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21-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415379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21-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21-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21-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21-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21-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卫执业医师-21-2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4,分数:44.00)1.在城镇,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 A2 小时内 B3 小时内 C5 小时内 D6 小时内 E12 小时内(分数:1.00)A.B.C.D.E.2.爆发的定义是 A起病突然,波及范围广,短时间内可以越过国界、洲界,形成世界范围的流行 B某种传染病突然发生的一种现象 C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出现许多同种疾病病例的现象 D疾病集中发生的过程 E某地区疾病发生率显著超过历年同期水平的现象(分数:1.00)

2、A.B.C.D.E.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的措施包括 A限制人选对象 B用匹配的方式选择对照 C采用分层分析 D采用多因素分析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4.如果某种疾病与某因素的关联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中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结果,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 A暴露与疾病分布一致 B关联的特异性 C剂量-反映关系 D关联的可重复性 E关联的强度(分数:1.00)A.B.C.D.E.5.在病因研究中,要确定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大小,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移民流行病学 B血清流行病学 C地理流行病学 D健康流行病学 E行为流行病学(分数:1.00)A.B.C.D.E.

3、6.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 A患病率 B感染率 C引入率 D发病率 E续发率(分数:1.00)A.B.C.D.E.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 A引入率、患病率、病死率 B生存率、治愈率、保护率 C发病率、引入率、病死率 D发病率、有效率、续发率 E发病率、流行率、罹患率(分数:1.00)A.B.C.D.E.8.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用对照组的发病率除以接种组的发病率称为 A相对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保护率 D效果指数 E抗体阳转率(分数:1.00)A.B.C.D.E.9.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观察或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危险。这一措施被称为 A拘留 B隔离

4、C留验 D医学观察 E医学检查(分数:1.00)A.B.C.D.E.10.就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备下列哪个特点 A耗资较少 B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可以选择没有疾病的人作对照 E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分数:1.00)A.B.C.D.E.1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发病率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B罹患率指观察时期观察人群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C患病率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D患病率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旧病例发生的频率 E发病率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分数:1.00)A.B.C.D.E.12.疾病的流行是指 A发

5、病率超过 10%。 B某病的发生频率明显超过该地历年同期的水平 C某病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在该地人群中长年存在 D在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相同病例的现象 E某病在一定地区长期存在的现象(分数:1.00)A.B.C.D.E.13.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潜伏期的长短影响流行特征 B依据潜伏期可以制定疾病的预防措施 C潜伏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D依据潜伏期可以评价其预防措施的效果 E依据潜伏期可以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的关系(分数:1.00)A.B.C.D.E.14.满足患病率发病率 X 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C

6、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分数:1.00)A.B.C.D.E.15.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属于观察法 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C设立对照组 D由果及因 E能验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分数:1.00)A.B.C.D.E.16.下列哪种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无效 A增加样本量 B遵循随机化原则 C实施盲法 D严格质量控制 E选择适宜的研究对象(分数:1.00)A.B.C.D.E.17.就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而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属于观察性研究 B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C在

7、实验室中进行 D随机分组、实施干预措施 E评价指标是 RR 或 OR(分数:1.00)A.B.C.D.E.18.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主要是 A病人 B带菌者 C鼠类和猪 D蛙 E犬(分数:1.00)A.B.C.D.E.19.在分析疾病的年龄分布特征时,对同一时点不同年龄者的疾病频率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 A横断面分析 B历史资料分析 C出生队列分析 D随访资料分析 E年龄趋势分析(分数:1.00)A.B.C.D.E.20.从疾病监测的角度,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主动与被动监测 E主动与口肖点监测(分数:1.00)A.B.C.D.E.21.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

8、为了 A肯定病因 B代替病因 C否定病因 D认定病因 E检验病因(分数:1.00)A.B.C.D.E.22.下面哪一项不是爆发调查的内容 A核实诊断,证实爆发 B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分布 C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并加以检验 D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以干预措施,一组作为对照继续观察 E调查的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分数:1.00)A.B.C.D.E.23.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 B不适用于罕见病 C设立对照组 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分数:1.00)A.B.C.D.E.24.特异危险度是指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

9、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积 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和 E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平方(分数:1.00)A.B.C.D.E.25.死亡专率是指 A某人群中死于某病的人数 B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数之比 C按年龄、或者性别、病种等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相应人群的比例 D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E实际死亡人数与根据一般人群死亡率计算的预期死亡数之比(分数:1.00)A.B.C.D.E.

