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系统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1429868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系统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系统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系统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系统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系统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神经系统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4,分数:54.00)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A突触前膜发生的去极化 B突触后膜发生的去极化 C突触前膜发生的超极化 D突触后膜发生的超极化 E突触后膜呈极化状态(分数:1.00)A.B.C.D.E.2.下列哪项是胆碱能 M 受体活化产生的效应 A心脏活动兴奋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胃肠平滑肌舒张 D膀胱逼尿肌舒张 E骨骼肌血管收缩(分数:1.00)A.B.C.D.E.3.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刺痛 B快而短暂 C必有牵涉痛 D定位不准确 E对牵拉不敏感(分数:1.00)A.B.C.D.E.4.有关感觉的非特

2、异性投射系统,错误的是 A由丘脑髓板内核群发出 B经多次换元 C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D产生特定感觉 E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分数:1.00)A.B.C.D.E.5.牵张反射使 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 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 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 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 E伸肌和屈肌都收缩(分数:1.00)A.B.C.D.E.6.下列哪项不属于突触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播 B突触延搁 C总和 D全或无 E兴奋节律的改变(分数:1.00)A.B.C.D.E.7.关于非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来就有 B数量有限 C比较固定 D它的建立必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E对于个体生存

3、和种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分数:1.00)A.B.C.D.E.8.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 Na+、K+、Ca2+,特别是对 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达阈值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分数:1.00)A.B.C.D.E.9.实验观察,刺激动物中脑网状结构,能唤醒动物,脑电波呈现去极化快波;而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时,出现类似睡眠的现象,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说明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唤醒动物的上行激活系统。试问上行激活系统主要通过以下哪个系统发挥作用? A特异性

4、投射系统 B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C后索-内侧丘系 D前外侧系 E内、外侧膝状体(分数:1.00)A.B.C.D.E.10.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 A0.10.3ms B0.30.5ms C0.50.7ms D0.70.9ms E0.9ms(分数:1.00)A.B.C.D.E.11.下列属于副交感神经作用的是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加强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分数:1.00)A.B.C.D.E.12.关于反射的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 B机体对外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 C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D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弧 E都属于条

5、件反射(分数:1.00)A.B.C.D.E.13.牵涉痛是指 A内脏疾病引起体表特定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B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痛觉感受器 C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痛觉感受器 D肌肉和肌腱受牵拉时所产生的痛觉 E皮肤受切割等刺激时产生的痛觉(分数:1.00)A.B.C.D.E.14.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多巴胺 E5-羟色胺(分数:1.00)A.B.C.D.E.15.有关肌紧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 B多突触反射 C慢肌纤维同步收缩 D同一肌肉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性收缩 E维持机体姿势(分数:1.00)A.B.C.D.E.1

6、6.属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是 AM、N 和 BM、N 和 CM、 DN、 E、1、2(分数:1.00)A.B.C.D.E.17.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引起触觉 B引起牵涉痛 C调节内脏活动 D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E维持睡眠状态(分数:1.00)A.B.C.D.E.18.感觉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A经三级神经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向大脑皮层 B引起各种模糊的皮肤、内脏及视、听感觉 C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D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E不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而改变其功能状态(分数:1.00)A.B.C.D.E.19.不见于正常脑电图的波形是 A 波 B 波 C 波 D 波

7、E 波(分数:1.00)A.B.C.D.E.20.关于条件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是 A经后天学习和训练形成 B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 C数量有限而固定的反射 D可以建立和消退 E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分数:1.00)A.B.C.D.E.21.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是 A维持人和动物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B维持人和动物动脉血压的稳定 C使机体对环境具有更广阔和完善的适应能力 D提高机体的认知和感觉功能 E提高机体的运动功能(分数:1.00)A.B.C.D.E.22.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分数:1.00)A.B.C.D.E.2

