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血液病学练习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434095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血液病学练习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血液病学练习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血液病学练习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血液病学练习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血液病学练习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血液病学练习试卷 20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可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依据的是(分数:2.00)A.广泛出血B.脾不大或轻度肿大C.伴发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多次查血小板减少E.骨髓巨核细胞增多2.维生素 K 缺乏症的筛选试验包括(分数:2.00)A.PT 延长B.APTT 缩短C.APTT 延长D.PT 缩短E.凝血酶原抗原及活性降低3.相对于 HL 而言,NHL 的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分数:2.00)A.除惰性淋巴瘤外,一般发展迅速B.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为首发表现者较 HL 少C.NHL

2、 有远处扩散和结外侵犯倾向,对各器官的侵犯较 HL 多见D.常以高热或各系统症状发病E.岁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男较女为多4.与细胞因子调控有关的是(分数:2.00)A.细胞因子的增殖B.细胞因子的数量C.细胞因子的种类D.各种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E.细胞因子的分化5.伯基特淋巴瘤的特点是(分数:2.00)A.多见于非洲儿童B.#NAME?C.由小无裂细胞恶变而来D.伴有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E.预后较好6.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分为型的根据是(分数:2.00)A.病情B.红系细胞形态C.预后D.体征E.酸溶血试验是否阳性7.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所致溶血性贫血,其酶系缺陷包括。(分数:2.00)A.

3、红细胞糖代谢酶系B.单核细胞糖代谢酶系C.白细胞糖代谢酶系D.氧化还原酶系E.核苷代谢酶系8.叶酸需要增加的人群有(分数:2.00)A.婴幼儿B.哺乳妇女C.青少年D.老年人E.妊娠妇女9.A 型血患者可接受的血型有(分数:2.00)A.AB 型B.A 型或 B 型C.A 型D.O 型E.B 型10.下列 NHL 的病理类型中,哪些属于中度恶性(分数:2.00)A.小无裂细胞性B.弥漫性小裂细胞性C.原始免疫细胞性D.弥漫性大细胞性E.慢性成人 T 细胞淋巴瘤11.维生素 B12 主要来源于(分数:2.00)A.动物肝B.乳品C.鱼D.新鲜水果E.动物肾12.与血友病出血的轻重有关的因素有(分

4、数:2.00)A.相关因子缺乏的程度B.血友病的类型C.有无阳性家族史D.血浆 F:C 的活性E.发病年龄13.关于肿瘤患者多药耐药基因 mdrl 的说法下列哪些是对的(分数:2.00)A.患者一旦该基因阳性,就意味对所有化疗药都产生了耐药B.其耐药主要原因是产生了将药物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的泵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高表达D.可以是原发的E.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易产生14.R-S 细胞的特点是(分数:2.00)A.大小不一B.胞浆嗜双色性C.约 2060cmD.形态极不规则E.核外形不规则,可呈“镜影“状15.vWF 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分数:2.00)A.与 F:C 以非共价键结合成

5、vWF-F:C 复合物,即 F。vWF 作为 F:C 的载体,对后者有增加稳定性、防止降解的作用,并促进其生成及释放B.在血小板与血管壁的结合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C.vWF、纤维结合蛋白等可与血小板糖蛋白b/a 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D.阻碍 F:C 的释放E.vWF 促进 F:C 的降解16.提示淋巴瘤在进展的是(分数:2.00)A.LDH 增高B.血红蛋白降低C.2 微球蛋白增高D.血沉加快E.血清铁蛋白增高1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做骨髓穿刺检查的目的是(分数:2.00)A.证明血小板减少B.证明有抗血小板抗体C.了解骨髓增生情况D.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E.证明有巨核细胞增多伴成

6、熟障碍18.白血病免疫学检查称为髓系的是(分数:2.00)A.淋巴系 B/TB.巨核系C.红系D.粒-单系E.淋巴系 T/B19.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 X 线检查可出现的情况有(分数:2.00)A.典型病变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的溶骨性损害B.早期表现为骨质疏松C.骨质破坏呈膨胀性D.骨密度增高E.病理性骨折20.关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病变发生在多能干细胞水平B.是某一系或多系分化相对成熟的骨髓细胞不断地克隆性增殖所至的一组肿瘤性疾病的统称C.是多系分化相对成熟的骨髓细胞不断地克隆性增殖所至的一组肿瘤性疾病的统称D.本组疾病之间可以转化E.病因和发病

