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1432132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最佳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22.00)1.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 75%,所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分数:1.00)A.1个半衰期B.2个半衰期C.3个半衰期D.4个半衰期E.5个半衰期2.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分数:1.00)A.8B.6C.5D.3E.13.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分数:1.00)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 与(Css)min 的算术平均值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 AU

2、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 AUC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 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 AUC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 与(Css)min 的几何平均值4.单式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药物浓度 90%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是(分数:1.00)A.1B.2C.3D.4E.65.关于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错误表述是(分数:1.00)A.c-t公式为双指数方程B.达峰时间与给药剂量 XO成正比C.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 XO成正比D.峰浓度与给药剂量 XO成正比E.由残数法可求药物的吸收速度常数 Ka6.给某患者静脉注射(推注)某药,已知剂量 X 0 =5

3、00mg,V=10L,k=0.1h,E=-10h。该患者给药达稳态后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分数:1.00)A.0B.0C.5mg/LD.50mg/LE.500mg/L7.某药的半衰期为 3.0小时,那么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分数:1.00)A.0B.0C.0D.1E.18.某单室模型药物的半衰期为 6小时,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 95%需要(分数:1.00)A.5B.12C.25D.36E.519.缓控释制剂在人体内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时采集血样时间至少为(分数:1.00)A.23 个半衰期B.35 个半衰期C.57 个半衰期D.79 个半衰期E.9个以上半衰期10.静脉注射某药,X o =60

4、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 15t/ml,其表观分布容积 V为(分数:1.00)A.4LB.10LC.15LD.20LE.30L11.关于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是(分数:1.00)A.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时,应该避免一切配伍变化B.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C.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方面配伍变化D.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E.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12.不属于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是(分数:1.00)A.维生素 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B.头孢菌素遇氯化钙溶液产生头孢烯-4 羧酸钙沉淀C.两性霉素 B

5、加入复方氯化钠输液中,药物发生凝聚D.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变成粉红至紫色E.维生素 C与烟酰胺混合变成橙红色1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分数:1.00)A.发生爆炸B.变色C.分解破坏、疗效下降D.有关物质增多E.潮解、液化和结块14.地西泮注射液与 5%葡萄糖输液配伍时,析出沉淀是由于(分数:1.00)A.离子作用B.直接反应C.盐析作用D.溶剂组成改变E.pH改变15.两性霉素 B注射液为胶体分散体系,如果加入到含大量电解质的输液中出现沉淀是由于(分数:1.00)A.缓冲剂引起B.盐析作用引起C.溶剂组成改变引起D.混合顺序引起E.直接反应引起16.某些含非水溶剂的制剂

6、与输液配伍时使药物析出的原因是(分数:1.00)A.溶剂组成改变B.盐析作用C.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D.离子作用E.成分的纯度改变17.哪一个不是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分数:1.00)A.提高机体的耐受性B.提高生物利用度C.增强疗效D.预防和治疗合并症E.减少副作用18.蛋白多肽类药物不能添加的附加剂(分数:1.00)A.甘露醇B.葡萄糖C.乳糖D.异丙醇E.右旋糖酐19.在测定蛋白质肽类药物冷冻干燥剂中,一般不需要加入(分数:1.00)A.甘露醇B.蔗糖C.葡萄糖D.异丙醇E.右旋糖酐20.有关蛋白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存在旋光性B.紫外吸收特性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

7、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E.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21.下列哪一个不是蛋白质的稳定剂(分数:1.00)A.纤维素类B.缓冲液C.大分子化合物D.表面活性剂E.糖和多元醇22.有关生物技术药物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临床使用剂量小,药理活性高,不良反应少B.稳定性差,易失活C.分子量大,口服给药易吸收D.一般只有注射给药,在体内的半衰期短E.大多数为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二、配伍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66.00)A B (分数:8.00)(1).一级方程(分数:2.00)A.B.C.D.E.(2).零级释药方程(分数:2.00)A.B.C.D.E.(3).Higuchi方程