10、26.确定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是 A关联强度 B因先于果 C关联重复出现 D暴露与疾病分布一致 E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分数:1.00)A.B.C.D.E.27.约登指数愈大,则 A阳性预测值愈大 B阴性预测值愈大 C真实性愈大 D可靠性愈大 E收益愈大(分数:1.00)A.B.C.D.E.28.队列研究的特点是 A属于分析性研究 B设立比较组 C研究方向由因及果 D验证病因假设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29.队列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分数:1.00)A.B.C.D.E.30.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新生儿增加 B

11、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传染病流行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分数:1.00)A.B.C.D.E.31.评价孕初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横断面研究(分数:1.00)A.B.C.D.E.32.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有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微生物、媒介、宿主 C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 D病原体、机体 E病人、污染物、环境条件(分数:1.00)A.B.C.D.E.33.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判断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之一 A病人已经被移走 B对病家实施了终末消毒 C对疫源地实施了终

12、末消毒 D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 E对所有易感接触者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分数:1.00)A.B.C.D.E.34.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不同是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分数:1.00)A.B.C.D.E.35.国境卫生检疫按空间划分包括 A海港检疫、航空检疫、边境检疫 B内地检疫、沿海检疫、海关检疫 C海上检疫、空中检疫、边境检疫 D海港检疫、航空检疫、陆地检疫 E边境检疫、航空检疫、海关检疫(分数:1.00)A.B.C.D.E.36.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人为给予干预措施

13、 B不能计算 AR C随机分组 D可以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E研究周期短,省时省力(分数:1.00)A.B.C.D.E.37.在筛查试验中,试验的特异度愈高,则 A阳性预测值愈高 B阳性预测值愈低 C阴性预测值愈高 D阴性预测值愈低 E约登指数愈低(分数:1.00)A.B.C.D.E.38.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 A计算各种罹患率 B形成病因假设并检验假设 C核实诊断 D扑灭疫情 E制定防治措施(分数:1.00)A.B.C.D.E.39.问卷调查中,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本质的区别在于 A回答难度 B备选答案 C分析难度 D答案数量 E适用范围(分数:1.00)A.B.C.D.E.

14、40.下列哪类人群适合作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 A依从性较低的人群 B对疾病不易感的人群 C脆弱人群 D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E可从研究中受益的人群(分数:1.00)A.B.C.D.E.41.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 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 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 C适用于对罕见病的研究 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 E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分数:1.00)A.B.C.D.E.42.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分数:1.00)A.B.C.D.E

15、.4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 A研究对象见不到实验者 B实验者见不到研究对象 C负责安排和控制实验的人不知道研究目的 D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E参与研究的人员全部为盲人(分数:1.00)A.B.C.D.E.44.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 A入院率偏倚 B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C检出征候偏倚 D测量偏倚 E无应答偏倚(分数:1.00)A.B.C.D.E.二、A2 型题(总题数:6,分数:6.00)45.1987 年共发生 200 个某病病例,该年年初已存在该病 800 例,该年年内死亡该病 40 例。以人年为观察单位, 1987 年观察人年数估计值是 A680 B760

16、 C880 D920 E960(分数:1.00)A.B.C.D.E.46.利用因服用雌激素导致阴道出血就医而检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病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易发生 A入院率偏倚 B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C检出征候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易感性偏倚(分数:1.00)A.B.C.D.E.47.一女性病人,因心慌、食量明显增多而体重在短期内下降来就诊。查体发现辐辏反射差,请考虑,此体征与下列哪种诊断有关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甲状腺功能减低 C桥本甲状腺炎 D单纯性甲状腺肿 E甲状旁腺瘤(分数:1.00)A.B.C.D.E.48.男性,55 岁,咳嗽、咳痰 10 年,活动时气短 2 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诊断

