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萜类和挥发油(一)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430052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萜类和挥发油(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萜类和挥发油(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萜类和挥发油(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萜类和挥发油(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萜类和挥发油(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萜类和挥发油(一)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52,分数:52.00)1.冰片的结构属于 A.单萜 B.倍半萜 C.二萜 D.二倍半萜 E.三萜(分数:1.00)A.B.C.D.E.2.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下述哪项通式 A.(CnHn)n B.(C4H8)n C.(C3H6)n D.(C5H8)n E.(C6H8)n(分数:1.00)A.B.C.D.E.3.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 A.皂苷 B.黄酮 C.青蒿素 D.强心苷 E.蒽醌(分数:1.00)A.B.C.D.E.4.环烯醚萜苷具有的性质是 A.苷键不易被酸水解 B.苷元遇氨基酸产生颜

2、色反应 C.与氨基酸加热不产生反应 D.苷元稳定 E.与葡萄糖产生颜色反应(分数:1.00)A.B.C.D.E.5.存在于薄荷油中的成分除(-)薄荷醇外,尚有 A.(+)薄荷醇 B.(+)异薄荷醇 C.(+)新异薄荷醇 D.(+)新薄荷醇 E.()薄荷醇(分数:1.00)A.B.C.D.E.6.薄荷脑是指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合物 (分数:1.00)A.B.C.D.E.7.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环烯醚萜苷的是 A.龙胆苦苷 B.栀子苷 C.桃叶珊瑚苷 D.甜菊苷 E.獐芽菜苷(分数:1.00)A.B.C.D.E.8.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 A.相对密度 B.溶解性 C.皂化值 D.油迹实验 E.比旋

3、度(分数:1.00)A.B.C.D.E.9.挥发油不具有的性质是 A.挥发性 B.亲脂性 C.折光性 D.旋光性 E.稳定性(分数:1.00)A.B.C.D.E.10.下列化合物应属于 (分数:1.00)A.B.C.D.E.11.下列有关环烯醚萜类成分结构特点和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具有半缩醛结构,Cl-OH 性质不稳定 B.具有环戊烷环结构,有时可裂环 C.具有环己烷环结构,有时可裂环 D.在植物体内多以苷的形式存在 E.骨架结构属于单萜类(分数:1.00)A.B.C.D.E.1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挥发性的脂肪族成分是 A.桂皮醛 B.丁香酚 C.鱼腥草素 D.桉油精 E.异桂皮醛(分数

4、:1.00)A.B.C.D.E.13.某植物提取物遇皮肤呈蓝色,可能含有 A.蒽醌 B.鞣质 C.环烯醚萜 D.生物碱 E.强心苷(分数:1.00)A.B.C.D.E.14.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其原因是 A.结构中具有半缩醛羟基 B.结构中具有环状半缩醛羟基 C.结构中具有缩醛羟基 D.结构中具有环状缩醛羟基 E.结构中具有烯醚键羟基(分数:1.00)A.B.C.D.E.15.用吸收法提取挥发油时,选用猪油与牛油的比例为 A.4:3 B.2:3 C.3:2 D.5:4 E.3:4(分数:1.00)A.B.C.D.E.16.以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 A.乙

5、醚 B.乙醇 C.氯仿 D.水 E.丙酮(分数:1.00)A.B.C.D.E.17.紫杉醇的结构类型是 A.黄酮 B.多元酚 C.二萜 D.环烯醚萜 E.倍半萜(分数:1.00)A.B.C.D.E.18.挥发油中的薁类化合物,用硫酸或磷酸提取时,选用酸浓度为 A.65% B.50% C.30% D.80% E.90%(分数:1.00)A.B.C.D.E.19.Girard试剂法主要用于挥发油中哪类成分的分离 A.碱性成分 B.酸性成分 C.醛、酮类成分 D.醇类成分 E.醚类成分(分数:1.00)A.B.C.D.E.20.穿心莲内酯叙述不正确项 A.无色方晶、味苦 B.属于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C