8、3.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和抑制 B记忆与思维 C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D感受和处理信息 E正反馈与负反馈(分数:1.00)A.B.C.D.E.24.人类基底神经节调节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随意运动完全丧失 B肌肉强直 C肌张力障碍 D静止性震颤 E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分数:1.00)A.B.C.D.E.25.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腱反射和肌紧张都属于牵张反射 B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C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D牵张反射在抗重力肌表现最为明显 E在脊髓和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即永远消失(分数:1.00)A.B.C.D.E.26.若中央前回底部前方

9、的 Broca 三角区受损,可导致 A运动性失语症 B失写症 C感觉性失语症 D失读症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27.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的是 A睫状肌 B竖毛肌 C肾上腺髓质 D多数汗腺 E皮肤和肌肉血管(分数:1.00)A.B.C.D.E.28.对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投射至皮质特定区域,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B其纤维主要终止于皮质第四层 C引起特定感觉 D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E切断特异传导通路的动物将出现昏睡(分数:1.00)A.B.C.D.E.29.下列哪项不是肾上腺素能 受体活化产生的效应 A小肠平滑肌舒张 B血管平滑肌收缩 C

10、有孕子宫平滑肌收缩 D虹膜辐射状肌收缩 E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分数:1.00)A.B.C.D.E.30.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 A两侧肢体麻痹 B伸肌紧张亢进状态 C屈肌紧张减弱 D腱反射加强 E脊休克(分数:1.00)A.B.C.D.E.3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升高 ANa+、K+、C1-,尤其 K+ BCa2+、K+、Cl-,尤其 Ca2+ CK+、C1-,尤其 C1- DNa+、K+,尤其 Na+ EK+、Ca2+、Na+、C1-,尤其 C1-(分数:1.00)A.B.C.D.E.32.正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 A改善受控部分的功能状态

11、 B使功能活动按照固有程序迅速完成到特定水平 C抑制控制部分的功能状态 D维持功能活动的状态 E增强受控部分的敏感性(分数:1.00)A.B.C.D.E.33.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功能不包括 A纹状体参与的调节功能 B黑质参与的调节功能 C红核参与的调节功能 D丘脑底核参与的调节功能 E杏仁核参与的调节功能(分数:1.00)A.B.C.D.E.34.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AM、 BM、 CM、 DM、N1、N2 EM、N、(分数:1.00)A.B.C.D.E.35.脊髓是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但不参与完成的反射是 A发汗反射 B肺扩张反射 C排尿反射 D排便反射 E勃起反射(分数:1.00)

12、A.B.C.D.E.36.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 B不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数量有限且比较固定 D属低级的反射活动 E主要中枢部位在脑干(分数:1.00)A.B.C.D.E.37.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引起特定感觉 B引起牵涉痛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分数:1.00)A.B.C.D.E.38.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包括 A网状结构易化区、小脑前叶两侧部、纹状体 B网状结构易化区、小脑前叶蚓部、前庭核 C网状结构易化区、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 D网状结构易化区、小脑前叶两侧部、前庭核 E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分数:1.

13、00)A.B.C.D.E.39.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B包括五个组成部分 C反射中枢均在大脑皮层 D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将不能进行 E在整体情况下发生反射活动时,中枢进行整合活动(分数:1.00)A.B.C.D.E.40.有关腱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突触反射 B感受器为肌梭 C快肌纤维同步收缩 D为位相性牵张反射 E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分数:1.00)A.B.C.D.E.41.下列哪项不属于胆碱能神经纤维 A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B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 C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支配小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 E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分数:1.00)A.B.

14、C.D.E.42.人类反射包括 A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第一信号系统 B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 C非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D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E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分数:1.00)A.B.C.D.E.43.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 Cl 或 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分数:1.00)A.B.C.D.E.44.不属于由脑干整合而完成的姿势反射是 A腱反射 B迷路紧张反射 C颈

15、紧张反射 D翻正反射 E直线和旋转加速度反射(分数:1.00)A.B.C.D.E.45.小脑绒球小结叶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肌紧张 B调节眼球运动 C运动协调 D保持身体平衡 E信息贮备(分数:1.00)A.B.C.D.E.46.患者表现为站立时两脚间的距离增加,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容易跌倒,靠墙而立,有时伴有位置性眼震颤,应怀疑小脑的哪个部位损伤 A前庭小脑 B脊髓小脑 C皮层小脑 D小脑前叶 E小脑蚓部(分数:1.00)A.B.C.D.E.47.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单向进行 B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较通过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慢得多 C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