17、明确,因病情加重伴呼吸困难、紫绀入院,未予吸氧。下列血气结果与之相符的是 APaO 2降低,PaCO 2升高 BPaO 2正常,PaCO 2升高 CPaO 2升高,PaCO 2正常 DPaO 2升高,PaCO 2升高 EPaO 2正常,PaCO 2降低(分数:1.00)A.B.C.D.E.49.女性,35 岁,近 6 年反复痰中带血或大咯血。轻咳,少量粘液痰,无低热。胸片检查示“左下肺纹理增粗、紊乱呈卷发样,余肺清晰”。你首先考虑可能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风心病 C支气管扩张 D支气管内膜结核 E肺癌早期(分数:1.00)A.B.C.D.E.50.在糖尿病的筛查试验中,甲方案将血糖阳性标准定在

18、 110mg/100ml,乙方案将血糖阳性标准定在130mg/100ml,这意味着 A甲方案的灵敏度比乙方案的高 B甲方案的灵敏度比乙方案的低 C甲方案的灵敏度与乙方案的相等 D两种方案的灵敏度均增高 E两种方案的灵敏度均降低(分数:1.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21-2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4,分数:44.00)1.在城镇,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 A2 小时内 B3 小时内 C5 小时内 D6 小时内 E12 小时内(分数:1.00)A.B.C.D.

19、 E.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在城镇于 6 小时内,农村于 12 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发病地区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2.爆发的定义是 A起病突然,波及范围广,短时间内可以越过国界、洲界,形成世界范围的流行 B某种传染病突然发生的一种现象 C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出现许多同种疾病病例的现象 D疾病集中发生的过程 E某地区疾病发生率显著超过历年同期水平的现象(分数:1.00)A.B.C. D.E.解析: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出现许多同种疾病病例的现象。局部地区是

20、指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等。短时间是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爆发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共同传播途径而感染或有共同的传染源,例如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或幼儿园的麻疹爆发。本题备选答案 A、E 是干扰项。A 是大流行,大流行是指某病发病迅速,累及地域广,危及人口多,在短期内可能越过省、国、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的一种现象。E 是流行,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水平。如果某病在某地区达到流行水平,意味着有促使发病率升高的因素存在,因而应引起注意。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的措施包括 A限制人选对象 B用匹配的方式选择对照 C采用分层分析 D采用多因素分析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

21、.D.E. 解析: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主要通过下列途径:限制入选对象:即针对某一或某些可能的混杂因素,在设计时对研究对象的入选条件予以限制。例如在研究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时,考虑到年龄可能为混杂因素,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可只选某一年龄段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配比:配比是指在为指示研究对象选择对照时,要求其在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上与指标研究对象相同或接近,从而消除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配比分为个体配比和成组配比(频数配比)。个体配比是为每一位研究对象根据要控制的混杂因素配上一个或多个对照。成组配比是为一组研究对象配上一个潜在混杂因素频率相似的对照组。统计处理: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

22、阶段可以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予以控制。可以将研究资料按照混杂因素分层,若各层间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一致,可用 Mantel-Haenszel 分层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到将该混杂因素调整后的效应估计值。如果欲控制的混杂因素较多,常常受样本量的限制,分层分析不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可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加以控制,如多元协方差分析,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等。4.如果某种疾病与某因素的关联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中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结果,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 A暴露与疾病分布一致 B关联的特异性 C剂量-反映关系 D关联的可重复性 E关联的强度(分数:1.00)A.B.C.D. E.解析:如

23、果某种疾病与某因素的关联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中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结果,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关联的可重复性。其余备选答案均为干扰项。暴露与疾病分布一致,即暴露因素与疾病在地理分布、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上相符合或基本符合。关联的特异性,即一种疾病与一种暴露因素有关,彼此具有唯一性。剂量反应关系,即疾病的频率随暴露因素的剂量、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关联的强度,即暴露与疾病在病因上的关联程度,常用相对危险度来反映。相对危险度是指在某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是该因素不存在时发生这种疾病的倍数,即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是 0 到无限