6、.具有内酯通性 D.微溶于水、乙醇、丙酮 E.具有活性亚甲基反应(分数:1.00)A.B.C.D.E.21.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 A.脂肪族化合物 B.芳香族化合物 C.二萜类 D.二倍半萜类 E.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分数:1.00)A.B.C.D.E.22.用 AgNO3-硅胶柱色谱法分离 -细辛醚(a)、-细辛醚(b)、欧细辛醚(c),最先洗脱和最后洗脱的分别是 A.b与 a B.c与 a C.b与 c D.c与 b E.a与 c(分数:1.00)A.B.C.D.E.23.下列有关紫杉醇的论述,错误的是 A.含有 N原子 B.不显碱性 C.对碱不稳定 D.对酸不稳定 E.难溶于

7、水(分数:1.00)A.B.C.D.E.24.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不包括 A.提取效率高 B.无有机溶剂残留 C.可防止挥发油氧化分解 D.较常规提取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 E.可用于提取性质不稳定的挥发油(分数:1.00)A.B.C.D.E.25.用 GC-MS法鉴定挥发油时,主要优点中不包括 A.分离效率好 B.灵敏度高 C.样品用量少 D.分析速度快 E.样品不破坏(分数:1.00)A.B.C.D.E.26.环烯醚萜类难溶于 A.水 B.甲醇 C.乙醚 D.乙醇 E.正丁醇(分数:1.00)A.B.C.D.E.27.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糖类 B.有机酸类

8、C.黄酮类 D.木脂素类 E.萜类(分数:1.00)A.B.C.D.E.28.下列中草药均含环烯醚萜成分,除哪种外 A.玄参 B.栀子 C.地黄 D.龙胆草 E.甘草(分数:1.00)A.B.C.D.E.29.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中能被 65%硫酸溶出的成分为 A.芳香族化合物 B.脂肪族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类 D.含 S、N 的化合物 E.薁类(分数:1.00)A.B.C.D.E.30.中草药中地黄、玄参、栀子中的主要成分是 A.黄酮类 B.生物碱 C.皂苷 D.香豆素 E.环烯醚萜(分数:1.00)A.B.C.D.E.31.典型单萜烯的结构中,应具有的不饱和度数目是 A.1 B.2 C.3

9、D.4 E.5(分数:1.00)A.B.C.D.E.32.含有薁类成分的挥发油多显 A.蓝色 B.绿色 C.无色 D.红棕色 E.黑色(分数:1.00)A.B.C.D.E.33.青蒿素属于 A.单萜 B.倍半萜 C.二萜 D.二倍半萜 E.三萜(分数:1.00)A.B.C.D.E.34.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作用的基团是 A.羰基 B.过氧基 C.醚键 D.内脂环 E.C10位 H的构型(分数:1.00)A.B.C.D.E.35.挥发油折光率一般在 A.1.3301.430 B.1.4401.530 C.1.4301.610 D.1.5101.610 E.1.3301.610(分数:1.0

10、0)A.B.C.D.E.36.提取某些贵重的挥发油,常选用的方法是 A.通入水蒸气蒸馏法 B.吸收法 C.压榨法 D.浸取法 E.共水蒸馏法(分数:1.00)A.B.C.D.E.37.挥发油的化学常数有酸值、酯值和皂化值,实际只要测定 A.酸值、酯值 B.酸值、皂化值 C.酯值、皂化值 D.酸值、酯值、皂化值 E.皂化值(分数:1.00)A.B.C.D.E.38.倍半萜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A.10 B.15 C.20 D.25 E.30(分数:1.00)A.B.C.D.E.39.下列有关穿心莲内酯的论述,错误的是 A.属于二萜类化合物 B.对碱不稳定 C.对酸稳定 D.为穿心莲抗炎的主要活性成

11、分 E.难溶于水(分数:1.00)A.B.C.D.E.40.分馏法分离挥发油时,主要的分离依据是 A.密度的差异 B.溶解性的差异 C.沸点的差异 D.官能团化学性质的差异 E.酸碱性的差异(分数:1.00)A.B.C.D.E.41.下列化合物不属于二萜类的是 A.银杏内酯 B.穿心莲内酯 C.雷公藤内酯 D.紫杉醇 E.七叶内酯(分数:1.00)A.B.C.D.E.42.薄荷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薄荷醇 B.(+)薄荷醇 C.(-)新薄荷醇 D.(+)异薄荷醇 E.(-)新异薄荷醇(分数:1.00)A.B.C.D.E.43.石菖蒲挥发油中 -细辛醚、-细辛醚、欧细辛醚三者的分离最好

