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大学 2005-2006学年伦理学课程考试试题 B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每小题 5分 分,共 30分)(总题数:6,分数:30.00)1.公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分数:5.00)_2.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分数:5.00)_3.民主的法制对于社会和谐的意义(分数:5.00)_4.根据现代道德精神,现代道德原则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分数:5.00)_5.合理的目的应满足那些条件?(分数:5.00)_6.快乐与幸福的区别(分数:5.00)_二、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每小题 15分,(总题数:2,分数:30.00)7.试分析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
2、与孔子“忠恕之道”之间的差别(分数:15.00)_8.试分析承诺与义务的关系(分数:15.00)_三、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每小题 20分,(总题数:2,分数:40.00)9.“自由与规范水火不容”这一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数:20.00)_10.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观念?(分数:20.00)_湖北大学 2005-2006学年伦理学课程考试试题 B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每小题 5分 分,共 30分)(总题数:6,分数:30.00)1.公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分数:5.00)_正确答案:(公民是自己的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3、自己的一切由自己负责;(2 分)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它作为自身主人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它应该与所有其他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应该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参与者,有表达自己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同时他对国家的现状、前途和命运负有责任,必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2 分)简言之,就是自由地追求幸福、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平地获取所得、尽力地做出贡献和分担责任(1 分) )解析:2.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分数:5.00)_正确答案:(1)自由与平等相互依托。(1 分)社会自由才可能有社会平等,自由和平等相伴而生。2)平等与自由相互凭借。(1 分)3)自由和平等相互补充(1 分)(
4、适当阐述或发挥 2分))解析:3.民主的法制对于社会和谐的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1)确认个体独立、自由的主体地位,保证个体的主体权力不受侵犯;(1 分)2)它规定作为和谐社会基础的每一个自主个体都必须同样遵守的规则,保证把一切社会活动都纳入秩序范围;(2 分)3)它以有效的制约机制调节社会生活,保证实现个体自主化和社会秩序化的有机统一(2 分) )解析:4.根据现代道德精神,现代道德原则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分数:5.00)_正确答案:(推己及人;(1 分)最大幸福原则;(1 分)服务他人原则(1 分)(适当阐述或发挥 2分) )解析:5.合理的目的应满足那些条件?(分数:5.00
5、)_正确答案:(目的的正确性:(1 分)就目的本身来说,确立的目的必须是正确的,它必须与社会的稳定、繁荣、发展相一致,必须与自身的生存、发展和享受这一根本的、总体的需要相一致;(1.5 分)目的的恰当性:(1 分)就目的与目的的确立者自身的条件而言,目的必须与确立者自身的条件相适应,必须对他本人来说是恰当的。(1.5 分))解析:6.快乐与幸福的区别(分数:5.00)_正确答案:(1)快乐属于幸福的范畴,但是快乐不等于幸福。快乐与幸福之间存在着不同:快乐是由某种具体的需要或欲望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悦感,而幸福则是由根本性的、总体性的需要得到某种满足所产生的愉悦感。(1 分)2)人的所有需要和欲望
6、都能引起快乐,只要它们能得到满足。因此,快乐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不一定总是具有正向价值,而幸福总是具有正向价值。(1 分)3)追求快乐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自然倾向,对快乐的追求和快乐的获得具有自发性;对幸福的追求并不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自然倾向,而是经过人的理性思考和选择所确定的,是人的社会本性的客观要求。(1 分)4)快乐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快乐本身并不总是善的,而幸福以人的根本的和总体的需要的满足为基础,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本身必须包括道德、法律方面的要求,包括品德方面的要求,因此幸福本身就应该是善的,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一个合德、合法、合理的过程。(1 分)5)快乐由某种具体的需要或欲望得到满足而引
7、起,因此它总是即时的、间断的、短暂的。幸福由人的根本的和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满足而引起,因此,是持久的、连续的、深沉的。所以,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生活过程、一种生活本身。(0.5 分)6)快乐的产生并不完全取决于生活的外部条件和生存环境,而幸福的产生不仅在于某种需要的满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存的环境和条件。(0.5 分))解析:二、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每小题 15分,(总题数:2,分数:30.00)7.试分析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与孔子“忠恕之道”之间的差别(分数:15.00)_正确答案:(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中的“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强调的是怎样使人
8、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这一学说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和指向。它没有顺应人现实存在的自利本性,因而缺乏实现的根基,很难在现实中得到实现。(2 分)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要求行为者使自己的行为给行为所及的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这一原则以个人的幸福为基础和指向。(2 分)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a、“忠”的出发点是他人,成己是为了成人,而功利主义原则的出发点是自己,利他是为了利己。(3 分)B、“忠”的原则强调成己成人,以爱人本身为终极目的;功利原则强调求福避祸,以幸福而不是美德或德性作为行为的最终目的。(3 分)功利主义原则远没有孔子的“忠”原则纯洁和高尚,