16、 EPSP 加以总和 D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同 E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影响和易疲劳(分数:1.00)A.B.C.D.E.48.感觉的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作用是 A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B维持机体的姿势 C产生特定的感觉 D产生痛觉 E参与牵涉痛的形成机制(分数:1.00)A.B.C.D.E.49.不是负反馈调节特点的是 A使系统的活动保持稳定 B不可逆过程 C反馈信息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D具有调定点 E具有滞后现象(分数:1.00)A.B.C.D.E.50.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发生的机制是 A突触后膜主要对 K+通透性增加 B突触后膜主要对 Ca+通透性增加 C突触后膜主要对 C

17、l-通透性增加 D突触后膜主要对 Mg2+通透性增加 E突触后膜主要对 Na+通透性增加(分数:1.00)A.B.C.D.E.51.能初步完成循环、呼吸等基本生命现象反射调节的部位是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丘脑(分数:1.00)A.B.C.D.E.52.关于脑电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的综合电变化图 B是皮层的自发电位变化图 C正常成人安静、清醒、闭目时多为 波 D兴奋、觉醒时多为 波 E通常脑电图是直接在皮层表面引导的电位变化(分数:1.00)A.B.C.D.E.53.人类小脑受损后可出现一些症状,但不会出现的是 A运动共济失调 B肌张力减弱 C平衡失调 D位置性

18、眼震颤 E静止性震颤(分数:1.00)A.B.C.D.E.54.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肠蠕动增强 D心率加快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分数:1.00)A.B.C.D.E.二、B1 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AK+(总题数:2,分数:1.00)55.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分数:0.50)A.B.C.D.E.56.促使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离子是(分数:0.50)A.B.C.D.E.四、A 受体(总题数:3,分数:1.50)57.导致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是(分数:0.50)A.B.C.D.E.58.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可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的

19、受体是(分数:0.50)A.B.C.D.E.59.受交感神经支配,导致心率加快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是(分数:0.50)A.B.C.D.E.五、A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总题数:3,分数:1.50)60.特异投射系统第三级神经元就在(分数:0.50)A.B.C.D.E.61.具有“生命中枢”之称的是(分数:0.50)A.B.C.D.E.62.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在(分数:0.50)A.B.C.D.E.六、A进一步减弱机体的功能活动(总题数:2,分数:1.00)63.正反馈系统的作用是(分数:0.50)A.B.C.D.E.64.负反馈系统的作用是(分数:0.50)A.B.C.D.E.七、A左上腹和肩胛间(

20、总题数:3,分数:1.50)65.心绞痛的牵涉痛区是(分数:0.50)A.B.C.D.E.66.肾结石的牵涉痛区是(分数:0.50)A.B.C.D.E.67.胆囊炎的牵涉痛区是(分数:0.50)A.B.C.D.E.八、A特异投射系统(总题数:3,分数:1.50)68.主要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唤醒作用的是(分数:0.50)A.B.C.D.E.6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分数:0.50)A.B.C.D.E.70.人类大脑皮层对现实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的功能系统是(分数:0.50)A.B.C.D.E.神经系统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4,分

21、数:54.00)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A突触前膜发生的去极化 B突触后膜发生的去极化 C突触前膜发生的超极化 D突触后膜发生的超极化 E突触后膜呈极化状态(分数:1.00)A.B.C.D. E.解析:2.下列哪项是胆碱能 M 受体活化产生的效应 A心脏活动兴奋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胃肠平滑肌舒张 D膀胱逼尿肌舒张 E骨骼肌血管收缩(分数:1.00)A.B. C.D.E.解析:3.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刺痛 B快而短暂 C必有牵涉痛 D定位不准确 E对牵拉不敏感(分数:1.00)A.B.C.D. E.解析:4.有关感觉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错误的是 A由丘脑髓板内核群发出 B经多次换元 C弥散