8、(分数:2.00)A.B.C.D.E.(4).Arrhenius公式(分数:2.00)A.B.C.D.E. A.lgC=(-k/2.303)t+lgC0 B.t0.9=C0/10k C.C-C0=-kt D.t0.9=0.1054/k E.t1/2=0.693/k(分数:8.00)(1).零级反应有效期计算公式是(分数:2.00)A.B.C.D.E.(2).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是(分数:2.00)A.B.C.D.E.(3).一级反应有效期计算公式是(分数:2.00)A.B.C.D.E.(4).一级反应半衰期计算公式是(分数:2.00)A.B.C.D.E. A.肝肠循环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

9、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单室模型(分数:8.00)(1).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是指(分数:2.00)A.B.C.D.E.(2).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是指(分数:2.00)A.B.C.D.E.(3).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是指(分数:2.00)A.B.C.D.E.(4).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指(分数:2.00)A.B.C.D.E. A.C=Ko(1-e-kt)/Vk B.logC“=(-k/2.303)t“+log(ko/Vk) C.logC“=(-k/2.303)t“+logKo(1-e-kt)/Vk D.logC=(-k/2.303)t+

10、logCo E.logX=(-k/2.303)t+logXo(分数:6.00)(1).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关系为(分数:2.00)A.B.C.D.E.(2).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为(分数:2.00)A.B.C.D.E.(3).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后停止滴注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分数:2.00)A.B.C.D.E. A.变色 B.沉淀 C.产气 D.结块 E.爆炸(分数:6.00)(1).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研磨时,易发生(分数:2.00)A.B.C.D.E.(2).生物碱与鞣酸溶液配伍,易发生(分数:2.00)A.B.C.D.E.(3)

11、.水杨酸与铁盐配伍,易发生(分数:2.00)A.B.C.D.E. A.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B.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C.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D.改变尿液 pH,有利于药物代谢 E.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分数:4.00)(1).麦角胺生物碱与咖啡因同时口服(分数:2.00)A.B.C.D.E.(2).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使用(分数:2.00)A.B.C.D.E.说明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A.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毒副作用 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E.有利于排泄(分数:4.00)

12、(1).巴比妥类中毒抢救时,给予碳酸氢钠(分数:2.00)A.B.C.D.E.(2).吗啡与阿托品联合使用(分数:2.00)A.B.C.D.E. A.水解 B.氧化 C.异构化 D.聚合 E.脱羧(分数:8.00)(1).维生素 A转化为 2,6-顺式维生素 A属于(分数:2.00)A.B.C.D.E.(2).青霉素 G钾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降解属于(分数:2.00)A.B.C.D.E.(3).氯霉素在 pH7以下生成氨基物和二氯乙酸属于(分数:2.00)A.B.C.D.E.(4).肾上腺素颜色变红属于(分数:2.00)A.B.C.D.E. A.变色 B.沉淀 C.产气 D.潮解或液化 E.溶解度

13、改变(分数:8.00)(1).溴化铵和利尿药配伍(分数:2.00)A.B.C.D.E.(2).维生素 C与烟酰胺配伍(分数:2.00)A.B.C.D.E.(3).麝香草酚和薄荷脑配伍(分数:2.00)A.B.C.D.E.(4).黄连素和黄芩苷液体配伍(分数:2.00)A.B.C.D.E. A.乳化剂 B.保护剂 C.调节 pH D.抑制蛋白质聚集 E.增加溶解度(分数:6.00)(1).葡萄糖在蛋白质制剂中的作用(分数:2.00)A.B.C.D.E.(2).枸橼酸钠-枸橼酸缓冲液在蛋白质制剂中的作用(分数:2.00)A.B.C.D.E.(3).聚山梨酯 80在蛋白质制剂中的作用(分数:2.00

14、)A.B.C.D.E.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23.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的(分数:1.00)A.吸收速度B.分布速度C.代谢速度D.吸收程度E.消除总量24.影响达峰时间 t max 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分数:1.00)AKB.KaCFD.TmE.Xo25.药物动力学模型可采用的判别方法有(分数:1.00)A.AIC判断法B.图形法C.拟合度法D.F检验E.残数法26.用统计矩法可求出的药动学参数(分数:1.00)AKBFC.TmaxD.ClEA27.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洗净期为药物的 35 个半衰期B.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C.