12、采用 A.纸层析 B.聚酰胺层析 C.硅胶层析 D.硼酸-硅胶层析 E.硝酸银-硅胶层析(分数:1.00)A.B.C.D.E.44.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各组分进行定性鉴别时,常用色谱峰 A.峰面积 B.峰高度 C.相对保留时间 D.峰丰度 E.裂解碎片(分数:1.00)A.B.C.D.E.45.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 A.亚硫酸氢钠试剂 B.三氯化铁试剂 C.2%高锰酸钾溶液 D.异羟肟酸铁试剂 E.香草醛浓硫酸试剂(分数:1.00)A.B.C.D.E.46.从中药中提取挥发油的主要方法是 A.煎煮法 B.升华法 C.酸提取碱沉淀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碱提取酸沉淀法(分数:

13、1.00)A.B.C.D.E.47.挥发油显绿色、蓝色或紫色则可能含有 A.芳香醛类 B.脂肪族类 C.薁类 D.含氮化合物 E.含硫化合物(分数:1.00)A.B.C.D.E.48.挥发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多为下列哪种衍生物 A.苯酚 B.苯甲醇 C.苯甲醛 D.苯丙素 E.苯甲酸(分数:1.00)A.B.C.D.E.49.采用薄层色谱检识挥发油,为了能使含氧化合物及不含氧化合物较好地展开,且被分离成分排列成一条直线,应选择的展开方式为 A.径向展开 B.上行展开 C.下行展开 D.双向二次展开 E.单向二次展开(分数:1.00)A.B.C.D.E.50.用于挥发油成分分离的有效方法是 A.溶

14、剂萃取法 B.分馏法 C.透析法 D.升华法 E.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数:1.00)A.B.C.D.E.51.三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 A.5个 B.6个 C.4个 D.3个 E.2个(分数:1.00)A.B.C.D.E.52.下列挥发油的物理或化学常数不能够直接测定出来的是 A.相对密度 B.沸点 C.酸值 D.酯值 E.皂化值(分数:1.00)A.B.C.D.E.萜类和挥发油(一)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52,分数:52.00)1.冰片的结构属于 A.单萜 B.倍半萜 C.二萜 D.二倍半萜 E.三萜(分数:1.00)A. B.C.D.E.

15、解析:2.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下述哪项通式 A.(CnHn)n B.(C4H8)n C.(C3H6)n D.(C5H8)n E.(C6H8)n(分数:1.00)A.B.C.D. E.解析:3.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 A.皂苷 B.黄酮 C.青蒿素 D.强心苷 E.蒽醌(分数:1.00)A.B.C. D.E.解析:4.环烯醚萜苷具有的性质是 A.苷键不易被酸水解 B.苷元遇氨基酸产生颜色反应 C.与氨基酸加热不产生反应 D.苷元稳定 E.与葡萄糖产生颜色反应(分数:1.00)A.B. C.D.E.解析:5.存在于薄荷油中的成分除(-)薄荷醇外,尚有 A.(+)薄荷醇 B.(+)异薄荷醇 C.(+

16、)新异薄荷醇 D.(+)新薄荷醇 E.()薄荷醇(分数:1.00)A.B.C.D. E.解析:6.薄荷脑是指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合物 (分数:1.00)A.B.C.D. E.解析:7.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环烯醚萜苷的是 A.龙胆苦苷 B.栀子苷 C.桃叶珊瑚苷 D.甜菊苷 E.獐芽菜苷(分数:1.00)A.B.C.D. E.解析:8.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 A.相对密度 B.溶解性 C.皂化值 D.油迹实验 E.比旋度(分数:1.00)A.B.C.D. E.解析:9.挥发油不具有的性质是 A.挥发性 B.亲脂性 C.折光性 D.旋光性 E.稳定性(分数:1.00)A.B.C.D.E. 解析:10

17、.下列化合物应属于 (分数:1.00)A.B.C.D. E.解析:11.下列有关环烯醚萜类成分结构特点和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具有半缩醛结构,Cl-OH 性质不稳定 B.具有环戊烷环结构,有时可裂环 C.具有环己烷环结构,有时可裂环 D.在植物体内多以苷的形式存在 E.骨架结构属于单萜类(分数:1.00)A.B.C. D.E.解析:1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挥发性的脂肪族成分是 A.桂皮醛 B.丁香酚 C.鱼腥草素 D.桉油精 E.异桂皮醛(分数:1.00)A.B.C. D.E.解析:13.某植物提取物遇皮肤呈蓝色,可能含有 A.蒽醌 B.鞣质 C.环烯醚萜 D.生物碱 E.强心苷(分数:1.

