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密*2009年 6 月 19日 江西省南昌市 2009 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卷 说明:1本卷共有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为 80 分钟。 2本卷可能使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N 14 ;P31 ;Fe56 ;Zn65; 3 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 小题,其中第1-10小题每小题1 分,第11-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
2、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 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 C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 我会生锈 2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锌铬黄 ( 化学式位 ZnCrO 4 )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6 D+7 3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存在莽草酸(C 7 H 10 O 5 )。由它合成的“达菲” (C 16 H 31 O 8 N 2 P)是是抗 H1N1 流感的一 种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4 C用莽草酸合成达菲需要含氮的物质 D 由莽草酸合成达菲是物理变化 4以下是人体几种体液的 pH,其中呈酸性的是 A
3、 胰液7.58.0 B胃液0.91.5 C血浆 7.357.45 D胆汁 7.17.3 5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硬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6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7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知识的小结正确的是 A制作锅柄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 B镉(Cd) 、汞(Hg) 、铅(Pb)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 C食物淀粉在人体内能转化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D维生素在人体中需要量很少,它不属于人体的营养素 8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 x 的数值可能是 A 9 B 10 C 12 D17 9铝、铜、铁、金四种
4、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有导电性 C能和稀硫酸反应 D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 10从物质的分类的角度看,下列物质与二氧化氮、三氧化硫、氧化铝属于同类别的物质 A 氢氧化铁 B硫酸铜 C 水 D 硝酸 11在氢氧化钡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微粒有 A 氢氧化钡分子 B氢氧根离子 C 钡原子 D 氧离子 12下列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有图所示装置实施的是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D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13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 由此可 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ABa 2 O BBaO 2C B
5、a 2 O 2DBaO 314在化学反应 2A+B 2 =2AB 中,A 与 B 2 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 6g A和 8g B 2 充分反应,则生 成 AB 的质量是 A9g B1 1g C1 2 g D 14g 15下列实验现象与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相吻合的是 A有大量白雾产生的反应:4P + 5 O 22P 2 O 5B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2Mg + O 22 MgO C溶液颜色变化的反应:Zn + 2HCl = ZnCl 2+ H 2 D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的反应:C + 2CuO 2Cu + CO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 小题,共18 分) 16(4 分)右图是有关氧气的
6、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 , 用化学用语回答: ( 1) 物质的化学式是 ; ( 2) 物质的阳离子是 ; ( 3) 物质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 ( 4) 生成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17(4 分)2009年 11 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将在我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 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 1)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 途径是 ; (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
7、传统能源;优 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 3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 18(3 分)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1) 30时 KNO 3 的溶解度为 ; (2)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3)右图中能表示 KCl 溶解度曲线的是 。 19(2 分)为了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右图 所示的这套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1)他想用这套装置除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老师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科学,请你指出存在的错误(任写一点) 。 20(5 分) A、B、C、D、E 五种物质
8、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 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反应。A、C、E 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在 实验室中 B能用来制取 A,而 D可以用来检验 A;C 和 E 反应能生成 D。 (1)A 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B 除制取 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 ; (3) C 和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3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21(4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 1 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 1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 按实验要求, 图 1 中还缺
9、少的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 (2)小婧按图 2 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 是 ;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3)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 3 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 度为 1g/cm 3 ) 。 22(4 分)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 A、B、C 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 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 C杯中的水量减 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 ; 【解释】请用分子
10、知识解释 C 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阻止食物中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 防止食物腐败。 【反思】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 23(7 分)小青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洒在花盆中作肥料,她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 钾的化合物。于是她取一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 1 草木灰的主要成 分是碳酸钾 实验 2 探究碳酸钾的性质 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 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 实验 3 探究实验 2 反应后上 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 上层清
11、液中有两 种溶质 和 反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 请你对实验 2 反应产生的废液处理想出可行的方法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 小题,共6分) 24 (6 分) (1)小强为了探究某冶炼厂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现 炼铁厂利用该赤铁矿石 5000t,理论上可炼出含铁 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保留整数) 。 (2)在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时, 小强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杂质不参加反应) 反应前 反应后 A组 玻璃管和赤铁矿石样品的质量 m 1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 m 2 g B组 烧杯和澄清石
12、灰水的质量 m 3 g 烧杯和烧杯中物质的质量 m 4 g 你认为他应该选用了 (填“A”或“B” )组数据来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结合装置图回答他不选用另一组数据计算的原因 。 江西省南昌市 2009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说明:1本试卷有多题的答案是开放的,若考生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应参照此意见给分。 2 本卷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是 1分。化学式错误的不给分;未配平、未写反应条件、未标出 “ ”“ ”应扣 05分,但每个化学方程式最多扣 0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其中第 110题每小题 1 分,第 1115 每小题 2 分,共 2
1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D B A B D C B C B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6(4 分) (1) KMnO 4(2)K +(3) (4) 3Fe+ 2 O 2Fe 3 O 417(4 分) (1)矿物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或海水的吸收) (2) (3)随手关灯(或步行代替乘车) 18(3 分)(1) 45.8g (2) 2030 (3)b 19(2 分)(1) 2Cu + O 22CuO (2)除去了氧气又生成了
14、二氧化碳,不能净化一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受热可能发生爆炸) 。 20(5 分)(1) CO 2 ,Ca(OH) 2(2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可帮助消化等,合理即可) (3)CaO +H 2 O = Ca(OH) 2,化合反应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3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21(5 分) (1) 烧杯,玻璃棒(2)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位置放反了;12 (3) 18% 22(4 分) 【实验现象】水量减少比 A杯多,比 C 杯少; 【解释】C杯中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结论】氧气(空气) ; 【反思】白色污染 23(7 分)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
15、现象 结论 实验 1 探究草木灰的成分 又气泡产生且石 灰水 变浑浊 实验 2 K 2 CO 3+ Ca(OH) 2 = CaCO 3+2KOH KOH 实验 3 取上层清液少量 滴入过量稀盐酸 滴入澄清石灰水 滴入氯化钡溶液 有气泡产生 有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KOH 和 K 2 CO 3(同时写对得一分) 实验 3 (另一组 答案) 取上层清液少量 滴入碳酸钠溶液 通二氧化碳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有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KOH 和 C a( O H ) 2酸化处理至中性再排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 小题,共6分) 24(6 分) (1) 2857t (2)A,石灰水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数据 m 4 有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