24、大的正数。数值为 1 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数值大于 1 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叫做“正”关联;数值小于 1 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减小,叫做“负”关联。数值大小直接反映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相对危险度越大,联系的强度越大,因素与疾病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也越大。5.在病因研究中,要确定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大小,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移民流行病学 B血清流行病学 C地理流行病学 D健康流行病学 E行为流行病学(分数:1.00)A. B.C.D.E.解析:在病因研究中,要确定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大小,可以利用移民流行病学。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观察、比较疾病在移民及移居地当地居民和移民

25、原居住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以确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病因中的作用极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观察性研究。移民流行病学研究遵循下列原则:(1)若环境因素在病因中起主要作用,则移民中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移民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地当地居民的发病率或死亡率。(2)若遗传因素在病因中起主要作用,则移民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地当地居民的率,而与原居住地人群的率相同。移民流行病学常用于肿瘤、慢性病及一些遗传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的探讨。本题备选答案 B、C 为干扰项。血清流行病学是血清学方法与流行病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流行病学分子学科,它通过对血清中各种

26、成分(包括抗原、抗体、代谢产物、生化物质、营养成分和遗传因子等)的产生和分布进行研究,以阐明疾病及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血清流行病学不仅广泛用于传染病研究,在慢性病及病因未明疾病中也得到大量应用。地理流行病学地理学与流行病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通过对疾病和健康状况在地理上的分布特征的研究,以确定地理因素(地质、地貌、土壤、生物、气候等)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及其影响,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6.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 A患病率 B感染率 C引入率 D发病率 E续发率(分数:1.00)A.B.C.D. E.解析: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发病率。发病

27、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通常为 1 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感染率是指调查时所检查的整个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所占的比例。续发率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在观察期内家庭易感者中二代病例的比例。引入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带病人家的第一例占其同等身份成员的比例。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 A引入率、患病率、病死率 B生存率、治愈率、保护率 C发病率、引入率、病死率 D发病率、有效率、续发率 E发病率、流行率、罹患率(分数:1.00)A.B. C.D.E.解析: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临床试验评价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常常用

28、到治愈率和生存率,现场试验评价某种疫苗预防效果常常用到保护率。8.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用对照组的发病率除以接种组的发病率称为 A相对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保护率 D效果指数 E抗体阳转率(分数:1.00)A.B.C.D. E.解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用对照组的发病率除以接种组的发病率称为效果指数。效果指数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主要评价干预措施的预防效果。其计算公式是:*本题其余备选答案的计算公式是:*(抗体倍增人数是指第一次血清检查抗体呈阳性,第二次检查仍为阳性,但抗体滴度第一次的 4 倍。)9.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观察或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危险。这一措施被称为 A

29、拘留 B隔离 C留验 D医学观察 E医学检查(分数:1.00)A.B. C.D.E.解析: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观察或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危险这一措施被称为隔离。所谓染疫人是指正在患检疫传染病的人,或者经卫生检疫机关初步诊断,认为已经感染检疫传染病或者已处于检疫传染病潜伏期的人。留验,又叫隔离观察,是指将染疫嫌疑人收留在指定的场所进行诊察和检验,留验期限为该病潜伏期。所谓染疫嫌疑人是指接触过检疫传染病的环境,并且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人。医学观察和医学检查一般是针对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接触者施行的措施,是指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学习,但要接受体检、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拘

30、留属于法律的范畴。10.就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备下列哪个特点 A耗资较少 B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可以选择没有疾病的人作对照 E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分数:1.00)A.B.C. D.E.解析: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方向是由果及因,通过了解研究对象过去的暴露史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但是,研究者难以获得研究对象所来自的人群,也即无法得到“分母”,因而不能计算发病率。1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发病率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B罹患率指观察时期观察人群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C患病率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D患病率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旧

31、病例发生的频率 E发病率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分数:1.00)A. B.C.D.E.解析:备选答案中仅 A 项正确。发病率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发病率的计算公式是:*12.疾病的流行是指 A发病率超过 10%。 B某病的发生频率明显超过该地历年同期的水平 C某病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在该地人群中长年存在 D在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相同病例的现象 E某病在一定地区长期存在的现象(分数:1.00)A.B. C.D.E.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流行”这一概念。“流行”是反映疾病发生发展的强度的指标,具体地讲,是指某病的发生频率明显超过该地区历年同期水平的现象。13.