15、整个采样时间至少为 7个半衰期D.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E.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 3天的峰浓度2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有(分数:1.00)A.在含较多黏液质和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加入大量的醇后产生沉淀B.散剂、颗粒剂在吸湿后又逐渐干燥而结块C.混悬剂因久贮而发生颗粒粒径变大D.维生素 C与烟酰胺混合后产生橙红色固体E.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配伍时产生氨气29.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后者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B.物理配伍变化有析出沉淀、分层、潮解、液化和结块以及分散状态和粒径的变化C.化学变化可观察到变色、浑浊、

16、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等,但有些观察不到D.注射剂产生配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溶剂组成、pH 值的改变、缓冲剂、离子和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顺序和反应时间等E.不宜与注射剂配伍的输液有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30.在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物理或化学配伍时采取的处理方法(分数:1.00)A.改变溶剂B.改变调配顺序C.添加助溶剂D.改变溶液的 pH值E.改变有效成分或剂型31.配伍变化处理方法(分数:1.00)A.改变贮存时间B.改变调配次序C.改变溶剂或增加助溶剂D.调整溶液的 pH值E.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32.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数:1.00)A.盐析作用B.离子作用C.成分的纯度D

17、.溶剂组成改变E.混合顺序33.一般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应用时可能产生(分数:1.00)A.引起溶血B.由于 pH的改变药物的析出C.药物的含量发生改变D.使静脉乳剂破坏E.输液剂中的氯化钠能使甘露醇从溶液中析出34.蛋白质的非共价键有(分数:1.00)A.二硫键B.离子键C.疏水键D.氢键E.肽键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最佳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22.00)1.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 75%,所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分数:1.00)A.1个半衰期B.2个半衰期 C.3个半衰期D.4个

18、半衰期E.5个半衰期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单室模型药物半衰期的计算。设 n为半衰期个数,计算公式如下:n=-3.323log(1-fss)其中 fss=75%,计算得 n=2。故本题选 B。2.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分数:1.00)A.8B.6 C.5D.3E.1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半衰期的相关知识。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比值等于 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 6.64。故本题选 B。3.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分数:1.00)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 与(Css)min 的算术平均值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 AUC等于单

19、剂量给药的 AUC 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 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 AUC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 与(Css)min 的几何平均值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多剂量静脉注射后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定义为:达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的面积 除以间隔时间,而得的商,其公式表示为: 。用数学方法证明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 等于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血药浓度下面积4.单式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药物浓度 90%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是(分数:1.00)A.1B.2C.3 D.4E.6解析:解析

20、 本题考查半衰期的相关知识。单式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药物浓度 90%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是 3.32个半衰期。故本题选 C。5.关于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错误表述是(分数:1.00)A.c-t公式为双指数方程B.达峰时间与给药剂量 XO成正比 C.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 XO成正比D.峰浓度与给药剂量 XO成正比E.由残数法可求药物的吸收速度常数 Ka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相关知识。c-t 公式为双指数方程;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 X O 成正比;峰浓度与给药剂量 X O 成正比;由残数法可求药物的吸收速度常数 Ka。达峰时间与给药剂量 X O 成反比。故选项

21、 B错误。6.给某患者静脉注射(推注)某药,已知剂量 X 0 =500mg,V=10L,k=0.1h,E=-10h。该患者给药达稳态后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分数:1.00)A.0B.0C.5mg/LD.50mg/L E.500mg/L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X O /V=500mg/10L=50mg/L。故本题选 D。7.某药的半衰期为 3.0小时,那么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分数:1.00)A.0B.0 C.0D.1E.1解析:8.某单室模型药物的半衰期为 6小时,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 95%需要(分数:1.00)A.5B.12C.25 D.36E.51解析:

