反射(分数:2.00)A.B.C.D.E.A丘脑的感觉接替核 B丘脑的髓板内核群 C下丘脑外侧区 D基底神经节 E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 (2001 年)(分数:4.00)(1).与摄水有关的中枢位于(分数:2.00)A.B.C.D.E.(2).与非特异投射系统有关的结构是(分数:2.00)A.B.C.D.E.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膀胱逼尿肌收缩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997 年)(分数:4.00)(1).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有(分数:2.00)A.B.C.D.(2).交

12、感神经的作用有(分数:2.00)A.B.C.D.A血管紧张B血管升压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心房钠尿肽 (2011 年)(分数:4.00)(1).介导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渴觉和饮水行为的神经肽是(分数:2.00)A.B.C.D.(2).介导低血容量引起渴觉和饮水行为的神经肽是(分数:2.00)A.B.C.D.西医综合(神经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脊髓灰质炎患者病愈后常有肢体肌萎缩后遗症,其主要原因是( )(2010 年)(分数:2.00)A.病毒对肌肉的直接侵售作用B.神经的兴奋性支配

13、作用减弱C.神经支配由兴奋转为抑制D.肌肉失上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解析:解析:神经末梢经常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结构、生化和生理功能,这称为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不易被察觉,但当神经被切断后可明显表现出来。在脊髓灰质炎患者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死亡后,它所支配的肌肉将发生萎缩就是属于这种情况。2.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1992 年)(分数:2.00)A.树突B.胞体C.轴突D.始段 E.轴突未梢解析:解析:由于神经元轴突始段阈电位与静息电位之差值最小,所以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

14、是轴突始段。3.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2012 年)(分数:2.00)A.A 纤维 B.A 纤维C.B类纤维D.C类纤维解析:解析:1994 年 X型题变化而来。伤害性感受器属化学感受器,因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组织后引起组织损伤,损伤组织释放的化学刺激物可使伤害性感受器兴奋,传入纤维有 A8和 C两种,前者传导快痛,后者传导慢痛。4.下列关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9 年)(分数:2.00)A.双向传播B.不衰减传递C.兴奋节律不变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解析:解析: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包括: 单向传递; 有时间延搁;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5.F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

15、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6 年)(分数:2.00)A.是局部除极化电位B.具有“全或无”性质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D.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E.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解析:解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发生机制是某种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从而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因此,IPSP 属于局部超极化,而非除极化,也不具有“全或无”性质(这是动作电位的特征),不是因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不足,而是足够量的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对氯离子通透性增加,也可能有钠的通透性减少。6.完成一个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2006 年)(分数:2.0

16、0)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C.经过中枢突触的多少 D.感受器的敏感性E.效应器的敏感性解析:解析:兴奋在反射弧中枢部分传播时,往往需要经过一次以上的突触接替。由于突触(特别是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和化学递质参与,因此兴奋传递在速度上不如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快。它需经过突触前膜兴奋,递质的释放,作用于后膜受体,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电位形成,最后动作电位形成和传导等复杂过程,因此在时间上出现中枢延搁。经过的突触越多,完成传递的时间也就越长。一般言之,兴奋通过一个化学性突触要需 0305ms。因此突触的多少是完成一个反射所需时间长短的主要决定因素。7.支配小汗腺的自主神经和其节

17、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2007 年)(分数:2.00)A.交感神经,乙酰胆碱 B.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C.副交感神经,肽类递质D.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解析:解析:考查对支配小汗腺的神经系统及末梢释放递质的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泌)的活性,其调节功能是通过不同的递质和受体系统实现的。一般而言,对大多数组织和器官,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而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但是支配小汗腺的自主神经是交感节后胆碱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功能上是促进温热性发汗。8.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2

18、009 年)(分数:2.00)A.形成模糊的感觉B.激发情绪生理反应C.起上行唤醒作用 D.维持躯体姿势的平衡解析:解析:在感觉特异投射系统活动时,它们的二级神经元纤维在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神经元发生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中多次交换神经元,失去特异性并上行达到下丘脑后再向大脑皮层弥散性投射。因此,网状结构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上行系统,它可投射到大脑皮层中各层细胞,主要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而不产生某种特殊的感觉。9.下列选项中,符合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功能的是( )(2008 年)(分数:2.00)A.产生某种特定的感觉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激发大脑

