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试卷.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14334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9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物理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 1 至 3 页, 第二卷 4 至 6 页,共120 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 8 题,每题 6 分,共 48

2、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 2.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 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3、 A 0.25m/s 向右 B 0.25m/s 向左 C 1m/s 向右 D 1m/s 向左 4.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向传播,传到 M 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 0.6s, N 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 A 和频率 f 为 A A=1m f=5HZ B A=0.5m f=5HZ C A=1m f=2.5 HZ D A=0.5m f=2.5 HZ 5.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 A b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 a 点大 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 b 指向 a C b 点的电势一定比 a 点高 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 二、 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4、。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 6.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角速度变小 7.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 L1、 L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 V1、 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 A1, 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 S 闭合后 A. A1示数变大, A1与 A2示数的比值不变 B.

5、 A1示数变大, A1与 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 V2示数变小, V1与 V2示数的比值变大 D. V2示数不变, V1与 V2示数的比值不变 8.用同一光管研究 a、 b 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 I 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 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 A 照射该光电管时 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 a 光的临界角大 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 a 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 a 光的偏折程度大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第二卷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

6、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卷共 4 题,共 72 分。 9 ( 18 分) ( 1)如图所示,在高为 h 的平台边缘水平抛出小球 A,同时在水平地面上距台面边缘水平距离为 s 处竖直上抛小球 B,两球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若两球能在空中相遇,则小球 A 的初速度 VA应大于 A、 B 两球初速度之比 为 ( 2)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 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

7、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 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 3)要测量电压表 V1的内阻 RV,其量程为 2V,内阻约 2K。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 A,量程 0.6A,内阻约 0.1; 电压表 V2,量程 5V,内阻为 5

8、K; 定值电阻 R1,阻值 30; 定值电阻 R2,阻值为 3K; 滑动变阻器 R3,最大阻值 100,额定电流 1.5A; 电源 E,电动势 6V,内阻约 0.5; 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 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 V1 和电流表 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 V1 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 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2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 V1内阻 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必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接好) ,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3由上问写出 V1内

9、阻 RV的表达方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 10.( 16 分)如图所示,小球 A 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 O 点, O 点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h。物块 B 质量是小球的 5 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 O 点的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反弹后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求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 t。 11.( 18 分)如图所示,质量 m1=0.1kg,电阻 R1=0.3,长度 l=0.4m 的导体棒 ab 横放

10、在 U型金属框架上。框架质量 m2=0.2kg,放在绝缘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相距 0.4m 的 MM、 NN相互平行,电阻不计且足够长。电阻R2=0.1的 MN 垂直于 MM。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 B=0.5T。垂直于 ab 施加 F=2N 的水平恒力, ab 从静止开始无摩擦地运动,始终与 MM、 NN保持良好接触,当 ab 运动到某处时,框架开始运动。设框架与水平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 取 10m/s2. (1)求框架开始运动时 ab 速度 v 的大小; ( 2)从 ab 开始运动到框架开始运动的过程中, MN 上产生的热量 Q

11、=0.1J,求该过程 ab 位移 x 的大小。 12.( 20 分)质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前沿科学领域。汤姆孙发现电子的质谱装置示意如图, M、 N 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极板,板长为 L,板右端到屏的距离为 D,且 D 远大于 L, OO 为垂直于屏的中心轴线,不计离子重力和离子在板间偏离 OO 的距离。以屏中心 O 为原点建立 xOy 直角坐标系,其中 x 轴沿水平方向, y 轴沿竖直方向。 ( 1)设一个质量为 m0、电荷量为 q0的正离子以速度 v0沿 OO 的方向从 O点射入,板间不加电场和磁场时,离子打在屏上 O 点。若在两极板间加一沿 +y 方向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求离