22、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D产生特定感觉 E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D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作用是产生特定感觉;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起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作用。5.牵张反射使 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 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 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 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 E伸肌和屈肌都收缩(分数:1.00)A. B.C.D.E.解析:6.下列哪项不属于突触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播 B突触延搁 C总和 D全或无 E兴奋节律的改变(分数:1.00)A.B.C.D. E.解析:7.关于非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来就有 B数量有

23、限 C比较固定 D它的建立必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E对于个体生存和种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分数:1.00)A.B.C.D. E.解析:8.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 Na+、K+、Ca2+,特别是对 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达阈值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分数:1.00)A.B.C.D. E.解析:9.实验观察,刺激动物中脑网状结构,能唤醒动物,脑电波呈现去极化快波;而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时,出现类似睡眠的现象,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说明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唤醒

24、动物的上行激活系统。试问上行激活系统主要通过以下哪个系统发挥作用? A特异性投射系统 B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C后索-内侧丘系 D前外侧系 E内、外侧膝状体(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B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指由丘脑髓板内核群发出,经多次换元,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起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作用的神经通路。另一方面,丘脑髓板内核群接受来自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来的冲动。10.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 A0.10.3ms B0.30.5ms C0.50.7ms D0.70.9ms E0.9ms(分数:1.00)A.B. C.D.E.解析:11.下列属于副交感神

25、经作用的是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加强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分数:1.00)A.B.C. D.E.解析:12.关于反射的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 B机体对外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 C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D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弧 E都属于条件反射(分数:1.00)A.B.C.D.E. 解析:13.牵涉痛是指 A内脏疾病引起体表特定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B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痛觉感受器 C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痛觉感受器 D肌肉和肌腱受牵拉时所产生的痛觉 E皮肤受切割等刺激时产生的痛觉(分数:1.00)A. B.C.D.E.解析:1

26、4.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多巴胺 E5-羟色胺(分数:1.00)A.B.C. D.E.解析:15.有关肌紧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 B多突触反射 C慢肌纤维同步收缩 D同一肌肉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性收缩 E维持机体姿势(分数:1.00)A.B.C. D.E.解析:16.属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是 AM、N 和 BM、N 和 CM、 DN、 E、1、2(分数:1.00)A.B.C.D.E. 解析:17.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引起触觉 B引起牵涉痛 C调节内脏活动 D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E维持睡眠状态(分数:1.0

27、0)A.B.C.D. E.解析:18.感觉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A经三级神经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向大脑皮层 B引起各种模糊的皮肤、内脏及视、听感觉 C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D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E不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而改变其功能状态(分数:1.00)A.B.C. D.E.解析:19.不见于正常脑电图的波形是 A 波 B 波 C 波 D 波 E 波(分数:1.00)A.B.C. D.E.解析:20.关于条件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是 A经后天学习和训练形成 B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 C数量有限而固定的反射 D可以建立和消退 E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分数:1.00)A.B.C. D.

28、E.解析:21.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是 A维持人和动物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B维持人和动物动脉血压的稳定 C使机体对环境具有更广阔和完善的适应能力 D提高机体的认知和感觉功能 E提高机体的运动功能(分数:1.00)A.B.C. D.E.解析:22.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分数:1.00)A.B.C.D.E. 解析:23.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和抑制 B记忆与思维 C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D感受和处理信息 E正反馈与负反馈(分数:1.00)A.B.C. D.E.解析:24.人类基底神经节调节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随意运动完全丧失 B肌肉强直 C肌张力障碍 D静止性震颤 E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分数:1.00)A. B.C.D.E.解析:25.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腱反射和肌紧张都属于牵张反射 B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C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D牵张反射在抗重力肌表现最为明显 E在脊髓和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即永远消失(分数:1.00)A.B.C.D.E. 解析:26.若中央前回底部前方的 Broca 三角区受损,可导致 A运动性失语症 B失写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