18、00)A.B.C. D.E.解析:14.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其原因是 A.结构中具有半缩醛羟基 B.结构中具有环状半缩醛羟基 C.结构中具有缩醛羟基 D.结构中具有环状缩醛羟基 E.结构中具有烯醚键羟基(分数:1.00)A.B. C.D.E.解析:15.用吸收法提取挥发油时,选用猪油与牛油的比例为 A.4:3 B.2:3 C.3:2 D.5:4 E.3:4(分数:1.00)A.B.C. D.E.解析:16.以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 A.乙醚 B.乙醇 C.氯仿 D.水 E.丙酮(分数:1.00)A. B.C.D.E.解析:17.紫杉醇的结构类型是 A.黄

19、酮 B.多元酚 C.二萜 D.环烯醚萜 E.倍半萜(分数:1.00)A.B.C. D.E.解析:18.挥发油中的薁类化合物,用硫酸或磷酸提取时,选用酸浓度为 A.65% B.50% C.30% D.80% E.90%(分数:1.00)A. B.C.D.E.解析:19.Girard试剂法主要用于挥发油中哪类成分的分离 A.碱性成分 B.酸性成分 C.醛、酮类成分 D.醇类成分 E.醚类成分(分数:1.00)A.B.C. D.E.解析:20.穿心莲内酯叙述不正确项 A.无色方晶、味苦 B.属于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C.具有内酯通性 D.微溶于水、乙醇、丙酮 E.具有活性亚甲基反应(分数:1.00)A.

20、B. C.D.E.解析:21.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 A.脂肪族化合物 B.芳香族化合物 C.二萜类 D.二倍半萜类 E.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分数:1.00)A.B.C.D.E. 解析:22.用 AgNO3-硅胶柱色谱法分离 -细辛醚(a)、-细辛醚(b)、欧细辛醚(c),最先洗脱和最后洗脱的分别是 A.b与 a B.c与 a C.b与 c D.c与 b E.a与 c(分数:1.00)A.B.C.D.E. 解析:23.下列有关紫杉醇的论述,错误的是 A.含有 N原子 B.不显碱性 C.对碱不稳定 D.对酸不稳定 E.难溶于水(分数:1.00)A.B.C.D. E.解析:24.CO2超

21、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不包括 A.提取效率高 B.无有机溶剂残留 C.可防止挥发油氧化分解 D.较常规提取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 E.可用于提取性质不稳定的挥发油(分数:1.00)A.B.C.D. E.解析:25.用 GC-MS法鉴定挥发油时,主要优点中不包括 A.分离效率好 B.灵敏度高 C.样品用量少 D.分析速度快 E.样品不破坏(分数:1.00)A.B.C.D.E. 解析:26.环烯醚萜类难溶于 A.水 B.甲醇 C.乙醚 D.乙醇 E.正丁醇(分数:1.00)A.B.C. D.E.解析:27.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糖类 B.有机酸类 C.黄酮类 D.木脂素类 E.

22、萜类(分数:1.00)A.B.C.D.E. 解析:28.下列中草药均含环烯醚萜成分,除哪种外 A.玄参 B.栀子 C.地黄 D.龙胆草 E.甘草(分数:1.00)A.B.C.D.E. 解析:29.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中能被 65%硫酸溶出的成分为 A.芳香族化合物 B.脂肪族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类 D.含 S、N 的化合物 E.薁类(分数:1.00)A.B.C.D.E. 解析:30.中草药中地黄、玄参、栀子中的主要成分是 A.黄酮类 B.生物碱 C.皂苷 D.香豆素 E.环烯醚萜(分数:1.00)A.B.C.D.E. 解析:31.典型单萜烯的结构中,应具有的不饱和度数目是 A.1 B.2 C.3