7、机制不明21.MOPP 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对生育功能的影响B.骨质疏松C.引起继发性肿瘤D.胃肠道反应E.儿童发育迟缓22.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包括(分数:2.00)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骨髓瘤细胞浸润C.慢性白血病D.叶酸缺乏或代谢障碍E.急性白血病23.不是在肝脏合成的有(分数:2.00)A.TFB.凝血因子C.凝血因子D.Ca 2+E.凝血因子24.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瘀点大小不一、新旧不一、略高于皮肤B.双下肢及臀部为主C.多呈对称性分布D.常分批出现E.皮肤紫癜为主2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目的是(分数:2.00)A.缓解病情B.尽快使

8、血容量及红细胞容量接近正常C.抑制骨髓造血功能D.激活骨髓造血功能E.减少并发症26.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全血细胞减少B.感染C.贫血D.出血E.综合征27.关于 IL-6 与骨髓瘤细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IL-6 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B.IL-6 抑制骨髓瘤细胞增生C.IL-6 促进骨髓瘤细胞增生D.IL-6 抑制骨髓瘤细胞凋亡E.IL-6 是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因子28.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最肯定的方法是(分数:2.00)A.血涂片分类B.骨髓穿刺C.蛋白电泳D.淋巴结活检E.尿内证实有本周蛋白29.止血的机制是(分数:2.00)A.凝血因子参加B.

9、组织损伤释放血小板第因子及凝血因子,促使因子活化C.二磷酸腺苷促进血小板聚集D.受损部位血流缓慢E.局部血管收缩30.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预后包括(分数:2.00)A.病因B.程度C.进展情况D.治疗措施E.持续时间31.失血性贫血根据失血的速度和分为(分数:2.00)A.中度B.重度C.慢性D.急性E.轻度32.防治尿酸性肾病包括(分数:2.00)A.保持碱性尿B.24h 持续静脉补液C.鼓励患者多饮水D.每小时尿量150ml/m 2E.化疗同时给予别嘌醇3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分数:2.00)A.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B.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C.一般无肝、脾肿大D.骨髓

10、多部位增生活跃E.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比150ml/m 2 E.化疗同时给予别嘌醇 解析:3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分数:2.00)A.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 B.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C.一般无肝、脾肿大 D.骨髓多部位增生活跃E.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比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解析:34.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时,主要涉及的组织器官是(分数:2.00)A.心脏B.皮肤 C.肝 D.消化道 E.肺解析:35.不能安排家庭治疗的有(分数:2.00)A.小于 3 岁的患儿 B.小于 12 岁的患者C.大于 60 岁的患者D.病情不稳定 E.有 F:C 抑制性抗体

11、解析:36.下列哪几个疾病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分数:2.00)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急性非白血病性白血病 D.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恶性组织细胞病 解析:37.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多发性骨折常见的部位有(分数:2.00)A.上腰椎 B.下胸椎 C.下肢D.肋骨 E.锁骨 解析:38.贫血性疾病的治疗包括(分数:2.00)A.抗生素治疗B.对因抬疗 C.对症治疗 D.中医中药治疗E.输血治疗解析:39.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片表现为(分数:2.00)A.可出现少数幼红-幼粒细胞 B.红细胞呈钱串状改变 C.晚期有全血细胞减少 D.外周血中不会出现大量的浆细胞

12、E.可出现异常浆细胞 解析:40.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其他实验室检查有(分数:2.00)A.C3 低于正常 B.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 C.免疫球蛋白增多 D.血清华氏反应阳性 E.抗核抗体阳性 解析:41.影像诊断包括(分数:2.00)A.MR B.CT C.PET D.超声显像 E.X 线解析:42.可以作为血友病替代疗法的制剂是(分数:2.00)A.新鲜全血 B.凝血酶原复合物 C.F浓缩制剂 D.新鲜血浆或新鲜冷冻血浆 E.冷沉淀物 解析:43.基质细胞指(分数:2.00)A.巨噬细胞 B.脂肪细胞 C.骨髓中的网状细胞 D.内皮细胞 E.成纤维细胞 解析:44.红细胞 C6PD 缺乏使红细胞膜受损包括(分数:2.00)A.通透性增加 B.抗体性改变C.通透性不增加D.变形降低 E.抗原性改变 解析:45.在询问出血性疾病病人的出血特征时应包括(分数:2.00)A.有否出生时脐带出血及迟发性出血 B.有否同一部位反复出血 C.发生的年龄 D.持续的时间 E.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量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