12、子射到屏上时偏离 O 点的距离 y0; (2)假设你利用该装置探究未知离子,试依照以下实验结果计算未知离子的质量数。 上述装置中,保留原电场,再在板间加沿 -y 方向的匀强磁场。现有电荷量相同的两种正离子组成的离子流,仍从 O点沿 OO 方向射入,屏上出现两条亮线。在两线上取 y坐标相同的两个光点,对应的 x 坐标分别为 3.24mm 和3.00mm, 其中 x 坐标大的光点是碳 12 离子击中屏产生的,另一光点是未知离子产生的。尽管入射离子速度不完全相同,但入射速度都很大,且在板间运动时 OO 方向的分速度总是远大于 x 方向和 y 方向的分速度。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3、天津卷)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第卷 1 至 2 页,第卷 3 至 6 页,共 100 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6 题,每题 6 分,共 36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4、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 2 O 16 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2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可以用 Si 3N4、Al 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氨水鉴别 Al3+、Mg2+和Ag+B用 Ba(

15、NO 3)2溶液鉴别 Cl、SO24和CO2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 1溴丙烷和 2溴丙烷 D用 KMnO 4 酸性溶液鉴别 CH 3CHCHCH 2OH 和 CH 3CH2CH2CHO 4下列液体均处于 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 pH c(CH3COO) 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 FeCl 3 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Cu2+ 2Fe2+BNa 2O2 与H 2O 反应制备 O 2 :Na 2O2 + H2O 2Na+ 2OH+ 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 2 + H2O 2H+ Cl+ ClOD用浓盐酸酸化的 KMnO 4 溶

16、液与 H 2O2 反应,证明 H 2O2 具有还原性: 2MnO4+ 6H+ 5H2O2 2Mn2+ 5O2 + 8H 2O 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表示 25时,用 0.1 molL1盐酸滴定 20 mL 0.1 molL1NaOH 溶液,溶液的 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中曲线表示反应 2SO 2(g)+ O 2(g) 2SO3(g)H ”、“ C N O H HNHHNNHHHH 34 H 2SeO4 b Al + 3HCO33e Al(OH) 3 + CO 2 (或 Al3e Al3+Al3+ 3HCO3 Al(OH) 3 + CO 2 2Al(OH)3 Al2O3 +

17、2H2O 8 (共 18 分) C 12H16O 1丙醇(或正丙醇) CHH3C CHOCH2CH2CH3 CH 3CH2CHO+2Ag(NH3)2OH CH3CH2COONH4+2Ag+3NH 3 +H2O CHOH3CH3CCHOCH3CH3CHOCH3CH2(写出其中两种) CHH3C CH2 序号 所加试剂及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 H 2,催化剂(或 Ni、Pt、Pd) , 还原(或加成)反应 浓 H 2SO4, 消去反应 Br 2(或 Cl 2) 加成反应 NaOH,C 2H5OH, 9(共 18 分) TiCl 4 + (x+2)H2O TiO2xH 2O + 4HCl 取少量水洗液,

18、滴加 AgNO 3 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Cl已除净。 d 抑制 NH 4Fe(SO4)2水解 a c 溶液变为红色 cVM1000w(或cVM10w%) 偏高 偏低 10 (共 14 分) C + H 2O 高温 CO + H2 H 2S + Na2CO3 NaHS + NaHCO 3 246.4 kJmol1c e 0.04 molL10.16 mol/Lmin 生物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C 3.B 4.B 5.D 6.A 二卷共 2 题,共 44 分 7.( 26 分) .( 14 分) ( 1) Hind和 BamH 氨苄青霉素 ( 2) A ( 3) C ( 4) 胚胎移植技术 ( 5) 全能 ( 6) C (12 分) (1) 基因突变 ( 2) 97% ( 3) 不在使用杀虫剂 低 (4) SS 在不适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 R 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8.(18 分) (1)胰岛素和生长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2)垂体和胰腺 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 (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 大于 (4)降低 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岛血糖素浓度降低, 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 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5) 胰岛素 胰岛血糖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