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卷.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4337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6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既见复关, 。 ( 诗经氓 )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 (3)伏清白以死直兮, 。 (屈原离骚 ) (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 (5)挟飞仙以遨游, 。 (苏轼赤壁赋 )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

2、。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 跅弛 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 ;将寤

3、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 “吾愧吴翁、焦翁。 ”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 “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注

4、跅(tu)弛:放荡,不守规矩。 肆:店铺。脱:偶尔。嘿(m ) :悄悄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未及属稿 属: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3 分) 引父足怀中以卧 立许字以女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丰贾致富,有子三人 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拯一人者与一金 A B C D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

5、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2 分) 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4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 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 (1 分

6、) (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应” (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2 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 分) (一) 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 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 ( 三国演义 ) B、 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

7、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 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的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续” 。 ( 红楼梦 ) C、 就在吴荪甫等待眼前的公债市场的斗争传来一个好消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背叛了自己。吴荪甫对着电话,大声的叫道: “我们的大势已去了呀! ” ( 子夜 ) D、 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取,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侩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的撞在石板地上,死了。 ( 巴黎圣母院 ) E、 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

8、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 ( 欧也妮葛朗台 ) 。 8简单题。 (任选一题, 100 字左右) ( 1)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女的相关情节。 答: ( 2)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 答: 答第()题 (二) 文化经典阅读( 10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 、 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 6 分) 子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也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 ( 论语迷而 ) 孟子曰: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禹有大焉,善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

9、 ” ( 孟子公孙丑上 ) (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判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要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诗产生

10、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德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再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 “诗 ”一开始就承担者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历王时的邵公说: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勃。 ”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 “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 ”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

11、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德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 “诗 ”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 “歌 ”向 “诗 ”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 。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

12、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性质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 、 小雅 。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补了乐, 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 又能起着愉悦作用, 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 ,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 +语言”这一形式。诗歌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的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

13、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现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 ,有删改) 10 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的,而早期的歌是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 B 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C “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D 诗是先有

14、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1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是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 早期的歌是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 “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 +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12 请结合文本,简述“诗”在西周的作用。 ( 3 分)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 分) 本题为

15、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5 题。 春风 林斤澜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

16、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粱,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

17、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冰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毂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

18、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先自1980年4月8日北京晚报)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三段,写北京春天时间短、风沙大,点明了北国春天的特点。 B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 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 D 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 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 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 E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得淋漓尽致。 14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

19、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请简析。(4分)答: 15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分)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 王庆其 中国古代先人们无论探讨宇宙的生成或寻找生命的奥秘,都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核心展开的。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思维起点,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内经是从研究天到研究人,从探讨人到探讨天,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 、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的难点。可以认为, 内经是一部以“天人一体”为理论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医学经典。 所谓

20、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内经确立了“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于是内经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下来考察生命的活动规律。 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 “天文” 、 “地理” ,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 “人事” ,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小而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际遇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人合一”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

21、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 基于上述思路, 内经关于健康的定义可以归纳为:躯体无异常变化,所谓“平人者不病也” ;内部机能和谐, “形与神俱” ;对外界环境适应, “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 。简单地说,健康的本质就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生理和心理)的和谐。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 内经医学模式告诫医生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病” ,更要注意生病的“人” ,知道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疾病不过是致病因素作用于肌体的一种反应,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是不同的,个体总是按照自身的反应和体验呈现出种种临床症状。 内经 “天

22、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 两者都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此,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着眼于个体,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其次,两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个体健康与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及处理,不至于陷入单纯生物因素的死胡同。这对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诊治疾病、预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选自黄帝内经的现代魅力 ,2010 年 1 月 2 日文汇报 ,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 分

23、) A内经 “天人合一” 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只要研究清楚了 “天” , 也就清楚了解了 “人” 。反之亦然。 B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可视为内经 “天人合一”理论在诊治疾病时的具体运用。 C 内经中“人事” ,是指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际遇及个人经历等,即指人体身心健康状况。 D 内经认为诊断“人”的病,不仅要关注“人”的生理状况、心理因素,还要考察“人”生活的社会、自然环境。 E近年医学界提出“社会 心理 生物医学模式” ,证明内经时代的医学比现代更发达。 14作者为什么说 “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 ”?请简析。 (4 分 )答: 15文章最后

24、说 “内经 天人合一 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 ”。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6 分 ) 答: _ 四、语言文字运用( 13 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3 分) 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抉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 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 _;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 1) 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

25、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 1 分) _改为_ ( 2) 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2 分) A. 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吹响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 10 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过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 50 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

26、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 3) 答: _ ( 2)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 150 字左右) ( 7 分) 答: _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 70 分)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从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

27、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理科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 (1)载笑载言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固前圣之所厚 (4)孰能无惑 (5)抱明月而长终 (6)如今有谁堪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D 3B 4A 5

28、 (1)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 (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1)踏。 (2)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3)A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 分) (三) 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7、 BE( B 项“黛玉”应为“宝钗” , “晴雯”应为“莺儿” 。 E 项“母亲”应为“父亲” , “查理”应为“拿侬” 。 ) 8简单题。 (任选一题, 100 字左右)

29、( 1) (写出 “冯乐山要把侄女许配给觉民” 、 “老太爷答应婚事” 、 “觉民逃婚” 、 “老太爷大怒” 、“老太爷让觉慧替婚” 、 “老太爷死前才同意取消婚事”这六个要点中任意 4 个。 ) ( 2) (写出“叫桑丘去指挥打仗” 、 “种种狼狈相(用盾牌夹住身体、被人踩来踩去、晕过去等) ” 、 “假总督身份暴露” 、 “医师让他走” 这六个要点中任意 4 个。 ) (四) 文化经典阅读( 10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 、 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 6 分) (1) D (2)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

30、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 D 11 C 12诗诗西周礼乐政治活动的产物,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可以补察时政,另一方面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是国家政治医师形态的工具。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 分)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 13 A C 14北国的春天时间短,风沙大,使作者怀念的江南的春风。后来作者看到北国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产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怀念北国的春风。 (意思对即可) 15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形成对比,表明感情的变化。用轻柔的南国春风,与强劲的北国春风对比,凸显北

31、国春风的作用。从怀念南国的春风, 突出文章主旨。 (意思对即可)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13 B D 14依据内经 “天人合一”的理论,健康就是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人体自身的和谐。失去这种和谐,人体就产生疾病。因此,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与维护这种和谐。 (意思对即可) 15示例一: 内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现代科学的发展,可以从这样的经典文献中得打启迪。我们要认真的整理、学习传统经典,使其焕发出现的生命力。 示例二: 内经这样的文献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大力宣传,让后代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要积极向全世界人民传

32、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 13 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3 分) (1)示例: “美轮美奂”改为“丰富多彩” 。 (2)B 17 (1)示例:节日文化相互交融。 (意思对即可) (2)观点一: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观点二:过年,只要快乐就行。 观点三: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示例:正确引导,健康过节。所谓“节日” ,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 ,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每一个对节日的看法与过法的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五、写作( 70 分) 1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