22、9.缓控释制剂在人体内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时采集血样时间至少为(分数:1.00)A.23 个半衰期B.35 个半衰期 C.57 个半衰期D.79 个半衰期E.9个以上半衰期解析:10.静脉注射某药,X o =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 15t/ml,其表观分布容积 V为(分数:1.00)A.4L B.10LC.15LD.20LE.30L解析:11.关于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是(分数:1.00)A.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时,应该避免一切配伍变化 B.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C.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方面配伍变化D.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

23、变化E.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配伍变化的相关知识。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药物配合使用应避免药效出现不符合临床要求的配伍变化。但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可以有目的地对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以加强临床效果,如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减低青霉素排泄,从而提高青霉素效果。故选项 A错误。12.不属于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是(分数:1.00)A.维生素 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B.头孢

24、菌素遇氯化钙溶液产生头孢烯-4 羧酸钙沉淀C.两性霉素 B加入复方氯化钠输液中,药物发生凝聚 D.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变成粉红至紫色E.维生素 C与烟酰胺混合变成橙红色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制剂化学配伍变化。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复分解、缩和、聚合等反应所产生。反应的后果可以观察到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等,如 B、C、D、E。维生素 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是由泡腾剂产生的,有利于片剂的崩解,是利用化学配伍的变化。两性霉素 B注射液为胶体溶液加入大量 NaCl会使其因盐析作用而令胶体粒子凝聚产生沉淀,属于物理配伍变化。故本题

25、选 C。1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分数:1.00)A.发生爆炸B.变色C.分解破坏、疗效下降D.有关物质增多E.潮解、液化和结块 解析:14.地西泮注射液与 5%葡萄糖输液配伍时,析出沉淀是由于(分数:1.00)A.离子作用B.直接反应C.盐析作用D.溶剂组成改变 E.pH改变解析:15.两性霉素 B注射液为胶体分散体系,如果加入到含大量电解质的输液中出现沉淀是由于(分数:1.00)A.缓冲剂引起B.盐析作用引起 C.溶剂组成改变引起D.混合顺序引起E.直接反应引起解析:16.某些含非水溶剂的制剂与输液配伍时使药物析出的原因是(分数:1.00)A.溶剂组成改变 B.盐析作用C.氧与二氧化

26、碳的影响D.离子作用E.成分的纯度改变解析:17.哪一个不是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分数:1.00)A.提高机体的耐受性B.提高生物利用度 C.增强疗效D.预防和治疗合并症E.减少副作用解析:18.蛋白多肽类药物不能添加的附加剂(分数:1.00)A.甘露醇B.葡萄糖C.乳糖D.异丙醇 E.右旋糖酐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蛋白多肽类药物的附加剂。异丙醇不能添加到蛋白多肽类药物中。故本题选 D。19.在测定蛋白质肽类药物冷冻干燥剂中,一般不需要加入(分数:1.00)A.甘露醇B.蔗糖C.葡萄糖D.异丙醇 E.右旋糖酐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测定蛋白质肽类药物的冷冻干燥剂。在测定蛋白质肽类药物冷冻干燥剂中,一般

27、不需要加入异丙醇。故本题选 D。20.有关蛋白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存在旋光性B.紫外吸收特性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 D.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E.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解析:21.下列哪一个不是蛋白质的稳定剂(分数:1.00)A.纤维素类 B.缓冲液C.大分子化合物D.表面活性剂E.糖和多元醇解析:22.有关生物技术药物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临床使用剂量小,药理活性高,不良反应少B.稳定性差,易失活C.分子量大,口服给药易吸收 D.一般只有注射给药,在体内的半衰期短E.大多数为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解析:二、配伍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66.00

28、)A B (分数:8.00)(1).一级方程(分数:2.00)A. B.C.D.E.解析:(2).零级释药方程(分数:2.00)A.B.C. D.E.解析:(3).Higuchi方程(分数:2.00)A.B.C.D. E.解析:(4).Arrhenius公式(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一级方程、零级释药方程、Higuchi 方程和 Arrhenius公式。选项 A是一级方程;选项 C是零级释药方程;选项 D是 Higuchi方程;选项 B是 Arrhenius公式。故本题组分别选A、C、D、B。 A.lgC=(-k/2.303)t+lgC0 B.t0.9=C0