9、但这种原则承认人的自然本性,顺应人的自然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把个人的利己倾向与社会的利他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实现自己的功利与幸福。因此,功利原则具有亲近性、可行性,从而容易得到普遍认同和信守。(3 分)孔子的“忠”原则只注重人的社会本性,忽视了人的自然本性,甚至力图通过社会本性的实现来压抑自然本性的实现,因此具有隔离性、空想性,难以得到普遍奉行。(2 分))解析:8.试分析承诺与义务的关系(分数:15.00)_正确答案:(1)承诺者的承诺是对承诺者自身的一种规定和制约,约束着承诺者的某种行为以实现该要求。义务是一种强制性力量,它包括法律的义务和道德的义务。法律的义务带有强制性,而
10、道德的义务通常具有自愿的形式。与承诺相关的义务更多地是指自愿形式的义务。(5 分)2)承诺不等于自愿的义务。但是一旦承诺生效,承诺就转变为义务,承诺者就被置于义务之下,从而承诺也就具有了约束力。但是,这种强制并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源自承诺者自己的意志。因为,承诺是一个意志行为。一旦做出了这个承诺,就意味着愿意按照承诺的内容来限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意味着愿意接受由承诺所产生的义务。(5 分)3)义务与承诺紧密相连。承诺作为一种意志行为,包含着人的目的和意图,而这种目的和意图在于人的需要或者欲望,承诺只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或者欲望而做出的。承诺的内容,就是承诺者所打算接受的义务。因此,承诺是义务
11、的来源之一。承诺者所承诺的内容就构成了未来的义务。所以,承诺一旦被接受,就转化成了义务,就成了约束承诺者行为或者要求他做出某种行为的外在要求。(5 分))解析:三、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每小题 20分,(总题数:2,分数:40.00)9.“自由与规范水火不容”这一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数:20.00)_正确答案:(这一命题正误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自由与规范。(3 分)自由是人在环境中的自主选择和活动,而规范则是对人的自主选择和活动的外在约束。(3 分)如果把自由理解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则这种自由与任何规范都是水火不容的,将受到每一种规范的反对。(2 分)规范作为一种约束力,完全可以扼杀
12、自由,但并不必然扼杀自由。(2 分)规范的约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专制性的约束,一种是民主性的约束。这两种约束对自由的关系完全不同。专制性约束是使人完全不能自主选择和活动的极端约束,这种约束以扼杀人的自主为目的,它不仅约束人的所有行为,而且约束人的各个方面;它不仅规定人不应该做什么,而且规定人应该做什么,对人的一切进行全方位的限制。这种约束与自由的确水火不容。(5分)民主性约束是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人自主选择和活动的前提下的适度约束,它以不妨碍和伤害他人为限。这种约束一个人的自主性得到更好地发挥为目的;它只规定人的行为,而不规定个人的全部生活;它在最低限度上限制行为,只限制行为妨碍和伤害他人。因此,
13、这种约束不仅不与自由矛盾,而且能够促进和保障人的自由。(5 分))解析:10.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观念?(分数:20.00)_正确答案:(人类中心主义实质上就是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的确信,就是要求人类成为环境的主人,就是要求以人类的需要为中心看待一切、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取舍一切。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观念的支配和指导下进行的,在人类形成和不断强化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和信念的过程中,就会以这种观念和信念支配自己的活动,可以说,自从人类有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萌芽之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进行的。从人类实践活动的后果来看,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人类
14、及产生了积极效应,也产生了消极效应。(5 分) 积极效应:使人类确信自己是自然的主人,从而使人类从自然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控制者;使人类确信自己是社会的主人,从而使人类从社会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的主人。人类中心主义也使人类不断努力控制和改进社会、使自身成为社会主人的动力;使人类确信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从而使人类从自身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的控制者。正是在人类中心信念的激励下,人类才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各种奴役和限制中获得空前的解放和自由,才获得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和条件,并因此才获得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6 分) 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产生积极
15、效应的同时,也过分膨胀了人类的占有欲和统治欲,由此导致了一些消极效应。 消极效应:强调以人类为中心,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过分强调对自然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索取,忽视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对自然的培育,导致了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自然承载能力的迅速衰竭;在人类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过分强调对其他个体和群体的统治,忽视了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导致了人类社会中过分残酷的争斗;在个人与自己的关系上表现为过分强调理性,忽视了人的非理性方面,导致了人们以短视的态度对待自然、过分热衷于权力和利益的争夺,而且导致人过分理性,使人的心理失去平衡,诱发了多种普遍流行的心理性疾病。(6 分)因此,我们对待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念和信念,既要看到它对人类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也要看到它的过分膨胀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从而正确对待人类中心主义,使之在人类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3 分)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