19、皮层发出传出冲动D.参与形成躯体平衡感觉解析:解析:考查对感觉的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的掌握。从丘脑到大脑皮质的感觉投射纤维,根据其解剖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前者与大脑皮质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功能是产生某种特定的感觉,并通过与运动相关神经元的纤维联系,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后者则经反复换元后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起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的作用,但与躯体平衡感觉无关。10.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则动物(如猫)处于下列何种状态( )(2002 年)(分数:2.00)A.脊休克B.去大脑僵直C.觉醒D.昏睡 E.运动共济失调解析:解析:在中脑头端切断

20、网状结构时,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上行通路阻断,失去了对大脑皮层的激动作用,所以出现类似睡眠的昏睡现象。11.下列关于基底神经节运动调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0 年)(分数:2.00)A.发动随意运动 B.调节肌紧张C.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D.参与运动的设计解析:解析:基底神经节可能参与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并将一个抽象的设计转换为一个随意运动。基底神经节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可能都有关。在提供的选项中只有 A与基底节的功能不符。12.切除动物前庭小脑后,动物将表现为( )(2008 年)(分数:2.00)A.站立不稳 B.四肢乏力C.运动不协调

21、D.静止性震颤解析:解析:考查对小脑运动调节功能的理解。从功能学角度,小脑可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三部分。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的运动。切除动物的前庭小脑后,动物将不能保持躯体的平衡状态,表现为步基宽、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和容易跌倒等症状,还可出现位置性眼震颤,以及不再发生运动病。因为脊髓小脑具有协调随意运动和调节肌紧张的作用,故本题备选项中的四肢乏力、运动不协调和静止性震颤都是脊髓小脑损伤后的表现。13. 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 )(2007 年)(分数:2.00)A.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B.直接发动牵张反射C.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 D.引起腱器官兴奋解

22、析:解析:考查对牵张反射中枢神经元组成,传出和传入纤维及感受器反应的掌握。牵张反射中枢有 运动神经元和 运动神经元。 纤维不直接支配梭外肌,刺激 l传出纤维并不能直接引起梭外肌肉收缩;但 传出纤维的活动可使梭内肌收缩,从而牵拉核袋感受装置部分,并引起 Ia类传入纤维放电,再导致肌肉收缩。所以 运动神经元活动加强时,梭内肌纤维收缩,从而提高了肌梭对牵拉的敏感性,使其传入冲动增多。当肌肉受到牵拉刺激时,梭内肌随之被拉长,刺激肌梭的感受器,经传出纤维到中枢,引起中枢的 运动神经元兴奋,后者支配的梭外肌收缩,产生牵张反射。由于梭外肌收缩,减少对梭内肌的牵拉,感受器敏感性下降,经 传出纤维兴奋中枢的 运

23、动神经元,后者引起梭内肌收缩,提高肌梭感受器的敏感性。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14.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006 年)(分数:2.00)A.肌梭是其感受器B.脊髓是其基本中枢C.脊髓横断后将永久消失 D.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E. 和 纤维是其传出纤维解析:解析: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反射性收缩。分为两种类型: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反射也称位相性牵张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当肌肉受牵拉而兴奋时,经 Ia、传入纤维到

24、脊髓,使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兴奋,通过 纤维传出,使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牵拉力进一步加大时,可兴奋腱器官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避免肌肉受到损伤。腱反射主要发生于快肌纤维,肌紧张反射以慢肌纤维为主。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起重要作用,它从脊髓传出支配梭内肌,兴奋时可使梭内肌紧张性增强,提高肌梭感受器的敏感性;使牵张反射加强。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基本中枢在脊髓,当脊髓横断后,会因脊休克而暂时消失。随脊休克的恢复而逐渐恢复。15.人小脑绒球小结叶损伤后,将会出现下列哪种症状( )(2005 年)(分数:2.00)A.站立不稳 B.四肢乏力C.运动不协调D.静止性震颤E.意向性震颤解析

25、:解析: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主要功能是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的运动。在因第四脑室附近肿瘤压迫绒球小结叶、的病人,有步基宽、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和容易跌倒等症状,但在躯体得到支持物扶持时,其随意运动仍能协调进行(A 正确);四肢乏力、运动不协调和意向性震颤是脊髓小脑损伤的症状;静止性震颤是基底神经节损伤的症状。16.帕金森病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递质系统受损所致( )(2002 年)(分数:2.00)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 B.脑于网状结构胆碱能系统C.纹状体-黑质 氨基丁酸能系统D.中缝核 5-羟色胺能系统E.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解析:解析:目前认为,黑质上行抵达纹状体的多巴胺递