29、/10k C.C-C0=-kt D.t0.9=0.1054/k E.t1/2=0.693/k(分数:8.00)(1).零级反应有效期计算公式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一级反应有效期计算公式是(分数:2.00)A.B.C.D. E.解析:(4).一级反应半衰期计算公式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生物药剂学的相关知识。零级反应有效期计算公式是 t 0.9 =C 0 /10k;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是 lgC=(-k/2.303)t+lgC 0 ;一级反应有效期计算

30、公式是 t 0.9 =0.1054/k;一级反应半衰期计算公式是 t 1/2 =0.693/k。故本题组分别选 B、A、D、E。 A.肝肠循环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单室模型(分数:8.00)(1).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是指(分数:2.00)A.B.C. D.E.解析:(2).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是指(分数:2.00)A.B.C.D.E. 解析:(3).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是指(分数:2.00)A. B.C.D.E.解析:(4).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指(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

31、查肝肠循环、生物利用度、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和单室模型的概念。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单室模型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肠-肝循环是指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故本题组分别选C、E、A、D。 A.C=Ko(1-e-kt)/Vk B.logC“=(-k/2.303)t“+log(ko/Vk) C.logC“=(-k/2.303)t“+logKo(1-e-kt)/Vk D.logC=(-k/2.303)t+logCo E.logX=(

32、-k/2.303)t+logXo(分数:6.00)(1).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关系为(分数:2.00)A.B.C.D.E. 解析:(2).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为(分数:2.00)A. B.C.D.E.解析:(3).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后停止滴注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分数:2.00)A.B. C.D.E.解析: A.变色 B.沉淀 C.产气 D.结块 E.爆炸(分数:6.00)(1).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研磨时,易发生(分数:2.00)A.B.C.D.E. 解析:(2).生物碱与鞣酸溶液配伍,易发生(分数:2.00)A.B. C.D.E.

33、解析:(3).水杨酸与铁盐配伍,易发生(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物副剂的化学配伍变化。产生化学配伍变化的原因很复杂,可能由于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复分解、缩合、聚合等反应所产生。故本组题分别选 E、B、A。 A.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B.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C.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D.改变尿液 pH,有利于药物代谢 E.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分数:4.00)(1).麦角胺生物碱与咖啡因同时口服(分数:2.00)A.B.C. D.E.解析:(2).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使用(分数:2.00)A.B. C.D.E.解析

34、: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物的配伍使用。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是:期望所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小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配伍其他药物。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联用的目的是减小或延缓药物的耐药性;麦角胺生物碱与咖啡因同时口服可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故本题组分别选 C、B。说明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A.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毒副作用 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E.有利于排泄(分数:4.00)(1).巴比妥类中毒抢救时,给予碳酸氢钠(分数:2.00)A

35、.B.C.D.E. 解析:(2).吗啡与阿托品联合使用(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物的配伍目的。配伍使用的目的:使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等。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联用。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与阿托品配伍,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等。预防或治疗合并症。故本组题分别选 E、A。 A.水解 B.氧化 C.异构化 D.聚合 E.脱羧(分数:8.00)(1).维生素 A转化为 2,6-顺式维生素 A属于(分数:2.00)A.B.C. D.E.解

36、析:(2).青霉素 G钾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降解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3).氯霉素在 pH7以下生成氨基物和二氯乙酸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4).肾上腺素颜色变红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物物理化学变化。维生素 A转化为 2,6-顺式维生素 A属于异构化;青霉素G钾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降解属于水解;氯霉素在 pH7以下生成氨基物和二氯乙酸属于水解;肾上腺素颜色变红属于氧化。故本题组分别选 C、A、A、B。 A.变色 B.沉淀 C.产气 D.潮解或液化 E.溶解度改变(分数:8.00)(1).溴化铵和利尿