32、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潜伏期的长短影响流行特征 B依据潜伏期可以制定疾病的预防措施 C潜伏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D依据潜伏期可以评价其预防措施的效果 E依据潜伏期可以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的关系(分数:1.00)A.B.C. D.E.解析:潜伏期是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这段时期。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之间的关系:根据潜伏期可判定受感染的时间,以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决定预防措施: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使用免疫血清预防临床疾病的时间,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或医学观察的期限。影响流行特征: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常常呈爆发形式,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

33、时间可能很长。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如实施某项预防措施,经过该病的一个潜伏期后病例数下降,可认为效果与该项预防措施有关。传染病的隔离期限不是由潜伏期来决定,而是由传染病的传染期来决定。传染期是指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时期,它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14.满足患病率发病率 X 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分数:1.00)A.B.C.D.E. 解析:患病率的大小受两种因

34、素的影响:一是发病率,一是患病时间的长短。如果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那么,患病率可以表示为:患病率发病率病程。15.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属于观察法 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C设立对照组 D由果及因 E能验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分数:1.00)A.B.C.D. E.解析:队列研究的研究方向是由因及果的,而不是由果及因的。16.下列哪种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无效 A增加样本量 B遵循随机化原则 C实施盲法 D严格质量控制 E选择适宜的研究对象(分数:1.00)A. B.C.D.E.解析:偏倚与样本大小无关,无论增加还是减少样本量

35、都不能达到减少或消除偏倚的目的。样本量只与随机误差有关。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控制偏倚的措施。17.就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而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属于观察性研究 B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C在实验室中进行 D随机分组、实施干预措施 E评价指标是 RR 或 OR(分数:1.00)A.B.C.D. E.解析: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研究中给予实验组一定的干预措施,因而属于实验性研究,不属于观察性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干预措施,一组不给予措施或给予安慰剂,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的效应,以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这一过程可知,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研究方向是由因及果的,而

36、不是由果及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人群中开展。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不是用 RR 或 OR,而是用治愈率、有效率、生存率、保护率、效果指数、抗体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等。18.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主要是 A病人 B带菌者 C鼠类和猪 D蛙 E犬(分数:1.00)A.B.C. D.E.解析: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猪。19.在分析疾病的年龄分布特征时,对同一时点不同年龄者的疾病频率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 A横断面分析 B历史资料分析 C出生队列分析 D随访资料分析 E年龄趋势分析(分数:1.00)A. B.C.D.E.解析:对

37、同一时点不同年龄者的疾病频率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称为横断面分析,它属于对疾病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的方法之一。横断面分析主要用于急性病,说明同一时点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但它不能说明同一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的发病或死亡趋势。另一种对疾病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出生队列分析,是本题答案的干扰项。出生队列分析,或者称为出生群组分析,是指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各年龄组疾病的频率进行的分析,主要用于慢性病,尤其存在长期变异的疾病。出生队列分析通过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分析,能够把观察对象的年龄、早期经历等因素区别开来,真实地反映疾病与年龄的关系。历史资料分析是对各种已有的登记

38、报告资料,例如传染病报告、死亡报告、出生登记、疾病监测资料等进行的分析或总结。随访资料分析是对固定人群定期随访结果的分析,以观察某种疾病的动态变化趋势。20.从疾病监测的角度,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主动与被动监测 E主动与口肖点监测(分数:1.00)A.B. C.D.E.解析:从疾病监测的角度,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被动监测。被动监测是指下级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监测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报告这种工作形式。备选答案的干扰项是 A主动监测,即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开展专项调查或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这种工作形式,例如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以及按照统