26、质系统的功能在于抑制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的功能。帕金森病的产生是由于黑质的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导致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亢进所致。17.在周围神经系统,毒曹碱受体分布于( )(2005 年)(分数:2.00)A.自主神经节B.骨骼肌终板膜C.多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 D.多数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E.消化道壁内神经丛所有的神经元解析:解析:自主神经节的受体主要是与乙酰胆碱结合的 Nl受体;骨骼肌终板膜的受体是与乙酰胆碱结合的 N2受体;多数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的受体为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它们支配的效应器上分布着的受体是 M受

27、体(C 正确);消化道壁内神经丛一方面接受交感和副交感节后纤维的神经支配,另一方面壁内神经丛纤维之间还有密切的突触联系,有多种神经递质及相应的受体,非常复杂,故 E不是正确答案。18.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2003 年)(分数:2.00)A.胃肠运动加强B.消化腺分泌增多C.膀胱逼尿肌收缩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瞳孔缩小解析:解析:交感神经兴奋时,支气管平滑肌舒张。19.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下列哪一项不出现( )(2000 年)(分数:2.00)A.肠蠕动抑制B.瞳孔开大肌收缩C.肾素分泌D.胰岛素分泌 E.骨骼肌血管舒张解析:解析:副交感神经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功能,而交感神经没有此项功能

28、。但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出现其余四项的内容。20.破坏下列哪一个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 )(1995 年)(分数:2.00)A.边缘叶B.中脑网状结构C.延脑背侧区D.下丘脑外侧区E.下丘脑腹内侧核 解析:解析:下丘脑腹内侧核系饱中枢所在的部位,当两侧的此区域破坏时,失去饱中枢,致使摄食中枢总是处于兴奋状态,动物食欲增加并逐渐肥胖。二、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与神经元兴奋具有同样意义的是( )(1993 年)(分数:2.00)A.阀电化水平B.神经冲动 C.动作电位 D.突触后电位解析:解析:神经元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与神经冲动是一回事,只不过

29、动作电位强调电位的变化,而神经冲动强调动作电位脉冲。22.突触的传递特征有( )(2003 年)(分数:2.00)A.双向性B.总和现象 C.相对不疲劳D.对内环境改变敏感 解析:解析:突触传递的特征有总和现象和对内环境改变敏感等;双向性和相对不疲劳是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23.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有( )(2001 年)(分数:2.00)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B.锋电位的幅度 C.进入突触前膜的 Ca 2+ 的数量 D.递质小泡的大小解析:解析: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锋电位的幅度和进入突触前膜的 Ca 2+ 的数量是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的因素。前者的幅度降低或后者数量减少时,均可使递质释放

30、量减少。其余两个选项没有影响。24.突触后抑制( )(1988 年)(分数:2.00)A.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实现的 B.突触后膜呈超极化 C.回返性抑制和交互性抑制均属突触后抑制 D.由一个兴因性神经元直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 解析:解析:突触后抑制: 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实现的。 突触后膜呈超极化。 回返性抑制和交互性抑制均属突触后抑制。 由一个兴奋性神经元直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25.当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出现( )(2008 年)(分数:2.00)A.骨骼肌收缩颤动 B.瞳孔缩小 C.大汗淋漓 D.心率加速解析:解析:考查对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及其受体的掌握。当发生有机

31、磷农药中毒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乙酰胆碱不能被水解,因而持续作用于 M受体和 N受体,产生持久的 M样作用和 N样作用,持久的 M样作用包括瞳孔缩小、大汗淋漓、心率减慢等,持久的 N样作用有骨骼肌收缩颤动等。26.属于神经递质的有( )(1991 年)(分数:2.00)A.-氨基丁酸 B.5-羟色氨酸C.5-羟色胺 D.多巴胺 解析:解析:除 5-羟色氨酸外,其余均对。27.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生理功能有( )(2010 年)(分数:2.00)A.产生各种体表和内脏感觉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D.建立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反馈联系解析:解析:丘脑特异

32、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特异投射系统。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引起特定感觉,包括体表感觉和内脏感觉。这些投射纤维还通过若干中间神经元接替,与大锥体细胞构成突触联系,从而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28.C类神经纤维包括( )(2001 年)(分数:2.00)A.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B.自主神经节前纤维C.后根中的痛觉传入纤维 D.皮肤触压觉传入纤维解析:解析:在神经纤维的分类中,自主神经节后纤维和后根中的痛觉传入纤维都是 C类纤维;自主神经节前纤维是 B类纤维;皮肤触压觉传 纤维是入纤维。29.感觉的非异性投射系统( )(1994 年)(分数:2.00)