37、药配伍(分数:2.00)A.B.C. D.E.解析:(2).维生素 C与烟酰胺配伍(分数:2.00)A. B.C.D.E.解析:(3).麝香草酚和薄荷脑配伍(分数:2.00)A.B.C.D. E.解析:(4).黄连素和黄芩苷液体配伍(分数:2.00)A.B. C.D.E.解析: A.乳化剂 B.保护剂 C.调节 pH D.抑制蛋白质聚集 E.增加溶解度(分数:6.00)(1).葡萄糖在蛋白质制剂中的作用(分数:2.00)A.B. C.D.E.解析:(2).枸橼酸钠-枸橼酸缓冲液在蛋白质制剂中的作用(分数:2.00)A.B.C. D.E.解析:(3).聚山梨酯 80在蛋白质制剂中的作用(分数:2

38、.00)A.B.C.D. E.解析: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23.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的(分数:1.00)A.吸收速度 B.分布速度C.代谢速度D.吸收程度 E.消除总量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生物利用度包含药物吸收速度与吸收程度。故本题选 AD。24.影响达峰时间 t max 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分数:1.00)AK B.Ka CFD.TmE.Xo解析:25.药物动力学模型可采用的判别方法有(分数:1.00)A.AIC判断法 B.图形法 C.拟合度法 D.F检验 E.残数

39、法解析:26.用统计矩法可求出的药动学参数(分数:1.00)AK BF C.TmaxD.Cl EA解析:27.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洗净期为药物的 35 个半衰期B.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 C.整个采样时间至少为 7个半衰期D.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 E.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 3天的峰浓度解析:2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有(分数:1.00)A.在含较多黏液质和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加入大量的醇后产生沉淀 B.散剂、颗粒剂在吸湿后又逐渐干燥而结块 C.混悬剂因久贮而发生颗粒粒径变大 D.维生素 C与烟酰胺混合后产生橙红色固体E.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

40、配伍时产生氨气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理的配伍变化。物理配伍变化有:溶解度改变;潮解、液化和结块;分散状态活粒径变化。故排除 DE。29.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后者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 B.物理配伍变化有析出沉淀、分层、潮解、液化和结块以及分散状态和粒径的变化 C.化学变化可观察到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等,但有些观察不到 D.注射剂产生配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溶剂组成、pH 值的改变、缓冲剂、离子和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顺序和反应时间等 E.不宜与注射剂配伍的输液有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 解析:解析 本题考

41、查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相关知识。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后者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物理配伍变化有析出沉淀、分层、潮解、液化和结块以及分散状态和粒径的变化;化学变化可观察到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等,但有些观察不到;注射剂产生配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溶剂组成、pH 值的改变、缓冲剂、离子和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顺序和反应时间等;不宜与注射剂配伍的输液有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其表述都是正确的。故本题选 ABCDE。30.在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物理或化学配伍时采取的处理方法(分数:1.00)A.改变溶剂 B.改变调配顺序 C.添加助溶剂 D.改变溶液的 pH值 E.改变有效

42、成分或剂型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发生药物的物理或化学配伍时采取的处理方法。发生药物的物理或化学配伍时采取的处理方法包括:改变贮存条件;改变调配次序;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调整溶液的 pH值;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故本题选 ABCDE。31.配伍变化处理方法(分数:1.00)A.改变贮存时间 B.改变调配次序 C.改变溶剂或增加助溶剂 D.调整溶液的 pH值 E.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 解析:32.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数:1.00)A.盐析作用 B.离子作用 C.成分的纯度 D.溶剂组成改变 E.混合顺序 解析:33.一般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应用时可能产生(分数:1.00)A.引起溶血 B.由于 pH的改变药物的析出 C.药物的含量发生改变 D.使静脉乳剂破坏 E.输液剂中的氯化钠能使甘露醇从溶液中析出 解析:34.蛋白质的非共价键有(分数:1.00)A.二硫键B.离子键 C.疏水键 D.氢键 E.肽键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