23、 D.4 E.5(分数:1.00)A.B.C. D.E.解析:32.含有薁类成分的挥发油多显 A.蓝色 B.绿色 C.无色 D.红棕色 E.黑色(分数:1.00)A. B.C.D.E.解析:33.青蒿素属于 A.单萜 B.倍半萜 C.二萜 D.二倍半萜 E.三萜(分数:1.00)A.B. C.D.E.解析:34.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作用的基团是 A.羰基 B.过氧基 C.醚键 D.内脂环 E.C10位 H的构型(分数:1.00)A.B. C.D.E.解析:35.挥发油折光率一般在 A.1.3301.430 B.1.4401.530 C.1.4301.610 D.1.5101.610 E.

24、1.3301.610(分数:1.00)A.B.C. D.E.解析:36.提取某些贵重的挥发油,常选用的方法是 A.通入水蒸气蒸馏法 B.吸收法 C.压榨法 D.浸取法 E.共水蒸馏法(分数:1.00)A.B. C.D.E.解析:37.挥发油的化学常数有酸值、酯值和皂化值,实际只要测定 A.酸值、酯值 B.酸值、皂化值 C.酯值、皂化值 D.酸值、酯值、皂化值 E.皂化值(分数:1.00)A.B. C.D.E.解析:38.倍半萜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A.10 B.15 C.20 D.25 E.30(分数:1.00)A.B. C.D.E.解析:39.下列有关穿心莲内酯的论述,错误的是 A.属于二萜类

25、化合物 B.对碱不稳定 C.对酸稳定 D.为穿心莲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 E.难溶于水(分数:1.00)A.B.C. D.E.解析:40.分馏法分离挥发油时,主要的分离依据是 A.密度的差异 B.溶解性的差异 C.沸点的差异 D.官能团化学性质的差异 E.酸碱性的差异(分数:1.00)A.B.C. D.E.解析:41.下列化合物不属于二萜类的是 A.银杏内酯 B.穿心莲内酯 C.雷公藤内酯 D.紫杉醇 E.七叶内酯(分数:1.00)A.B.C.D.E. 解析:42.薄荷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薄荷醇 B.(+)薄荷醇 C.(-)新薄荷醇 D.(+)异薄荷醇 E.(-)新异薄荷醇(分数:1.

26、00)A. B.C.D.E.解析:43.石菖蒲挥发油中 -细辛醚、-细辛醚、欧细辛醚三者的分离最好采用 A.纸层析 B.聚酰胺层析 C.硅胶层析 D.硼酸-硅胶层析 E.硝酸银-硅胶层析(分数:1.00)A.B.C.D.E. 解析:44.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各组分进行定性鉴别时,常用色谱峰 A.峰面积 B.峰高度 C.相对保留时间 D.峰丰度 E.裂解碎片(分数:1.00)A.B.C. D.E.解析:45.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 A.亚硫酸氢钠试剂 B.三氯化铁试剂 C.2%高锰酸钾溶液 D.异羟肟酸铁试剂 E.香草醛浓硫酸试剂(分数:1.00)A. B.C.D.E.解析:46

27、.从中药中提取挥发油的主要方法是 A.煎煮法 B.升华法 C.酸提取碱沉淀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碱提取酸沉淀法(分数:1.00)A.B.C.D. E.解析:47.挥发油显绿色、蓝色或紫色则可能含有 A.芳香醛类 B.脂肪族类 C.薁类 D.含氮化合物 E.含硫化合物(分数:1.00)A.B.C. D.E.解析:48.挥发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多为下列哪种衍生物 A.苯酚 B.苯甲醇 C.苯甲醛 D.苯丙素 E.苯甲酸(分数:1.00)A.B.C.D. E.解析:49.采用薄层色谱检识挥发油,为了能使含氧化合物及不含氧化合物较好地展开,且被分离成分排列成一条直线,应选择的展开方式为 A.径向展开 B.上行展开 C.下行展开 D.双向二次展开 E.单向二次展开(分数:1.00)A.B.C.D.E. 解析:50.用于挥发油成分分离的有效方法是 A.溶剂萃取法 B.分馏法 C.透析法 D.升华法 E.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数:1.00)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