39、一要求对某些疾病进行的重点监测等。21.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 A肯定病因 B代替病因 C否定病因 D认定病因 E检验病因(分数:1.00)A.B.C.D.E. 解析:在病因推断过程中,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病因。22.下面哪一项不是爆发调查的内容 A核实诊断,证实爆发 B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分布 C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并加以检验 D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以干预措施,一组作为对照继续观察 E调查的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分数:1.00)A.B.C.D. E.解析:备择答案 D 不属于爆发调查的内容,而属于实验研究的特征。23.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研

40、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 B不适用于罕见病 C设立对照组 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分数:1.00)A. B.C.D.E.解析:队列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不是实验性研究,其暴露因素是自然存在的,不是人为给予的。这是队列研究的特点,并以此与实验研究相区别。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队列研究的特征。24.特异危险度是指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积 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和 E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

41、或死亡率的平方(分数:1.00)A.B. C.D.E.解析:特异危险度,又叫归因危险度、率差,是指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反映发病或死亡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此题备选答案中的干扰项是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即相对危险度。二者密切相关,但它们的意义却不同。相对危险度说明暴露对于个体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相应疾病的危险是多少倍;特异危险度则是对于人群来讲,暴露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超额疾病的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以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前者具有病因学的意义,后者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25.死亡专率是指 A某人群

42、中死于某病的人数 B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数之比 C按年龄、或者性别、病种等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相应人群的比例 D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E实际死亡人数与根据一般人群死亡率计算的预期死亡数之比(分数:1.00)A.B.C. D.E.解析:死亡专率是指按年龄、或者性别、病种等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相应人群的比例。死亡专率提出的原因在于总死亡率提供的信息较粗糙,不能说明人群中各个亚群的死亡情况,不能与其他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死亡专率从人群间可比性的目的出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总死亡率的缺陷。在计算死亡专率时,应注意分母必须是与分子相对应的人群。例如:*本

43、题备选答案 B、D、E 为干扰项。B 是指总死亡率、D 是指病死率、E 是指标化死亡比。26.确定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是 A关联强度 B因先于果 C关联重复出现 D暴露与疾病分布一致 E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分数:1.00)A.B. C.D.E.解析:在确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时,因素与疾病的时间顺序是必要条件。因素出现在前,发病、死亡或其他结局出现在后,这是判断因果关联的最重要的原则,这甚至是一个常识问题,不容忽视。题中其余备选答案也属判断因果关联的原则,但不是必要条件。27.约登指数愈大,则 A阳性预测值愈大 B阴性预测值愈大 C真实性愈大 D可靠性愈大 E收益愈大(分数:1.00)A.B.C.

44、D.E.解析:在筛查试验中,约登指数是将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 1,即:*灵敏度与特异度是反映筛查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显然,约登指数的大小也说明筛查试验的优劣。约登指数的范围 01,约登指数愈大,其真实性亦愈大,反之亦然。28.队列研究的特点是 A属于分析性研究 B设立比较组 C研究方向由因及果 D验证病因假设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 解析:队列研究在验证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时,应用社会学、统计学、逻辑学和医学等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推导和分析,使队列研究相对于描述性和实验性研究来说具有独特的方法学色彩,因此,在流行病学方法学上分属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在分

45、析暴露与效应的关系时,通过设立专门的比较组,使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获得“反面”的证据。队列研究的起点是选择暴露及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然后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即研究方向由因及果,因而属于前瞻性研究。正是由于研究具有“前瞻性”,使得队列研究在判定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靠性。因此,队列研究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被确定在“验证病因假设”上。29.队列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分数:1.00)A.B.C.D. E.解析:队列研究属于分析性研究。30.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传染病流行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分数:1.00)A.B.C.D. E.解析:一次传染病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由于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即人群免疫力得以提高,对该病不再易感。本题其余备选答案项皆为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31.评价孕初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