33、A.外周感受野与皮层有点对点的扳射关系B.是由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途径共同组成的C.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很重要的结构 D.有多级神经元参与传递 解析:解析:感觉的非特异投射系统是为各种感觉服务的,是所有感觉的共同途径,其起点是脑干网状结构,各种感觉传导束在经过脑干时均发出侧支进入这里,并失去其特异性,经多突触接替后经丘脑网状核弥散性投射到皮层各部位。30.脚趾受到机械性损伤刺激时,可引起快痛与慢痛( )(1994 年)(分数:2.00)A.快痛由 A8纤维传导,慢痛由 C纤维传导 B.快痛在传递过程中在脊髓要换神经元 C.慢痛在皮层的代表区与外周刺激部位间有点对点的关系D.痛觉传入纤维兴奋的

34、原因是伤害性刺激引起组织损伤,释放化学物质 解析:解析:伤害性感受器属化学感受器,因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组织后引起组织损伤,损伤组织释放的化学刺激物可使伤害性感受器兴奋,传入纤维有 A 和 C两种,前者传导快痛,后者传导慢痛。脚趾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快痛与慢痛均较明显(因传导距离长,两条途径的传导时间相差较多),快痛传入在脊髓换神经元后,主要由新脊髓丘脑束从脊髓上行,在丘脑再换神经元后到达新皮层,与外周刺激部位有点对点关系。而慢痛经旁中央上行系统,由丘脑内侧上行到达边缘系统,与外周刺激部位无点对点关系,参与痛的情绪反应。三、B1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A心肌 B血管平滑肌 C虹膜辐射状

35、肌 D支气管平滑肌 (2009 年)(分数:4.00)(1).乙酰胆碱与 M受体结合引起收缩或收缩力增强的肌肉是(分数:2.00)A.B.C.D. 解析:(2).去甲肾上腺素与 受体结合引起收缩或收缩力增强的肌肉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乙酰胆碱与 M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效应,包括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虹膜环形肌收缩、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和骨骼肌脏管舒张等。去甲肾上腺素与 受体结合所产生的平滑肌效应是抑制性的,包括血管、子宫、小肠、支气管等舒张,但与心肌 1 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却是兴奋性的。A骨骼肌收缩 B胰岛素分泌 C糖原分解减少 D

36、皮肤血管收缩 (2009 年)(分数:4.00)(1).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分数:2.00)A.B.C.D. 解析:(2).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其调节功能是通过不同的递质和受体系统实现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递质和受体是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相应的受体。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刺激胰岛素分泌。A传出神经为到骨骼肌的 A 纤维 B传出神经为到骨骼肌的 A 纤维 C传入纤维为 C类纤维 D传入纤维为 B类纤维 E传入纤维为 A 类纤

37、维 (1997 年)(分数:4.00)(1).脊髓动物实现的骨骼肌牵张反射(分数:2.00)A. B.C.D.E.解析:(2).完整动物的内脏疼痛反射(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脊髓动物与完整动物的躯体或内脏反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相同的。牵张反射的传入纤维是 Ia类和类(相当于 A 和 A),传出神经为到骨骼肌的 A 纤维;内脏疼痛反射的传入纤维为 C类纤维。A丘脑的感觉接替核 B丘脑的髓板内核群 C下丘脑外侧区 D基底神经节 E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 (2001 年)(分数:4.00)(1).与摄水有关的中枢位于(分数:2.00)A.B.C. D.E.解析:(2)

38、.与非特异投射系统有关的结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下丘脑控制摄水的中枢与摄食中枢极为接近,位于下丘脑外侧区;丘脑的第三类核群,是靠近中线的所谓内髓板以内的各种结构,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属于非特异投射系统。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膀胱逼尿肌收缩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997 年)(分数:4.00)(1).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有(分数:2.00)A.B.C. D.解析:(2).交感神经的作用有(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膀胱逼尿肌收缩;交感神经的作用恰恰相反。A血管紧张B血管升压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心房钠尿

39、肽 (2011 年)(分数:4.00)(1).介导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渴觉和饮水行为的神经肽是(分数:2.00)A.B. C.D.解析:(2).介导低血容量引起渴觉和饮水行为的神经肽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引起渴觉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和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前者通过刺激下丘脑前部的脑渗透压感受器而起作用(即 ADH);后者则主要由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所介导。低血容量能刺激肾素分泌增加,此时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含量增高,血管紧张素能作用于间脑的特殊感受区穹隆下器(SFO)和终板血管器(OVLT),这两个区域都属于室周器,此处血-脑屏障较薄弱,血液中血管紧张素能到达这些区域而引起渴觉。在人类,饮水常为习惯性行为,不一定都由渴觉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